三毛與荷西的愛情,真如她筆下那般甜蜜?有人說都是幻想出來的

2021-01-16 王孫阿狸

每當我想你一次,天空便落下一粒沙,從此便有了撒哈拉。我每想你一次,上帝就掉下一滴眼淚,於是有了太平洋。——《撒哈拉的故事》。相信很多人第一次讀到這段話的時候都曾被驚豔,多少人讀到三毛與荷西的愛情故事時不禁落淚,感嘆於這份「生死闊別,與子成說」的愛情竟是如此的單純而真摯。

三毛原本陳平,1943年3月26日生於重慶市南岸區黃桷埡正街,從幼年時期的是三毛就十分的喜歡讀書了,在上小學5年的時候便獨自看完了四大名著中最難懂的《紅樓夢》,到了初中時期三毛幾乎看遍了市面上所有的世界名著。

正是所謂「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喜歡閱讀的三毛文筆自然是出奇的好,在上初中那會三毛寫了一篇文章叫《我的老師》,結果教三毛的語文老師說,在寫文章方面我不敢稱作你的老師,因為你已經寫得出師了。

三毛的文筆絕佳,不過在綜合性的文化課上卻有些落差,從初二開始三毛便休學了,由父母親自教導,在詩詞古文和英文方面打下了基礎。

1964年,三毛的才華得到了文化大學創辦人張其昀先生的肯定,特許她到學校哲學系當旁聽生,不過在1967年三毛再次休學了,並隻身遠赴西班牙到馬德裡大學就讀。

第一次與荷西相識,三毛正在馬德裡上大學三年級,而當時的荷西還只是一名高中生,或許在當時的是三毛心中絕對沒有想到過這個「毛頭小子」會是自己未來的丈夫,一生最愛的那個人。

三毛雖然對荷西沒有想法,但荷西對這位漂亮的大姐姐卻很有好感,在聖誕節第一次見面匆匆一別後,荷西經常逃課來看她,三毛的同學便常常用這事調侃三毛。

有一天三毛便下了最後通牒對荷西說:「我有男朋友的,你再也不要來找我了。」荷西看出了三毛的為難,說道:你等我結婚好嗎?四年大學,二年服兵役,六年之後我們就結婚!

三毛對眼前這位認真的小男孩打動了,她沒有答應也沒有拒絕,只是後來荷西真的沒來找過三毛了,後來在1970年三毛返回了國,這段青澀的感情便就此擱置了。

回國後的三毛受張其昀之邀聘在文大德文系、哲學系任教,然而因為未婚夫的意外身亡,三毛辭去了工作,為了離開傷心之地她再次前往了西班牙,或許是冥冥中的緣分,這一年她正好與荷西分別了六年。

荷西聽說三毛回來了,打了十幾個電話卻都沒有接通,後來拖三毛的朋友邀請三毛來朋友家,三毛來後朋友讓她閉上眼睛又把燈關掉,等三毛睜看眼睛時,只見一個高高壯壯大鬍子的青年攔腰抱住了她,三毛一眼就認出了對方,驚喜的喊道:荷西!

六年啞無音訊,荷西也不知道三毛過得怎樣,不知道她還會不會回來。但是此時三毛再次回來,他便再也沒有想過要放手。

1973年,在於西屬撒哈拉沙漠的當地法院,荷西與三毛公正結婚了。而結婚後的三毛反而迎來了自己事業的巔峰,作品源源不斷出版,還受到了當時《聯合報》主編的賞識。

1976年5月,三毛出版第一部作品《撒哈拉的故事》,正是這部作品讓更多的人知道了她與荷西的故事。

而荷西大部分的工作是一名潛水工程師,三毛每天下午兩點半就會開三個小時的車,冒著是沙漠裡走沙與龍捲風的危險,卻接荷西回家。

後來因為工作的原因荷西去了另一個島,每周只能回家一次,三毛忍受不了沒有荷西的日子,於是便將車和行李全都託運了過去,陪心愛的荷西。

然而在1979年9月30日,荷西因為潛水發生了意外事故喪生,當時的荷西年僅28歲,對於三毛來說,這無疑是晴天霹靂,沒有任何的文字可以形容這種離殤。

三毛幾天沒吃沒喝直接暈倒了過去,母親端來了一碗湯苦苦哀求三毛,三毛才吃了一點。此後三毛每天買大把的鮮花去墓地看荷西,這是幾乎成了她活下去的唯一動力。

三毛與荷西的愛情故事實在是太動人了,但很多都是出自三毛的作品中,因此也有人懷疑過故事的真實性。比如說在2010年,一位叫馬中欣的作者便出版了一本《三毛之謎》的書。這本書的問世顛覆了許多讀者對於三毛的初始印象。

