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陳永開,是畢節市威寧自治縣開華街道開華家園小區的居民,今年47歲,家裡有6口人。
以前,我家的條件特別差。如果要用一句話形容以前的生活,那就是既沒有「出路」,也沒有「進路」。 在我結婚後沒過幾年,妻子就癱瘓在床,而我們的四個孩子都在讀書,其中最小的一個孩子有病在身,長期需要服用藥物。因為要照顧他們,我無法外出務工,一家人的柴米油鹽就指望著我種點莊稼維持。我家有12畝土地,一個人實在忙不過來,別人家的苞谷都收完了,我家的才收了一小半。更難的是,土地廣種薄收,種點苞谷洋芋,只能勉強夠吃。
陳永開在床邊照顧妻子
我們一家6口人蝸居在一間瓦房裡。我不怕吃苦,因為全家人就指望著我一個人,如果不吃苦,以後的日子沒法過。那時候我就在想,這種日子啥時候是個頭?2017年,我家被納入了建檔立卡貧困戶,享受到了很多好政策。我們一家人都領到了低保,妻子有大病醫療服務和殘疾人補助,孩子上學有補助,感謝黨的好政策,讓我身上的擔子輕了很多。2018年,我還得到了產業扶持資金,買了兩頭能繁母牛。
陳永開
今年,我們搬進了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小區,有四室一廳一廚兩衛,寬敞乾淨,政府還補貼了一些家具。以前在農村老家,出門就是坑坑窪窪的泥巴路,廁所在室外,照顧妻子上廁所要抱出抱進,很麻煩。現在臥室裡就有乾淨的衛生間,方便多了。現在我在縣第六幼兒園當保安,一個月有1700塊錢,還當上了小區樓組長,一個月有600塊錢,家裡的土地也沒有荒廢,種上了莊稼。我相信多吃一點苦,以後的生活就會多一分甜。
陳永開在幼兒園門口執勤
從今年12月開始,我家由原來的農村低保轉入了城市低保,一個月下來能有6050塊錢的補助。以前為了給孩子看病,自費藥品都花了9萬多塊錢。現在,我們每個月的負擔再一次得到了減輕。我家兩個孩子讀初中,兩個孩子讀大學,都享受到了補助。等他們畢業後參加工作,我就可以休息一段時間了。 眼下,我家的生活條件得到了改善,也有了舒適的房子,日子越來越有奔頭了。
整理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周陽
編輯 何濤
見習編輯 周睿
編審 王璐瑤 楊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