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極境 09:海洋浩瀚,吞吐日月,懷山滅陵,富饒遠超世人想像

2021-01-18 舜網

相比其他生態環境,海洋更為複雜。有一種說法:陸上有什麼,海裡也有什麼。某種意義下,這是對的。陸上的所有生態環境都能從海裡找到對應的。像陸上有草原,海底也有草原。海草是唯一生活在海裡的被子植物。每塊海底草原面積不大,也就3-5平方公裡,但數量很多,佔據了很多淺海海床,鬱鬱蔥蔥的與陸上沒啥分別。海草是海牛等海洋動物的理想食物,也能夠為魚類提供良好的棲息區域。  陸上有森林,海裡有巨藻林。我們常吃的海帶也是一種巨藻。然而它的體積超出了一般人的認知。高的居然達三十來米,相當於十層樓以上。陸上的森林能夠比它高的也不多。象這樣龐大的軀帶,居然能在海水中不倒伏,也真在難得。

陸上有高山,海裡也不是平坦的,在其底部有各種各樣的海谷和海丘。貫穿大洋底部的山脈被稱為「洋中脊」,它們是海底板塊的重要標誌。其實相對而言,海洋大多是為負地形,因為它們的表面就是所謂「海平面」。陸地上的一切高度都由此起算。

陸上有沙漠,海裡也有。臺灣海峽裡就有一處。那是河流帶來的千萬年的泥沙堆積。初步估計,含沙量有數百億立方米。現在人們正在計劃發揮它們在建築業上的價值。

陸上有江河,海裡也有,那就是洋流。海水沿某個方向非周期性的流動。風是洋流的直接動力。按洋流與其流經海域的溫差可將其分為暖流和寒流兩種。象江河為大地帶來生機一樣,洋流也可以為其所經之地帶來富饒。象加拿大的溫哥華,就是因為洋流,氣溫要比同緯度的其他城市溫暖很多。

海底奇觀

海中也有極地,前面就介紹了北冰洋,不過至少還有一個「極地」在海裡,那就是著名的馬裡亞納海溝,它是地球上的深極,其位置在菲律賓東北,深達11公裡,是地球最深處。也就是說,把珠峰放進去還差二千多米才能冒出海面。然而實際上,這也只是人類現在探測到的馬裡亞納海溝的最深數值,實際有可能遠遠超越。

海底也有洞穴。但一般來說它有個充滿科幻氣息的名字:藍洞。這是由海底石灰巖億萬年不斷受海水侵蝕形成的。在這裡的水極其優質,所以能折射出純淨的藍色光。現有探明世界上最大的藍洞是我國的永樂龍洞。其位於西沙,深達300多米。

由這些可見,海洋的富饒可真是超乎想像,真的可以以一已之力與整個陸地分庭抗禮。但事實上這根本不是海洋的全部,它的富有幾乎是陸地的雙倍。

草原的價值在於為廣大生物提供食物。相比之下,在海裡把這一工作發揮得最好的其實是浮遊生物群類。它不光是植物,還有眾多的動物。浮遊植物生產了大氣中三分之二的氧氣。最大的大西洋馬尾藻群可以超過2000萬噸,延綿8850公裡,從非洲西海岸一直延伸到墨西哥灣。以它為食的磷蝦是世界上最大的動物種群,數以億噸計,養活了這個星球上最大的動物:藍鯨。

說起森林,美麗的珊瑚林比海藻林更像,它也擁有和森林一樣的生物多樣性。千姿百態,爭奇鬥豔。已知最大的珊瑚林在澳大利亞的大堡礁,那裡的珊瑚不下350種,珊瑚島有300餘座,綿延2011公裡。這些衝出了海平面的珊瑚就是一個個海中的生命綠洲。海面上,鳥兒在珊瑚礁中築巢。海面下,魚兒在珊瑚叢中遊弋。每一塊珊瑚礁,就是個巨大的生物群落。

海底的山脈也不輸陸上。它們中大量都是火山,有的甚至高至上萬米,只是由於身處「負地形」裡面,因此不能挑戰珠峰的至尊地位。但突出海面的山峰還是形成了美麗的島嶼。裡面的生態系統與陸地迥然有別。這才讓達爾文得以一窺天機,寫出《物種起源》。

