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合格線」躍升到「優秀線」,2020十件民生實事讓百姓基本生活有...

2021-01-20 杭州日報

記者 張向瑜

曾經,老舊小區時不時會發生漏水、斷電等煩心事。經過改造,不僅水、電、氣、路得到完善,還補上了公共服務短板,不出小區就能滿足養老、幼託、購物等部分需求;

曾經,因村莊道路陡峭,山貨銷路不好。經過農村公路建成、城鄉公交開通,農產品走出大山,遊客走進大山,村民的日子越來越紅火……

這一個個改變,是2020年杭州十件民生實事最好的見證;而改變的背後,映襯的是老百姓一張張舒心的笑臉、一句句連聲的稱讚,是民生實事最好的收穫。

正是這些笑臉和稱讚,構成一幅飽蘸著民生溫度的杭州畫卷。生活在這座城市的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持續提升。

百姓基本生活有了更好保障

小小一滴水,窺見大民生。

2020年8月的驕陽下,臨安區錦城街道錢王鋪村的沈秋華,把用了20年的兩口大水缸,翻了個身缸口朝下,堆在了院子角落。以往每逢乾旱季,村民每天必須把兩口水缸挑滿水。如今,隨著農村居民飲用水民生實事的實施,村民只要擰開水龍頭,清水譁譁而來。「水缸用不上了,當擺設用嘍。」村民的話語中透著幸福。

最新統計,2020年該民生實事提升47.9萬農村居民飲用水品質,城鄉規模化供水工程覆蓋人口比例達到93.5%,超額完成目標任務。

同樣在去年夏季,家住下城區泰和苑小區的周阿姨,打開水龍頭時也笑逐顏開。因為管網老化、鏽蝕等原因,她家所在這幢高層的自來水,一直以來水質渾濁。而通過二次供水改造,徹底解決了這個生活「痛點」。據了解,2020年全市110個老舊小區高層二次供水改造完工通水,超過100個的目標任務。

和自來水管網一樣,「四好農村路」在2020年也有了更密集的「排兵布陣」。

條條通衢,實惠百姓。「四好農村路」不僅為出行帶來便利,更是為居民增收和鄉村振興帶來機遇,有效打通了「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的暢途。

桐廬縣分水鎮外範村村民毛吉林,現在已習慣將自家產的青筍乾送到集鎮上賣。可要放在以往,要去趟鎮上不容易。作為桐廬縣海拔最高的村莊,進出的9公裡山路崎嶇陡峭。直到農村公路建成、城鄉公交開通,村民隨時能把土產帶到集鎮上,個個成了暢銷品。「拿到鎮上去賣價格高,多賺點錢。」毛吉林笑得很憨厚。

新改建農村公路491.79公裡,遠超330公裡的年度任務;302個老舊小區改造完成;新建成放心城鄉農貿市場73家,佔全年任務的140%……「柴米油鹽、吃穿住行」,杭州為民辦實事「一步一個紮實腳印」,讓百姓基本生活得到更好保障,從「合格線」躍升到「優秀線」。

弱勢群體得到貼心關愛

下城區長慶街道柳營社區的李志潮家,2020年經歷了一次脫胎換骨的住房改造。「我還以為就換個馬桶,沒想到全翻新了,感謝啊!」說起這事,李志潮激動萬分。

在改造前拍攝的照片裡,他家牆面電線橫七豎八,設施老舊,昏暗擁擠。可視力不好、行動不便,加之生活不寬裕,李志潮對裝修房子一直「望而卻步」。

通過困難殘疾人家庭無障礙設施改造項目的施行,現在他家煥然一新,照明線路和各房間進行了整體改造,門口臺階一側還為他安裝了扶手。

2020年,和李志潮一樣,全市有1768戶困難殘疾人家庭完成改造,完成率達122%。通過改造,肢體殘疾人可以自己在家洗澡、做飯,聽力殘疾人可視電子閃光門鈴,視力殘疾人可以操作語音控制的智能電器,實現了生活的便捷和出行的暢通,擁抱更美好的生活。

「人人都會老,家家都有老」。和助殘事業一樣,養老服務關乎民生、連著民心。以困難老年人家庭適老化改造為例,實行全流程「一戶一策」貼心服務,2020年全市共完成1978戶,有效提升了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和居家生活品質。

65歲的馬友標是蕭山區新街街道盛中村的低保對象。在對他家的改造中,除了各種適老化標準設施外,考慮到他走路不便,還專門配備了一隻移動式馬桶。老馬的妻子感嘆,以前既要照看丈夫,又要照顧孫子,一個人根本應付不過來,這次改造後解決了不少後顧之憂。

此外,全市新建鎮街級示範型居家養老服務中心73家、養老機構床位3255張,該項實事總體完成率達196.98%。

見微知著,枝葉關情。看似家長裡短的小事,訴說的卻是雪中送炭的溫暖。2020年杭州十件民生實事,散發的溫暖正輻射廣大百姓尤其是弱勢人群,做到全面奔小康的路上「一個也不能少」。

