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鬥七星

2021-01-22 雲笈仙府

  北鬥七星是:一天樞、二天璇、三天璣、四天權、五玉衡、六開陽、七搖光。古人認為北鬥七星各有所指,《晉書天文志》說北鬥七星在太微北,樞為天,璇為地,璣為人,權為時,衡為音,開陽為律,瑤光為星。



道教稱北鬥七星為七元解厄星君,居北鬥七宮,即:天樞宮貪狼星君、天璇宮巨門星君、天璣宮祿存星君、天權宮文曲星君、玉衡宮廉貞星君、開陽宮武曲星君、搖光宮破軍星君。


 《黃老經》曰:北鬥第一天樞星,則陽明星之魂 神也;第二天璇星,則陰精星之魂神也;第三天機星,則真人星之魄精也;第四天權星,則玄冥星之魄精也;第五玉衡星,則丹元星之魄靈也;第六闓陽星,則北極星之魄靈也;第七搖光星,則天關星之魂大明也。」


——天樞/殤
  「貪狼星」古書稱之為「殺星」與「桃花星」。「殺」與七殺的性質相同,代表殺氣很強,個性衝動。「桃花」代表人緣。在十四主星中,貪狼最為多才多藝,個性也最多變。



    貪狼:北鬥第一星      天文名稱:天樞
     優點:多才多藝,靈敏機巧,善於交際,學習力強,足智多謀,野心十足,生活多姿多彩,常得異性助力。

     缺點:貪多務得,不喜深入,任性倔強,……
     代表人物:妲己,紂王諸侯蘇護之女,相傳為九天玄女派下的狐狸精附身,用以蠱惑紂王,助紂為虐。


     貪狼星:其實整個封神榜的靈魂人物是妲己,這位傾國傾城的大禍害。話說妲己原是九天玄女座下一隻狐狸精,九天玄女為滅商紂便派她下凡附身於諸侯蘇護之女的身上,因蘇護之女本就有傾國美色再加上狐狸精媚力,立刻被好色紂王召入後宮,日夜迷惑紂王以行主子交代任務,滅商紂。但狐狸就是狐狸卻藉機傷害無辜,如賈夫人、姜太后等都非九天玄女原意。而商紂滅亡,妲己就擒,姜子牙將她處以極刑,太白金星以其滅紂有功,封妲己為欲望之神,領於貪狼星。


二——天璇
     巨門星古來稱為「暗星」,在陰性星群裡地位很特別,個性耿直,直言不諱。
      巨門,北鬥第二星    天文名稱:天璇
     優點:心思細密,耿直明快,專心一意,理解力強,中規中矩,直來直往。
     缺點:恃才傲物,多疑善變,刀子嘴,豆腐心,難得助力,不易服人。
     代表人物:馬千金,姜子牙之妻,口才犀利好生是非。因婚後見姜子牙諸事不順,賣扇就下雨,賣傘則天晴,與姜子牙離婚。
     巨門星的由來:姜子牙娶妻馬千金,直到離婚後才遇文王而封相嗎!!這位馬千金只能用潑婦罵街來形容,每天碎碎念,破口大罵,而馬千金不知自己帶衰害了姜子牙,最後還把姜先生離掉,結果,姜子牙離開這位衰妻而成了一國之相,咽不下這口氣的馬千金後悔之餘,自縊而死,太白金星反正天庭缺神,就領她到巨門星駐守,這星入口有一高大門戶而得名。



三——天璣/瀟瀟
     祿存,北鬥第三星     天文名稱:天璣
     特性:從祿存這個名字看來,是和金錢有關的。


四——天權
     文曲是聰明才智的象徵,偏重於詩詞歌賦、琴棋書畫等方面的才藝研討,較屬於生活情趣的感性內涵充實。爾今民風大開,學術多元化,昌曲皆更有機會展現其才智。
     文曲,北鬥第四星     天文名稱:天權
     特性:守身命,作科第之客,桃花浪暖,一躍龍門。文曲因所喜愛的學術較為感唯,俊雅磊落、口才便佞是文曲的特性。
    專長:文曲對怡情養性方面的學術,較有用心投入的意願和興趣,所吸收儲存的學術博而雜,但卻能適時釋出為用,尤其在廟旺的宮位且有強旺的主星群坐守時,其專長更能有效的發揮。


