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後浪推前浪,浮世新人換舊人",不禁讓人感受到新舊事物的快速交替。隨著時代的發展,新事物必將取代舊事物,具有新思想的先進青年必將取代舊思想的封建頑固,這是時代發展的自然趨勢,任何人都不能違背。
有這樣一個人,他的一生見證了一個新時代的來臨。面對新時代的來臨,她無力抵抗,她的朋友們都成了新時代的犧牲品,她成了現實版的魯濱遜漂流記。為了躲避新文明的"迫害",作為最後一名印度女性,她獨自在島上生存了18年,最後被發現回到陸地卻突發疾病去世。
她是胡安娜嗎?瑪麗亞(她後來的名字)。
一個新時代的到來和一個舊時代的終結
聖尼古拉斯島又名藍海豚島,位於美國加州海岸,面積僅58平方公裡。現在島上荒涼貧瘠,終年颳風,生活條件惡劣,肉眼幾乎難以察覺活動,美軍甚至想把這座人跡罕至的島嶼變成核試驗場。
荒無人煙的聖尼古拉斯島曾經是一個
生命的"綠洲"。在此前的1萬年裡,島上居住著一群"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美洲土著印第安人——尼科利諾人,他們穿著毛皮衣服,用自己的小船以捕捉海豹和鯨魚為生,過著自給自足的幸福生活。
島上的人們熱情好客,當歐洲航海船隊發現他們時,他們熱情地邀請歐洲船隊上岸休息,並用特製的鯨魚肉招待貴賓。雖然語言不通,但島上民眾歡迎的舞蹈依然給船隊留下了深刻印象。更讓船隊驚喜的是,島上還有歐洲人喜愛的動物皮毛,皮毛的完整程度令人驚嘆。
一個普通的男人是無辜的,但一個年輕的女人是有罪的。
"我將明月心,奈何明月照溝渠",這個世界充滿了驚喜,懷著一顆善良的心種下了因為可能不被人接受而得到的好結果。聖尼古拉斯島上的人們淳樸好客,船隊離開時,他們送來了很多件完整的毛皮,卻不知道這些毛皮給他們帶來了滅頂之災。
歐洲船隻在返回時向僱主贈送了這些毛皮,商人立即發現了這些毛皮的價值,並命令船隊捕殺當地的海洋生物。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的船隻發現了島上的寶藏。
1811年,一群來自阿拉斯加的歐洲毛皮商人登陸該島,開始獵殺當地的海獺,以獲取它們的皮毛。在此過程中,窮兇極惡的艦隊成員因不滿當地人對動物的保護,憑藉其先進的武裝力量,開始大規模屠殺當地的尼科利諾男子,甚至迫害婦女。
1830年,島上只剩下七個印第安人:六個女人和一個叫黑鷹的老人。人口是古代部落實力的衡量標準,一個只剩下7個人的部落和種族滅絕有什麼區別?
其餘的七個人在歐洲資本家的壓迫下,他們擠在一起取暖的效果微乎其微,柔弱的婦女和體弱多病的老人無法靠自己打獵為生,他們只能吃島上的植物。七個人過了幾年衣食無著的日子,直到1835年,一群好心的僧侶不忍派船去營救他們。
救援當天,暴雨突然而至,胡安娜?為了躲避風暴,瑪麗亞不幸與大家分開了。救援隊為了其他人的安全出發了。瑪麗亞孤零零地在島上呆了幾十年。
同伴們被接走後,瑪利亞獨自在島上生活了18年。在這期間,她掌握了許多生存技能,她就像是現實版的魯濱遜,在對自然規律的把握下與大自然對抗。瑪麗亞用自製的捕魚工具捕獵海洋生物作為食物,用鯨魚骨架為自己做了一個小屋,用樹莖和樹葉為自己做了籃子,用鴨毛做了保暖的衣服。
1853年,一位名叫喬治?尼德福冒險家在聖尼古拉斯島登陸,發現瑪麗亞正在分割海豹鯨脂。此時的瑪利亞已經50歲左右,但風吹日曬早已在她的臉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記。但這並不妨礙瑪利亞樂觀的生活。
瑪麗亞看到馬和人們的衣服感到很驚訝。她立即擺出熱情好客的姿勢,跳起舞來,然後按照部落的傳統,給客人們上了一道特別的鯨魚肉。由於語言的障礙,他們只能通過肢體動作來表達自己的意思。喬治彬彬有禮地向瑪利亞發出了去島上的邀請,在一次舞會的齊刷刷下,瑪利亞明白了喬治的請求,她同意去大陸。
瑪麗亞上了船,望著遠處的小島,眼神中流露出深深的不舍,然後慢慢變得堅定。我想,她離開小島的初衷,是想看看外面的世界。
在著陸時,神父將最後一位活著的印度婦女命名為胡安娜。Maria(當時為了更好地稱呼她而給她起的西班牙名字)。冒險者們將瑪麗亞帶回了聖巴巴拉市,本以為能夠很好地適應城市生活的瑪麗亞,卻對大陸疾病毫無抵抗力,她很快就感染上了痢疾。
當時醫療水平落後,沒有辦法讓瑪麗亞在短時間內產生抗體,幾周後瑪麗亞就去世了。美國原住民尼科利諾部落的最後一名成員瑪麗亞在大陸上死於疾病,這是多麼令人悲傷啊!
胡安娜?瑪利亞的死,不僅是個人肉體的消失,更是一種部落文化的消失,人們再也無法從活著的尼可瑞諾斯口中了解他們的部落文化了。瑪利亞死後,野鴨做的衣服,樹莖樹葉做的竹籃,還有她唱的歌,都成了珍貴的美洲原住民文化遺產。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新事物取代舊事物是不可阻擋的趨勢,新舊交織也不是壞事。是世界進步的體現。時代的發展本身是無辜的,真正難以看到的是那顆充滿欲望溝壑的貪婪之心。與其說瑪麗亞是新舊時代的受害者,不如說她是骯髒資本主義的承擔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