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面相識別罪犯」論文要上Nature?遭1700名科學家聯名反對

2021-01-15 機器之心Pro

機器之心報導

參與:澤南、小舟

有 1700 名研究者籤字聯名抵制 Nature 出版一篇 AI 研究論文,這可是頭一次。

「我們敦促審核委員會公開撤銷論文通過的決定,並解釋評估該論文通過的標準。Springer 需要公開聲明譴責使用刑事司法統計數據預測犯罪行為,並承認其過去在激勵這種有害學術方面的作用。所有出版商今後都不要發表類似的研究。」

在一份長長的公開信中,數千名 AI 研究人員呼籲科學出版商 Springer Nature 不要發表一篇論文。據介紹,該研究提出了一種面部識別系統,能夠預測一個人是否為犯罪分子。這篇論文由美國哈裡斯堡科技大學(Harrisbur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提交。

是什麼研究引發了如此爭議?在這篇名為《A Deep Neural Network Model to Predict Criminality Using Image Processing》的論文中,研究人員稱該技術沒有種族偏見,根據照片中人的面部特徵預測是否為罪犯的準確性達到了 80%,這一深度學習方法是面向執法機構開發的。

這篇論文的第一作者,哈裡斯堡科技大學在讀博士 Jonathan Korn 是一名前紐約警察。同為論文作者的 Roozbeh Sadeghian 教授在論文提交的新聞中表示:「我們知道機器學習技術在與面部識別和情感檢測有關的各種任務上可實現超過人類的水平。新研究表明,這些工具可以從圖像中提取出高度可預測犯罪的微小特徵,這證明了新方法的強大。」

在原先的計劃中,這篇論文會被收錄在《自然》研究叢書「Springer Nature – Research Book Series: Transactions on Computational Science & Computational Intelligence」中。

「通過無偏見地自動識別潛在威脅,我們可以實現預防犯罪的目標,為執法部門和軍事應用提供受到隱形偏見和情感因素更小的工具,」論文作者之一的 Nathaniel Ashby 表示。「我們的下一步是尋找合作夥伴以推進這一使命。」

然而事情並不如作者所想的那樣順利。在新聞發布之後,「AI 看人臉預測犯罪」的研究很快引發了不小的爭議。在社交網絡上,業界專家就效率、隱私和道德等原則達成了共識,稱該計劃不負責任、牽強附會且「錯得離譜」,因為這可能引出 AI 判斷一些人是天生罪犯的奇怪結果。

在論文提交後,哈裡斯堡科技大學的新聞稿。在 5 月份這篇新聞因爭議過大又被刪除。

自 5 月論文提交的消息被曝出後,這一研究一直被科學界關注與討論。在最近的公開信中,已經有來自哈佛大學、MIT、谷歌以及微軟的學者和 AI 領域的專家在這封公開信上簽字。他們呼籲出版公司 Springer 停止發表這篇論文:「我們是來自不同科技領域、學科和人文領域的研究者及從業人員,我們對於即將出版的論文深表關注。」

公開信的組織者之一 Audrey Beard 在一份郵件聲明中表示:「根本無法開發出不存在種族偏見的犯罪預測系統,因為刑事司法數據本身就是存在種族偏見的。」

這已經不是 AI 研究者第一次提出這樣令人質疑的研究了。

根據人的相貌來評估犯罪機率,這讓人們想到了 2016 年 11 月上海交大提交到預印版論文平臺 arXiv 上的論文《使用臉部圖像自動推斷罪犯》,研究者聲稱通過大量證件照片的訓練,神經網絡模型可以在識別罪犯時準確率達到 87%。在當年,該研究也曾引起學術界和輿論界的大量討論。

昨晚,Nature 作出了澄清,哈裡斯堡科技大學的文章不會被《自然》雜誌出版:

但還是有人繼續質問:「為什麼這樣的文章會進入 Nature 的審核流程?」看來想要消除深度學習的偏見,避免其成為「作惡」的工具,我們還有很多事情要做。

公開信:

https://medium.com/@CoalitionForCriticalTechnology/abolish-the-techtoprisonpipeline-9b5b14366b16

參考內容:

https://www.biometricupdate.com/202005/biometric-software-that-allegedly-predicts-criminals-based-on-their-face-sparks-industry-controversy

