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葉義強,家住務川自治縣丹砂街道珍珠社區葉星組,是建檔立卡貧困戶。女兒結婚了,沒在身邊,是一名孤寡老人。感謝黨和政府的扶貧政策、感謝社區幹部對我的關愛關心,幫助我擺脫貧困,讓我過上幸福而又充實的日子。
2013年,我妻子因病過世,我悲痛萬分。家中至親離我而去,當時我自感孤立無援,對生活也失去了信心,對未來也沒有嚮往、沒有追求,整日就是閒坐在茅草鋪裡虛度餘生。 同年底,在村民大會上,因我患有高血壓、風溼等慢性疾病,被納入建檔立卡貧困戶。當時被評為貧困戶,心裡不是滋味,覺得我葉義強居然有靠吃救濟糧才能生存的一天。儘管心裡深感愧疚,但當時我的狀態消極,認為被列為貧困戶,只是多了一頂「貧困戶」帽子而已。
2016年,丹砂街道成立,我們葉家灣從都濡鎮楊村村劃為了丹砂街道珍珠社區。從此以後,我的生活就開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身邊的包組幹部、幫扶幹部三天兩頭就來看我一次,向我宣傳脫貧攻堅知識、扶貧政策,陪我聊天解悶,真像我的子女一樣關心著我。 2017年,由於我的茅草鋪無法達到居住條件,社區居委會幫助我將床鋪搬到了我們葉家灣原村學校裡,讓我暫時在裡面居住。同年,社區又為我爭取了3.5萬元的危房改造資金,新建了60平方的住房,徹底為我解決了住房不保障問題。由於我長期生病,無法負重,無固定收入來源。2018年,社區又給我安排了公路養護員工作,每月800元;同年,又將我納入了社會保障兜底戶,幫我申請了低保。日常我除了做好公路養護員工作外,還種植了蔬菜等農作物到市場去賣。
2019年,我的吃穿不愁了、收入有保障了、住房和飲水也安全,在政府的大力扶持和社區幹部的關心下,我終於摘掉了「貧困戶」這頂帽子。今後,我將利用自己勤勞的雙手,把晚年生活變得更加豐富多彩、有滋有味。
作者 張曉華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吳浩宇
編輯 王小婷
編審 楊儀 楊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