現在再來說沙漠 ,有時它不僅存在於海底,也會存在於海水中。這些海水裡缺乏浮遊生物,因而也沒有魚群的到來,感覺就象不毛之地。這是因為這裡的海水溶氧量不足,不能供給生物生存。這可能是因為全球變暖,打亂了原來的能量循環系統所致。可怕的是,這樣的「沙漠」面積已經超過了整個歐洲。

海底奇觀2

海底甚至還有湖泊。這是高鹽海水,其密度高於正常海水,因此「沉澱」了下來,形成海底湖。在南極洲和墨西哥灣都曾經發現這樣的湖泊,甚至還有注入它的「河流」。這些鹹水是因為流經了海底鹽層,因而形成這樣的奇觀。

在南北極的海冰間甚至還有「間冰湖」。這是因為水流造成的奇蹟。這些水在零下幾十度的極寒中也不會凍結。於是成了海豹、鯨魚這些水生哺乳動物換氣的理想場地。當然也是北極熊這樣的獵手的收穫地。

同樣的,既使是海水本身,也有洞穴,那就是巨大的漩渦,象黑洞一樣吸引著過往的船隻。世界著名的有四大漩渦,分別是蘇格蘭的科裡弗雷肯漩渦,北美的老母豬大漩渦,日本的鳴門漩渦,挪威的薩爾特流大漩渦。對於這些漩渦的成因一直多有爭議。中國傳說海底存在海眼,因此才有漩渦。但經現代實測,漩渦所在的水道並不深,不足以解釋大量水體的去向。科學家們曾經把氣球投入漩渦想搞清水的最終去向。然而最後沒有一隻浮了上來。

可惜的是,世界上再找不到第五個極點。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東極絕對在海上。因為國際日期變更線就在海上。因為為了避免同一個國家因時區分割造成混亂,日期變更線故意避開了有人居住的島域。大海是設置這根線的最好空間。也就是說,每天大海最早迎來朝陽,也最晚送走晚霞。

從這些來看,單用一章來介紹大海可真有點委曲。但不要忘記,我們是生活在大地上的人。正所謂「山窮海富,窮親富不親。」因此,我們對於海洋的很多秘密也就只有點到為止。

要細說海洋的話,可以將其分為「海」與「洋」兩個部分。其實也就是淺海與深海。應該說,淺海是陸地的同盟軍,因為它的位置就在大陸架上,平均深度只有300米左右,但更為富饒。原因是陸地上的河流會不時帶來營養物質,灘涂區也更適合於生物的多樣性。但深海就完全不同了。它的平均深度有3000米左右,是完全與淺海不同的區域。

現在地球上有四個大洋。其中最古老也最大的就是太平洋。請記住它的另一個名字:滄溟宗。這是我們祖先的叫法。雖然中國人很喜歡「太平」這個詞,但「太平洋」這個名字的源頭卻是西方人麥哲倫,起源自拉丁文「Mare Pacificum」,意為「平靜的海洋」。可這個名字遠沒有「滄溟宗」能道破本質。「宗」為百水之源。「滄溟」吞吐宇宙,浩瀚之氣油然而生。

太平洋

可惜的是,我們的祖先對其他三個大洋認識不足。只是把西邊的籠統叫做「西洋」,北邊的就是「北洋」,南邊的自然是「南洋」,長久以來連「滄溟宗」知道的人也不多,東邊就成了「東洋」。因此杜環經行的是西洋,鄭和下的還是西洋,窮苦百姓下的是南洋,興建於北方的中國第一支現代海軍就成了「北洋」。典型的糊塗帳。

但祖先這麼做也是事出有因的。因為海洋是隔開大地最終的屏障。對於廣大的大洋,人類一直缺乏足夠的探測能力。

印度洋

古代腓尼基人被認為精於航海,但他們也只敢沿著地中海和歐非兩洲的海岸線移動。等到鄭和下西洋時,雖然龐大的船隊有幾次穿越印度洋的中心。但是須知在這之前已經有無數商船探索了這條路徑。而且中國船隊擁有當時最先進的定位技術,即牽星術和指南針,這才終於成就了這項壯舉。等到近九十年後,葡萄牙航海家達.迦馬才代表歐洲人,第一次穿越了印度洋。

