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家:這10種行為正在摧毀年輕人的自信

2021-01-10 進擊的喵嗚

你可以擁有世界上所有的知識,但如果沒有建立起做事情的信心,它就沒有任何意義。

20年前,當我們高中的惡霸們稱她為處女和書呆子時,我最好的朋友薩拉只是笑了笑,她真誠而且自信地說:「謝謝你。我對此感到非常自豪。「那些惡棍說的話,從來也沒有困擾過她。這只是莎拉在自信上的一個小例子。

今早,當我收到一位長期訂閱博客的人發來的電子郵件時,我想起了莎拉。這位發來郵件的人叫萊恩,他在一所小社區大學裡讀書,他也為類似的欺凌問題而掙扎。在詳細描述了自己的困境後,他在郵件中寫道:

「我愛你的書,還有博客。兩者都幫助我度過了人生的低谷。但是,即使我已經取得了進步,我也經常在自信中掙扎。這些惡霸真能打敗我。我知道我破碎的信心給我帶來了沉重的打擊。因此,我現在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學會如何「走出自信的人生」,改變那些扼殺我信心的行為。」

因此,為了幫助萊恩更接近莎拉的腳步,我總結了一些會「扼殺信心的行為」。

1. 捲入了許多不必要的爭端。

有些人喜歡無緣無故地挑起爭議。不要相信他們的鼓吹,遠離他們的爭議,不要因此影響自己。相反,想像一下,如果你的每一天都用在你認為最積極的事情上,那麼你會發生什麼。與其生氣於別人的爭議,不如一笑了之;不用為別人展現自己而嫉妒,應該轉換為欽佩。生命太短暫,沒有時間去爭論、鬥爭或過於消極。想想那些你愛的人和愛你的人,然後昂首闊步地離開這場鬧劇。

2.尋求周圍每個人的認可。

自信的人沒有興趣去取悅他們遇到的每一個人。他們意識到,並不是所有的人都會在事情上達成一致,因為這就是生活。他們關注的是人際關係的質量,而不是數量。所以不要讓別人的意見來決定你是誰、你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當你放棄給每個人留下好印象的時候,你就會開始對一部分真正重要的人留下好印象。當你贏得這幾個人的信任和尊重時,不管你去哪裡或嘗試什麼,你都會充滿信心地去做,因為你知道那些重要的人會站在你的身後。

3.一次又一次地找藉口。

制定一個比你的藉口更重要的計劃。有太多事情需要我們去做,去創造,去經歷。自信的人擁有自己的思想和行動。當他們遲到時,不會責怪擁擠的交通。他們不會用「我沒有時間」或「我只是不夠好」這樣的藉口來原諒自己的缺點和錯誤。他們會抽出時間,不斷改進,直到看到結果。即使是小小的努力,也比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藉口更有效率。所以,不要把每一個障礙都當作藉口,應該把這些障礙看作是通向你目標的一條道路。

4. 忽視你的想法和自覺。

直覺是非常真實的,它是永遠不會被忽視的,因為它來自於你的潛意識深處,並且來源於你以前的生活經歷。如果其他人都對你說「yes」,而你的直覺卻告訴你「no」,那通常是有原因。

當面臨困難的決策時,尋找你能找到的所有信息,儘可能的學習你所能學習到的知識,然後傾聽你的本能。相信你自己。要知道,相信你的直覺就等於信任你真正的自己;你越相信你的真實自我,你就越能控制自己的目標和夢想的實現。

5. 用軟弱的語言削弱自己的能力。

自信的人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意圖。想想這兩個博主之間的區別:

一個說,「是的,我是個博主。你也喜歡冥想和瑜伽?太棒了!我們需要聯繫。看看我剛剛發布的新正念指南吧。」

「嗯,我試著寫博客,但不確定我做得對(緊張地笑)。我真希望早點開始…。」緊接著是一堆廢話。

你認為誰的意見、評論和社交分享最多?

如果你想要做某件事或成為某種人,那就不要用軟弱的語言削弱自己的能力,說出你的真心話。

6.總是想,「為什麼是我?為什麼是我?

