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趙寧,2017年4月,我被遵義市委選派到務川自治縣石朝鄉杉板村開展駐村工作,任駐村第一書記。駐村以來,我嚴格按照駐村工作相關要求,履職盡責、擔當作為,廉潔奉公、攻堅克難,盡力完成各項工作任務。
駐村3年多來,我走訪了了全村7個村民組511戶,走訪最多的每戶達50餘次,最少的也是兩次以上。我月平均駐村22天,先後做民情日記4本,會議記錄10本,撰寫請示報告、工作計劃、工作總結、心得體會、經驗交流、信息簡報等各種文字材料130餘篇20多萬字,參與或組織召開群眾會開展政策宣講培訓50餘場次。
工作無論大小,我都嚴格按要求去執行、去落實,大力發揚黨辦人「馬上就辦,辦就辦好」的工作作風,用心去學、努力去做、力求做好。2017年8月的一天,我與村幹部到何家組走訪貧困戶時了解到,貧困戶李承貴的大女兒讀大學沒有享受到教育扶貧政策。進一步核實得知,李旭蓮2016年就讀於北方民族大學,由於家裡父母文化水平較低,不了解教育扶貧政策,也沒有去辦理相關手續。我及時將該情況報告給鄉政府分管領導,並與縣教育局取得聯繫,希望為該生補辦2016—2017年度教育扶貧政策補助事宜,經過努力終於為該貧困學生落實了教育扶貧政策補助。 2017年以來,我多次協調縣鄉教育、扶貧、人社、團委和貴州師範大學、黑龍江大慶八一農墾大學等單位(部門),先後為餘慧容、黃玲玲、辜冬芬等10餘名貧困學生協調落實了教育扶貧資助問題,先後資助陳進、李雪飛、夏高應等6名貧困學生就學。
產業發展是杉板村的弱項和短板,我們認識到必須發揮產業扶貧的支撐作用,由「輸血」式向「造血」式轉變,進一步帶動貧困群眾增收致富。我及時組織村支兩委想辦法、找路徑、謀發展,積極爭取各方支持,帶動貧困群眾增收致富。首先,我們協調發展林下土雞養殖項目,實現林下養雞6800羽,帶動貧困戶34戶,戶均分紅1500元。然後,我們協助發展辣椒、花椒和香榧產業,採取「公司+大戶+村集體經濟+農戶」模式,連續三年組織群眾種植辣椒1500餘畝,發展香榧6000餘畝,配合鄉、村規劃花椒基地2000畝和500壩區,引進公司發展花椒和中藥材(玄參),帶動剩餘勞動力就近務工並持續增收。另外,我們積極爭取市委辦公室(市委機要局)幫扶資金25萬元,以入股分紅方式合作發展車釐子產業,建立貧困戶利益聯結機制,帶動2019年脫貧的12戶貧困戶增收,連續三年每戶每年分紅1000元,村集體經濟積累資金9000元。最後,我們還指導建立了股份經濟合作社,推動村集體經濟發展,目前,杉板村村集體經濟已累計積累資金67.5萬元。
與此同時,我還積極參與全村建檔立卡貧困戶精準識別、查漏補缺、動態管理、專項治理和扶貧搬遷、「五改一修」、舊戶拆除、農村低保、合醫繳費、土地確權、產權制度改革、黨建扶貧和疫情防控等工作。各項工作都得到上級領導和幹部群眾的充分肯定和認可,我也因此被評為「2016—2017年度市直機關『支部結對幹群結親』先進個人」、2018年「全市脫貧攻堅貢獻獎」和2018年「全省脫貧攻堅優秀共產黨員」,2017、2018年度考核為優秀,2019年4月被提拔為遵義市委辦公室副調研員。
馮松
整理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吳浩宇
編輯 周睿
編審 王璐瑤 楊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