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了這麼多年的羊,深知養羊人的不容易。就拿我自己家半圈養半放養的那30多隻小尾寒羊來說,想節約養殖成本,我和我二叔幾乎用盡了各種方法來給它們收集免費的草料,就這,感覺還是填不飽它們那龐大的胃口。
我們這裡是大西北河西走廊,南靠祁連山,北依龍首山,當地生態環境惡劣,每年的降雨量少,沙漠荒山居多。幸好這邊還沒有採取禁牧措施,雖然荒山的草場並不好,但好歹也給羊群找到了個能自由採食的「安樂窩」。
為了能讓這30多隻小尾寒羊利潤最大化,我二叔幾乎每天都要趕著它們去後山放牧,這些年來風雨無阻。下午還要利用空閒時間在田間地埂邊給羊割青草,割回來之後再晾曬處理。不過,付出終有收穫,就是這30多隻小尾寒羊,一年也能給我家帶來4~5萬元的純收入。農村人不貪心,也許在有錢人眼裡這點錢還不夠他們吃一頓大餐,但我已經很知足了。
看了上面我家養羊的真實現狀,大家就會發現依靠養羊賺錢真心不容易,並不是所有農村人都能通過養羊業賺取利潤。據我所知,這三類農村人是不適合從事養羊業的,大夥看看我說的有沒有道理?
第一類:懶人
首當其衝是懶人。懶人不適合養羊,這個道理大家都懂,我這裡再強調好像顯得有些畫蛇添足。養羊這個行業,自古以來就是勤快人幹的營生,倘若每天睡到日上三竿,羊都餓瘦、餓死了,你還拿什麼賺錢?養羊的勞動強度雖然不大,但是需要操心的瑣碎事很多,稍不注意羊就會生病,一旦生病,造成的損失只好自己默默承受。
第二類:忙人
位居第二是忙人。這裡的忙人其實指的是把養羊當成副業的忙人,大家不要誤解了我的意思。養羊也是個比較專一的工作,這就好比談戀愛,你若一心一意把它們當寶貝,它們也會為你帶來不錯的效益;你若三心二意待它們,它們也會生氣「罷工」的。把養羊當成副業的大忙人,養殖數量少了還可以應付,但這樣也賺不到多少錢。
第三類:病人
排在最末是病人。腿腳不好使、常年疾病纏身的農村人也不適合養羊。比如一些地方的放養羊或者半圈養半放養羊,腿腳不方便的人會被羊「耍」得很慘。羊這種看似很可愛的家畜,實則很調皮,它們總是跟牧羊人玩「捉迷藏」,腿腳不靈活者,羊跑丟了連具體的時間都不知道。我們當地民間素有「羊把式」的說法,也有另一說為「羊八十」,後者的意思是羊每天要跑八十裡路,腿腳不行的牧羊人怎麼能跟得上它們前進的步伐?
寫在最後
懶人、忙人、病人,這三類農村人不適合養羊,就算勉強養,也起不到多大效果,賠錢的概率大於賺錢。有句成語叫「蛇有蛇路,鼠有鼠路」,咱養羊人也得遵循「羊路」,這樣才能財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