「自信的人認為,「為什麼不是我?」

然而現實是,許多人覺得他們必須等待被僱傭、足夠優秀、被選中。就像好萊塢電影中陳詞濫調的情節,男女主人翁不知何故「被伯樂發現」。但自信的人知道,可以選擇自己的道路。他們可以選擇追隨自己的夢想。他們非常平靜,不會太張揚地去做他們想做的事。

7.需要永遠正確。

自信的人採取立場時,並不是因為他們認為自己總是對的,而是因為他們不怕犯錯。驕傲自大的人往往採取立場,然後說教,爭論,完全無視不同的意見或觀點。他們「知道」他們是對的(即使他們錯了),他們也想、也需要讓你知道你的「錯誤」和他們的「正確」。

然而,他們的行為並不是自信的標誌,而是欺凌者的標誌。真正自信的人不介意被證明是錯的。他們知道,找出「正確的東西」比「正確」要重要得多。當他們錯了的時候,他們能夠承認錯誤,並感激所吸取的教訓。

8.只想自己說話

不停地說話求人注意只是不安全的另一種面具。因此,自信的人通常是安靜的和謙遜的,他們聽的更多。他們已經知道自己的想法,所以他們想知道你的想法。跟隨他們的腳步,就討論的主題提出開放式的問題,並讓他人能夠自由的思考問題。通過討論問題來學習,因為就算你知道很多,但不是一切時,唯一讓人進步的方法是多聽。

9.讓成功影響你的頭腦,讓失敗影響你的心靈。

如果成功使你自大,你就沒有真正成功。如果失敗使你下定決心,你並沒有真正失敗。應該以不同的方式來看待成功和失敗。不要把每件錯誤都當作自己的錯,也不要在每件事都好的時候自以為是。做一個謙遜的終身學習者。創造,享受,學習,愛,經歷,成功,失敗,堅持,犯錯,進步,冒險,會讓你在每一天都所收穫。

10.逃避新的生活。

離開這裡,出去感受生活。雖然有時候會受傷。但是,如果你在周圍築起一堵無法穿透的牆,痛苦會更深。「你自己100英尺高的安慰牆,讓你自己遭受牢獄之災」。生命太短暫了。不要因為害怕做出錯誤的決定而妨礙你做出任何決定。你有太多美麗的地方可去了。每天都充滿了可能性。