所以哥倫布值得人們歌頌,因為他在對勘測嚴重不足的情況下,就敢於憑著勇氣和對科學的信任向西航行。海上到處是不測的危險,就算他們僥倖發現了新大陸,潛藏的壞血病也會要了大家的命。最後,哥倫布成功了,也失敗了。成功的原因是他發現了美洲。失敗的原因是他沒有到達計劃中的中國。更可惜的是,直到離世,哥倫布還是沒有認識到自己發現的價值。當然有說法是他不知道從哪搞來了張航海圖。但這也不過是諸多的海洋傳說之一。類似的傳說在中國也有。比如說發現的古代鴨嘴獸玉雕。這是否意味著中國人最早發現了澳大利亞呢?現在還沒有答案。

太平洋鳥瞰

但可以肯定,人類在上古已經向大洋發起了挑戰。那是南美洲的印第安人,曾經在公元五世紀乘坐自己建造的木筏穿越太平洋,到達大洋洲的玻里尼西亞群島。這件被傳統學者看做神話的壯舉所以能成功,歸功於恰到好處的季風洋流還有南美特產的輕木。其他船隊未必能有這樣好的運氣,而且這批移民也再也回不了南美故土。

直到1845年,倫敦地理學會才給予了四大洋以統一的正式命名,當然這純屬歐洲人的自我表彰,非白種人沒有發言權。雖然對於這些開拓歷史的人我們應該承認他們是英雄。但我們更應該明白,很多海洋名字不是我們中國人自己的。例如我國最南端的領土「曾母暗沙」,其名其實源自外國人名「詹姆斯」,中國傳統其實叫那裡「沙排」,並沒有被做為學名。

大海如此美麗富饒,但也如此危險。不同於陸地上的各環境。大海擁有無可比擬的力量。在深海處微風吹起的漣漪,很可能在大海邊緣就會化為滔天巨浪。日月對我們這個星球施加的力量更是日夜牽動著海水。這是奇景,也是危害。儘管錢塘大潮引得多少文人墨客才思泉湧。但時常也會帶來死傷。一旦地震、火山噴發在海裡爆發,更會讓大海狂怒不安,引起鋪天蓋地的海嘯帶走數以萬計的陸上生命。

大海嘯

陸上都如此,海裡當然更為危險。雖然衝浪高手們習慣在風口浪尖品味乘風破浪的快感。但真正的大風浪會令遠洋船隻面臨死亡威脅。哪怕人類將舢板化為巨艦,木材替換成鋼材,面對狂暴之時的大海,眼前如山之巨浪,還是避之則吉。

大海的力量遠遠超出普通人的想像。例如世界第一大洋太平洋。其面積甚至超過了地球上的陸地之和。大西洋雖然較小,但卻更為「傲嬌」,其海水在德雷克海峽與太平洋交匯處居然涇渭分明,互不交融,帶著股西方人特有的傲氣。這其實僅僅是因為大西洋的海水含鹽度高於太平洋的。水竟然神奇如斯。

太平洋,大西洋分界

現在我們知道,最小的「洋」是北冰洋。大西洋與印度洋面積相差不大。但也有人把環繞南極洲的水域獨立出來,定名為「南大洋」,是為世界第五大洋。又有把太平洋與大西洋以赤道為界分出南北來,這就是西方動漫中常見的「七大洋」的來歷。西方人聲稱七大洋有各自的環流系統,但這並沒有被科學所證實。

事實上,也有人把印度洋分出南北來,即為八大洋。但照這樣分下去的話,太平洋最好分成四份,甚至五份。因為它實在是太大了,每個地方有不同的洋流系統與生物。由於赤道的存在,七大洋獨有的環流是真實存在的。北上就是暖流,南下就是寒流。於是北太平洋是日本暖流與加利福尼亞寒流。其實還有更北的阿拉斯加暖流與千島寒流。南太平洋是東澳大利亞暖流與秘魯寒流。印度洋是厄加勒斯暖流與西澳大利亞寒流。北大西洋是墨西哥灣暖流和加那利寒流。在它的北面其實還有北大西流暖流與拉布拉多寒流。南大西洋是巴西暖流與本格拉寒流。南大洋則是西風飄流。這樣天下至少存在七個真正存在於天地間的太極。這還只是表層風洋流,在其下還有貫穿七海的深層潛流。它們共同塑造了地球的氣候。

