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脫貧故事」紅燈籠帶來火紅日子丨鎮遠縣羊場鎮金盆村村民熊...

2021-01-09 天眼新聞

看著挑梁上的紅燈籠,我的心中滿是暖意,紅紅的光恰是火紅的日子,充滿希望。我已經在準備買第三對燈籠了,到現在我還清晰地記得第一對紅燈籠是鎮遠縣委組織部常務副部長吳文鋒送給我的,他希望我的日子能過得紅紅火火。  我叫熊朝輝,今年49歲,是鎮遠縣羊場鎮金盆村曹家老組人。沒文化,無技術,家裡幾乎沒有經濟來源,生計特別艱難,2014年,我家被評為了建檔立卡貧困戶,那時我犯錯坐了牢,年邁重病的老母親只能由遠嫁外縣的大姐偶爾回來照顧。  2018年2月,我刑滿回家,迫不及待地見到了母親。母親熱淚盈眶,第一句話卻是叮囑我:「一定要學好,要感恩共產黨。」大姐也告訴我,若不是吳部長常來照顧,又是送衣送被,又是帶她去醫院看病,老媽早就不在了。

吳部長和我一起勞動

我以前好吃懶做,不被村裡人喜歡,他們還調侃我:「不幹活有人幫,春夏秋冬救濟糧。有事沒事政府跑,不得豬牛得低保……」  「人可以窮,但不能志短。」印象中,吳部長把我當親人一樣對待,總是耐心地給我宣傳國家扶貧政策,講身邊人的脫貧故事,鼓勵我要振作起來,通過勞動創造美好新生活。  在他的幫助下,我開始轉變,不再無所事事,不再逢人就亂開玩笑,開始一邊想辦法謀生計,一邊注重環境衛生和個人衛生,把家裡收拾得乾乾淨淨,把自己收拾得乾淨而精神;開始不再去別人家蹭飯,開始自己種地種菜謀生計,到處找活幹掙錢。  有好幾次,吳部長和村黨支部書記田興斌還特意跑到我家表揚我,說我是全村最愛乾淨、最勤快的人。  2018年7月,我當上了曹家老組的護林員。我堅持天天巡山、提醒寨鄰小心野外用火,義務打掃組上道路。此外,我還享受了危房改造、飲水項目、利益聯結等惠民政策,真真切切感受到了扶貧帶來的巨大變化。

村黨支部書記上門表揚我家裡搞得整齊乾淨

2018年11月,母親去世後,我第一時間主動跑去村委會申請取消了低保,我想自力更生,勤勞致富。漸漸地,寨鄰不再取笑我了,開始什麼事都叫上我。我也不管累不累、髒不髒,錢多或錢少,有時候沒錢也去幫忙。我省吃儉用,逐漸有了一點積蓄,也能夠抬得起頭、為得起人了。  「只要你的日子過得紅火起來,明年我又送你一對。」2019年春節,按家鄉的風俗,老母親過世不滿三年,不能貼紅對聯,吳部長就送來了我家的第一對紅燈籠。看著紅豔豔的燈籠,我心裡挺開心的,心裡暗暗發誓要勤快一點、再勤快一點,過上吳部長所說的紅火日子。  2019年6月,我積極參加了羊場鎮人民政府舉辦的電工技術和種養殖技術培訓,有了一技之長。當年,我成功摘掉了貧困戶的帽子。  2020年春節前,我沒等吳部長提燈籠的事,就自己找到駐村工作隊隊長羅國超,讓他在網上給我買了一對大紅燈籠,我想給吳部長一個驚喜,讓他看到我的變化,看到我家的變化。  馬上2021年了,我家門口的燈籠還是紅色的,可是我已經在想著換新燈籠迎接新春節了。   我想,黨的好政策就像紅燈籠,溫暖了我們這些窮人,給我帶來了好日子,我只有用自己的努力去改變自己的生活,才是對黨和國家好政策最好的感恩。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徐偉 整理

