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庭能收服孫悟空的人太多了,只是許多人出工不出力,或者根本沒有必要出手,單單一個佐使王靈官就能跟他打得不分上下。玉帝也是嫌孫悟空在外面吵鬧,才宣來如來佛祖擺平場子,因此孫悟空的經歷才叫做:大「鬧」天宮。
一、別被電視劇和營銷號欺騙了,孫悟空真沒那麼強
許多人總是認為猴哥打遍天下無敵手,玉帝都被他嚇到桌子底下去了,唯一能降服他的只有如來佛祖。甚至還有些營銷號離譜解讀:為了降服孫悟空,如來佛祖斷了一個手掌,丈六金身被破,還立馬回靈山圓寂了。
其實我們仔細看看,孫悟空雖然強,但是沒有那麼誇張,詳情可見原著「第7回:《八卦爐中逃大聖,五行山下定心猿》」,只要抽空一讀,便知真相,為了方便大家理解,我就做一個簡單的解析。
孫悟空是吃了蟠桃和太上老君的5壺仙丹,才短期內功力大增,防禦加倍。而太上老君對孫悟空放了無數的水,才讓孫悟空脫離束縛,在天宮不分好歹的胡鬧。而就是這樣一個帶著金箍棒的暴躁猴子,並沒有打出什麼光輝的戰績,更不見傷亡情況。
四大天王和九曜星君等神官跟他交手之後直接逃跑,但是這些舉動並不排除他們放水的可能,因為三清祖師太上老君都帶頭放水了,他們這些神官到底出力不出力?還尚未可知。
二、孫悟空根本沒打進靈霄殿,連玉帝的面都沒見到
我們再接著往下看,孫悟空到底有沒有像電視裡演的那樣無敵?一個妖猴打進靈霄寶殿,把玉帝嚇得趴到桌子底下,大喊「快去請如來佛祖!」這種事情真的存在嗎?答案是:根本不存在。且看原著描寫:
(孫悟空)只打到通明殿裡,靈霄殿外。幸有佑聖真君的佐使王靈官執殿。他掣金鞭近前擋住道:「潑猴何往!有吾在此切莫猖狂!」這大聖不由分說,舉棒就打。那靈官鞭起相迎。他兩個鬥在一處,勝敗未分,早有佑聖真君,又差將佐發文到雷府,調三十六員雷將齊來,把大聖圍在垓心,各騁兇惡鏖戰。當時眾神把大聖攢在一處,卻不能近身,亂嚷亂鬥,早驚動玉帝。遂傳旨著遊弈靈官同翊聖真君上西方請佛老降伏。
原著寫得非常清晰,孫悟空僅僅只打到了靈霄殿外,就被當值保安王靈官攔住了,這王靈官是「竭力」跟孫悟空對拼,打得是不分勝負。
1、通過王靈官的「竭力」二字,立馬對比出其他神官是「出工不出力」,上面逃跑那「四大天王和九曜星君」真的拼命阻攔孫悟空了嗎?