五——玉衡
  「廉貞星」古書稱之為「殺星」與「囚星」。「殺」與七殺的性質相同,代表個性衝動;「囚」字代表傲氣,不顧低頭,常常劃地自限,一意孤行。在十四顆主星之中,最為高傲,個性也最為暴烈。
    廉貞,北鬥第五星     天文名稱:玉衡
    優點:負責盡職,見識不凡,思想新穎,是非分明,敢作敢當,積極進取。
    缺點:心高氣傲,情緒多變,自視過高,一意孤行,鋒芒太露,逞強好勝,要求過嚴,心狂性暴。
    代表人物:費仲,紂王佞臣

    兼貞的降世:在紂王身邊雖忠臣不乏,但一國之敗常小人一二足以,紂王任其玩弄朝政,最後商亡,被處斬首,因為平衡天上各職之神,費仲被領為邪惡之星,職歪曲、詭辯、惡性。


六——開陽
    武曲是領導型中的第三顆星,舉手投足之間,少了紫微、天府的帝王之氣,卻又比天相沉穩。眼神堅定慈和,聲調有力,動作敏捷,活動力強,凡事操心,重視秩序整潔,舉止沉穩威嚴。
    武曲,北鬥第六星
    天文名稱:開陽
     優點:剛毅果決,自立自強,吃苦耐勞,勇於任事,不畏挫折,負責盡職。
     缺點:孤僻自憐,倔強固執,待人欠缺圓通,處事略嫌嚴苛,自我要求過高,權利慾望太大。
    代表人物:周武王,姬發,文王之子。紂王無道,敗紂王於牧野,武王得天下即帝位勤政愛民經世濟國。
     武曲星的出世-周武王,周武王即位後,勵精圖治,使國家安樂百姓富庶,是一位經世治國的明君,並將紂王這位暴君趕下臺,所以他不只使國家富裕且武功鼎盛,所以在他天壽之後,太白金星便領他駐在掌管武功、勇氣與財富的武曲星裡。



七——搖光/蝴蝶
  「破軍星」聽起來破壞力十足,很容易讓人先入為主,認為這顆星不好,但這也是當初發者的目的,點明破軍星的個性上的鮮明特質。
     破軍,北鬥第七星     天文名稱:搖光
     優點:身體力行,求新求變,吃苦耐勞,勇於任事,不畏橫暴,善惡分明,反應迅捷,坦白直率。
     缺點:我行我素,喜新厭舊,個性倔強,反抗心重,不易合作,欠缺彈性,遇事每多辯駁,翻臉六親不認。
     代表人物:紂王,早年勵精圖治,屢次徵討鬼方。後沉迷酒色,武斷霸道,忠良進諫反遭迫害。周武王興,紂王兵敗登樓自焚而死,商代亡國之君。
    破軍由來:紫微鬥數十四主星最後一顆主星,就是封神榜的主角紂王,這位暴君他因一句話惹怒九天玄女,種下敗國起因,他雖有賢妻及比幹、聞太師等忠臣輔佐,可是他迷於酒池肉林之淫,荒廢朝政終於敗國,在最後一戰敗於周軍,他竟放火把自己給燒死了,最後他被領在破軍掌破壞、反覆。



     總:史記天宮書中更稱:北鬥為帝車之象,天樞、天旋、天璣、天權、玉衡、開陽、搖光各有其屬性,天樞為七星之樞紐;天旋掌旋轉;天璣主宰變動;天權掌權衡;玉衡則是衡平輕重;開陽是開陽氣;搖光乃搖光芒之意。
     前四顆星叫「鬥魁」,又名「璇璣」;後三顆星叫「鬥杓」「鬥柄」。這七顆星就是大熊座α、β、γ、δ、ε、ζ、η,除天權δ是三等星外,其餘六顆都是二等星。聯接天璇β和天樞α兩星的線延長約5倍處,可尋找到北極星。故β星和α星又名「指極星」。
     北鬥星對於我們修道的意義是各位熟知的。我想,我們對北鬥星的了解多一些,應該是有好處的。
     藉助於現代天文手段,我們得知,北極星實際上是由3顆星構成,而且,北極星的位置在不斷變動中,未來,將會有其他星成為新「北極」星。此外,天樞(北鬥一)實際上是雙星,而 開陽(北鬥六)實際上是4顆星。


北極星和北鬥七星的關係

說到北極星和北鬥七星,我們夜晚抬頭看看就很輕鬆找到那個勺子,那它們之間到底啥關係?它們如何運動?如何辨別?和四季有啥關係?...相信生活在北半球你也會雲裡霧裡...那麼到底是咋回事兒呢?