見習編輯 梁珍情

編輯 孫遠銘

編審田旻佳 韋一茜

相關焦點

  • 「我的脫貧故事」只要肯幹 就能脫貧丨七星關區放珠鎮毛家屯村村民...
    我叫胡文邦,是七星關區放珠鎮毛家屯村村民。在脫貧攻堅中,我們家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要感謝黨的好政策。  多年前,我與村寨裡大多數村民一樣,守在大山裡,靠著自己與妻子的勤勞把家撐起。生活雖然清貧,但一家人過得有滋有味。
  • 「我的脫貧故事」我的逆襲人生丨湄潭縣茅坪鎮土槽村村民項成績
    媳婦激動地把我叫過去,指著豬圈裡的豬崽一臉興奮。這段時間正是母豬繁殖的時候,我們兩口子一直守在豬舍旁,昨天又有兩頭母豬順利產下了10多頭豬崽,看著肉嘟嘟的小傢伙,我的心裡說不出的高興。  然而5年前,這樣的高興和滿足很少出現在我的生活。  我家在湄潭縣茅坪鎮土槽村,家裡一共7口人。2013年,由於居住環境交通閉塞,我家被識別為建檔立卡貧困戶。土地少,家裡人只能外出務工。
  • 「我的扶貧故事」精準幫扶 讓群眾重燃生活信心丨鎮遠縣青溪鎮桃坡...
    我叫趙勝國,是中國工商銀行鎮遠支行的一名客服經理。2020年2月,根據組織安排,我被派駐到鎮遠縣青溪鎮桃坡村任駐村工作隊隊長。見此狀況,我耐心地跟他解釋:「要保持家裡的環境衛生,才不會容易滋生細菌,影響到身體健康,自己住著也舒心。並且告訴他,我已經向行領申請了一些資金,為家裡增添一套沙發、茶几以及餐桌板凳。」說完我和他們一起作了一次大掃除。
  • 「我的扶貧故事」脫貧路上的使命踐行者|三穗縣武筆街道幹部吳先錫
    我叫吳先錫,現在是三穗縣武筆街道的一名幹部。以前我在鎮遠縣農村公路管理局過著朝九晚五、按部就班的生活,很有規律。沒想到,有一天我會變成一名基層幹部,為脫貧路奉獻一份力量,成為大家口中的「小吳」。2018年7月,我調回八弓鎮,成為一名負責易搬和水利的工作人員。
  • 日子越過越好了 | 我的脫貧故事
    日子越過越好了 | 我的脫貧故事 2021-01-12 17: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我的脫貧故事」奮發圖強只為美好生活丨劍河縣磻溪鎮平岑村村民...
    我叫陳金紅,是劍河縣磻溪鎮平岑村村民,我家境貧寒,父母在我們很小的時候為了維持生計外出務工,把我和我弟寄養在外公家。我家2014年被評為建檔立卡貧困戶,2015年我步入了大學生涯,在此期間,享受了國家的精準扶貧政策,讀書不花一分錢,減輕了家裡很大的經濟支出。
  • 我的扶貧故事丨李尚友:村民過上好日子是我最大的幸福
    據桐梓縣人民政府網消息:1月7日,桐梓縣人民政府網發布《我的扶貧故事丨李尚友:村民過上好日子是我最大的幸福》。內容如下:我叫李尚友,今年53歲,2018年11月起,擔任堯龍山鎮箭頭村村支書。箭頭村地處堯龍山腳下,屬高山峽谷地貌,全村9個村民組,618戶2489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49戶125人。村民以外出務工為生,常年在外打工村民在1000人以上,在家的村民以傳統種植、養殖為主。地處大山中的村寨,要想脫貧,得先把公路修繕好。在脫貧攻堅中,我與鎮村幹部和村民一起,早出晚歸揮汗修公路。
  • 「我的脫貧故事」向著更好的日子奮鬥丨貴定縣昌明鎮鐵鎖巖村村民...
    我叫劉葉飛,家住黔南州貴定縣昌明鎮鐵鎖巖村大寨組。由於我有五個孩子,最大的讀四年級,最小的兩歲,加上父母年老體弱,妻子要照顧孩子,自己也沒有什麼技術,一個人不能到外地務工,一家人基本上沒有什麼經濟來源。2014年,由於家庭困難,我向村裡面寫了申請,爭取得到幫助。
  • 「我的扶貧故事」群眾依然記得我這個「熊書記」丨關嶺自治縣永寧...
    我是熊嶺,關嶺自治縣檢察院工作員,2014年8月到永寧鎮五指山村駐村,群眾都親切地叫我「修路熊書記」。五指山村2014年以來建檔立卡精準扶貧戶有298戶1233人,屬於省級深度貧困村。一直以來,五指山村群眾觀念較為落後,受教育程度低。
  • 「我的扶貧故事」我是村民信賴的「耳期人」丨興仁市大山鎮耳期村...
