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浮夢錄︱風起時:「Chinoiserie」與禁令

2021-01-08 澎湃新聞

【按語】

中美相隔萬裡,兩國於18世紀末開始的交往被稱作世界上最年輕的帝國和最古老的帝國之間的相遇,而雙方也曾經對彼此有過夢幻式的美好讀解。進入21世紀,隨著中國國力的提升,中美交往日形增多,中美關係成為國際關係中最引人矚目的雙邊關係,這是歷史的大趨勢。本專欄以「中美浮夢錄」為題,旨在從歷史的角度以及全球史的視角,來觀察兩國關係史上的一些經常被人所忽略或者關注不多的方面,豐富我們對兩國既往交際的理解。本專欄所述,雖儘量博採眾家之長,仍免不了是一家之言,所述之處,難免掛一漏萬,敬請讀者自鑑。

1296年,剛從中國元朝回國不久的威尼斯商人馬可波羅(1254-1324年),在對熱那亞的戰爭中被俘,關進了熱那亞的一所監獄,並結識了來自比薩的獄友魯斯蒂謙(Rustichello)。作為一個熱情澎湃的浪漫主義作家,魯斯蒂謙把馬克波羅對他描述的來往中國的見聞寫了下來,很快成為暢銷歐洲的書籍,即

《馬克波羅遊記》

。在馬可波羅的描述中,中國是一個欣欣向榮、人煙稠密且安定有序的地方,這對於正在四處開展貿易的歐洲人而言具有不可抵擋的誘惑力。

到中國去,成為了很多人的夢想

差不多二百年以後,歐洲諸國仍舊在繼續熱切地尋找著和東方國家進行貿易的途徑。揚帆抵達「東印度」(the East Indies)並與之進行貿易,成為當時一批冒險家的奮鬥目標,也是各國王室爭相資助這些冒險家進行海外探險的動力。這群冒險家中包括克里斯多福哥倫布 (Christopher Columbus,1451-1506年),而哥倫布恰恰出生於當初馬可波羅和魯斯蒂謙同獄共濟的熱那亞共和國。最終,哥倫布獲得了急切希望推動與東方貿易的西班牙國王的支持和贊助,並於1492年踏上了前往東印度的第一次遠航。

根據後來歷史學家們的研究,哥倫布的船隊在成功越過了大西洋之後,於1492年10月12日凌晨2點鐘,抵達了現在美國佛羅裡達州礁島群東南方向的巴哈馬群島的一個小島,日後被稱為薩爾瓦多島(San Salvador Island)。哥倫布麾下的西班牙船員們發現島上的樹木、植被都很奇特,而且島上說著他們根本不懂的語言的原住民讓他們更為驚訝,這是他們完全沒有想到的。對他們而言,這是一個新的種族,從古希臘希羅多德(Herodotus)到馬可波羅的旅行記載中都沒有提到他們。問題是,這些人是中國人嗎?這個地方是不是中國?還是距離中國很近了呢?哥倫布們一頭霧水。

1492年10月12日,哥倫布於抵達美洲

哥倫布自己打心眼裡希望稱呼島上的土人為「印度人」,而且這些土人裡面有一些看上去好像真的會把他和他的船隊引領到「日本」(Cipangu)或者「中國」(Cathay)去一樣。這些土人帶領哥倫布穿過巴哈馬到了古巴的西北部,在這個地方,哥倫布派遣了手下的阿拉伯翻譯官登上陸地去拜見一位部落首領。西班牙人稱呼這一帶的部落首領為「卡西克」(cacique),而哥倫布自己認為這個卡西克就是「中國皇帝」。但是,連哥倫布自己也發現,島上的由茅草棚組成的村子實在難以和馬可波羅覲見忽必烈大汗的元大都相提並論。他很快意識到,自己找錯了「中國」。但此行的發現也足以振奮人心,所以船隊在1493年3月15日返回西班牙港口的時候受到了英雄般的歡迎。