其實,北極星位於小熊星座,它正處於小熊的尾巴尖端。而北鬥七星屬大熊星座的一部分,它們位於大熊的背部和尾巴。


北極星距地球北極很近,是天空北部位置較穩定的恆星。差不多正對著地軸,從地球上看,它的位置幾乎不變,可以靠它來辨別方向,千百年來地球上的人們靠它的星光來導航。 


北鬥七星這七顆星中有6顆是2等星,一顆是3等星。通過鬥口的兩顆星連線,朝鬥口方向延長約5倍遠,就找到了北極星。認星歌有:「認星先從北鬥來,由北往西再展開。」初學認星者可以從北鬥七星依次來找其它星座了。



北鬥七星從鬥身上端開始,到鬥柄的末尾,按順序依次命名為α、β、γ、δ、ε、ζ、η,我國古代分別把它們稱作:天樞、天璇、天璣、天權、玉衡、開陽、搖光。從「天璇」通過「天樞」向外延伸一條直線,大約延長5倍多些,就可見到一顆和北鬥七星差不多亮的星星,這就是北極星。


北鬥星相對於北極星,位置也是基本不變的,但地球的自轉會讓人感到北鬥星在繞著北極星轉(其實是繞著地軸轉),如果你在一個晚上持續地看北鬥星,會發現它也是從東往西轉,到了白天太陽出來就看不見它了。季節不同,北鬥七星在天空中的位置也不盡相同。因此,我國古代人民就根據它的位置變化來確定季節:「鬥柄東指,天下皆春;鬥柄南指,天下皆夏;鬥柄西指,天下皆秋;鬥柄北指,天下皆冬。」


而在我們仰望星空的時候,如何才能分辨出這些星座和星星呢?這需要花些時間了,需要仔細研究星圖,這需要些耐心,就像看星空地圖一樣,如果有興趣還可以下載一個「谷歌星空」應用軟體助你一臂之力,指導你看懂神秘美麗的宇宙星空。



自古以來,中國就有星鬥崇拜和星佔之說,先民崇敬天象,並以天象變化預測人事吉兇,尤其是南北鬥主人生死,影響頗巨。其深層原因即在於古代社會,先民將北鬥和極星作為一個整體來認識,稱為「鬥極」,鬥極處於星空旋轉的中心,群星繞其旋轉,好象天空的主宰,而先民以北鬥鬥杓周旋四指來釐定節候,北鬥又成為天地秩序的制定者,春生夏長秋收冬藏似乎都是隨北鬥指向而來臨,北鬥成為天地萬物化生的中心。



北鬥的神格化,是隨著北鬥信仰的發展而演化。其肇始於秦漢時期,迄至唐宋,歷經了長達千年的時間。在不同歷史階段,北鬥往往被解釋成不同的神靈。山東嘉祥武梁祠中發現的一組三皇五帝、北鬥星君圖,是東漢時期的一件畫像石藝術品,畫像採用繪畫與雕刻相結合的畫像石形式,精心塑造出十帝、北鬥星君的藝術形象,這是迄今發現的最早的北鬥星君圖。畫像共分三層,第一層刻畫著十位帝王的肖像,第二層為北鬥巡遊圖,第三層為車馬出行圖。北鬥巡遊圖中,由北鬥七星組成車輿和車轅,北鬥星君側身而坐,有龍鳳相伴左右,左手指向前方,騰雲駕霧而行;前有抱嬰的婦人,或老或少作揖者、跪拜者等,緊隨其後的是車馬隊伍,顯然是達官貴人的拜謁隊伍,從而構成了一個上至官僚富賈下至黎民百姓共同參拜北鬥星君的宏大場景。



