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扶貧故事」三年時間,「老古板」的十本筆記本丨七星關區團結...

2021-01-09 天眼新聞

我是個糙漢子,在農村工作了近20年;我是個「老古板」,在走訪時總是要把每家每戶的情況、訴求都記錄在筆記本上;我還是個老街坊,幾年下來村裡人都把我當老大哥看待。

我叫宋保軍,今年51歲,是畢節市郊供電局派駐七星關區團結鄉團結村的第一書記。2018年1月,我「娘家」單位物色合適的人選到基層一線擔任第一書記帶領群眾脫貧致富。  當時,我還在心裡想,估計找不到比我更合適的了,因為進供電局之前我就在村裡幹了16年,團委書記、村支書都幹過。果不其然,最後單位選擇了我到基層一線。

筆記本認真記錄了每戶貧困戶的詳細情況

既來之,則要一心一意幹出一番成績,給當地的群眾實實在在帶來利益。到村之後,我在一邊走訪群眾的同時,一邊緊抓黨建工作。  上面千條線,下面一顆針,農村的工作是直接面對群眾的,每一件事都十分具體,沒有一個團結有活力的黨支部,就沒有強大的執行力。   然而第一次的支部黨員大會就讓我記憶深刻。開會時,多數人不積極,對於村子的發展也不太關心,根本沒有凝聚力可言。我當時就心想一定要從改變精彩面貌開始著手。當晚開完會之後,我就比對著花名冊挨家挨戶上門交心、談心,慢慢地支部的面貌有了質的提升,凝聚力變強了,群眾的滿意度也提升了。

走訪群眾

在基層,我們的工作態度、工作能力是直接代表群眾對政府的認可度的,只有把群眾真正放在心裡,群眾才會把我們放在心上。  我記憶最深刻的一次是團結村的一個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因為群眾堵工堵路有近半年沒有通電,群眾做飯只能靠搭散線。  作為電力系統出來的我自然了解這種做法的危險性。我立即帶村「兩委」幹部入戶做工作,在一個星期內就解決了安置點半年沒通電的狀況,滿足了群眾的用電需求,  事後,安置點的群眾餘安洪還特地給我送來了錦旗表示心意。「宋書記真的是做實事的人,我沒想到我只是給他反映這個事情,他居然這麼放在心上,一個星期就給我們這一片的居民解決了用電問題。」

三年時間,宋保軍與他的十本筆記本

錦旗對我這個歲數的人來說真是莫大的精神鼓勵,更是對我工作的肯定。團結村646戶2264人,貧困戶69戶293人,可以說對這69戶貧困戶家的情況,我比他們自己都清楚,因為這三年來我已經走訪他們家無數次,走訪記錄都記了10本筆記本。   好在這幾年在我們村「兩委」團結一致發展下,大家都脫了貧,過上了好日子,也算對自己有一個交代了。

【人物小傳】

宋保軍,51歲,畢節市郊供電局派駐七星關區團結鄉團結村第一書記。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夏民 整理編輯 孫文竹編審 尹長東 李玲