洋流分布圖

然而有些海中巨獸似乎是天生打破界限的存在。象鯨魚,遍布整個海洋。它們不會管你什麼陸上的疆域,人種的區分,只會自顧自的一年又一年在無盡的深海中洄遊,這讓確定哪個生物是哪個大洋特有的變得困難起來。實際上每個大洋都有自己不同的性情,就象北冰洋遠離赤道,印度洋也無法到達北極圈。這就註定了它們所擁有的生物會有很大區別,但這一界線被洄遊所打破,也就註定辨別每個大洋不同的物種變得困難重重。

根據現在的發現來看,較為稱得上特產的有北冰洋的深海鱈魚、北極甜蝦、格陵蘭鯊、北極海豹、北極海象,北大西洋則有北大西洋龍蝦、大西洋鯖魚、歐洲鰻、僧海豹等物種。南大西洋多的是大白鯊、礁魷魚、皇刺龍蝦。印度洋特有的有阿拉伯竹鯊、刺尾魚、印度躄魚。北太平洋有的是巨章魚、北海獅、北方海狗、紅大馬哈魚、紅帝王蟹、蜘蛛蟹、綠海龜。南太平洋有儒艮、膨腹海馬、侏儒章魚、巨魷魚等等。但這些肯定只是這些地方的特有生物的一小部分。而且這些生物與他們近親的差別幾乎只有海洋學者知道。

千姿百態的海洋生物

海洋是真正的生物寶庫,按照生物的分類對比,全球動物一共可以分為三十三個「門」,其中有十五個只生活在海裡,有十七個既可以生活在陸地,也可以生活在海裡。只有一門生物只生活在陸地。這個「唯一」就是有爪動物門。別誤會,這是種像蠕蟲一樣的生物。代表就是天鵝絨蟲。另外,海裡還沒有真正意義上的昆蟲。所謂水蝨就只敢在近海水面上撲騰幾下。為什麼會這樣?科學家們還無法解釋。

每個大洋都被多個大海眾星捧月地圍在中間。中國的四海是屬於太平洋的,這不說了。除此之外北太平洋有名的海還有日本海、白令海、鄂霍次克海、班達海、蘇拉威西海、菲律賓海,南太平洋有阿拉弗拉海、珊瑚海、塔斯曼海等等。印度洋附近有紅海、阿拉伯海。至於屬於大西洋的海,一個個更是赫赫有名:地中海、北海、波羅的海、加勒比海、馬尾藻海、黑海等等。

大西洋

每一個海對人類來說都已經是難以想像的存在了。古人們甚至認為太陽就是從海水中出來的。一代霸主曹操就歌詠過:「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裡。」對大海崇拜 得無以復加。但是當時人類看到的都只是水面上的世界,在現在被叫做「光合作用帶」,距離只是水面以下200米。儘管在陸地上也已經相當於近70層的高樓了,海洋中景色最美的地方也位於這裡,可以容納無論是鯨魚還是鯨鯊這樣的巨獸遊弋。人類在這裡曾經建立了很多水下實驗室。但這裡也只能算最淺的淺海,佔海洋總量的5%。而在200米以下到1000米的地方,被稱為「中間帶」,也叫「暮色層」。這裡已經是人類潛水能夠到達的最深區域了。潛水員們攜帶的氣瓶中含有適量的氮氣。但在水下三十三米以下,氮氣會對人產生類似醉酒的效果。於是不得不把氮氣換成沒有這效果的氦氣。但在深水的壓力下,氦氣會溶解在血液裡,這導致他們上浮時必須控制好時間,以便血液中的氣體析出,否則將要引起「減壓病」,嚴重可導致七竅流血,甚至威脅生命。

水下1000米到4000米的地方,這裡是絕大部分洋底的位置,被叫做「深層帶」,陽光已經無法穿透這上方的海水。四處漆黑一片。人類無法來到這裡,然而卻是不計其數的海洋動物的家園。在這裡由於已經沒有了光線,生物間的交流方式採用了聲吶系統。

