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3-13 20:53 |浙江日報
文 | 豌豆妹
「也許全部民間故事中最著名的要算《灰姑娘》了。」美國當代著名民俗學家斯蒂·湯普森在《世界民間故事分類學》給出了這樣的觀點。
據湯普森估計,僅在歐洲就存在不下於500 個灰姑娘的故事文本,但最典型和知名的莫過於夏爾·貝洛和格林兄弟所搜集的灰姑娘故事素材。
「灰姑娘」故事在歐洲最早見於法國古典主義作家夏爾·貝洛的童話集《鵝媽媽的故事》, 其題材大部分來源於法國和歐洲的民間傳說。
而更為我們熟知的「灰姑娘」故事則是德國格林兄弟所搜集整理的,哥哥雅各布和弟弟威廉於1812-1815 年出版了《兒童和家庭童話集》,後來被譯成了《格林童話》,並廣為流傳。
如果翻看牛津詞典,「灰姑娘」的解釋是這樣的:Cinderella(灰姑娘),「girl or woman whose beauty orabilities have not been recognized 」 (美貌或能力未被賞識的女子)。
如此看來,「灰姑娘」已經由具體的童話人物變為一類人物的代稱了。
不過,要說到世界上最早關於灰姑娘故事的文字記載,則出自我國唐代段成式的《酉陽雜俎》中葉限的故事,發生地大約就在今貴州東南侗族聚居地區。
為什麼說是最早呢?因為段成式生活的朝代大約在晚唐。他比格林兄弟生活的年代要早1000 年左右,比法國的夏爾·貝洛也要早800 來年。
《酉陽雜俎》這本書呢,是一個筆記體小說,三十卷,二十篇,記載的大多是仙狐鬼怪、人事以至動物、植物、酒食、寺廟、考證等志怪小說。
■學者分析故事傳播圖
葉限的故事就在《支諾皋》上篇的第三則中。大致的劇情梗概是這樣的:
秦漢前南方一個洞主的女兒,名葉限。幼年喪母,從小聰明能幹,得到父親的鐘愛。
父死後,繼母對她百般虐待,並殺害了她精心飼養的一條魚。葉限得到「自天而降」的神人指點,將魚骨藏於屋中,「金璣玉食,隨欲而具」。
在一次地方的節日活動中,葉限瞞過繼母,「衣翠紡上衣,躡(踩)金履」去參加。因被繼母及異母妹察覺,倉卒逃離,遺下一隻金鞋。這隻金鞋為鄰近海島上的陀國主得到。
他派人到拾得鞋子的地方讓所有的女子試穿,終於「得葉限」,於是「載魚骨與葉限俱還國」,「以葉限為上婦」,而「其母及女,即為飛石擊死」。
(備註:不習慣白話文的風友,可在文末查看原文)
總結起來,灰姑娘故事風靡全球的五個橋段是非常關鍵的:後母虐待、難題考驗、神奇力量的幫助、夢幻般的身份驗證、與王子結婚。
■後母虐待
■難題考驗
■神奇力量的幫助
■夢幻般的身份認證
■與王子結婚
不過,葉限的故事可遠不如灰姑娘流傳得久遠。有學者總結出,原因就在於《格林童話》是從兒童文學的角度來搜集整理,通過形象生動的童話故事給孩子們灌輸道德品質方面的教育。
灰姑娘的故事實際上是勸善懲惡的類型,具有普世性的價值觀,不會過時。而《酉陽雜俎》的成書著眼點在於志怪,是為了娛樂、消遣,作為飯後談資。看吧,娛樂誤事。
成就千古名篇的機會就這樣白白地溜走了~~~
就像所有的小說改變成電影一樣,除了故事梗概的重要性,劇情發展的一波三折也是渲染讀者牽腸掛肚的重要道具。我們再來回味一下灰姑娘的悲慘遭遇:
後母為了不灰姑娘她參加宴會, 就命令她在兩個小時內撿完散落在灰裡的一盆扁豆,灰姑娘把鳥兒叫來了,一個小時完成了任務。
於是後母又要求她在一個小時內撿完兩盆豌豆,灰姑娘又一次呼喚小鳥來為她幫忙,結果只用了半個小時,可後母還是沒有答應讓灰姑娘一起參加宴會。
數一數,單單這裡,作者不惜三度濃墨重彩地渲染後母的惡毒。每一個句子,都會重重地撞擊善良讀者的心腸,「噢,我可憐的灰姑娘啊。」
更何況,後來的劇情一再大反轉:灰姑娘三次要求榛樹為她拋下美麗的衣鞋,又三次逃避王子的追蹤。