相關焦點

  • 七星關區柏楊林街道易地扶貧搬遷群眾生活見聞
    七星關區柏楊林街道易地扶貧搬遷群眾生活見聞 發布時間:2020-12-01 11:16:40      來源:畢節日報
  • 「我的脫貧故事」只要肯幹 就能脫貧丨七星關區放珠鎮毛家屯村村民...
    我叫胡文邦,是七星關區放珠鎮毛家屯村村民。在脫貧攻堅中,我們家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要感謝黨的好政策。  多年前,我與村寨裡大多數村民一樣,守在大山裡,靠著自己與妻子的勤勞把家撐起。生活雖然清貧,但一家人過得有滋有味。
  • 七星關區教育科技局教育改革出實招 教學發展見實效
    為深入貫徹落實全國、全省、全市教育大會和全區教育改革發展大會精神,2020年9月,七星關區教育科技局提出「三年一周期、一月一主題、一月一督查、一月一總結、一月一通報」的教育常規管理改革工作模式,緊緊圍繞學校德育管理、安全管理、行政管理、學生管理、教師管理、教學常規管理和後勤管理等領域,每月突出一個管理主題,紮實推進教育改革,促進教育教學向前發展。
  • 「我的扶貧故事」三年駐村,村民想留下我當「女婿」丨三都水族自治...
    我叫石昌力,2018年3月,我到三都水族自治縣大河鎮大河村任駐村第一書記。剛到村裡大家都很驚訝,村裡來了個這麼年輕的第一書記,大家剛開始很不看好,但是經過一段時間的相處,這個第一書記很接地氣,沒有「官」架子,任何事情都親力親為,不怕苦不怕累,以村為家,村民大事小事都熱心幫忙解決,深受群眾喜歡。還經常被群眾調侃「結婚了沒有啊?」「有沒有女朋友啊」,甚至有群眾還想給我介紹女朋,讓我當村裡的女婿。
  • 貴州畢節七星關區:搬出深山天地寬 安居樂業幸福來
    增強就業幫扶 確保群眾持續增收  伴隨著冬日的暖陽,七星關區柏楊林街道扶貧車間內機器轟鳴,工人們幹勁十足趕製訂單,街道周邊一個個產業園開足馬力,脫貧攻堅戰鼓擂動。  「工廠就在家門口,能打工賺錢,還能照顧家裡,掙錢持家兩不誤。」
  • 七星關區:提升九大能力 築牢「防疫牆」
    為全面做好疫情防控能力建設,鞏固抗疫階段性成效,七星關區積極開展疫情防控「九大能力」建設,以補齊補足短板、弱項為原則,外防輸出、內防反彈,進一步提高疫情防控能力。七星關區人民醫院院長助理餘剛介紹,目前,七星關區人民醫院華佗病區新建發熱門診已投入使用,「在發熱門診,我們接納了來自全區各鄉鎮運轉來的發熱病人,均在發熱門診進行隔離、檢查、治療和排查。」在七星關區人民醫院、疾控中心,新建的核酸檢測實驗室、冷庫等均已投入使用,在無菌負壓的核酸檢測實驗室內,按照日最大檢測量,儲備了30日所需的檢測物資。
  • 畢節市七星關區「一網三平臺」——打造陽光政務 助力廉潔建設
    畢節市七星關區「一網三平臺」——打造陽光政務 助力廉潔建設   七星關區運用「大數據」思維,以建設「一網三平臺」為載體,健全組織機構,完善監督機制,以最大化公開為目標,以電子信息公開為手段,切實做到全區各級各單位黨務政務和民生項目資金分配網上公開
  • 畢節市七星關區食用菌產業實現產值9000多元萬
    本報訊 (記者 夏民)9月2日,記者從畢節市七星關區食用菌產業發展專班獲悉,今年以來,七星關區已在19個鄉鎮(街道)完成食用菌種植3850萬棒,產量達10252噸,實現產值9224.5萬元。目前,該產業已為群眾提供就業崗位852個,解決貧困勞動力就業416人。
  • 七星關區部分鄉鎮將開通到畢節高鐵站班車
    為切實做好通過高鐵進出七星關區旅客的道路客運保障工作,近日,筆者從七星關區公路運輸管理所了解到,畢節市結合畢節東、西客站和汽車北站客運班線運營情況和七星關轄區內客車運力現狀,調整客運班線到畢節梨樹高鐵客運樞紐始發或配客,實現公路、鐵路兩種運輸方式之間的高效接駁集散和「零換乘」。
  • 七星關區:做活山地特色 做精「黃金」產業
    發展山地種植業是山區最適宜的發展之道,在山地選擇種植刺梨,是七星關區的產業結構調整手段,也是脫貧致富之道。剛過去的一年,七星關區西衝社區憑藉刺梨產業迎來一批收益。許多農戶家增收翻倍,幾戶種植「大戶」,經濟收益翻了一番。農戶的生活水平、經濟水平、幸福感得到顯著提升。初識刺梨結「良緣」「現在生活越來越好,離不開村委的帶領,多虧種下了刺梨,我們才有了增收的門道。
  • 旅遊減貧⑤|七星關區雞鳴三省旅遊景區:打造紅色文化旅遊景區 助力...