馬中欣自詡遍訪了三毛眾多好友親人,也去了三毛和荷西居住地,他稱三毛與荷西的愛情遠沒有她書中寫的那般甜蜜,甚至三毛的鄰居說他們的感情很一般,三毛嫁給他是出於虛榮,婚後三毛還經常對他打罵,導致兩人分居,直到荷西意外死亡。

筆者認為,馬中欣的觀點是有很大的主觀情感在裡面,當你秉持著否定的觀念去揣測的時候,問題本身就會主觀偏離,有人甚至質疑他是借三毛的名氣來抬高自己。對此你怎麼看呢?

相關焦點

  • 三毛:她的孤獨,源於她始終沒有走出沙漠!
    原來這一切,都是源於三毛撿到的那串項鍊——一種茅利塔尼亞的巫術。過後,三毛對荷西說:「我也在想——也許——也許是我潛意識裡總有想結束自己生命的欲望。所以——病就來了。」「我是說——無論無怎麼努力在適應沙漠的日子,這種生活方式和環境我已經忍受到了極限。」她對沙漠的嚮往與奔赴,沙漠對她的疏離與拒絕,都是顯而易見的。
  • 荷西死後,三毛父親捂住他的臉不讓女兒看見,只因怕她受太大刺激
    歌德曾說:「讀一本好書,就是在和高尚的人談話」,因為《撒哈拉的故事》這本書認識了三毛,進而更深層地去了解她,知道的越多對她就越著迷,三毛在眾多臺灣女作家當中都算是一個特別的存在,不僅僅因為她獨特的文字和豐富的生活經歷,還有她的愛情,她和荷西的愛情成就了撒哈拉這片人跡罕至的大沙漠。
  • 那些文藝女青年最後都嫁給了什麼人?三毛:愛情和堅強
    最近,在網上被一個有意思的話題吸引了:那些文藝女青年,最後都嫁給了什麼人?思索了幾分鐘,腦海中只有一個文藝女青年出現,那就是三毛, 而她嫁給的人就是愛她的荷西。同時,她也是嫁給了愛情和堅強!三毛在《撒哈拉的故事》中,寫到荷西對她說:「我知道你性情不好,心地卻是很好的,吵架打架都可能發生,不過我們還是要結婚。」於是,他們在認識了七年之後,終於在撒哈拉結婚了!而他們結婚的緣由只有一個,那就是愛情!因為除了愛情,三毛不想任何人低頭。她在《說給自己聽》這樣寫到:「如果有來生,要做一棵樹,站成永恆,沒有悲歡的姿態。」
  • 「月亮水瓶座&月亮天蠍座」荷西如果沒意外,會和三毛共白頭嗎?
    ,讀過三毛的人都知道荷西這個大男孩天真簡單,情感熾烈,從第一眼還是小男孩的時候見到三毛就好像非她不娶,儘管他們相差6歲,命運卻給了他們一個相愛的機會。所以我們可以在三毛的故事裡看到她和荷西愛意的你來我往,交互付出。
  • 三毛,什麼字眼最能表述她的一生?一意孤行
    她的一篇文章《拾荒夢》裡說,「人們常常不知不覺地將許多還可以利用的好東西當作垃圾丟掉,拾破爛的人最愉快的時刻就是將這些蒙塵的好東西再度發掘出來。」這獨到的見解似乎戳中事實的軟肋,這世間的諸多美好總是被遺忘忽視或是被棄之不理,這些美好被塵埃掩蓋光芒,正需要三毛這樣的拾荒者將它撿起,輕輕拂拭,珍重收藏。於是,她開始拾荒,而拾荒也伴隨了她一生。
  • 逝世30周年《三毛》我行我素
    這是我在看三毛《撒哈拉的故事》時,想到的事。三毛姪女曾出版散文集《我的姑姑三毛》,為三毛逝世30周年接受《南方人物周刊》訪問時,如此形容她:「姑姑會說,無論做什麼,讓自己能夠舒服一點才是重要的。就這麼一句話,我記到現在。」人人說三毛「好有型」 我卻感覺被背叛……人人說三毛「好有型」,我看這位臺灣作家,卻一直都有一種被背叛的感覺。
