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都知道,中國的文字是一種象形文字,這種強大的「象形功能」,有時會把事物「畫」得惟妙惟肖。比如說眉毛。
在《說文解字》中是這樣解釋「眉」的:眉是眼睛上部的毛髮。
在早期的甲骨文中,眉被「寫」成這樣一個字
,它的意思是眼睛上面可以皺縮的毛髮。到了晚期甲骨文,下面加了一個人字,變成了
,你注意到了嗎?眼睛上面皺褶狀的曲線改成了幾根毛髮的形狀。早期的金文又把「人」去掉了,寫成了
,大概是眉毛的個數很難數清的緣故吧,晚期的金文對眼睛上面的毛髮進行了「模糊」處理,眉字被寫成了
到了篆文,眉字開始出現現代字的雛形了,「眼睛」上面的部分被誇張地放大,寫成
,《說文解字》中就是用的這個字。如果我們把「眉」字從早期的甲骨文到篆文的字型演變進行一下排列對比,你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在眉字的演變過程中,字的上部變化最大,等到了隸書文字時,眉字就和現在人們寫的一樣了,已經全然沒有了象形的特點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