2、再有王靈官只是「佑聖真君」的佐使,當時更厲害的佑聖真君①並沒有親自出手,他只是調來了36個雷將助陣。佑聖真君不出手的原因,大概率是他不能自降身份欺壓小輩,或者是玉帝不發話,他不能擅自出手。
3、玉帝是覺得孫悟空在外面打鬥十分吵鬧,天庭有太上老君帶頭放水,他才傳旨遠去靈山請如來佛祖。假如孫悟空真的打進靈霄殿之內,金箍棒都快杵到玉帝臉上了,玉帝無力抵抗,才匆忙叫人遠去靈山請如來,那等一去一回的功夫,玉帝早就涼涼了。你以為玉帝是傻嗎?這種劇情改編根本經不住推敲。
三、即使如來佛祖不出手,天庭仍有一堆人可收服孫悟空
在如來佛祖收服完孫悟空之後,玉帝當即就派天蓬元帥和天佑副帥攔住如來,請他留下吃飯。如來佛祖也是不敢違背命令,留下了參加了這個「安天大會」。這個宴會至少有三重含義:1、答謝如來佛祖出手降伏妖猴,讓他感恩戴德;2、趁機提攜佛教在天庭的地位,制衡以太上老君為首的道系神仙;3、亮出天庭的班底,敲打如來佛祖要好好的為玉帝效勞。
如果你不信的話,且看原文:
玉帝傳旨,即著雲部眾神,分頭請三清、四御、五老、六司、七元、八極、九曜、十都、千真萬聖,來此赴會,同謝佛恩。
從三清到千真萬聖,這個「安天大會」可謂是西遊通篇規模最大的宴會,意義非凡,亮相的眾神也極為齊全,玉帝為了這樣一個慶功宴,可是把天庭的班底都搬出來給如來佛祖看了。要知道如來佛祖是屬於五老級別,玉帝一發話,他上面的三清、四御都要給他跪拜感謝,這就是典型的拉攏震懾之道,是帝王慣用伎倆。
以上這些眾神全部亮相,可以告訴如來佛祖,即使你不出手,他們照樣可以降服孫悟空;你乖乖的替我辦事,我會認真的重用你,你的地位待遇都可以提高;但是你要是有歪心思,這些眾神同樣也可以降服你。
四、順便破除「如來佛祖收服孫悟空後圓寂」的誤解
有些人可能是看了一些原著,但是沒有細讀,沒有深悟,只是斷章取義的胡亂解釋,去附會孫悟空「無敵」的言論。
我查了一下,那些人說如來佛祖圓寂的依據,是如下片段:
如來駕住祥雲,對眾道:「我以甚深般苦,遍現三界。根本性原,畢竟寂滅。同虛空相,一無所有。殄伏乖猴.是事莫識。名生死始,法相如。」說罷,放舍利之光,滿空有白虹四十二道,南北通連。大眾見了,皈身禮拜。少頃間,聚慶雲彩霧,登上品蓮臺,端然坐下。
上文裡如來佛祖說的這些話,是他收服孫悟空之後,對於生、死、因果等看的更加透徹、精進。這是《西遊記》作者對於佛經的化用,是佛知佛見,是對於世界的感悟。而作者借用此話是為了表達如來佛祖的「頓悟」,這才是重點。
如來佛祖「頓悟」之後,他只是從身上放出了像舍利光一樣的42道白虹,並非是他化成了舍利。要是如來佛祖真的化成舍利,其餘眾人就應該痛苦了,未來彌勒佛就要接班了。
真相是:如來佛祖「頓悟」,思想境界提升,渾身冒出白光,這顏色很莊重、好看,其餘眾人見了之後頂禮參拜,然後過了一會兒光芒消失,如來佛祖就好端端的坐在蓮臺上了。後面的劇情就是他提出「東土傳經」計劃,觀音菩薩策劃計劃細節,唐僧師徒等人進行實際行動。
綜上所述,孫悟空很強,但是屬於太乙散仙級別,因此他只能「鬧」天宮,在取經路上打不過大妖怪,天庭也有眾多高手可以降服他。
知識點①:佑聖真君按照常規理解,他就是真武大帝的別稱,也就是九天蕩魔祖師,是孫悟空唯一請不動的大神,是令天下妖魔無不聞風喪膽的剋星。從後文他的自述「我當年威鎮北方,統攝真武之位,剪伐天下妖邪,只是上界無有旨意,不敢擅動幹戈」,可以印證他不能擅自出手。
佑聖真君按照深層理解,他就是薩守堅真人,因為《西遊記》成書為明末時期,而早在明成祖朱棣成為帝王之時,真武大帝的神格早就抬升成「玄天上帝」的地位了,從後文的真武大帝太和宮景象描寫,就可以印證他的地位絕非「真君」級別。而根據道教經文記載,薩守堅真人就是負責鎮守通明殿,他的徒弟就是王靈官,此種說法更為靠譜。
智曉文史,用心幫你還原真實的西遊記,看清光明與黑暗交織的世界,如果你有不同的意見,歡迎在評論區一起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