相關焦點

  • AI看面相預測犯罪有八成準確率?這篇引發抗議的論文差點登上頂刊
    該研究名為「利用圖像處理技術預測犯罪行為的深度神經網絡模型」,研究人員聲稱已經創建了一個面部識別系統,「能夠預測某人是否有可能成為罪犯……有80%的準確率,沒有種族偏見,」在一份現已刪除的新聞稿中稱。該論文的作者包括哈裡斯堡大學博士生、前紐約警察局警官喬納森·科恩(Jonathan W. Korn)。論文稱,該算法「僅憑一張人臉照片就能預測一個人是否是罪犯」。
  • 罪犯面相罪犯面相罪犯面相
    大家有關注前兩天豆得兒要出道的消息嗎?新聞上說她正在學習演戲,目標是成為新晉小花。不過大家有沒有發現,新聞配的寫真圖中,豆得兒好像哪裡長變了?然後我們來說「眉眼惡」,羊在面相學網站上找來了一句話:「上白多奸,下白多刑」,指的就是三白眼。
  • AI說長這樣掙得多:Nature力證科學看相,3萬張自拍揭露面相與性格...
    用AI為面相研究正名也不是什麼新鮮事了,比如之前大火的「面相研究所」,不過現在看來,或許面相研究是假,坑錢是真。那麼,用AI看面相就這麼宣告失敗了嗎? 現在,新證據來了,而且是目前最有力的證據,研究表明,一個人的面相與性格存在著很大關係,以面相識人也存在可循的規律。
  • Nature力證科學看相,3萬張自拍揭露面相-性格...
    用AI為面相研究正名也不是什麼新鮮事了,比如之前大火的「面相研究所」,不過現在看來,或許面相研究是假,坑錢是真。那麼,用AI看面相就這麼宣告失敗了嗎?   現在,新證據來了,而且是目前最有力的證據,研究表明,一個人的面相與性格存在著很大關係,以面相識人也存在可循的規律。
  • 「TRICKSTER」新情報來襲!GACKT將出演二十面相!
    「TRICKSTER」新情報來襲!GACKT將出演二十面相!「少年偵探團」敬上-」中的怪人二十面相將由GACKT出演。   怪人二十面相國籍、性別、年齡一概未知,他是穿梭於街巷震撼世界的國籍罪犯,從青年到老人甚至到女性,他都可以變換自如。作為少年偵探團的敵人暗躍於劇中,常常引發事件像是向明智挑釁卻未曾親手殺人。
  • 心理學中罪犯臉的幾大特徵:其實面相已經暴露了一個人的好壞?
    在這部美劇中,主角通過觀察微表情找出罪犯。而現實中,更有不少研究罪犯面相的科學家認為,可以通過長相,找出罪犯!義大利犯罪學家、精神病學家 Cesare Lombroso 算得上是開創了將犯罪行為與生理特徵聯繫的先河,他研究了 6034 名罪犯長相後,發現罪犯長得更像原始人,他總結了 18 種生理特徵來判斷一個人是不是天生的罪犯,具體描述如下:" 強姦犯的手短,前額窄,發色淡,鼻子與生殖器畸形 "" 騙子的下頜寬大,顴骨突出,體重較重,臉色蒼白 "" 搶劫犯頭髮粗
  • 人可以貌相 「顱相學」真的存在
    appearances.」或者「Don't judge a book by its cover.」。三白眼的人個性剛強、自尊心高例如北捷殺人事件後,有位略懂「面相學」的網友就有如下評論:「鄭捷是很典型的三角眼型下三白眼,這種人的面相加上後天環境與教育,不是成為大企業級總字輩或各種領域的專業達人,就是變成前無古人、極惡無道的罪犯!」
  • ...x CONVERSE「Glitter Chuck Taylor」限量聯名球鞋線上抽籤發售...
    繼新春微信線上限時精品店火爆開售後,來自倫敦的高端時裝品牌JW Anderson將再推出線上限時精品店,三色JW Anderson x Converse「Glitter Chuck Taylor」限量聯名球鞋3月26日起於線上預約發售
  • 音樂跨界藝術,卡西歐「無樂不作」聯名款引爆中國(上海)國際樂器展
    而今年,恰逢卡西歐電子樂器40周年,卡西歐誠意奉上與藝術家朱金樂合作聯名的「無樂不作」系列產品。其獨特藝術感造型在現場引發大量關注,展臺前一度排起長龍。我們也很幸運採訪到卡西歐的山岸副總經理和合作設計師朱金樂老師,共同解讀「無樂不作」的設計理念,讓我們得以全方位了解產品背後,音樂與藝術融合的跨界之美。
  • AI「幹掉」程式設計師後,又對藝術家下手了
    Google 母公司 Alphabet 旗下的 DeepMind,先推出了蛋白質結構預測 AI——AlphaFold 2,為困擾了生化學界 50 年的難題提供了解決思路;接著又發論文介紹「進階版 AlphaGo」——MuZero,這個 AI 能在完全不知道棋局規則和人類知識的情況下,自己摸索,決策,並贏棋。
