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2013-2018年我國畜牧業總產值呈現增長態勢,2016年達到近年最高值3.17萬億元,其中生豬飼養佔比較高,達到40%-45%,其次是肉禽飼養,蛋禽飼養佔比最小,僅有10%左右。生豬行業是我國畜牧業的「重頭戲」,當然肉禽和蛋禽也是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本文主要介紹生豬行業的市場規模。
1.我國生豬存出欄量佔世界的半壁江山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1996-2018年我國生豬出欄量整體是不斷增加的,由4.1億頭增至7.0億頭,最大增幅達70.29%。受非洲豬瘟疫情影響,2019年生豬出欄量降至5.4億頭。隨著復產效果顯現,預計2021年生豬出欄量將扭轉下跌趨勢。據卓創監測數據顯示,至2020年年底我國生豬存欄量將恢復到正常年份的6-7成。
2007-2018年全球生豬出欄量維持在12億-13億頭,存欄量保持在7億-8億頭。我國生豬存出欄量佔世界第一位。非洲豬瘟疫情同樣對全球產生了深遠影響,2019年的出欄量同比降幅達到14.36%。在圖中展示的年份中,我國生豬出欄量佔比多在50%-58%,是先增後降的變化趨勢;存欄量佔比在54%-60%,2008-2019年整體是下滑趨勢,2019年的佔比僅略高於40%。
從2019年的具體數據來看,我國TOP10省份的生豬出欄量佔全國的比重高達64.44%。其中排在前五位的分別是四川、河南、湖南、山東、湖北,後五位分別是廣東、河北、雲南、廣西、江西。總體來看,南方市場的生豬養殖大省數量明顯多於北方市場。
2. 生豬養殖集中度較低
據《中國畜牧獸醫年鑑》數據顯示,2007-2017年,年出欄量在500頭以下的養殖戶出欄量佔比由78%降至44%,年出欄量在10000頭以上的養殖企業出欄量佔比由4%增至18%,規模化比例提升明顯。行業格局方面,我國生豬養殖較為分散,龍頭企業所佔市場份額較小。2016-2019年行業CR3(溫氏、牧原、正邦)由3.21%提高到6.35%,CR10由4.35%提升至8.24%,集中度非常低,未來仍有較大的提升空間。
我國生豬養殖龍頭企業出欄量佔比統計
3. 我國豬肉產量居世界第一
近十多年來,全球豬肉產量穩步增加,2018年達到峰值11294萬噸。其中我國豬肉產量居於世界第一,對全球的豬肉市場影響力較大。2007-2018年我國豬肉產量佔比維持在47%-52%,2014年佔比高達52.61%。2019年佔比大幅下滑。歐盟排在第二位,佔比20%左右;美國排在第三位,佔比不到10%。
我國的豬肉產量與生豬出欄量變化趨勢比較接近,2007-2018年大致是逐年增加的態勢,由6914.6萬噸增至8624.6萬噸,最大漲幅24.7%。2019年豬肉產量排名前五的省份分別是四 川、湖 南、河 南、雲 南、山 東。從我國的肉類結構來看,正常年份(除2019年),豬肉產量佔全國肉類總產量的比重均超過62%,是我國居民消費量最多的肉類。所以豬肉的產量及價格變化對於日常居民消費影響深遠,業者關注度非常高。
4. 豬肉價格變化影響CPI指數
國家統計局的價格統計調查經過了多年的發展和完善,目前已比較成熟,統計和編制方法完全與國際接軌,價格數據的公信力比較高,國際上給予了高度肯定。2016年我國CPI指數進行了調整,將食品與菸酒合併,佔比為17%-21%,這其中又包括肉、蛋、水產在內的近20個中類,預計豬肉佔CPI的比重只有2%多一點。從圖6中可以看出,豬肉價格與CPI指數走勢有一定相關性,尤其是價格出現大幅漲跌的時間段。
5. 小結
以上是有關生豬(豬肉)的「宏觀數據」,屬於研究生豬行業的入門級別。隨著生豬期貨上市,若想深入研究生豬行業,敬請持續關注卓創資訊精選資訊。
(免責聲明:卓創資訊所提供的數據和信息僅供參考,未經許可,不得轉載。任何依據卓創資訊數據和信息而進行的投資、買賣、運營等行為所造成的任何直接或間接損失及法律後果均應當自行承擔,與卓創資訊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