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鬥七星古有璇璣玉衡齊七政。鬥杓連著東宮青龍的龍角,正屬於鬥的中央,鬥魁四星則於參宿的頭部。
黃昏後鬥杓所指的十二辰方向是該月建之位。鬥杓,在地理分野是華山西南的區域,在半夜玉衡所指的月建叫平旦建,衡,在地理分野上是中州黃河,濟水之間的區域,魁,在地理分野上相當於東部海岱以及東北部的區域。
北鬥就像天子乘坐的車子,在中央運行,主管和節制著四方,區分陰陽,調合五行,建立四時,推算節氣,審定星紀,這些都是靠北鬥來維繫的。
鬥魁上方頂著形似籮篋的六顆星叫做文昌宮,一叫上將,二叫次將,三叫貴相,四叫司命,五叫司中,六叫司祿,在鬥魁內部幾乎看不見其它星,像貴人的牢獄。鬥魁下方也有六顆星,兩兩相近,叫做三能。每當三能顏色相近時,就象徵著君臣和睦,當三能顏色不同時,就象徵著關係不好。北鬥的第六星開陽星的旁邊有輔星,如果輔星明亮並靠近開陽,表示輔臣盡心盡力。如果輔星暗弱並遠離開陽,表示輔臣疏遠衰弱。
鬥杓的尾端有兩顆星,靠近北鬥的那顆是矛,又稱招搖,遠一點那顆星是盾,又稱天鋒,有十五顆星圍成一個圓圈,也在杓尾部,名叫賤人之牢,牢中星多,則表示著人間犯人多,牢內空虛,表示囚犯已經大多開脫出獄。
北鬥七星實有九星,九明兩暗,又稱北鬥九皇,另有北鬥咒,古說常念誦強身健體,智慧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