作者:MARC CHERNOFF

譯者:喵嗚

相關焦點

  • 心理學家:如果一個人具有這4種行為,說明他沒有本事只會裝
    生活中我們不難發現,一個人有沒有本事,和其內在思維相關,正如惰性思維會在不知不覺中摧毀我們的上進心和行動力。而那些有所成就的人,大多擁有著開放的思維和先進的理念。 可見,思維模式影響著一個人的一生,它是深藏於我們內心之中的潛意識。心理學家認為,如果你存在這四種行為,說明你沒有本事,只會裝。
  • 哭窮、承諾、欺騙,父母這3種行為,正在奪走孩子對你的信任
    心理學家提醒:如果父母有下面3種行為,說明你正在毀掉孩子對你的信任。011、哭窮每個人都有欲望,大人如此,孩子亦如此。當孩子看到自己喜歡的零食、玩具、遊戲機時,也會產生購買衝動。很多家長為了圖省事,常常用哭窮的方式拒絕孩子。
  • 看看心理學家是怎麼做的
    摧毀一個人有多簡單,在研究人類心理的心理學家面前,這似乎是一個很好回答的問題,他們能有能有無數種方法,摧毀一個人的心理。下面我們就來看看歷史上,心理學家是怎麼輕而易舉的摧毀人類心理的。1.恐懼實驗人類情感是心理學的研究領域行為主義心理學的創始人約翰·華生。他最著名經歷就是開展了小艾伯特恐懼實驗。該實驗揭示了在一個嬰兒身上是如何形成對恐懼的條件反應的。
  • 孩子不自信?很多都源於父母的10種行為
    現實生活中,很多孩子不自信。但究其根源,很大程度上是由於父母教育不當所致。 以下10點是家長教育孩子過程容易做錯的傷害孩子自尊心的行為。如果不對這些行為加以避免,會極大地傷害孩子的自尊心。
  • 心理學家:正在撒謊的人有這7大特徵,碰到這樣的人,請小心
    所以,在很多情況下,說謊是一種必要的行為。那麼如何判斷一個人是否在撒謊呢?心理學家指出,說謊的人有七個特點。用手捂住嘴如果一個人沒有撒謊的經驗,他的行為很容易看穿,有很多習慣性的動作。例如,把你的手放在你的嘴的行為是無意識的,設計來隱藏謊言。同樣,他可能會使用其他動作,比如假裝閱讀微信消息。
  • 這十大跡象表明,你正在培養一個高智商的孩子
    這套智力量表用心理年齡與生理年齡之比,作為評定兒童智力水平的指數,而這個比被稱為智商,用公式表示就是: IQ=MA(心理年齡)/CA(生理年齡)×100 除此之外,還有另一種使用廣泛的智力測驗量表,是美國心理學家韋克斯勒設計制定出來的。它包括兒童智力量表、成人智力量表、學前及學齡初期智力量表。
  • 10種方法幫孩子建立自信
    第1頁: 第2頁:    我們希望孩子能夠面對生活的挑戰,而非逃避;戰勝心理上的壓力,而不是退卻;自信正是所有優秀素質的基礎,自信讓孩子更有幸福感,更容易實現夢想。自信是讓孩子終身受益的品格。父母可以做10件事幫助寶寶從小建立自信。
  • 摧毀一個人有多容易?心理學家:簡單的三句話就能做到
    所以說,想要摧毀一個人,其實是很簡單的,只要持續地給對方施加某種特定的影響,也許用不到1年,就會有很明顯的效果,比如說下面這些話。(1)驕橫一個人的話:你沒有錯,錯的都是別人自省是一個人內心中最後一道防線,一個智慧的人,會經常審視自己,看看自己有沒有在不知不覺中,犯了錯誤,違背了初心,走錯了道路。
  • 心理學家:一個人總對你做這些事,一定要防範,小心被摧毀
    從心理學角度來講,要是有人對你做這些事情,那他可能是正在試圖毀滅你,不管你是否強大,也會無法抵擋,所以在這之前趕緊走,千萬別猶豫。1、持續壓力心理學家研究表明,持續壓力比瞬間爆發的壓力更恐怖,因為在持續的壓力下,每個人的心理承受能力都是不一樣的。但是都會有同樣的狀態,會使得精神容易出問題,而且出問題還難以察覺。
  • 數以萬計的年輕人正在算命
    最後她總結道:這說明中醫多麼的博大精深啊!我心想,這是中醫嗎,這得是巫醫了吧?且不說這事究竟是真是假,因為我也沒親眼見到。但在中國廣袤的土地上,尤其是欠發達城市和鄉村中,這種關於神秘力量的話題總是讓人諱莫如深又津津樂道。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用「未知現象」來概括這類事物。
  • 心理學家:夢見一個人,意味著他正在想你?心理學家告訴你真相!
    有句諺語說,你夢寐以求的人正在想著你。夢是潛意識的重組。心理學家弗洛伊德說:「夢是人的潛意識的延伸,人的潛意識是通過夢在表層意識中表現出來的」。這意味著夢的內容與當天的想法有關。我們的夢想是整理白天收到的信息。