農村居民享受文化「大餐」

「走起來、走起來,身體與音樂節奏融合在一起」「手肘抬高一點,帽尖要始終朝向觀眾」……在轉塘街道長埭村農村文化禮堂,排舞隊員們在專業老師的指導下,正在練習《我們都是村裡人》的村歌伴舞,歡笑聲不斷傳來。

農村文化禮堂鄉村鬧,美好生活日子火。

從2012年到2020年,杭州的農村文化禮堂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由點到面、由盆景到風景,成為基層文化建設的「金名片」,也成為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新地標」。到2020年底,八年來累計建成1939家農村文化禮堂,基本實現全市500人口規模以上村全覆蓋。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杭州堅持需求導向,通過政府公開招標採購戲曲、綜藝、雜技、滑稽戲等文化服務項目,採用「你點我演」菜單式的預約方式,把老百姓真正喜歡的曲目配送到文化禮堂,打通了公共文化服務群眾的「最後一公裡」,得到了當地百姓的普遍讚賞。

與此同時,以農村文化禮堂為「媒」舉辦的系列活動精彩紛呈,如開展基層理論宣講、「鄉村文化」走親等活動,開展最美家庭、最美婆媳、最美鄰裡等評選,開展傳統禮儀、人文關懷等活動,用紅色文化、家國情懷、文明鄉風浸潤鄉村。

據統計,2020年全市累計為文化禮堂送出文化活動2531場,活動場次完成率為140%。

「千家文化禮堂、萬場文化活動、百萬群眾參與」,一座座農村文化禮堂,把文化生機注入美麗鄉村,將鄉風文明播進農民心田,「點亮」農村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繪就了一幅鄉村文化振興壯闊圖景。

