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年前立春遇寡年,年後立春倒春寒,何時立春?有倒春寒嗎?

2021-01-20 老張侃三農

三九剛過,正值四九天。三九四九是一年中最冷的時期,河面凍瓷實,厚霜覆蓋在麥苗上,鳥雀不見蹤影,老狗躲在窩中不願探頭。按節氣看,現在是小寒節氣,距大寒節氣只有幾天時間。今年大寒是一月二十日,農曆臘月初八,正好就能碰上臘八節。根據筆者了解,近十年時間,大寒都沒和臘八相遇,今年既能慶臘八,則能迎大寒。

大寒是我國二十四節氣中的最後一個,有呈冬啟春的作用。大寒過後是立春,立春到先有綠柳吐新芽,再有萱草冒頭,接著是冰雪消融,最後有耕牛遍地走。從綠柳吐新芽到耕牛遍地走,時間跨度就要一兩個月,期間溫度和降水都會有巨大變化。

俗語:「年前立春遇寡年,年後立春倒春寒」意思很簡單:按照農曆來看,年前立春,遇到寡婦年概率大;年後立春,二三月出現倒春寒概率大。俗語從立春時間出發,推斷年景好壞,寡婦年和倒春寒代表不同年景。

寡婦年即人們口中提到的無春年,兩頭無春是寡年。很好理解,按農曆看,2021年立春是在2020年臘月二十二,而2022年立春是在2022年正月初四。這樣看就知道,2021年年頭和年尾都無立春,無春年俗稱寡婦年。我國民間素有寡年結婚變寡婦的說法,不過都是無稽之談,只能當茶餘飯後談資,沒有實際指導作用。俗語中說到的年前立春,就是2021年情況,確是寡婦年。

倒春寒則是一種自然災害,對農業會帶來巨大的損失。年後立春倒春寒本質上是概率問題,倒春寒發生和當年整個大氣候環境相關,具有隨機性。因此,憑藉年後立春就推斷有倒春寒,缺乏科學依據。在現代社會中,即使擁有先進科學技術,也無法準確預測倒春寒,何況是科技不發達的古代社會。現階段,預測是否發生倒春寒最準確的就是看天氣預報,經驗主義存在誤差。

2021年是否發生倒春寒,不能確定,但根據現有氣候看,發生概率高。在今年冬季是冷冬,各地溫度出現新低,低溫區域持續擴大。很明顯,我國氣候不穩定因素持續增強,拉尼娜影響存在,北方乾冷空氣南下,都可能導致倒春寒發生。

寡婦年結婚不會變寡婦,寡婦指的是丈夫突然去世,而不是離婚。我國離婚率持續增高,不是婚內男性去世人數增高,人們容易混淆概念。古代社會,寡婦出現主要是由於戰亂或自然災害發生,男性突然離世,導致寡婦現象突出。在現代,我國各方面環境穩定,經濟發展迅速,不存在青壯年大量去世問題,因此不用擔心寡年結婚變寡婦。

立春和倒春寒本質上沒有關係,想減輕倒春寒的影響,最好就是查看天氣預報,結合天氣預報做好預防措施,減小損失。你對俗語:「年前立春遇寡年,年後立春倒春寒」如何看待?