道教奉北鬥為人神之主宰。《度人經》曰:東鬥主算,西鬥記名,北鬥落死,南鬥上生,中鬥大魁,總監眾靈。自此,北鬥主司人命、消災度厄等說法廣為流傳。道教說北鬥是造化之樞機,人神之主宰,有回死注生之功,有消災度厄之力,按時齋醮,將會增壽延年,獲福無量。至於北鬥諸星各自之職司,據《北鬥七元金玄羽章》所載,七星職責分別為延生、保命、度厄、消災、扶衰、散禍、益算等。《太上玄靈北鬥本命延生真經注》所言:北鬥者,天地之大德大化,真炁正道,結為玄象,運乎中天,建四時,均五行,生殺萬物,統治天地,察錄善惡,無一物不系其所管也。北鬥居天之中,為天之樞紐,斡運四時,凡天地日月,五星列曜,六甲二十八宿,諸仙眾真,上自天子下及黎庶,壽祿貧富,生死禍福,幽冥之事,無不屬於北鬥之總統也。人若誠心啟祝,叩之必應。


北鬥在上古可能為九顆星,位置、形狀與現在不同,後因歲差與觀察地的差異,有兩顆星隱匿不見,北鬥七星之說遂流行於世。但在先秦文獻中,仍保留有北鬥九星的古老說法。其後,道經中亦多有九星之說,如《太上玄靈北鬥本命延生真經》載北鬥九星的名諱尊號,並按人出生時辰所屬地支配系北鬥七星,作為本命星神:北鬥第一陽明貪狼太星君,子生人屬之;北鬥第二陰精巨門元星君,醜、亥生人屬之;北鬥第三真人祿存真星君,寅、戌生人屬之;北鬥第四玄冥文曲紐星君,卯、酉生人屬之;北鬥第五丹元廉貞綱星君,辰、申生人屬之;北鬥第六北極武曲紀星君,巳、未生人屬之;北鬥第七天關破軍關星君,午生人屬之。


北鬥九星,謂之「九皇」,始於南朝時期。《上清河圖內玄經》講述北鬥九星名諱、形象、神職。第一陽明星,第二陰精星,第三真人星,第四玄冥星,第五丹元星,第六北極星,第七天關星,第八輔星,第九弼星,每一位星辰並配以夫人。



其時已有朝鬥科儀,一是燈儀,一是觀星。祭拜北鬥,主要在祈求延生長壽、扶衰散禍、治病保命、消災懺罪、度厄救急。觀星要法,則重在存思。經曰:恆諦觀北鬥,存識次第內外姓名,思見神降,與己語言。次覓輔弼,令得見形,精心注仰,久自覩之。念念不忘,九年神降,受長生之訣也。通過觀想存思北鬥的修持,法師便可以獲得佔候吉兇的能力,佔八星,審同裡,其位有災,其境有害,皆宜避之。小則厭禳,修功德,立禮醮來恩,密而勿言,禍消福集矣。