這一事件,即現在美洲歷史上大書特書的

哥倫布「發現新大陸」

,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勢力迅速擴展到了這一地帶。讓哥倫布引以為憾的是,他的新航路「發現」的「東印度」,並非真的印度和日本,更不是馬可波羅筆下那令人神往的中國。從哥倫布和西班牙國王開闢東方國際貿易之路的動機上看,這其實是一場南轅北轍的失敗生意;但從擴展海外市場、奪取殖民地以及自然資源和拓展奴隸貿易等的角度而言,卻是無心插柳的成功一舉,並且逐步影響到了世界歷史的走向。

此後的一百年間,歐洲諸國對亞洲的遠航和大宗貿易取得了實質性突破,

各國在17世紀上半葉紛紛成立了旨在開展亞洲貿易的

「東印度公司」

(East India company),而其中的「東印度」的叫法恰是這種延續多年的包括中國在內的東方情結的體現。英國最早於1600年成立東印度公司(British East India Company,1858年解散),其貿易範圍囊括了大西洋和印度洋海域。荷蘭緊隨其後,於1602年成立了自己的東印度公司(Dutch East India Company,1799年解散),並於1621年成立了西印度公司(Dutch West India Company,1674年解散)。法國於1664年組建東印度公司( French East India Company,1794年解散),瑞典也於1713年組建了東印度公司(Swedish East India Company,1813年解散)。

歐洲諸國的王室、貴族和民眾,開始廣泛地通過各路東印度公司來了解遙遠的「東方」,而這種理解又是以來自東方的茶葉、絲綢、瓷器和漆器等物品為中介來進行的,於是本土資本、洲際貿易和對他者的知識構建開始緊密結合在一起

英國東印度公司旗,顯然和獨立後的美國的國旗有相通之處

各國東印度公司紛紛成立之時,中國正逐步由明清鼎革進入清朝前期,在歐洲商人麋集的廣州、澳門華南一帶,社會相對穩定,中外貿易也在康熙皇帝於1680年代解除海禁之後迎來了自明清鼎革以來的空前繁榮。歐洲東印度公司的商船連帆進出珠江口,源源不斷地將中國的絲綢、漆器、瓷器和茶葉以及東南亞的香料等貨物販運回歐洲大陸,進而轉賣到各國殖民地,將歐洲、非洲殖民地、美洲殖民地和中國、日本以及印度等國家緊緊聯繫到了一起。當時的歐洲還沒有掌握製造漆器和瓷器這些精巧商品的流程工藝,所以

東印度公司的對華貿易實際上左右著歐洲奢侈品消費市場,而中國的製造就是在這種背景下開始大興於歐洲諸國

在歐洲商人熱心於從中國和所謂東方市場上獲取利潤的時候,歐洲的傳教士卻熱切地希望將中國變為奉教之國。15世紀以降,隨著歐洲海外貿易航路的開闢,越來越多地傳教士踏上了前往中國傳教之路,最早的一批是耶穌會士。歐洲諸國對中國人及其生活方式充滿了好奇和嚮往,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取決於到中國傳教的

耶穌會士群體對中國形象的描繪

耶穌會士最早進入中國,可以從明朝末年的義大利傳教士利瑪竇(Matteo Ricci, 1552-1610年)算起。利瑪竇在中國傳教採取因地制宜的手法,同時也走先影響飽學之士和政府官員然後漸次由上而下教化民眾的路線,他本人也學孔孟、著儒裝、戴儒帽,和徐光啟等中國朋友打成一片,終於得以立足。為了推動教化中土的大業,在華耶穌會士在發回歐洲的報告和信件之中,都把中國描述為一個崇尚哲人的偉大國度。利瑪竇曾經熱情洋溢地介紹中國說:「雖不能說在這個國家裡的賢哲都是君王,但至少可以確定地說君王都拜服在賢哲腳下。」就這樣,中國在耶穌會士類似的筆觸之下成為一個睿智、飽滿的理想國度。