  • 什麼樣的面相的女人桃花運旺盛?從面相上看什麼樣的女人水性楊花
    那便要看研究相學者,是否能以科學的頭腦來分析古人留下來的學問了。在古人的相術裡,對女子的淫蕩相有以下的解說:「眼如秋水,色似桃花,半笑含情。」還說「眼光浮和眼光流露,淫亂之婦也。」以上所說的,都不是一般初學相者所能夠輕易理解的,因為有太多似是而非的因素存在了,比如說:「眼如秋水,色似桃花」,到底何謂「秋水」?何謂「桃花」呢?的確很難下定論。
  • 被質疑鼓勵虐殺流浪貓,一位南大教授的「動保」羅生門
    李教授估計做夢都不會想到,自己針對流浪貓的研究,會深陷「虐貓」羅生門當中。風口浪尖上的論文想弄清楚這個問題,得先回顧一下李忠秋教授對流浪貓做的研究。中國的散養貓和流浪貓對野生動物的年捕食量的匯總,圖片來源:Li et al.2021這篇論文一發表出來,就引起了巨大爭議。很多愛貓人士表示強烈質疑,他們認為這個研究是不真實、不可信的。這篇論文也成為部分輿論將不滿轉向論文作者的導火索。網際網路上,類似這樣針對李忠秋教授的「檄文」層出不窮。
  • 看素媛案兇手趙鬥順面相,分析哪些面相的人我們要遠離?
    2020年12月13日,「素媛案」罪犯趙鬥順將被刑滿釋放。趙鬥順說,出獄後,他要去看看那個小女孩。既然覺得自己無罪,那肯定不會是去請罪。那為什麼他要去看看小女孩?他不只是說說而已,趙鬥順(又稱趙鬥淳)入獄後,他的妻子一直監視受害者一家。無論素媛一家搬到哪裡,她也跟著搬了家。10年間,趙鬥淳家與受害者始終相距不到1公裡。
  • 利用AI「看面相」預測犯罪傾向?谷歌研究員兩萬字批駁
    可能的假象 要看準確率高達 90% 是個什麼概念,我們來對比另外一篇論文。計算機視覺研究人員 Gil Levi 和 Tal Hassner 在一篇精心控制的 2015 年論文中發現,具有相同架構的卷積神經網絡(AlexNet)在推測快照中人臉性別[5] 時的準確率只有 86.8%[6]。
  • 「看他面相就像個殺人犯。」我們骨子裡仍是面相論者?
    而網上「面相學」也跑出來評判哪種人是潛在罪犯,去評說案子裡嫌疑人的面相。  「這面相一看就是壞人!」  「看這面相就是要犯罪的人!」  他們認為,吳謝宇「高低眉」、「左右臉不對稱」,是典型的犯罪臉。「這個面相看了就讓人不舒服,刑克很嚴重,要不是學霸估計早犯罪了。」
  • 三上悠亞「內衣遭強扯F奶彈出」 過激5辣照網噴鼻血!!
    (圖/翻攝自三上悠亞IG)  記者陳芊秀/綜合報導  日本「國民A女優」三上悠亞曾是女團SKE48成員,轉戰A界躍身新一代女帝。她客串日劇《派遣女公關·彩華》,被視為紅回戲劇圈的一大步,戲裡上演遭議員性侵,上半身全裸露點的片段深夜無碼放送,讓網路大暴動!回顧過去不計尺度的演出,這5張過激豔照最令網友印象深刻。
  • 一個號稱人工智慧看面相的小程序「面相研究院」在小程序圈爆紅
    打開APP 一個號稱人工智慧看面相的小程序「面相研究院」在小程序圈爆紅 發表於 2018-12-04 13:50:49 現實太不容易讓人滿足,人們越來越傾向於算命、佔卜、星座這樣的東西,好像把命運寄托在虛無縹緲的事物上,人生會更有希望,更有盼頭一點。
  • 「面相研究院」爆火!AI看相靠譜嗎?
    沒錯,這個號稱人工智慧看面相的小程序「面相研究院」紅了。小程序的功能算不上複雜:1. 首頁簡單描述小程序的功能,提示「已生成XX份面相報告」,滾動文字「XX已獲取面相報告」,並附上圖片。點擊「獲取面相報告」,需要用戶同意隱私協議才能到下一步。雖然勾選的是「同意用戶隱私協議」,但是文字呈現的確實面相研究院的說明,並且把重點的數字和AI均用醒目的黃色標出。
  • 長相能判定罪犯!中國研究出「犯罪臉」,準確率近90%!歪果網友大爭議
    在這部美劇中,主角通過觀察微表情找出罪犯。而現實中,更有不少研究罪犯面相的科學家認為,可以通過長相,找出罪犯!義大利犯罪學家、精神病學家Cesare Lombroso算得上是開創了將犯罪行為與生理特徵聯繫的先河,他研究了6034名罪犯長相後,發現罪犯長得更像原始人,他總結了18種生理特徵來判斷一個人是不是天生的罪犯,具體描述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