相關焦點

  • 北鬥七星:北鬥七星由什麼組成?
  • 北鬥七星掌生辰 有哪些關於北鬥七星的忌諱
    北鬥七星,分為一天樞、二天璇、三天璣、四天權、五玉衡、六開陽、七搖光,整體上會有什麼樣的影響,會產生什麼樣的作用,最主要的還是要看北鬥七星到底在什麼派別裡面看。有什麼忌諱,自然也是需要區別看待的。接下來我們一起來風水學看看,有哪些關於北鬥七星的忌諱呢?
  • 常識|北鬥七星
    北鬥七星是由天樞、天璇、天璣、天權、玉衡、開陽、瑤光七星組成的,按順序依次命名為α、β、γ、δ、ε、ζ、η。古代中國人民把這七星聯繫起來想像成為古代舀酒的鬥形。天樞、天璇、天璣、天權組成為鬥身,古曰魁;玉衡、開陽、瑤光組成為鬥柄。
  • 「北鬥七星」簡介
    北鬥七星源於古人把這七星聯繫起來想像成為古代舀酒的鬥形,故名北鬥。北鬥七星是上古時代人們用作定方向、定季節、定時辰的標尺。北鬥其名始見於漢代緯書《春秋運鬥樞》記載如下「第一天樞,第二旋,第三璣,第四權,第五玉衡,第六開陽,第七瑤光。第一至第四為魁,第五至第七為標,合而為鬥。」。
  • 神秘的北鬥七星
    北鬥七星是人類較早熟悉的星宿之一。由七顆個體星組成,分別為天樞、天旋、天璣、天權、玉衡、開陽、瑤光。因懸掛在北方天空,七顆星構成鬥形而得名。從全國目前發現的各個時代的北鬥七星圖案來看,北鬥形象都是用連線將七個圓窩(圓點)相連成鬥形。目前,有關資料顯示全國遠古巖畫中的北鬥七星圖案並不多見,只有內蒙古赤峰市發現一處。
  • 北鬥七星小知識
    就引出這篇文章的主角——北鬥七星。北鬥七星的形狀像一把舀酒的勺子,所以被稱為「鬥」。從勺柄到勺口數過去的第六和第七星連接起來並延長大約五倍的距離,遇到的星就是北極星,古人就是這樣利用北極星來辯方位的。其實談到北鬥七星,很多人應該沒那麼陌生,因為看武俠電視劇,裡面牽涉到道教的話,總能聽到關於北鬥七星的字樣,比如金庸先生的射鵰英雄傳中,全真教有天罡北鬥七星陣,為創教祖師王重陽所創;幹寶先生的《搜神記》提到的「南鬥主生,北鬥主死」等。
  • 北鬥七星閃耀夜空
    今天,北鬥三號最後一顆全球組網衛星發射成功!在舉國歡慶之時,我們也可以在夜空中看到真正的北鬥七星。圖為北鬥七星升起在四川峨眉金頂上空。攝影:戴建峰北鬥七星屬於大熊座,距離我們78到124光年。通過北鬥七星的天樞、天璇兩顆星,延長五倍就可以找到北極星。攝影:戴建峰北鬥星在不同的季節和夜晚不同的時間,出現於天空不同的方位,所以古人就根據初昏時鬥柄所指的方向來決定季節:鬥柄指東,天下皆春;鬥柄指南,天下皆夏;鬥柄指西,天下皆秋;鬥柄指北,天下皆冬。這個季節,日落後鬥柄正指向南方,表示現在正是炎熱的夏季。
  • 天空的指南針:北鬥七星
    哪怕你不是天文愛好者,不懂天空中的八十八星座,也一定聽說過「北鬥七星」的名字。這個由7顆小星星連成的明亮的勺子,是整片星空中最為家喻戶曉的圖案了。北半球的天空中,北鬥七星幾乎能出現於一年中的每一個夜晚,由於獨特的勺子造型,它在兩千年前就吸引了人們的目光。
  • 北鬥七星的名稱與含義
    古人認為北鬥七星各有所指,《晉書天文志》 說北鬥七星在太微北,樞為天,璇為地,璣為人,權為時,衡為音,開陽為律,瑤光為星。       道教稱北鬥七星為七元解厄星君,居北鬥七宮,即:天樞宮貪狼星君、天璇宮巨門星君、天璣宮祿存星君、天權宮文曲星君、玉衡宮廉貞星君、開陽宮武曲星君、搖光宮破軍星君。
  • 北鬥七星的由來,也許你的身邊就有一顆「北鬥七星」
    北鬥是由天樞、天璇、天璣、天權、玉衡、開陽、瑤光七星組成的。古代中國人民把這七星聯繫起來想像成為抄古代舀酒的鬥形。天樞、天璇、天璣、天權組成為鬥身,古曰魁;玉衡、開陽、瑤光組成為鬥柄,古曰杓。北鬥七星從鬥身上端開始,到鬥柄的末尾,按順序依次命名為α度、β、γ、δ、ε、ζ、η,中國古代天文學家分別把它們知稱作:天樞、天璇、天璣、天權、玉衡、開陽、瑤光。從「天璇」通過「天樞」向外延伸一條直線,大約延長5倍多些,就可見到一顆和北鬥七星差不多亮的星星,這就是北極星。
  • 6月天象大觀之認識夜空中的北鬥七星和小北鬥七星
