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李永輝,家住務川自治縣豐樂鎮牛塘社區。2013年,兩個孩子上了中學,我又生病,不能從事重體力活,只能放幾隻羊和一頭牛填補家用,一家人的生活擔子全落在妻子一個人身上,那時的日子過得真叫個苦啊!正當我們生計發愁的時候,國家全面實施脫貧攻堅的戰略打響了,我家是首批被評為的貧困戶。
為了我們家早日脫貧,村支兩委領導和幫扶幹部們,多次來到我們家,結合我家實際情況,制定了走養殖脫貧的路子。路子有了,我心裡還是犯難,心想,就憑我這些年散養的幾隻羊和頭把牛的經驗,又沒有資金,能走上養殖致富路?
事實上,我這些想法都是多餘的,村支兩委和幫扶幹部們定好路子後,同時也制定好了實施方案。他們一邊把我的妻子聯繫安排到務川江一生態畜牧有限公司邊打工邊學養殖技術,每月工資2000多元,家庭生活也有一定保障;一邊爭取扶貧資金,籌備建圈舍,買種牛種羊;同時送來了黑木草種、玉米種並指導我們播種上,還安排了專業的防疫員和配種員進行幫扶。
趕牛的我
2015年春,妻子學成歸來,此時,圈舍已修好了,草料已有了,我們買了2頭種牛和8隻種羊,加上我散養的,共有4頭牛和14隻羊。但按照她學來的知識,半個月下來我們算了一下成本和出售牛羊的市場價格,這樣的規模養殖是賺不了錢的,因為投入大、規模小。這該怎麼辦?
正當我們犯愁的時候,村裡領導和幫扶幹部來到我們家一起與我們想辦法。根據我們的能力,結合本地的草山資源,確定走放養和圈養相結合的養殖路子。養料全用天然的草料和玉米進行圈養和放養,從不用飼料。這樣既能降低投入成本,養出來的牛羊肉質又好,價格高,銷路也會不愁。規模定在牛10頭,羊40隻左右。方案確定後,我們就信心百倍的幹上了。
草自己種,玉米自己種,種牛種羊自己選留,成本大大降低,收入大大提高。每隻羊要比那些用飼料養殖的貴300元左右,一頭牛貴700元左右。銷售一點都不愁,不用出門就能賣個好價錢,每年出欄的牛羊還不夠賣。2015年底,賣牛羊純收入近2萬,2016年出欄純收入近3萬;2017出欄純收入3萬多,2018和2019年規模達到了預定養殖規模,出欄純收入每年5萬多,今年的價格更好,出欄純收入將會達到6萬多元。 這些年,在政府的扶持下,搞養殖,家庭有了穩定的收入,兩孩子已在教育扶貧政策的幫扶下中職畢業並就業,現在我們家的日子過得紅紅火火。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吳浩宇
編輯梁珍情
編審 田旻佳韋一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