相關焦點

  • 大寒已過豬年立春在啥時候?立春後還冷嗎?有沒有「倒春寒」發生
    大家好,這裡是珊珊開心,我是小編珊珊說農,每天給大家分享不一樣的農村俗語,如果大家覺得喜歡農村俗語和廣大農村人的智慧結晶,請點擊右上角關注我,後續小編會每天為大家帶來更多的農村俗語哦!大寒已過豬年立春在啥時候?立春後還冷嗎?有沒有「倒春寒」發生?
  • 今冬何時立春,「滑年」是什麼意思?19年會出現「倒春寒」嗎?
    今冬何時「立春」,「寡婦年」是什麼意思?19年會「倒春寒」嗎?大雪節氣馬上到了,距離新年還有2個月的時間,隨著一股冷空氣的來臨,對於北方的我們來說,有些尷尬,明明是下雪的節氣,但是卻下起了雨!也許寒冷會在雨後,但是,今冬的首場降雪依舊還未到來,這也讓很多村民擔心,今年冬天氣候真的偏暖嗎?19年會不會出現「倒春寒」呢?很多村民都說,明年是「寡婦年」,什麼是「寡婦年」呢?今天,我們就以上的這些問題進行探討!一、今冬天氣真的偏暖嗎?
  • 2019年立春是何時?「寡婦年」,「倒春寒」怎麼回事?答案在這裡
    雖然這樣的現象導致一些元旦準備和家人一起團聚、假期結束後準備去上班的人耽誤了時間。但是由於春節的臨近,大家的心裡還是很高興的。在農村,農民也很在乎春節。現在駐守在農村大多是一些空巢老人,他們的子女大部分都去了城市打工,為了能夠讓自己的日子好過,也為了可以減輕子女的負擔,他們就算上了年紀,也還會堅持在地裡種田。對於種田的農民來說,他們最在乎的就是天氣了。
  • 2021年沒有立春是「寡婦年」?年後會有「倒春寒」嗎?
    導讀:2021年沒有立春是「寡婦年」?年後會有「倒春寒」嗎?文/農夫也瘋狂俗話說:一日之計在於晨,一年之計在於春。2020年已經沒剩下幾天了,馬上就要迎來2021年了。老話說得好「春種夏長,秋收冬藏」,這是農民都知道的四季規律。
  • 俗語:臘月立春牛欄空,正月立春米缸富,啥意思?今年何時立春?
    宋代陸遊有詩:今冬少霜雪,臘月厭重裘。漸動園林興,頓寬薪炭憂。意思很簡單:雖是臘月,但雪小霜少,穿著保暖裘衣都覺厚重。突然就有了遊園賞花的興致,溫暖天氣中,不用為取暖的火炭發愁憂慮。詩詞娓娓道來,仿佛是和詩人對話,側面寫出寫詩當年是暖冬天氣。
  • 2019年何時立春?「寡婦年」,「倒春寒」怎麼回事?看完漲知識了
    2019年什麼時候立春?寡婦年和倒春寒又是怎麼回事?看完真長知識了。1、2019年何時立春?中國有24個節氣,立春和冬至是其中之一,而這兩個節氣之間是存在著關係的。我們知道,冬至之後就要開始數九,還是一個九,一共有九個九。俗語說 「春打六九頭」, 意思就是說立春是在六九開始的時候。
  • 農村俗語「年前立春過年暖,年後立春二月寒」,今年春節冷嗎?
    導讀:農村俗語「年前立春過年暖,年後立春二月寒」,今年春節冷嗎?庚子年隨著臘月的到來即將過去,牛年的腳步也越來越近,今天是臘月初一。再過一個月也就是傳統的春節來臨。農村關於立春節氣的俗語有很多,其中有句俗語叫做「年前立春過年暖,年後立春二月寒」,這也是流傳一句很久的農諺,對於立春節氣出現的時間節點,對於之後的天氣走勢會有明顯的變化。雖然一個是在年前立春,另一個是在年後立春,但對於春節期間的氣溫,會有明顯的不同,今年的春節冷不冷呢?先來看一看今年的立春節氣是在什麼時候,今年的立春節氣是在臘月的二十二,屬於典型的年前立春,距離過年還有八天的時間。
  • 豬年沒有立春,農諺「寡婦年,倒春寒」啥意思,今春有倒春寒嗎?