    今晚,假設你現在在北半球,你可以輕鬆地找見傳說中的北鬥七星,在英國的朋友管它叫犁,大部分歐洲的朋友一般叫它四輪馬車。這幾顆常見的恆星在六月的傍晚時會出現在很高的天空。你還可以通過北鬥七星來找到那個小勺子,也就是小北鬥七星。你可以很輕鬆地找到北鬥七星因為它的形狀太像一把勺子了。然而與此同時,小北鬥七星卻不是很好找。
  • 傳了幾千年的北鬥七星,原來是「北鬥九星」
    「北鬥九星」這個概念其實很早就存在,只是我們很多人不知道,我們只記得北鬥七星。原因是九星中的兩顆星已經「消失」了很多年,所以我們無緣相見,其實它們並沒有消失,只是暗淡到我們幾乎看不見。沒想到,傳了幾千年的北鬥七星,原來是北鬥九星。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了解曾經的北鬥九星。要了解九星,先了解七星。
  • 北鬥七星:天樞,天璇,天璣……
    北鬥七星分別是:天樞(shu)、天璇、天璣(ji)、天權、玉衡、開陽、搖(瑤)光。七顆星連在一起成勺狀!關於北鬥七星名稱記錄的完整文獻,可以追溯到漢朝時期,當時還有很多關於北鬥的石畫像,據記載民間極其崇拜北鬥星,漢代墓頂上的北鬥七星圖。
  • 北鬥七星與禹步
    古代的中國人給它們都起了名字,分別稱為:天樞、天王旋、天璣、天權、玉衡、開陽、搖光,這就是著名的「北鬥七星」。道家稱之為:北鬥七星裡面最亮的是「玉衡」,最暗的是「天權」。北鬥星在古代是判斷季節的一種標誌,古籍中就有「鬥柄東指,天下皆春;鬥柄南指,天下皆夏;鬥柄西指,天下皆秋;鬥柄北指,天下皆冬」的記載。
  • 北鬥七星與佔卜!
    北鬥七星古有璇璣玉衡齊七政。鬥杓連著東宮青龍的龍角,正屬於鬥的中央,鬥魁四星則於參宿的頭部。黃昏後鬥杓所指的十二辰方向是該月建之位。北鬥就像天子乘坐的車子,在中央運行,主管和節制著四方,區分陰陽,調合五行,建立四時,推算節氣,審定星紀,這些都是靠北鬥來維繫的。鬥魁上方頂著形似籮篋的六顆星叫做文昌宮,一叫上將,二叫次將,三叫貴相,四叫司命,五叫司中,六叫司祿,在鬥魁內部幾乎看不見其它星,像貴人的牢獄。鬥魁下方也有六顆星,兩兩相近,叫做三能。
  • 有翡北鬥七星分別是哪七個人 小說北鬥七星結局是什麼
    有翡是一部大武俠劇,大反派曹賊手下有北鬥七位高手,被稱為北鬥七星,周翡所代表的的南刀則是正派代表。那麼北鬥七星是哪七個人?小說北鬥七星結局是什麼?下面小編帶來介紹。  有翡北鬥七星是哪七個人  北鬥七星:貪狼沈天樞、文曲楚天權、武曲童開陽、巨門谷璇璣、破軍陸搖光、廉貞、祿存仇天磯。
  • 北鬥七星你真的了解嗎
    星河萬裡印長空,七星北鬥指乾坤; 大家應該都知道北鬥七星,也就是所謂的勺子星,但是你真的了解北鬥七星嗎?所以講到這在南半球的朋友,就不用了通過北鬥七星來找北了,因為你在某些緯度根本就看不到北鬥七星,即使看到了北鬥七星,你基本也是找不到北極星的。
  • 北鬥七星你真的了解嗎
    星河萬裡印長空,七星北鬥指乾坤;大家應該都知道北鬥七星,也就是所謂的勺子星,但是你真的了解北鬥七星嗎?北鬥七星由:天樞(貪狼)、天璇(巨門)、天璣(祿存)、天權(文曲)、玉衡(廉貞)、開陽(武曲)、搖光(破軍)七星連線組成;形似鬥型,離北天極很近,顧名北鬥七星;玉衡最亮,亮度幾乎接近一等星;「天權」最暗,是一顆三等星,其餘均為二等星。
  • 天樞——北鬥七星中的巨星
    圖源:Daniel Johnson幾乎每個人都能認出北鬥七星,大家自己可能也已見到過無數次。不過,今晚不妨再出門仔細觀察下吧!尤其要注意那些星星的顏色,你可能會有新的發現:所有星星都是淡藍的,只有其中一顆例外。這顆與眾不同的橙色星星,就是天樞。儘管天樞是大熊座的α星,實際上它卻比玉衡——同星座的ε星要稍暗一些。
  • 天樞——北鬥七星中的巨星
    與北鬥七星中的其它6顆恆星相比,天樞還有著另一個不同點。其他幾顆恆星大多是大熊座移動星群的成員,名副其實,雖然這群恆星的分布比其他一些星團(比如昴星團)要更分散,但它們正在向差不多一樣的方向移動,而且有著相似的身世。然而,天樞並不是大熊座移動星群的一員,它與北鬥七星勺柄末端的搖光一起向不同的方向移動。但天樞並不孤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