再往下就是深淵了,即「深淵帶」。這主要是指水下4000到6000米的地方,這裡已經沒有了植物,脊椎動物也很難來到這裡。水溫接近冰點。但就是在如此可怕的地方,依然存在著生命,哪怕陽光都已經遠離,生命依然繼續綻放。上層水域落下的有機質殘渣就是這裡生命的美餐。被叫做「海雪」。特別是死去的沉入海底的鯨魚,它們被稱為「鯨落」,滋養了這裡大片的生命。海底生物就連鯨魚的骨頭也不會放過,這是著名的「食骨蠕蟲」,它們沒有胃、口、肛門,一生都呆落在海底,但是鯨骨正是它們的美餐。

深海分層

海平面下6000米下被叫「超深淵帶」,這裡對人類來說是神秘之地。哪怕人們採用最先進的科技製作的深潛器來到這裡,依然無法洞悉這裡的秘密。極高的水壓甚至將深潛器的鋼殼壓縮。一般來說,水下8200米左右被認為是生命的限制。但依然有些生物憑藉在海底火山噴出的含硫物質與熱水繼續生存,繁衍生息。這裡的水溫高達驚人的350度,但卻成了生命王國,這讓人不得不考慮在這誕生地球上最早生命的可能性。

食骨蠕蟲

海下的五個海洋帶,其實也就是五個世界。須知大部份的人類也就生活在陸上200米左右的空間。但陸地上沒有海裡這樣完整的次層。無論是高樓,還是山峰、森林,都不可能象海洋這樣充分利用分層的每一寸空間。這就是海洋無比富饒也無比浩瀚的原因。可隨著人類的發展,其足跡也像在之前徵服陸地一般,一步步地踏遍整個海洋。慢慢的,海洋的諸多神秘面紗被揭開。但是與此同時,海洋生物也像陸地生物一樣,逐步被人類所奴役,控制。像扇貝、海參等人類可以控制的海洋資源。人物開始了養殖。而象鯨魚、鯊魚等人類難以把握的存在,面臨的就是各種以合法為名的殺戳。海洋的生物資源正在劇烈變化。在這兩百年間已經爆發了多次危機。如果人類無法克制自己的欲望,那麼即使是海洋,也將迎來它的末日。

