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見習記者羅晨曦 實習生張穎
中國江西網訊 「親!你的年終獎發了嗎?」「你們今年年終能拿多少啊!」「今年年終獎會比去年多嗎?」……這幾天,對於忙碌了一年的南昌上班族來說,年終獎成為熱門話題。但在大家身後,默默付出的父母永遠是我們堅強後盾。快過年了,大家想過給年邁的父母發點「年終獎」嗎?1月23日,記者走上街頭採訪了一些南昌市民,他們告訴記者,每年都會給父母包紅包,有的幾百元有的數千元,錢多錢少的背後都是一份感恩、一份溫暖。
備好年夜飯大紅包 以孝敬年邁的雙親
受訪人:簡女士 年齡:46歲 職業:工廠職工
1月23日一大早,家住新建區的簡女士特意請假,給自家和父母家打掃衛生。關於會不會給父母發紅包,她回答得很利落,也很直接,她說:「會啊,每年都給。」
簡女士說,父母年紀大了,身體不好,做子女的當然要分擔些。「快過年了,按照往年慣例,我會包1000元的紅包。」她說,父親今年68歲了,還總是為了子女生活上的事情擔心。幾年前,家裡買了新房,年輕人工作忙,全靠老父親跑前跑後,幫忙聯繫裝修工人。「現在看著乾淨亮堂的新房,再看看瘦了一圈的老人,心裡真不是滋味。」她說,往年除夕夜都是他們帶上孩子們去爸媽家吃年夜飯,而今年,她和丈夫商量好,除夕夜,他倆親自下廚,做一份可口的年夜飯,再奉上大紅包,以孝敬年邁的雙親。
雖然金額不是很多 但都是兒子的心意
受訪人:王先生 年齡:34歲 職業:公司保安
家住南昌市象山北路的王先生在商場當保安,雖然每月工資不高,但也不忘給父母準備紅包。
「孩子剛上小學,每月工資只有2000多元,但是年終公司會發一些獎勵,父母的過節費也有著落了。」王先生說,他是個不善於表達的人,對於父母的關愛他深感於心,他能做的只有多關心父母,過年多給父母包些紅包。
關於給多少的問題,王先生的想法也很簡單。「今年聽說公司會發2000元的獎金,所以打算拿出一半,父親、母親各500元。」說著說著,王先生的眼睛開始泛紅,淚水也在眼眶裡打轉。他告訴記者,雖然金額不是很多,但都是兒子的一點心意。平時陪父母的時間不多,他很想在春節假期多陪陪父母,陪他們吃吃飯、聊聊天。
送上2000元紅包 每年如此已成習慣
受訪人:孫先生 年齡:30歲 職業:銀行員工
在南昌某銀行工作了10年的孫先生正在收拾行李,準備次日的歸程。他告訴記者,今年準備給爸媽包一個2000元的紅包,「每年都是如此,已經成習慣了。」孫先生告訴記者,自己是山東人,在南昌工作,每年只有過年才能回去一趟,在家也只能待上10天。爸媽不會用智慧型手機,平時想爸媽了,只能給他們打電話。「每次回去,他們都要仔細看看我,在外面工作是不是瘦了。」
「除了給父母包紅包外,我也打算以後回老家工作,那樣就可以天天陪伴在父母身邊,有什麼事情也好有個照應。」孫先生說,現在父母的年紀也大了,需要照顧,他要多考慮他們的感受。
今年無法回家過年 給父母紅包不能少
受訪人:張女士 年齡:26歲 職業:私企員工
「我來自河南,很少回家,爸媽都是哥哥照顧,往年過年我都會給父母包2000元紅包,而今年準備包4000元,因為這個春節不能回家。」家住南昌洪城路的張女士已經買好了回丈夫老家的車票。張女士說,今年是她結婚的第一年,要回丈夫老家湖北過年,不能回河南了。
張女士說,大學畢業後,她就留在南昌工作,除了春節,很少回去。「身處異地,父母很牽掛我,每個星期他們都要給我打電話,詢問生活和工作的情況,還會給我寄來家鄉的土特產,這讓我很感動。」張女士說,今年的紅包會通過轉帳的形式給父母,祝願他們在新的一年裡,身體健康,事事開心。(江南都市 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