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詩人杜甫在安史之亂之後,他一個人漂泊在了江南一帶,在潭州和流落的宮廷樂師李龜年,兩個人重逢了。兩個人回憶起在岐王和崔九的府第,頻繁相見和聽歌時的一種場景,感慨萬千。
於是杜甫寫下了一首詩,叫做《江南逢李龜年》,這樣的一首詩,充分表達了兩個人的情誼,也包含了豐富的時代生活內容。
大家可以想像一下,杜甫輾轉漂泊到了譚洲,晚年極為悲涼,李龜年也是晚年流落到了江南,兩個人在這個時候相見,自然是很容易觸發內心的一種滄桑和對於事態的無奈。在杜甫的心中,李龜年正是符合鼎盛的開元時代的印記,也是和自己年少時,青春生活緊緊捆綁的一個人,兩個人就此相遇。幾十年時間他們兩個人的感情在這一刻有了充分的體現,真是感情深刻。
《江南逢李龜年》
岐王宅裡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
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
在這個詩詞的這詞裡面,意思就是說,當年在秦王的家宅裡面,經常可以看到你的演出,在崔九堂前也曾經多次欣賞到你的藝術。在這風景一派大好的江南落花時節,能巧遇你這位老相熟。
在第一二句的時候,寫的就是詩人回憶當年和李龜年在一起的時候,當年是杜甫出生於官宦家庭,加上他才華早著。在青少年的時候就能出入齊王李隆範和秘書崔滌的宅地。
他欣賞李龜年的歌唱,在這兩句就充分體現出了那一場景,也暗示了當初在盛唐時期開元全盛的一個繁華。世態那個時候歌舞昇平。
而在第3句的時候寫的就是對於風景的一個描寫,江南確實有著美好的風景,風景秀麗,是詩人們所嚮往的一個地方,雖然在這個時候置身於其中,面對的竟是滿眼凋零和幡然白首的流落藝人。當年的輝煌已經不復存在,當年繁榮的景象現在也早已經消失了。
第四句的落花時節,也是一種寄託,在有意無意之間讓人想到了時運的提升,社會的動亂和詩人的漂泊,絲毫不覺得詩人在刻意的描寫。在詩詞之中,在江南好風景的襯託之下,一位老歌唱家和一個老詩人在漂泊的狀態之中兩個人相遇,簡直是時代的滄桑,最好的驗證。
點綴著兩個面容憔悴的老人,也見證了一個時代滄桑的背後,有著翻天覆地的大動亂。杜甫和李龜年兩個人經歷過盛世,然而也經歷了衰老,兩個人是隨著時代的變遷而身處其中。詩詞之中的場景真的是讓人感覺到時代的滄桑,以及環境的變遷無奈。
這一首詩當盛唐時代,一直到落花江南的重逢,幾十年的時間,幾十年的滄桑,見證了時代巨變,人生巨變。詩裡面沒有正面的去描寫這些東西,但是從側面也已經體現的淋漓盡致。從詩人對於從前的一種追憶,也能感受到當時盛唐時期以及到現在的沒落,這個時代經歷了怎麼多大的動亂和陰影,以及給人帶來的巨大創傷和災難。
這樣的一首詩,詩詞引用也是看似平凡,但是他刻畫的歷史背景,以及對於人生的一種感嘆,讓人特別的深刻,有的人聚人散的悲哀,有著世事滄桑的無奈這一首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