  • 三毛最美的5句話,告訴我們女人要敢愛敢恨,敢闖敢拼
    所以,每個女人在期待愛情的時候,都該好好想想,自己需要的到底是什麼樣的人,和這個人在一起是否能夠讓你真正快樂,你到底應該讓自己在愛情裡成為什麼樣。就像三毛和荷西一樣,從見到他的那一刻起,不管發生什麼,三毛都不曾懷疑過荷西對她的感情。
  • 侄女陳天慈憶三毛:「她就是當時女性的眼睛」
    (受訪者供圖/圖) 陳天慈兩三歲時,姑姑三毛曾領她去中國臺灣音樂大師李泰祥家中做客。由李泰祥作曲、三毛作詞的《橄欖樹》是流行音樂史上的經典。那次遊玩,陳天慈與姑姑三毛留下合影——長髮披肩的三毛屈膝在地,雙手摟著小天慈的腰,小天慈的小手搭在姑姑肩上,倆人都甜甜地笑著。這張老照片成為散文集《我的姑姑三毛》的書封。「感覺很親密,很溫暖,親情在彼此之間流淌。」
  • 三毛:如果有來生,還要和你在一起
    三毛,原名陳懋平,漢族,浙江舟山人,1943年出生於重慶,於1991年去世,享年四十八歲。她的一生,完全可以用浪漫坦蕩來形容,也可以用隨性灑脫。總之,三毛的一生是很值得很多人去豔羨的一生。至於三毛這個名字從何得來,是因為當時三毛流浪記很是流行,還有一個原因是說她認為她的文章值不了三毛錢。而原來的名字是父母一輩希望她能夠平安,這個世界能夠和平。
  • 三毛生命中的九個男人
    13歲那年,三毛上初二,數學常得零分,至第二學期三毛髮現,數學老師每次小考都是課本後面的習題。為了不要留級,三毛把題目背下來,小考一連考了六次一百分。數學老師開始懷疑她作弊。三毛對老師說:「作弊,對我來說是不可能的,就算你是老師,也不能這樣侮辱我。」於是數學老師又出了題目叫三毛作答,她得到零分。
  • 三毛誕辰:她是和古龍有生死之約的女人,只有生日,沒有葬禮
    在成都的青石板街間、在破落的茶館中、在斑駁的木門前、有赤著腳的三毛、發呆的三毛、和人講價的三毛……曾經那麼多,足夠漂亮的、吸引的、開懷的種種,三毛不要,她一眼抓得到最真的。那最真的,是她的落拓不羈,落魄倔強。|肖全鏡頭下的三毛三毛說:「這不是完整,而是完美。你知道嗎?
  • 三毛:來生做一隻鳥,飛越永恆,忘卻迷途的煩惱
    三毛一生中三次自殺未遂,第四次終於如她所願。三毛的自殺,並不像是殉情。她的每次戀愛,雖轟轟烈烈,但並沒有強烈到要用死來祭奠失去的愛情。三毛更像是借著愛情的名義來表達生命的態度,有愛,我就活著,沒有愛,我就死去。愛情可能不是最重要的,她只想借著這種炙熱與誇張的方式,來宣告自己活著的意義,這種活法,很「三毛」!
  • 1991年1月4日,一生追逐自由浪漫的流浪作家三毛,瀟灑離世
    西班牙是她從小熱愛的畫家,畢卡索的故鄉,她原本打算逃到西班牙馬德裡大學,以學習的方式忘到那段感情。沒想到到了西班牙後,她卻再度墜入愛河。那年的聖誕夜裡,她在朋友家裡邂逅了荷西,兩人一見如顧,一番交談之後,成了好朋友。在大學二年級時,荷西向三毛求婚了,並且對她說自己大學畢業後會去服兵役,希望三毛等他。
  • 1990年,三毛在街頭流浪,獨坐抽菸眼神空洞,4個月後在醫院自縊