    探索出「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的「三變」模式、「美麗鄉村」建設的「花茂路徑」、特色產業發展的「杉坪路徑」「三變」改革推動的「娘娘山路徑」、景區帶動的「赤水路徑」、民族文化創新的「西江路徑」、網際網路助推的「好花紅路徑」以及產業融合的「雲谷田園路徑」等鄉村旅遊扶貧模式,在貴州脫貧攻堅戰場上大顯身手。
  • 七星關區綜合行政執法局:寒流逆行抗凝凍 撒鹽除冰保暢通
    「中間這裡要撒鹽,邊上的冰有點厚哦,注意你那邊有點滑,剛剛我都滑了一下,好,再加一點。」七星關區綜合行政執法局的工作人員一邊查看路面凝凍情況,一邊進行撒鹽除冰作業。2021年1月7日夜晚,凝凍襲來,七星關區綜合行政執法局啟動應急預案,對七星關區高架橋、人行天橋、高偏坡路段等開展抗凝保暢工作,確保城區道路交通安全。「今天,我們單位出動抗凝凍隊五六十人,對城區易凝凍路段進行全覆蓋。尤其針對人行天橋、高架橋、高偏坡路段等這些易凝凍的路段通過人工撒鹽和機械撒鹽相結合的方式進行除冰,確保道路的通暢。」
  • 孫誠誼帶隊赴七星關區開展春節慰問及調研活動
    1月14日,省政協副主席、致公黨貴州省委主委孫誠誼,致公黨貴州省委秘書長薛承夢一行到七星關區開展春節慰問及調研活動。畢節市政協副主席、致公黨畢節市工委主委安南,七星關區委常委、區委統戰部部長袁媛,七星關區政協副主席鄧慶參加。
  • 不止於「無邊框」,XPS 13 可能是最好的筆記本電腦
    今年早些時候,戴爾推出了 XPS 13 的升級版本,在繼承了去年產品優點的基礎上,戴爾把重點放在了解決之前存在的小問題上,而在補足了這些短板之後,XPS 13 可能是最接近「終極筆記本」的產品。依舊獨一無二的「無邊框」屏幕今年的 XPS 13 延續了鋁製外殼和楔形機身的設計,這也讓 XPS 13 成為市面上少有的幾個看上去不像是 MacBook「孿生兄弟」的輕薄本。
  • 七星關區:讓政務服務更加高效便民
    2019年來,七星關區政務服務中心堅持七星關區政務服務中心副主任鄧升淵說,2019年,七星關區營商環境愈加便民化。  使用智能服務終端辦理業務簡單、迅速,只要根據流程提示,企業人員可以迅速辦理所需業務。
  • 畢節七星關區交通建設:大道如虹通四方 縱橫通衢天地新
    然而七星關區因地形、氣候等眾多因素,鐵路建設難度極大、進程滯後。歷代七星關人以「螞蟻啃骨頭」的勁兒,多次迭代和探索,吹響了鐵路進發的「衝鋒號」。 2019年12月16日,成貴高鐵開通,結束了七星關區不通火車的歷史,七星關兒女一步邁入了「高鐵時代」;緊接著,總投資12.98億元的隆黃鐵路敘永至畢節段建設如火如荼地進行著,計劃於2022年3月建成,區內裡程25.889公裡。
  • 七星關區氣象臺發布道路結冰橙色預警[II級/嚴重]
    七星關區氣象臺發布道路結冰橙色預警[II級/嚴重] 2021-
  • 「我的扶貧故事」3年4本民情日記10本會議記錄|務川自治縣石朝鄉杉...
    駐村3年多來,我走訪了了全村7個村民組511戶,走訪最多的每戶達50餘次,最少的也是兩次以上。我月平均駐村22天,先後做民情日記4本,會議記錄10本,撰寫請示報告、工作計劃、工作總結、心得體會、經驗交流、信息簡報等各種文字材料130餘篇20多萬字,參與或組織召開群眾會開展政策宣講培訓50餘場次。
  • 「我的扶貧故事」堅守扶貧一線,是我對黨最大的忠誠 丨沿河自治縣...
    我叫付強,是淇灘政府一名普通的幹部,是一名平普通的黨員。2019年10月,我來到白果村,開始了平淡卻不平凡的駐村幫扶工作。雖然以前也來過白果村,但從沒有像今天一樣仔細打量她:「秀美」是白果村給我最深刻的印象,穿過臘園村曲折狹窄的通村路,眼前豁然開朗,秀美又可愛的白果村呈現在眼前。
  • 「我的扶貧故事」從剛來時的「愣頭青」變成了現在的「書記哥」丨...
    我來回奔走,最終,貴州宏易牧林公司為水耳村58戶困難戶解決衣服、糧油等過節物資,並為每一戶發放了500元的慰問金。李永春(中)用無人機記錄村貌在發放儀式上,有一個群眾對我說,「我為什麼沒有?我也一樣窮啊!」   我當時心裡很不是滋味,因為我知道這名群眾正值壯年,自家的田土全部承包出去了,坐等著政府的救濟。整天就知道喝酒,是個在村裡出了名的懶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