    2017年9月,我被組織選派到大山鎮耳期村任駐村第一書記、駐村工作隊隊長、「五人小組」組長。駐村三年來,我在扶貧工作中與村民結下了深厚的友情,從一名扶貧幹部變成了耳期村民信賴的「耳期人」。剛到耳期村,村「兩委」班子工作主動性不強,辦公設施差,村基礎設施落後,產業空白等狀況擺在我面前。我沉下身子,做到吃住在村、工作在村,我車子的後備箱裡,始終放著一個能讓我一個月不回家都有換洗衣服的收納箱。每次返回縣城開會或帶領村「兩委」幹部辦事,我都是「三過家門而不入」,又匆忙趕回村裡,全面參與到耳期村脫貧攻堅工作中來。
  • 山西做紅燈籠的專業村 村民們的日子過得紅紅火火 致富有高招
    筆者相隨攝影朋友去聞名全國的紅燈籠村轉轉,看看這裡紅紅火火加工燈籠的場面,感受一下迎接新年的氣氛。稷山縣楊趙村是一個傳統的製作紅燈籠的村子,村子裡有幾十戶人家是製作紅燈籠的作坊,村民從事做紅燈籠的總有幾百人,年老的年少的,男的女的。雖然這幾天天氣很冷,但是村子裡仍然能看到熱鬧的場景,村裡到處都有一堆堆、圍坐在一起扎燈籠架子的老人,或坐或站,忙碌著。
  • 「我的脫貧故事」認真做事的日子最充實、最幸福丨務川自治縣丹砂...
    我叫葉義強,家住務川自治縣丹砂街道珍珠社區葉星組,是建檔立卡貧困戶。女兒結婚了,沒在身邊,是一名孤寡老人。感謝黨和政府的扶貧政策、感謝社區幹部對我的關愛關心,幫助我擺脫貧困,讓我過上幸福而又充實的日子。2013年,我妻子因病過世,我悲痛萬分。
  • 真人版電影「我的朋友很少」楠幸村和志熊理科造型曝光
    真人版電影「我的朋友很少」楠幸村和志熊理科造型曝光 動漫 178動漫頻道 ▪ 2013-09-26 17:56:53
  • 「我的脫貧故事」青春歲月不負使命丨正安縣格林鎮太平村村民湛喜
    我叫湛喜,是正安縣格林鎮太平村梨樹坪組人,我家共有5人,2016年,因病支出較大,家庭生活困難,我家被納入建檔立卡貧困戶。在太平村村支兩委和幫扶幹部的幫扶下,通過教育扶貧和產業扶貧,我家於2018年達到脫貧標準後主動申請脫貧。
  • ...故事」群眾依然記得我這個「熊書記」丨關嶺自治縣永寧鎮五指山...
    我是熊嶺,關嶺自治縣檢察院工作員,2014年8月到永寧鎮五指山村駐村,群眾都親切地叫我「修路熊書記」。五指山村2014年以來建檔立卡精準扶貧戶有298戶1233人,屬於省級深度貧困村。一直以來,五指山村群眾觀念較為落後,受教育程度低。
  • 火紅的小辣椒,映出紅火的好日子
    「這些年通過政府扶植的產業,我家早就甩掉了貧困的帽子,現在日子過得就像小辣椒一樣紅紅火火。」當你在金秋十月行走在譙城區蘆廟鎮鄉間,你就會看到,無論是在村莊裡,還是在田間地頭,成熟的辣椒火紅一片,一株株辣椒棵上掛滿了一簇簇火紅的辣椒,放眼望去,藍天白雲下一個個揮汗如雨的身影和一片片火紅的辣椒構成了一幅多彩的豐收畫卷。
  • ...的脫貧故事」自力更生過上好日子丨普安縣樓下鎮補者村村民王吉順
    我家有2口人,我右邊上、下肢體三級殘疾,基本喪失勞動力,主要依靠農村低保生活,原來因家庭生活困難,妻子也跑了,使我思想受到了極大的打擊,對生活失去了信心,想到自己身體狀況,對政府存在一種依賴思想,總是想著政府不會不管我這號人的。
  • 打贏脫貧攻堅戰(804期)丨脫貧戶洪烈的脫貧故事
    打贏脫貧攻堅戰(804期)丨脫貧戶洪烈的脫貧故事 2020-11-25 18:3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決戰完勝脫貧攻堅」宋天貴:用心耕出脫貧致富路
    □ 本報記者 王洋 通訊員 王夏峰 劉釗眼下正值春耕備耕時節,也是貧困戶宋天貴的耕地「生意」最繁忙的時候,在見到宋天貴時,他正駕駛著自己的拖拉機給康城鎮腰裡村的村民耕地掙錢,火紅的東方紅牌拖拉機在田裡一圈一圈地耕作著,載著他開出了「窮窩」,開向了致富的「大門」。
  • 「我的脫貧故事」五年努力,好日子芝麻開花節節高丨貴陽市烏當區新...
    16歲,我初中畢業,看到父親因慢性病不能從事重體力勞動,全家生活陷入困境,決定不再繼續學業,打工掙錢養家。我叫郭應梅,今年29歲,家住烏當區新堡布依族鄉王崗村。2016年,我從外地返鄉結婚。得知家裡被識別為建檔立卡貧困戶後,我心裡五味雜陳。為了早日摘掉「窮帽」,我和丈夫商量放棄外出打工,在家從事養殖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