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14日,我們蘆廟鎮扶貧工作站一行開展入戶走訪時,在蘆廟鎮前毛村脫貧戶杜家學家,他告訴我們,「我家種了7畝小辣椒,賣了20000多元呢,這比種玉米強多了。」「這些年通過政府扶植的產業,我家早就甩掉了貧困的帽子,現在日子過得就像小辣椒一樣紅紅火火。」
當你在金秋十月行走在譙城區蘆廟鎮鄉間,你就會看到,無論是在村莊裡,還是在田間地頭,成熟的辣椒火紅一片,一株株辣椒棵上掛滿了一簇簇火紅的辣椒,放眼望去,藍天白雲下一個個揮汗如雨的身影和一片片火紅的辣椒構成了一幅多彩的豐收畫卷。村民們有的正忙著採摘紅辣椒,有的在路邊上晾曬剛摘下來的一片片的辣椒,有的把擺放整齊的小辣椒,高高堆積成辣椒山,紅紅的小辣椒映紅村民們幸福的笑臉。
「2020年,雖然受夏季多雨災害,但小辣椒長勢總的來說還不錯,算得上風調雨順,多虧收穫的時候有這麼長天晴的日子, 無論是疫情、或是汛期,都沒有影響我們種植的小辣椒,今年產量也比往年增加了,更可喜的是,辣椒還沒有採摘的時候,買主已經來聯繫了。」脫貧戶於召啟笑著說到。
「張廣東,小辣椒1208斤,8214元。」「哦,好得!」張廣東接過成把的鈔票,喜笑顏開,這是2020年10月底蘆廟村前於自然村小辣椒收購場面的一個片段。一旁商販們在忙著收購小辣椒,收來的辣椒堆得像小山一樣,甚是好看。
蘆廟村張廣東家5口人,2017年底因妻子王言言患上白血病,花去了家中所有積蓄,家裡還有3個年幼的孩子,日子過得很艱難,鎮村幹部了解到他家的情況後,於2018年7月識別為建檔立卡貧困戶,雖然在政府的幫扶下,辦理了低保,每月也有1690元的補助資金,加上他平時在縣城務工收入的20000元,3個子女也享受了教育扶貧政策,妻子王言言也享受上健康脫貧351政策,報銷後家庭醫療開支依然不是一個小數字,脫貧依然存在風險。
幫扶責任人在走訪時了解其家庭情況後積極想辦法,考慮到張廣東除了給妻子治病外,他還要到市區務工增加收入,家中4畝耕地如果種植小麥、玉米等作物收入不高,就鼓勵其發展小辣椒種植,還幫他申請到特色產業獎補資金4000元。
就這樣,春節後他育了4畝小辣椒苗,4月份種到地裡。在村裡技術人員指導下,和他的父母精心管理下,小辣椒長勢良好,4畝小辣椒共收入17900元,鎮村幹部又幫助申請了5000元光伏扶貧資金,和醫療救助個性化幫扶資金3000元,終於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關鍵一年實現了脫貧。
張廣東只是蘆廟鎮150多戶貧困戶種植小辣椒戶中的一個縮影。2020年,全鎮僅小辣椒種植面積多達6200餘畝,總產值可達2200餘萬元。像脫貧戶唐士華、張永春、袁付仁、杜得立、李學習、孫耿氏、李效峰等10多戶人家的辣椒總產量均超過1200公斤,收入均超過一萬元。特別是前毛村孫繼祥今年種植小辣椒8畝,產量預計4400多斤,收入可達到2.8萬元。
「目前,我鎮村民種植的小辣椒品種多而雜,產量參差不齊。希望通過引進高標準示範基地的實驗品種,2021年在全鎮範圍內廣泛推廣優質品種,幫助種植戶提高產量,增加收入。」 鎮黨委書記董衡在朝天椒謀划動員會上講到。「我相信,蘆廟鎮的父老鄉親在鎮黨委、鎮政府的帶領下,一定能過上如辣椒般火紅的好日子!」
2021年蘆廟鎮將以鞏固脫貧成果,助力鄉村振興戰略為抓手,以提高農業綜合效益和增加農民收入為核心,立足本鎮資源優勢,以中藥材、辣椒種植為產業發展定位,著力謀劃辣椒產業化、規模化種植。
經過多方考察,目前正在與安徽省保銀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開展合作,計劃在2021年通過引進小辣椒新品種「保銀849」、「保銀829」,擴大推廣朝天椒種植面積15000餘畝,並建設朝天椒種植基地6個,每個基地種植辣椒200畝以上並帶動20戶農戶在基地務工,參與辣椒栽植、除草、施肥和分揀包裝,預計每人年實現增收3000元以上。
通過加強與保銀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合作,開發出辣椒醬、剁椒加工、幹辣椒等產品初加工,種植的辣椒和辣椒初加工產業將進一步帶動蘆廟鎮廣大群眾大步奔向小康路,為鄉村振興打下堅實的產業基礎。
火辣辣的朝天椒帶來紅火火的好日子。我們堅信今後火紅的辣椒產業一定會讓蘆廟鎮廣大農民真正過上更加紅紅火火的幸福好日子。(王書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