利瑪竇與徐光啟;徐光啟是受洗教徒,教名Paul

利瑪竇被視為近世赴華傳教的先行者,嗣後大批傳教士接踵而至,包括湯若望(Johann Schall von Bell,1592-1666年)等人。他們大多數聚居在北京,且明清鼎革之後獲得了清廷的認可和支持,遂能繼續留在北京,一邊通過天文歷算等近代歐洲科學技術服務於清廷,一邊逐步通過獲取清廷的支持實現其自上而下的傳教目的。

耶穌會士在華傳教本初是受葡萄牙國王允許的,傳教士大部分來自西班牙、葡萄牙、義大利、德國和荷蘭等地方。到了1684年,法國國王路易十四(Louis XIV,1638-1715年,1643-1715年在位)為了打破葡萄牙的這種控制,派遣了六名傳教士到中國去,包括白晉(Joachim Bouvet, 1656-1732年)、張誠(Jean-Franois Gerbillon,1654-1707年)等在內,而白晉和張誠二人都成功留在了康熙皇帝身邊,並且創建了法國在華傳教區,與葡萄牙分庭抗禮。1693年,康熙派遣白晉為特使返回法國。1697年白晉回到巴黎,帶回了43張精美的版畫,描述中國的皇帝、大臣官員和婦女的服飾、神態,其黑白線條的原作經過法國畫家皮埃爾吉弗特(Pierre Giffart, 1643-1723)複製並添色後,一起合併出版,取名《圖片中的現代中國》(L'Estat présent de la Chine en figures)。這本書大受歐洲讀者歡迎,圖畫上流露出來的中國婦女的溫婉陰柔及其服飾的美輪美奐,更讓歐洲人為之陶醉。這本書也進一步激發了更多的人要去中國傳教的熱切希望。

法國畫家皮埃爾·吉弗特的「中國婦女」畫之一,系根據白晉的畫再次創作的;白晉的書中的插圖都是黑白的,吉弗特把這些畫添上了顏色;初版現藏於法蘭西國家圖書館

然而歐洲對中國的了解開始變得晦澀起來,也恰恰始於此時。當時,中西之間開始發生圍繞中國傳統的祭祖祭孔等禮儀是否與教會禮儀相符合的禮儀之爭。這場中西宗教禮儀之爭,在中國一側基本上結束於康熙五十九年年末,以康熙皇帝決定禁止西洋人在中國行教為標誌(康熙五十九年對應的西洋年份是1720年,但康熙硃批的時間實際上已經進入陽曆1721年1月份),耶穌會以及其他教派在華傳教事業急轉直下,利瑪竇曾經預想的美好藍圖化為烏有。1742年,本篤十四世(Benedict XIV, 1740-1758年在位)發布教令,正式禁止在華教士討論禮儀問題。

隨著在華傳教事業陷入低谷,歐洲對中國的美好描述大量減少,整體評價也開始轉向,中國由一個賢哲治理的理想國度轉變為一個腐朽、停滯、柔弱和狡詐的垂死帝國

康熙五十九年十二月二十一日(1721年1月18日)所呈教王禁令上的康熙硃批,禁止西洋人在華行教

屋漏偏逢連夜雨,此時歐洲逐步興起來的啟蒙運動,將在華耶穌會士們積幾十年之功所描繪的美好的中國形象,再加進一步地顛覆。在啟蒙運動的影響下,歐洲出現了一股抵制中國貨品的新的思潮,它將來自中國的東西視作是女性化的、陰柔的、刻板守舊缺乏變化的古董之作,而更為致命的指責則來自於知識界。啟蒙運動的中流砥柱、

法國思想家孟德斯鳩(Montesquieu,1689-1755年),在同期的經典作品中第一次將歐洲很多人無限嚮往的中國劃入「專制主義」(despotism)之列

,並根據他對中國的了解而做了闡發,指出中國是一個專制的國家、皇帝個人具有生殺予奪的大權,等等,而反對專制主義、特權主義等等乃是啟蒙運動的一面大旗。在此之後,歐洲對中國的認識開啟了歷史性的劇變。