    可誰知僅過四個月後,1991年1月4日,在臺灣醫院的浴室裡有人發現三毛的屍體,尼龍絲襪自縊。這一年,三毛才48歲,臨終沒寫下一句話就離去。而這一年也是荷西逝世後的第十二年頭。三毛,一個待人坦誠熱情行事隨性的女子,她曾和大多數女子一樣只是想追求簡單的幸福,和所愛的人結婚生子,執手一生。可這一切不過是水中月鏡中花。
  • 「我說過不找圈內人,但遇見你一切都無所謂了。」
    你本想找個符合你一切幻想的人,但Ta的出現,你願意改變自己一切的規矩。像《大鬍子與我》裡的一段對話荷西問三毛:「你要一個賺多少錢的丈夫?」三毛回答:「看得不順眼的話,千萬富翁也不嫁;看得中意,億萬富翁也嫁。」「說來說去,你總想嫁有錢的。」「也有例外的時候。」「如果跟我呢?」荷西很自然地問。「那只要吃得飽的錢就夠了。」荷西思索了一下,又問:「你吃得多嗎?」
  • 《平凡的世界》最美的愛情不念過去,不畏將來——少平的愛情之路
    所有的愛情都有價值,只是需要我們去用心發現它的美。一、最美的愛情裡兩情相悅才會醇美幸福田曉霞:僅僅是因為交流思想,她才如此渴望和他在一起嗎?不,這個人在很大程度上已經牽動了她內心中那根感情的弦鎖。是愛情?但她又覺得一切還沒那麼明確。可是,她又為什麼一想起他,心頭就會泛起一層溫熱的波瀾?她又為什麼常常渴望和他呆在一起?
  • 呂麗萍《帶著爸媽》首觸三毛 稱我們要學會珍惜
    網易娛樂2月9日報導 在昨日播出的江西衛視大型孝道真人秀節目《帶著爸媽去旅行》中,呂麗萍陪同「乾女兒」張楚楚一起展開了她們的三毛探訪之旅,呂麗萍首度了解了三毛背後的故事,全面為觀眾呈現了一個更為鮮活的三毛,事後,呂麗萍更是坦言:「我們應該學會珍惜。」
  • 林青霞張愛玲三毛: 30年前的一首歌,唱盡三個女子的傳奇一生
    1943年,23歲的張愛玲  遇見了年長他14歲的胡蘭成,  倔強高傲的她從此淪陷在愛情的深海裡,  無論別人怎麼看待,  對她而言:自己喜歡最重要。    那年三毛26歲,  在漫長的自我療傷中流浪著,  看不到生活的任何色彩,  直到遇見18歲的少年荷西,  她比他大8歲,他說可以等他長大,  待他讀完大學,就來娶她。
  • 感動世界的十大名人愛情故事,你知道幾個?
    然而,隨著兩人感情加深,他們在愛情觀點上的差異也逐漸表現出來。薩特說:「在青春期,當我能看女人的時候,我是想要她的全部。」「獨身生活是我的原則,我生來就是當光棍的。」「我不會結婚,永遠單身,我要所有的女人……只要能搞到手。」這是對波伏娃的聲明,一方面要同她保持親近的、永不結婚的愛情關係,另一方面又要波伏娃不要幹預他的私生活。至于波伏娃,她對薩特的這一點非常清楚,並能接受。
  • 鳳飛飛《追夢人》唱了三十年,不僅唱給三毛,也唱給紅塵滾滾光陰
    三毛去世的時候47歲,如果她活到今天,該是一位77歲的波西米亞風老太太吧。三毛沒有留下遺書,自殺原因眾說紛紜。有一個觀點,就是因為她沒有得到金馬獎,鬱鬱寡歡而結束生命。但,三毛的粉絲多年來一直不接受這個觀點。她的生命中遭受的打擊和起伏太多,包括她摯愛的丈夫荷西意外去世,和那個比起來,沒得金馬獎,根本算不上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