  • 夢見一個人,意味著他正在想你?心理學家的答案很意外
    隨著科學的進步,人們對夢的認識越來越深入,但還是存在一些舊思想,認為夢往往代表著某種隱喻,並以此來指導自己的行為。 有一種浪漫的說法:夢見一個人,意味著他正在想你。 對於戀愛中的雙方或者單戀的一方來說,這都是非常美好的。但事實真是如此嗎?
  • 心理學:想要摧毀一個人,只需做這三件小事就足夠了
    可是,想要摧毀一個人卻是輕而易舉。心理學家對此進行了研究,他們發現貼標籤、心理暗示、否定就能從心理層面上將人摧毀。一、標籤效應當一個人被貼上標籤時,他就會作出自我印象管理,使自己的行為與所貼的標籤內容相一致。這種現象是由於貼上標籤後面引起的,故稱為「標籤效應」。
  • 心理學家:每一個人都會做這四種夢,第二種的春夢,令人難以置信
    心理學家:每一個人都會做這四種夢,第二種的春夢,令人難以置信第一種夢境:做夢時夢到自己從高處墜落在日常生活中你平時在做夢的時候,有時候會夢到自己站在一個懸崖旁邊然後背後有一個人直接把你推了下去。而且醒來以後的你會發現自己在床下了。
  • 口吃說話的這些表現,正在讓我們成為「討好型人格」,需要警惕
    心理學家布萊柯在自己的著作《討好的毛病:治療討好他人的綜合症》中提到,一心想要當好人,屬於一種心理有害的疾病,它渴望用對他人做好事來換取自身的肯定和讚美,會嚴重降低自身的行為判斷力和自控能力。其實我們每個人都在生活、工作中或多或少地討好過別人,也許是為了得到別人的稱讚,也許是為了受到別人的肯定。但是次數過多的討好,讓自己失去了自我。
  • 心理學:這3種性格的女人,往往最「好命」,很準的
    據心理學家研究結果顯示:造成這個問題的關鍵,就是女人的性格。正所謂性格決定命運、性格即命運。通常來說,這3種性格的女人,往往最「好命」,很準的——1、決不屈服於命運在不幸的命運面前,我們能做什麼?無奈、嘆息、憤懣,抑或是坦然。
  • 心理學家:年輕人敢於揭露社會陰暗面,是時代發展良好的表現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如今是網絡時代,網絡「噴子」受到大眾的一致譴責,而年輕人對社會的不滿能否直接與「噴子」劃等號呢?不少人對年輕人批判社會陰暗面的行為評價為思想偏激,這具有實際證據,還是本身就荒誕可笑?對社會陰暗面的洞察當今,人們可以自由抒發自己對某一問題的看法,促使網絡上到處都是對社會的批判性話語。
  • 這10種行為,會慢慢消耗你的「陰德」,要警醒!
    種善因,結善緣,得善果,感恩您點點「關注」,感恩您閱讀本文。古人常說:「德者,得也,世間萬有,唯有德者居之。」佛法認為,一個有德之人,就有了世間的福德資糧,如果我們不去損耗自身的陰德,就不會招來災禍。在佛教看來,這10種行為,會慢慢消耗你的陰德福報,一定要警惕,一旦福報耗盡,必有禍殃,要想遠離災禍,就要遠離這10種行為。第一、心量狹窄。佛家常說:「量大福大。」一個人的心量有多大,福報就有多大,如果一個人心量狹窄,總是自私自利,喜歡斤斤計較,福報就會被損耗,這樣的人會越活越苦。第二、嗔恨心重。
  • 能讀心、會催眠,你對心理學家還有多少種誤解?
    因為我們每個人都經歷著心理活動,既觀察著別人,也體驗著自己的心理與行為,所以,大家對心理學都有這自己的解讀。而這些解讀,不乏偏見和誤解,我們一起來看一下,你是不是「躺槍」了。  1、心理學家知道你在想什麼  大多數心理學者都有過這樣的經歷:當周圍人得知了你的職業,他們會馬上好奇地發問:「你是學心理學的?那麼你說說我正在想什麼……」人們總是以為心理學家應該能透視眼前人的內心活動,和算命先生差不多。你不是研究人的心理嗎?「研究心理」就是揣摩別人的所思所想。
  • Pua精神控制套路分解,6種實用方法助你走出困境,自信的女人最美
    不斷的心理暗示會形成潛意識,它會影響你的判斷,影響你的行為,絕不是偶然。所以小心這種自尊摧毀陷阱。很多人覺得洗腦的手段很拙劣:「這樣也能騙到人?還不是她太笨?我就不可能被洗腦!」事實上,洗腦比你想像中簡單。只要有毅力,並不需要縝密的邏輯,就能讓人心理的防線一潰千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