啟蒙運動作為逐步興起的思想潮流,在當時並未對歐洲諸國的上層社會對中國貨品的喜愛產生根本的影響;相反,孟德斯鳩本人所在的法國,其國王路易十四等仍舊對來自中國的東西欣賞有加。路易十四是一手把巴黎建成歐洲時尚之都的君王,在他長達72年的統治之中,法國最終取代了西班牙成為了歐洲和全世界的時尚之首,可以說直到今天法國仍舊受惠於這一轉變。當時為了刺激本國經濟發展,路易十四在本國開建大批的工廠生產奢侈品,並鼓勵法國人購買本國商品,還曾強迫自己的兒子把一件非法國產的衣服燒掉了。其實,這個曾自封「太陽王」的君主自己卻擁有很多來自中國的物品,而且他擁有的更多的,是法國仿製的帶有中國風格的物品,也就是乍一看很有東方異域情調的手工藝品。

法國國王路易十四

1836年,法國劇作家巴爾扎克(Honoré de Balzac,1799-1850年) 在小說《禁令》(L'interdiction)中,第一次把那些具有中國風情的手工藝品稱作是「chinoiserie」。

Chinoiserie是一個法語陰性詞彙,發音類似「新-哇-則-嘿」,通常譯作「中國風」,即以歐洲視角來理解和布置出想像中的中國風格的做法

。中國風最早是由遠航到中國廣州等地域貿易的歐洲商人、旅行家們帶回歐洲的,而在歐洲他們混入了本土藝術風格,因此在實際中體現為將各種來自遙遠的「東方」的風格混雜進歐洲流行的巴洛克、洛可可、哥特等藝術風格之中,體現出一種異域風情。

這種特意接受並模仿中國風格的做法,早在16世紀的歐洲就已經開始了,此後有所起伏,在18世紀的歐洲及其海外殖民地開始廣泛流行起來,並且與當時歐洲本土流行的洛可可藝術風格互相影響,最終混成了獨特的「洛可可中國風」,表現在了飾品、建築、裝飾、舞蹈、家具、繪畫等很多方面。18世紀博興的啟蒙運動帶來的歐洲從認知結構上對中國以及中國制度的反思,並沒有在現實生活中遏制中國風的流行和整個歐洲從上到下對中國以及東方物品的喜愛和消費。