寫到這兒,我不禁腦洞大開想起來了最近的熱播劇《何以笙簫默》。按照理工科男生的邏輯,全篇劇情明明就可以濃縮成一個場景:七年前,女生因家庭變故不明就裡地不辭而別,今天兩人誤會消除重新在一起了,於是人們又相信愛情了。
可電視劇偏偏吊你胃口,文科出生的編輯絕對想像力豐富,觀眾從第一集到最後一集始終處於干著急狀態,「快說呀,快說呀」。可電視劇就摒牢了,「就不說,就不說,急死你」,活生生編出個36集1600多分鐘啊。
你看,這些編劇們可壞了。
由此推斷,《酉陽雜俎》的作者段成式多半是理工科思維模式。小說裡,後母和女兒去參加宴會,葉限穿著漂亮鞋子也去了,被後母發現後,她扔下一隻鞋子,然後呢,然後後母「不之慮」。
然後,國王就全城搜捕找到了葉限。再然後呢,後母和女兒被石頭砸死了。然後,就沒有然後了。多乾巴呀。
也有腦洞大開的學者如我般猜想:西方的灰姑娘故事,是不是就是段成式的志怪段子傳過去的呢?我搜了一下,學者們還真有做這方面研究的。
據說,周作人及英國人的研究一致認為葉限的故事通過來大唐做生意的阿拉伯人傳播到了阿拉伯地區, 經在阿拉伯地區遊學的法國學者擴散到了歐洲並傳遍世界。
■片中灰姑娘的水晶鞋不是特效,而是用施華洛世奇水晶做的,並且跟海報上的主打藍色舞裙一起配成了8套。。。恩,一模一樣,就是那麼任性。
■此前9大鞋履品牌為電影打造了限量版「水晶鞋」,「灰姑娘」莉莉·詹姆斯在好萊塢首映禮上穿的是christian louboutin那一雙——你會不會也這麼想:「沒有王子無所謂,我只要水晶鞋!」
也有學者從文學趣味來分析, 這個文學故事的關鍵細節是鞋。無論是中國灰姑娘穿的金履、還是阿拉伯文學中灰姑娘穿的金鞋、還是歐洲灰姑娘穿的水晶鞋,還是失鞋、揀鞋、試鞋、兩鞋成雙、和合歸一, 其樞紐是鞋。
鞋者, 諧也。
以諧音的辦法暗示和諧成雙、白頭諧老。這與故事的結局是一致的。以鞋為諧的故事在唐代以前的筆記小說裡屢見不鮮。
如此看來,貌似也很有道理的樣子。
《酉陽雜俎》中《葉限》原文
南人相傳,秦漢前有洞主吳氏,土人呼為「吳洞」。娶兩妻,一妻卒,有女名葉限,少慧,善淘金,父愛之。末歲,父卒,為後母所苦,常令樵險汲深。
時嘗得一鱗,二寸餘,赬鰭金目,遂潛養於盆水。日日長,易數器,大不能受,乃投於後池中。女所得餘食,輒沉以食之。
女至池,魚必露首枕岸。他人至,不復出。
其母知之,每伺之,魚未嘗見也。因詐女曰:「爾無勞乎?吾為爾新其襦。」乃易其敝衣,後令汲於他泉,計裡數裡也,母徐衣其女衣,袖利刃,行向池呼魚,魚即出首,因斫殺之。
魚已長丈餘,膳其肉,味倍常魚,藏其骨於鬱棲之下。逾日,女至向池,不復見魚矣,乃哭於野。
忽有人發粗衣,自天而降。慰女曰:「爾無哭,爾母殺爾魚矣!骨在糞下。爾歸,可取魚內藏於室。所須笫祈之,當隨爾也。」女用其言,金衣玉食隨欲而具。
及洞節,母往,令女守庭果。女伺母行遠,亦往,衣翠紡上衣,躡金履。
母所生女認之,謂母曰:「此甚似姊也。」母亦疑之。女覺,遽反,遂遺一隻履,為洞人所得。
母歸,但見女抱庭樹眠,亦不之慮。
其洞鄰海島,島中有國名陀汗,兵強,王數十島,水界數千裡。洞人遂貨其履於陀汗國。
國主得之,命其左右履之,足小者,履減一寸。乃令一國婦人履之,竟無一稱者。其輕如毛,履石無聲。陀汗王意其洞人以非道得之,遂禁錮而栲掠之,竟不知所從來。
乃以是履棄之於道旁,既遍歷人家捕之,若有女履者,捕之以告。陀汗王怪之,乃搜其室,得葉限,令履之而信。葉限因衣翠紡衣,躡履而進,色若天人也。始具事於王,載魚骨與葉限俱還國。
其母及女,即為飛石擊死。洞人哀之,埋於石坑,命曰「懊女冢」。洞人以為禖祀,求女必應。
陀汗王至國,以葉限為上婦。
一年,王貪求,祈於魚骨,寶石無限,逾年,不復應。王乃葬魚骨於海岸。
用珠百斛藏之,以金為際。至徵卒叛時,將發以贍軍。一夕,為海潮所淪。
14262512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