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浙江衛視熱播的國家廣電總局脫貧攻堅重點劇目、時代報告劇《石頭開花》,濃縮了扶貧攻堅這場恢弘戰役的奮鬥與榮光,奉獻與犧牲。今天19:30播出的《三月三》,就是一個悲壯的故事:扶貧幹部申甬陽光熱情,一心想改善貧困地區的基礎設施,卻在崗位上發生意外,獻出了年輕的生命。可以說,《三月三》是在向所有扶貧戰線上犧牲的英雄致敬,為他們書寫「新時代的青春之歌」。
《石頭開花》致敬犧牲的扶貧工作者
時代報告劇《石頭開花》講述了發生在當下中國的種種感人事跡,十個單元以充滿鮮活氣息的扶貧故事作為創作的源泉,加以情感的鋪墊和升華,讓真實和藝術相互交融,塑造出動人心魄的藝術形象,講述了動人心弦的感人事跡,對於扶貧劇進行了積極的探索與創新。
《石頭開花》之《三月三》講述了電力大學派駐到桃來村的第一書記申甬,與村幹部持有不同的發展觀念,因一心撲在建設綠色小水電的項目上,差點導致自己的考核驗收不過關。在省電力公司的全面支持下,申甬的小水電建設工作漸漸有了起色,但他卻在一場洪峰過境時遭遇意外。
通過《三月三》,觀眾們了解了新時代青年作為扶貧幹部的成長史,申甬是一個大大咧咧的人,不注重考勤紀律,不拘小節,讓周圍的人為他操碎了心,然而,缺點的對立面也是他的優點,他不按時打卡,只是因為一心想改變桃來村水電站的建設,然而這位「實幹家」卻因為洪峰到來在工作崗位上發生意外,用自己的生命實現了讓桃來村「銀河落下九天」的理想。
可以說,《三月三》是當下時代的響亮回聲,以藝術創作的方式展現了扶貧道路上的「中國奇蹟」是如何誕生的。截止到今年4月底,全國共有1200多位幹部犧牲在扶貧崗位上,他們用生命和鮮血向黨和人民呈交了不朽的答卷。
以細膩的手法塑造平凡英雄
《三月三》的導演是李少紅,作為第五代導演中為數不多的女性導演,她以細膩的手法、大片的質感講好了扶貧故事,塑造了平凡英雄的光輝形象。
《三月三》通過申甬的成長曆程和精神世界,帶觀眾感受到扶貧幹部的家國情懷。他有自己的未婚妻,但是當幸福的小家在等待他的時候,他卻毅然地投入到貧瘠的山村之中,無懼各種非議,以自己的熱情感染了村裡的老小。他為什麼選擇了一條如此艱苦的青春之路?因為他的心中裝著更多的人,有更大的情懷,這也顯示了《石頭開花》立意的高遠。
在塑造人物的過程中,《三月三》沒有生硬刻意地去「造」英雄,而是通過嚴謹的敘事來闡述人物的行為動機和邏輯關係,從不同角度讓觀眾看到申甬的大條和細緻,莽撞和進取,而這樣的目的,是讓申甬成為一個普通人,拉近與觀眾的距離。劇中,申甬對待村裡的盤奶奶就像是自家的長輩,懂得她心底對於親人的懷念,這種「共情」說明了申甬本就是一個看重感情的年輕人,他也有柔情和依戀,這種「柔」與他在危急的時刻的剛毅決然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也尤為令人感慨和惋惜。
《三月三》讓觀眾看到新時代最亮的星
《三月三》以電影般的敘事讓劇集豐富好看,劇中有很多場景,讓人感受到層次的多維,這其中有對於人性的刻畫,對於感情的思索,對於命運的回味,對於未來的憧憬。其中的很多細節都將令人難忘,比如,身穿畲族婚服的未婚妻在堂屋中不安地攪動著手指,而屋外大雨滂沱,自然地烘託出了焦急的情緒;而晚霞正濃與桃來村的燈火交相輝映,如同是銀河落入大山,那種瑰麗壯美的畫面是對於申甬的一種告慰,也是對於扶貧過程中所有的奉獻者致意,他們就是這個時代最亮的「星星」。
《石頭開花》就是懷著這樣一份強烈的時代感知和創作使命,呈現著扶貧之路這條美麗的人間星河,映照著人性中最美麗的光芒,這也是《石頭開花》這部劇備受好評的原因,它用當下最富有意義的時代故事去驅動創作,通過創新的方式和精益求精的藝術規律呈現多元化的扶貧事跡,與中國觀眾對於本土題材、本土心靈的需求相契合,讓人看後淚流滿面,更給這個時代的中國留存了一份珍貴的影像記憶,給觀眾們帶來了深刻的時代體驗。今天19:30,浙江衛視中國藍劇場,不見不散!
重點推薦
您還可以在浙江衛視官網藍天下、人民日報客戶端、新浪微博、新浪新聞、今日頭條、一點資訊、騰訊新聞、企鵝號、天天快報、網易新聞、百度百家號、鳳凰新聞等平臺同步獲取浙江衛視文章。
「在看」點一下,為我打c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