相關焦點

  • 川普新移民禁令 伊斯蘭教的文化是?
    據英國廣播公司網站3月7日報導,此前曾被列入川普移民禁令的伊拉克,這次未被列入新禁令。持有美國籤證的伊拉克公民將被準許進入美國。報導稱,按照這項新規定,所有難民將被禁止在120天內進入美國。為減少由於此項規定給人們出行造成的影響,這項新政令將從3月16日起實施。
  • 美國對歐旅行禁令頒布 針對除英國外26個申根國
    原標題:美國發布旅行禁令沒跟歐盟「打招呼」一名歐洲聯盟外交官11日晚告訴路透社,美國總統唐納·川普當天宣布針對26個歐洲國家的旅行禁令,事先沒與歐盟通氣。川普11日發表全國電視講話,宣布自13日午夜起暫停美國與歐洲申根區26個成員國之間旅行往來,為期30天。
  • 英國加密社區回應FCA衍生品禁令生效
    經過一年多的審議,FCA最初於2020年10月宣布了禁令。當時,FCA認為加密衍生品不適用於散戶投資者,因為散戶投資者有遭受重大損失的風險。自律貿易組織CryptoUK主席伊恩·泰勒(Ian Taylor)在禁令於周三生效時對這一決定發表評論,他對Cointelegraph表示:「監管機構顯然將重點放在保護消費者上,這是理所當然的。
  • 辦公室戀愛禁令到底「禁」什麼?
    作為一個法律人,我在看到這樣的話題時最先想到的是:有些企業會在規章制度中規定或者以口頭方式告知公司員工之間不能談戀愛。那麼,企業這樣規定和要求員工是否合法,辦公室戀愛禁令到底是在「禁」什麼?讓我們來思考下這兩個問題:1、企業「禁止員工之間戀愛」違法嗎?2、辦公室戀愛禁令到底「禁」什麼?
  • 美國放寬H1B等工籤禁令,這些人可入境
    今年6月22日,川普以挽救失業率為由禁止持有新H1B、L1、部分J1等工作籤證人士及家屬入境,禁令有效時間從6月24日東部時間凌晨12點到2020年12月31日。 據估計,由於這個禁令,全球約有50多萬外國人將無法進入美國。
  • 幾十萬養蛇戶的呼聲:野味禁令,請不要一刀切
    如果蛇真的被野味禁令一刀切了,那麼王國輝面臨的損失可想而知。與蛇類餐廳一樣會面臨巨大損失的,還有蛇類養殖產業。以「中國養蛇之鄉」廣西靈山縣為例,2019年,靈山縣養殖眼鏡蛇、滑鼠蛇420萬條,產值11億元(佔全縣GDP 4%),收入5.93億元。這些數據背後,是為數眾多的養殖戶。據報導,整個廣西登記在冊的合法養蛇業主多達15萬。
  • 印媒:禁令之下,不止個人,政府機構也在繼續使用中國 App
    印度moneycontrol財經網12月1日文章,原題:儘管遭禁,但不僅個人甚至(印度)政府機構仍在繼續使用中國App 當印度政府決定禁止中國App時,肯定把「言行一致」拋到九霄雲外。近來,印度電信管理局發布一篇新聞稿。
  • 主機無禁令也寸步難行 盜版充斥正版昂貴步履艱難
    這則傳言源起於中國國營的《中國日報》(ChinaDaily)在一則報導中引用的一段來自中國文化部未署名人士的發言,這段發言聲稱中國文化部正在考慮重新對電子遊戲機禁令進行評價。這則消息放出之後,帶動了索尼、任天堂、微軟等遊戲主機製造商股價的上漲,因為他們很可能成為這條禁令廢除之後最大的受益者。
  • 外媒:白宮正考慮取消對多國旅行禁令,不包括中國伊朗
    【環球網報導 記者 朱夢穎】路透社25日消息稱,五名美國官員及航空公司人士透露,白宮正考慮取消對大多數最近到訪過巴西、英國、愛爾蘭和其他26個歐洲國家的非美國公民的入境禁令。但他們同時表示,白宮沒有考慮解除對最近到過中國或伊朗的大多數非美國公民的單獨入境禁令。
  • 農村2個「禁令」解除,「一刀切」不再,農民的好日子來了
    只是,不少地方在執行政策時,為了能完成預期任務,通常會採用「一刀切」方式。看似效果很好,卻讓農民的利益受到直接影響,也不利於農村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為此,國家也緊急叫停那些不合規的「禁令」,接下來這2個「禁令」將解禁,今後或不會再出現「一刀切」。
  • 轉會禁令給切爾西帶來了哪些反思?