    2019年沒有立春節氣,農諺「寡婦年,倒春寒」,會迎來倒春寒嗎?你怎麼看?距離2019年的春節僅有幾天時間了,馬上就要迎來2018年的除夕了。今年的除夕對於廣大的農民朋友來說,因為和往年有點不一樣,今年的除夕當天還正好趕上了立春,也就是說大年三十和立春是同一天。
  • 「立春在臘月間,明春無倒春寒」,準嗎?2020年立春在哪天?
    中華有上下五千年的萬史,也造就了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其中俗語作為傳統文化中的一脈,是民間老百姓通過自己的生活經驗進行的總結,有的是對民間生活的描述,也有的是對於生活的思考,因其通俗易懂又朗朗上口,所以在民間廣為流傳,很多俗語的背後還蘊含著很深刻的道理,就比如農老一輩人常常說的「立春在臘月間,明春無倒春寒」,這種判斷天氣的俗語準不準呢
  • 2019年到底何時立春?正好撞車除夕夜,「倒春寒」又是咋回事?
    2019年到底何時立春?正好撞車除夕夜,「倒春寒」又是咋回事?中國有二十四節氣的說法,這是勞動人民經過長時間的探索總結出來的經驗,也是傳統文化的一部分。隨著新年的臨近,「大寒」也隨之降臨,一般大寒過後氣溫也會降低,北方地區還伴隨著降雪。
  • 2019豬年是年三十立春,年前立春好還是年後立春好?聽聽老農咋說
    2019豬年是年三十立春,年前立春好還是年後立春好?聽聽老農咋說文/農夫也瘋狂盼望著、盼望著,春天的腳步近了。距離2019年春節的腳步更近了,這也表示立春馬上就要到了。因為2019年的立春是在農曆2018年的大年三十,也就是在除夕當天是24節氣之首的立春。
  • 俗語:「寡婦年,倒春寒」,19年除夕當天立春,今年春節是真冷
    俗語:「寡婦年,倒春寒」,19年除夕當天立春,今年春節是真冷現在身處北方的你是不是坐在大炕上取暖呢?或者身處南方的你正躲在被窩裡玩手機,不願出門呢?畢竟是冬天啊,沒人願意在外轉悠。恍恍惚惚,一年走到了盡頭,2018已經是過去式了,我們在這寒冷的冬天迎來了新的一年,這一年從日曆上來看就不平凡呀,有什麼不一樣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唄!今年春節在2月5日,奇怪的是日曆上竟然沒有顯示立春這天,不信你可以去看看日曆!這是為什麼呢?原來啊,根據推算,立春的那天就是除夕,但是日曆是只會顯示除夕的,還被人們稱為「無春日」,或者稱為「寡婦年」!
  • 農村俗語「寡婦年倒春寒」,明年是寡婦年,會出現倒春寒嗎?
    今天是臘月初一,距離2021年的腳步越來越近。隨著新一年馬上就要到來,關於新一年的消息也越來越多,聽農村的老人說,明年是沒有立春節氣的寡婦年,在農村有「寡婦年倒春寒」的說法,那麼明年會出現倒春寒嗎?之所以人們會將沒有立春節氣的農曆年稱為寡婦年,是因為在過去立春節氣才代表著新一年的開始,人們覺得當農曆年中沒有立春的節氣結婚,會對新婚的男子造成不好的影響,後來人們便將沒有立春的年份稱為寡婦年。農村俗語「寡婦年倒春寒」的意思是,在沒有立春的寡婦年時,春天很容易出現倒春寒的天氣。
  • 俗語『年前立春過年暖,春節立春二月寒』,今年過年冷不冷?
    如今『數九』天氣的『三九』即將過去,也就是說最寒冷的階段過去了一半,也即將迎來欣欣向榮的『立春』,對於南方人來說可能不了解北方人民對『立春』的渴望,不僅是溫度的上升,而且預示農民馬上就可以春播了,一年的收成有指望了,農村有句俗語『年前立春過年暖,春節立春二月寒』,有道理嗎?
  • 農村俗語「年前立春過年暖,過年立春二月寒」,2021年春節冷嗎?
