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老阿姨,exo最火的時候,我只知道鹿晗和吳亦凡,同事們討論張藝興的時候,我還和張歆藝,張馨予,張予曦傻傻分不清楚,隨著歸國四子的陸續回國,土偶讓我認識了張藝興,土創讓我認識了黃子韜。不得不說,張藝興的顏值,在我看來是不如前二位的(不是粉絲,沒有粉絲濾鏡,蓮姐姐也表打我,狗頭保命)。但是在我看來,努力、認真、耿直、強大,是讓我對張藝興產生好感的因素。唱作人和這街2,讓我再一次感受到了張藝興在事業追求上的遠見和責任感,看到他為振興中國流行音樂和推廣街舞作出的努力。
他在唱作人製作的音樂作品,專輯《蓮》,以及在這街2的多次表演,都是精品之作,可以看出在背後所花費的時間和精力。曾經,偶像(idol)這個詞,代表著沒實力、不努力、靠顏值圈粉。但是,從張藝興開始,偶像被賦予了更多正能量的含義,讓青少年在追星的同時,更注重學習偶像做人的品格,做事的態度,從而在社會上引導更多向上的力量。一開始我覺得我是事業飯,後來才慢慢發現自己是人品飯,就喜歡張藝興的態度:
面對你們的冷嘲熱諷我為什麼要豁達 ,我又沒有做錯什麼,但我也不會去反駁,沒用,把態度放在作品在,絕不敷衍,絕不妥協,題外話,對於某些人自嘲的口水作品,看似豁達的態度,在我看來只是一種營銷手段,真正有實力有血性的人,誰又會願意妥協。所以我說,假如他的《蓮》是以一種自嘲的方式表達出來的話,那我會轉成路人,其實他今年發布的歌,有很多乍一聽是聽不習慣的,但是值得慢慢品,如果換成別人,我可能就放下不去聽了。
像唱作人那個節目,我也是等《蓮》出來了以後才回去重新看的,就這人,這態度,啥也不說了,佩服。他帶給了我數不盡的快樂,我自己也不知道為啥,看到張藝興相關就很開心,刷微博的時候嘴角總是抑制不住上揚。學習壓力很大,人際關係出現問題,總之就是抑鬱情緒太濃重,覺得自己撐不下去了想找個地方逃避的時候會去聽他的歌。《外婆》聽一次嚎啕大哭一次,《我不好》和《晚安》是那種默默流淚,《When its Christmas》會讓我覺得很溫暖很感動,《relax》和《Late Night》是那種無奈的一動不動的麻木。
聽完他的歌好好發洩一場,再繼續回到日常生活,他當然更是一種激勵,從而立二四開始睡過太多太多正能量的語句,每次看到都會有種又愧疚又被激勵的心情。他就是我理想中的自己,自律努力奮進,不隨波逐流,不拘泥於名利。雖然很難成為你,但我真的會努力努力再努力,希望張藝興能走得更好更遠,夢想終將會實現的。作為路好,我可能在我本命塌房子之前(有極強的信心他房子不會塌),不會真正意義上入坑張藝興,但絕不影響我欣賞他,期待他帶來更多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