相關焦點

  • 人當有吞吐宇宙的心胸,才能以區區溪流不斷匯聚,終成滔滔江海
    李斯也不負所望,輔佐朝政二十多年間,秦王吞併六國,統一天下,自稱始皇帝。李斯也升為丞相。他又提出了許多改革的措施,使秦國越來越富強。因為包容,小溪支流皆匯入大海,才成就了它遼闊浩瀚的壯觀;因為包容,陰晴雨雪勤變換,才編出自然氣象的更替。失去了包容,就失去了壯闊;失去了包容,就失去了精彩。曹操官渡之戰之所以能夠以少勝多就是因為他能夠舉賢納士,不拘一格。
  • 浩瀚海洋萌寵家族,既美麗又神秘,用斑斕顏色做致命武器,一生只需...
    原創 Tia STEAM在線圖源:pixabay提起藍色海洋中的生物,我們常會想到繽紛的魚群、銀光閃閃的水母、綠色的水藻、還有巨大的鯊魚等。然而,最近小編卻被一類叫「海羊」, 「海兔」的海洋小生物萌化了。
  • 考慮月球影響,日月相衝(月全食)時太陽引起的海洋潮汐計算分析
    連接文字圖片經計算對比可知,當日月相衝(月全食)時,太陽對地表正垂點單位質量的引潮力是太陽對地表反垂點單位質量引潮力的約6.496倍;而太陽對地表反垂點單位質量的引潮力僅為太陽對地表正垂點單位質量引潮力的約0.1540。
  • 地球是一個海洋的世界,太陽系還有比地球水資源更多的星球嗎?
    地球表面的71%被海洋覆蓋,而陸地面積只有29%。站在地球上,你可能感覺不到陸地和海洋面積的巨大差距,但如果站在太空中,你會看得非常清楚。 人類居住的陸地被海洋隔開,形成五個板塊。浩瀚的海洋讓地球看起來像一個水的世界,很多人把地球叫做水球。那麼地球宇宙中的水資源,也可以稱之為富水星球嗎?
  • 推薦5本科幻類書:天馬行空的想像,浩瀚的宇宙有無窮無盡的奧秘
    推薦5本科幻類書:天馬行空的想像,宇宙的奧秘是無窮無盡的!大家好,小編今天又和大家見面了。小編也算是一個老書蟲啦,各種類型的小說都會去看一些,可以給大家推薦不同類型的書籍哦。今天小編給大家推薦5本科幻類書:天馬行空的想像,浩瀚的宇宙有無窮無盡的奧秘!
  • 海洋中文書單| 讓這些書,帶孩子去了解浩瀚大海.
    我火速挑出第一批海洋相關繪本,帶娃讀起來。3個多月海洋相關書籍,整理出2份海洋主題書單(一份中文,一份英文)。我把書籍按趣味程度分為3類,初階閱讀書單是故事為載體,科普是輔線,這類書籍讀起來輕鬆有趣,適合作為孩子的海洋主題初讀物。進階閱讀書單就是比較輕鬆的科普,雖然沒有故事為載體,但是文字比較簡單易懂,適合想要進一步了解海洋的娃閱讀。
  • 他偶得神秘珠子,修逆天功法衍神訣,且看他如何踏上巔峰君臨天下
    麼麼噠~~(點擊書籤即可閱讀)第一本:《玄天戰尊》,作者:妖月夜簡介:寒門子弟韓宇,資質平庸,卻偶得神秘珠子,修得逆天功法衍神訣,從此修為一日千裡,一個神秘浩瀚的世界,在他眼前逐漸展開!男兒為了家人,當拋頭顱灑熱血,殺盡仇敵!為了紅顏知己,當捨生忘死,一往無前!任你驚才絕豔,敢犯我者必誅!且看他如何,斬去荊棘,一步步踏上巔峰,君臨天下!
  • 日月角,這個面相部位反映父母身體等情況,天下父母心,值得一看
    天下父母心,作為子女,每個人都應多關心,多關愛自己的父母,留意父母身心一點一滴的變化。特別是現在的人很多都遠走他鄉,離開父母在外工作。每年見面的機會少之又少,最起碼應每天都給父母一個電話,一個視頻。當然,能在身邊盡孝道是最好的。
  • 長葛首屆海洋動物狂歡節即將盛大啟幕,5月15日-17日開啟海洋之旅
    對於浩瀚神秘的海洋,每個人心中都有一顆好奇種子,想探索未知的海洋世界,體驗無垠的奇妙之旅。這一次,海洋精靈漂洋過海,空降長葛,讓您在家門口,即可赴一場浪漫的海洋之約,邂逅不一樣的海洋大咖。5月15日-17日,長葛恆大翡翠華庭首屆海洋動物狂歡節即將啟幕,快邀上家人和朋友一起來開啟海洋之旅!
  •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裡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裡。幸甚至哉,歌以詠志。當時正值初秋,天海蒼茫,海水浩蕩,一座座山島在岸邊高高挺立;那碣石山上的樹木,蔥蘢繁茂,岸邊的百草也依然碧綠;陣陣秋風拂過,海面上巨浪湧動。雖然這秋風、這洪波帶來了一絲涼意,但站在碣石之巔,曹操雄心萬丈,他的頭腦中一直在閃現這樣幾個字:「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