    與此同時,到了春天容易發生「春旱」,不利於作物生長,有了大雪覆蓋就不同了,氣候溫暖時冰雪就融化,這樣就給土壤帶來了更多的水份,使作物有足夠的水份生長。  最近,有一種說法稱2021年為「寡婦年」,「倒春寒」發生機率更大,這是不是真的?新年是溫暖的日子嗎?  立春過年暖,立春過年寒:這句俗語的意思是,當立春到了春節的時候,天氣已經變得暖和了,但是立春到了春節之後,不但這個時候春節會比較冷,而且這個時候寒冷的時間也會持續很長一段時間,有可能持續到二月。
  • 19年除夕當天立春,俗話「寡婦年,倒春寒」,春節走親戚穿啥好?
    19年除夕當天立春,俗話「寡婦年,倒春寒」,春節走親戚穿啥好?文章素材來源於網絡,內容為小編原創,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白駒過隙,時間不知不覺就過去了,厚厚的一疊日曆也被斯的沒剩幾張了。但是今年卻是「寡婦年,倒春寒」的一年。今天小編就想和大家看看這句俗語能不能用科學印證。要想看看這就能不能用科學解釋,首先我們就要看看立春是怎麼回事?立春作為24節氣的第一個節氣,在有些地方習俗中,這一天比過年還重要。為什麼會這樣呢?原來立春宣告嚴冷不利於勞作的冬天結束和萬物復興的春天的到來。對於舊時代農民來說,立春就代表可以勞動,能為家裡添糧食。
  • 今年立春有啥說法?俗語「春打五九尾,來年凍死鬼」是什麼意思?
    今年的冬天比較寒冷,有專家預測為60年不遇的冷冬。在如今,該冷就冷是莫大的好事,特別對於農村農民來說,人們喜歡冷冬,卻不希望來年春天寒冷。春天寒冷,標誌著出現了倒春寒,會給作物返青與花期授粉造成影響,嚴重了,將造成作物減產或絕產。那麼,明年的立春在什麼時候呢?
  • 立春後是什麼節氣,未來3日天氣適合返程嗎,19年會有倒春寒嗎?
    大家好,這裡是「豬友巴巴」,每日點評農村大小事,更有趣味冷知識,想要了解更多三農趣事,不妨點擊關注訂閱呀,今天我們談論的話題是:立春後是什麼節氣,未來3日天氣如何,19年會有倒春寒嗎?這春節未來三日的天氣如何呢,適合返程嗎?2019年會出現「倒春寒」嗎?對於很多農民關注的這三個問題,我們簡單的說一下!第一、立春後是什麼節氣立春是24節氣中,第一個節氣,寓意著春天的即將到來,而立春後也將迎來「雨水」,它是反映降水的節氣,每年在2月18~20日到來,今年恰好是在2月19日,農曆正月十五元宵節!雨水反映了降水的形式,逐漸由雪轉為降雨,也反映了天氣的變暖!
  • 今日小寒,俗語「小寒不見雪,立春倒春寒」,你知道是啥意思嗎?
    今天是小寒節氣,一年中的第二十三個節氣,過了小寒就是大寒,大寒過後就是立春,在農村,老人們常說小寒是最冷的節氣,因為小寒正是處在二九和三九時段,老話常講「三九四九冰上走」,指的就是在三九天冰面都已經冰凍三尺,人們可以在冰上隨意的走,可見小寒節氣確實是一年中最冷的節氣。
  • 俗語:立春晴,一春晴,立春下,一春下,立春陰,花倒春是啥意思
    歡迎關注煙雨濃,帶你領略不一樣的農村風情,每天都有新的農村事物分享給你,感謝有你的陪伴。 農村俗語:「立春晴,一春晴,立春下,一春下,立春陰,花倒春」是啥意思?有道理嗎?立春晴,一春晴,今年的立春是在大年三十,對於立春對於節氣和整個天氣的走向,是具有很多的說法的,這句老話指的是在立春這一天,如果是天氣晴朗的話,整個春天都是晴空萬裡,也是一個雨水極少旱年,春雨貴如油的俗語老話,說明了春雨對於農業生產的重要性,春天本來就是乾燥雨水較少的季節,能夠有幾次透雨,那是再好不過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