編輯 王依丹

相關焦點

  • 2020民生實事⑧|為這個100%,他們豎起大拇指
    民生實事之實現所有具備條件的鄉鎮和建制村通客車目標已完成截至2020年8月底,全國具備條件的3.1萬餘個鄉鎮和54.1萬餘個建制村通客車,基本實現了具備條件的鄉鎮和建制村100%通客車目標。農村客運網絡不斷完善2020年,交通運輸部指導各地加快農村客運網絡構建、豐富農村客運運營形式、完善城鄉運輸站場功能、加大農村客運扶持力度,持續提高城鄉客運網絡的覆蓋廣度、深度和服務水平,基本實現了具備條件的鄉鎮和建制村100%通客車目標,其中建制村通公交和通班線客運的分別為38%和52%,形成了以縣城為中心、鄉鎮為節點、建制村為網點,遍布農村、連接城鄉、縱橫交錯的農村客運網絡
  • 鄭州市金水區人大在河南率先票決出2020年度十大民生實事項目
    中宏網河南6月22日電(記者 劉濤 通訊員 李慧敏 臧躍鵬)「根據《鄭州市金水區人民政府2020年度民生實事項目區人大代表票決辦法》和計票結果,金水區人民政府2020年度民生實事項目是……」隨著工作人員的鄭重宣讀,河南省人民大會堂內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
  • 2020年溧水真的很拼~
    溧水民生實事亮點頻出2020年實施的10件50項任務中45項已全面完成,為民辦實事真正辦到百姓的心坎上教育供給不斷增加,公共衛生體系健全,為老服務能力增強,人居環境持續提升,水環境全面改善,住房條件顯著改善,城市管理共建共享……隨著2021年民生實事的「新鮮出爐」,溧水區亮出的2020年民生實事「成績單」,用實實在在的成績兌現了承諾,民生實事亮點頻出
  • 青島發布2021年市辦實事情況,又一波民生「紅包」來襲
    1月13日上午,青島市十六屆人大五次會議秘書處發布了2021年市辦實事情況,又一波民生「紅包」襲來!據了解,2021年市辦實事共10件32項,所選項目涵蓋「就業、教育、居住、交通、醫療、環境、養老、救困扶弱、文化體育、政務服務」等基本民生領域,推動民生水平在發展中不斷完善、穩步提升。2021年市辦實事要怎麼辦?記者逐項探進展。
  • 堅持人民至上 增進民生福祉——2020年我市民生和社會事業發展綜述
    2020年,我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人民至上,著眼補短板、強弱項,加強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工程建設,逐步提高民生供給質量和服務效益,切實把高質量發展體現在增進民生福祉上。  2020年,我市持續優化財政支出結構,全力兜牢兜實民生事業「保障網」,民生和社會事業支出佔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比重保持在70%以上。
  • 豫論場丨這份民生答卷,暖暖的,很貼心
    一人穩定就業,往往意味著一個家庭有了基本生活保障。解決好就業問題,對於保障社會穩定、擴大消費、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等具有多重意義。對於河南這樣一個勞動力大省而言,疫情衝擊之下,解決好就業問題並不容易。所以我們看到,招才引智的力度在加大,面向高校畢業生的專項招聘行動紛紛啟動,探索「四有一可」模式支持農民工返崗創業,這些創新之舉具有很強的針對性,既著眼當下,又放眼長遠。
  • 2020重點民生實事 | 學校盡心 孩子開心 家長放心 破解「三點半...
    2020重點民生實事 | 學校盡心 孩子開心 家長放心 破解「三點半」難題渝中在行動!自2020年9月渝中區開展義務教育階段課後服務以來,各校因地制宜,制定出各具特色的課後服務工作方案,解決「三點半」難題,讓孩子們更好成長,切實增強人民群眾教育獲得感、幸福感。
  • 常州2020年民生實事項目均已完成,你滿意嗎?
    常州2020年民生實事項目均已完成,你滿意嗎?
  • 今後在村裡就能辦理150多項民生業務
    服務下沉 辦理業務無需出村1月4日上午,蘆苞鎮西河村委會的岑植超切切實實地享受到家門口辦事的便利。「以往辦理計生業務,要到鎮行政服務中心,開車需要20多分鐘,如果坐公交就更久了。獨樹崗村委會政務服務大廳內,市民正在辦理業務。
  • 福城:著力補民生短板 築「幸福之城」
    民生為先 由「政府配菜」到「群眾點菜」,今年首批民生微實事上馬「以前開車出門要兜兜轉轉好幾條小巷才能駛上主幹道,現在道路交通順暢多了,開車出行心情都暢快了。」不久前,伴隨著福城辦事處章閣路實現全線通車,章閣片區交通擁擠狀況顯著改善,轄區百姓齊聲點讚。由於歷史原因,龍華新區福城辦事處在民生領域欠帳較多,隨著人口的急劇膨脹,高標準解決民生難題已刻不容緩。
  • 「2020年度佛山版權十件大事」出爐!看看都有哪些?
    1月14日,佛山市版權局綜合市民投票情況和佛山市工作實際,正式公布「2020年度佛山版權十件大事」。佛山獲「2020年中國版權金獎」等十件版權大事從30件標誌性候選事件中脫穎而出成功入圍。 2019年12月,國家版權局批覆同意佛山創建「全國版權示範城市」。
  • 2020年度山東教育十件大事
    2020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是山東教育抗擊疫情、攻堅克難、擔當作為、狠抓落實的重要一年。綜合網絡投票結果和專家評選意見,在20件入圍候選事件中確定「2020年度山東教育十件大事」。
  • 王永利:百姓滿意不滿意 時代問卷人民答——總臺《中國經濟生活大...
    7月6日晚,總臺財經節目中心播出的特別節目《中國經濟生活大調查(2019-2020年)》13萬個樣本,這是目前全球最大規模的民生感受型調查,針對2019-2020年特殊的國際經濟環境,美國頻繁挑起針對中國的貿易摩擦,那麼中國百姓生活怎麼樣?滿意不滿意?有什麼民生訴求?
  • 為民興辦實事
    (5)引導高校畢業生到企業就業1000人,加強基層企業人才儲備。    (6)建成人民公園、天水電大後院立體停車庫和天河廣場、岷山生態文化公園地下停車場等,新增城區停車位3000個。    (7)新建城區人行過街天橋2座、藉河跨河大橋連接藉河風情線便橋3處,整修城區主次幹道10萬平方米。    (8)新建市區社區便民市場5處。
  • 2020年度山東教育十件大事正式發布!
    2020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是山東教育抗擊疫情、攻堅克難、擔當作為、狠抓落實的重要一年。綜合網絡投票結果和專家評選意見,在20件入圍候選事件中確定「2020年度山東教育十件大事」。我們一起回望,為的是2021更好出發!來看看哪十件教育大事最終上榜!
  • 「點讚漳州2020十大民生實事」評選活動截止到今日16時,快來點讚...
    12月29日,由閩南網主辦的「點讚漳州2020十大民生實事」評選活動正式啟動,我市公安機關共有2個項目入圍候選,分別為: 01.警保聯動快騎隊 打造有溫度的警務改革; 09.持續深化「社區(鄉村)110」 打造基層社會治理「漳州樣板」。
  • 濟南市2020年承諾為民辦好的23件實事進展如何?一文速覽
    齊魯網·閃電新聞1月12日訊 2020年5月12日,濟南市第十七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公布濟南市2020年將為民辦好的23件實事,2021年1月12日,濟南市第十七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召開,對事情進展作出回應。半年多過去了,這些事情落實得怎麼樣了?一文速覽!
  • 人民觀點:民生無小事 枝葉總關情
    會場裡的一問一答,體現出習近平總書記對就業這一最大民生的高度重視,傳遞著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鮮明導向。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翻開歷史的照片,許多瞬間刻印在人們心中。湘西十八洞村的圍爐夜話,河北阜平農民炕上的盤腿而坐,湖北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考察時「武漢人喜歡吃活魚」的殷殷叮囑……習近平總書記念茲在茲的,始終是人民群眾,始終是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