  • 《天下貳》紫陌與綠蘿劍匣拓出你的美
    《天下貳》紫陌與綠蘿劍匣拓出你的美 2011-06
  • 紫微鬥數第19課:案例一②(身宮趨向、行走天下、日月反背)
    03但同時呢,破軍星在這裡,意味著這個人雖然有技術專長,但是會出走在外,以專業技術行走天下。這種行走天下四海為家的人,在相術上也可以觀察到,如圖19-2:圖19-2在圖中,是一個人的後腦勺,在後腦的脖子上面那個部位,那一塊骨頭,一般四海為家的人,這個骨頭都是圖中這個樣子。當然,如果不是光頭的話,一般都比較難觀察。
  • 「天下天后第一宮」南沙天后宮,在廣州可以看到海的地方!
    打開廣東省的地圖,可以看到,廣州市大部分區域,都被陸地環繞,僅有南部一處狹窄延伸的入海口,它屬於廣州市的南沙區,珠江從這裡流入海洋。今天我們要介紹的景點,就位於這裡。它地理位置絕佳,依山望海,自然風光宜人,也是廣州著名的祈福聖地,香客來來往往、絡繹不絕。說到這裡,不少人可能猜出來了,它就是南沙天后宮。
  • 紫微鬥數——武曲星和日月夾財格、日月夾命格
    日月夾財格    紫微鬥數全書的定富局中一個格局——日月夾財,原文為,「日月夾財,不權則富」,「日月夾財 武守命日月來夾是也,財帛宮亦然。」    紫微鬥數全書定貴局中有一個格局——日月夾命格。原文為,「日月夾命 不坐空亡遇逢本宮有吉星是也。」日月夾命格,命宮在醜未,有太陽與太陰來夾。主命造一生富足,財運亨通。未宮優於醜。(日月夾武貪又稱武貪格)。   日月夾命格有四種情況,分別為天府在命,坐醜未宮,或者武曲貪狼在命,坐醜未宮。
  • 日月並明格
    ,簡稱日月並明。本人根據經驗得日月並明成格者多主貴大過富,太陽太陰會照於命,剛柔並濟,天梁為人沉穩,老成見到,慈善大度,廉潔無私,多是文官而非武官。相關斷語鬥數全書曰:「科權對拱躍三汲於禹門,日月並明佐九重於堯殿」,這裡我為大家詳細解釋一下:首先科,指化科,權指化權,對拱即分別入命宮和遷移宮對照,而躍三汲於禹門,禹門也叫龍門,所以化科和化權對宮此時有鯉魚躍龍門之象,在人事則有飛黃騰達之意,如加官進祿,金榜題名等;日月並明則是太陽太陰處於廟旺之處;佐九,這個詞語涉及到中醫用藥組方原則君臣佐使
  • 保護海洋空間資源 提高生態服務功能
    黨中央高度重視海洋工作,習近平總書記對海洋事業發展寄予厚望。黨的十九大部署「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強調「創新引領東部地區率先實現優化發展」,對海洋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新時期,海洋工作核心任務是全面保護海洋空間資源,全面提高海洋生態服務功能。保護海洋資源,必須從資源載體的海洋空間保護抓起;提高海洋生態服務功能,必須從海岸帶生態系統保護抓起。
  • BBC《藍色星球Ⅱ》出書了,讀完想和海洋說聲:對不起
    它們形成了完美的生態鏈,彼此依存共同維繫海洋的健康,進而維繫地球乃至人類的健康。然而貪婪的人類給它們帶去了災難和痛苦。我們總以為海洋之浩瀚可以代謝那些陸地上無法代謝的物質,就像一個任性的孩子一樣,以為父母可以滿足他一切不合理的要求。有害物質科學家發現一頭小海豚死了,解剖得知它可能是飲了母親有毒的奶水致死。
  • 夢見海洋 大海是什麼意思?做夢夢見海洋 大海好不好?
    夢見海洋 大海是什麼意思?做夢夢見海洋 大海好不好?
  • 紫微鬥數格局:日月同宮格、日月並明格(丹犀桂犀格)
    日月同宮格 日月同宮格條件:日月同宮只可能在醜或未,在醜比在未為好。二星同宮照命比同宮坐命為強。如日月同宮在丑時,命宮坐未比命宮坐醜為強。優點:思想發達,智慧趣人一等;早年即開竅,能將所學變化運用,而漸漸亨通。喜化權、化科會照,允文允武,大貴之命。古賦云:「日月同臨,官居侯伯。」,在醜宮,個性較保守,做事嚴謹,剛柔並濟,不逾規矩。
  • 紫微鬥數富貴格局——日月並明格
    在紫微鬥數中「日月並明」格是一種貴大於富的格局,詩云:「日月同明氣象新,少年學問播聲名;幾番生轉功名盛,定作朝中爕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