    有消息稱,切爾西將會繼續上訴國際體育仲裁法庭,請求取消禁令或爭取延期。不過此次禁令將不會影響俱樂部16歲以下未成年球員的註冊,以及包括亞伯拉罕、祖瑪等外租球員的回歸。對於英超18-19賽季的排名,讓許多人意想不到的是切爾西居然能排在第三名,領先熱刺一名,而曼聯則是排在第六。
  • 印度將往返英國的航班禁令延長至2021年1月7日
    (抗擊新冠肺炎)印度將往返英國的航班禁令延長至2021年1月7日中新社加德滿都12月30日電 新德裡消息:出於對變異新冠病毒傳播的擔憂,印度將往返英國的航班禁令延長至2021年1月7日。這項禁令從當地時間12月22日23時59分開始生效,持續至當地時間12月31日23時59分。此前,由於有不少印度人生活在英國,所以印英兩國間籤有相關協議,每天都有數個國際航班往返於倫敦和新德裡、倫敦和孟買。12月29日,印度發現6例變異新冠病毒感染病例。這也是印度首次發現此類感染病例。
  • 12月15個哥哥連環塌房,禁令在前,愛豆戀愛還為何屢禁不止?
    粉絲沒有底線因為在雙方關係中付出了更多的愛和金錢,比起消費者,粉絲在愛豆被爆出戀愛時,更像被渣男欺騙了感情還不肯放手的戀愛腦少女。有愛豆戀愛的風聲時,他們站在愛豆一方,比官方更快甩證據幫闢謠;愛豆戀愛剛被媒體曝光時,他們依舊站在愛豆一方,一邊指責無良媒體看圖說話、胡亂剪輯,律師函警告,另一邊火速調查女(男)方姓甚名誰,開啟網絡暴力,是素人就私信攻擊,是藝人就找黑料罵對方炒作;最後,戀愛實錘甩在面前,愛豆也低頭承認的時候,粉絲態度才會發生鬆動,然而因此憤怒退坑的僅僅是其中一部分,更多的粉絲會因為沒有找到更乖的下一個
  • 法院發出禁令要求「刷寶」停止非法抓取「抖音」視頻行為
    6月28日,海澱法院發出禁令,禁止「刷寶」App非法抓取並展示 「抖音」App短視頻及用戶評論的行為。抖音稱,經監測及用戶反饋,發現「刷寶」持續大量搬運、批量抓取抖音平臺的短視頻資源及評論,其中發現被「搬運」的短視頻數量高達5萬餘條。
  • 9月15日,美國禁令正式生效,華為迎來至暗時刻,還是新開端?
    據美國商務部8月發布的升級版華為禁令顯示,9月15日,基於美國軟體和技術開發的所有產品都不能提供給華為的禁令開始生效。除此之外,TikTok在美國的業務也被限制在9月15日之前賣給美國企業,否則必須關門。
  • 聯發科新品「捲入」華為新禁令? 五味雜陳也要淡定回應
    聯發科新品「捲入」華為新禁令? 五味雜陳也要淡定回應 今天,聯發科宣布推出天璣800系列新一代5G晶片天璣800U。據悉,天璣800U採用臺積電7nm製程,其CPU採用八核架構設計,可以認為天璣800U為天璣720的升級版。
  • 政府最初宣布禁令於6月30日到期,後鑑於...
    加拿大新冠疫情趨緩但繼續延長外國人入境禁令;根據加拿大公共衛生署3日發布的消息,過去一周加拿大日均40665人接受新冠檢測,其中1%檢測結果呈陽性,平均每日確診461例。截至目前,加拿大累計確診116884,累計死亡8945例。最近一個多月來,加拿大新增新冠病例數日趨減少,各省區也已先後復工復產復業,但政府決定把限制外國人入境的禁令延長至8月31日。
  • 緬甸全國防疫禁令延至12月15日
    11-29 22:11:59 來源: 緬甸中文網 舉報   緬甸全國防疫禁令延至
  • 2021年,多項新禁令落地生效?村村涉及,農民要心中有數,咋回事
    2021年,多項新禁令落實生效?村村涉及,農民要了解清楚!這是咋回事呢?咱們不妨來了解下。 1、和耕地使用的新禁令 這些年來,農村建房的人有很多,雖然說國家賦予每個村民申請宅基地的權利,但在最近幾年,因宅基地資源緊張,佔用耕地建房的現象日益嚴重
  • 2021年,多項新禁令落實生效?村村涉及,農民要了解清楚,咋回事
    2021年,多項新禁令落實生效?村村涉及,農民要了解清楚!這是咋回事呢?咱們不妨來了解下。1、和耕地使用的新禁令這些年來,農村建房的人有很多,雖然說國家賦予每個村民申請宅基地的權利,但在最近幾年,因宅基地資源緊張,佔用耕地建房的現象日益嚴重,甚至有的還佔用永久基本農田進行建房建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