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題呈現】
根據以下材料,選取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文體不限,詩歌除外。
童話裡的灰姑娘穿著一雙水晶鞋去參加王子的舞會,豔驚四座。然而,英國萊斯特大學物理系的一群學生通過研究發現:如果灰姑娘體重50公斤,鞋跟高度超過1.3釐米時,一旦走路,水晶鞋就會被踩碎。學生們在論文裡給灰姑娘建議:「如果想獲得王子的心,一定不要穿水晶高跟鞋。」研究論文發表在該校的物理學期刊上。
【寫作指導】
這是一則材料作文。要求學生先讀懂材料,本則材料,有兩個要點:一是從童話角度看「水晶鞋」是美好夢幻的, 二是從現實科學角度看,「水晶鞋」是不可能存在的。二者皆有一定道理,可以與「童話(夢想)與現實」「理性思考與藝術創作」這些主題相關聯。
學生可以選擇其中一個角度立意,也可以從處理兩者關係角度立意。
如果說水晶鞋的故事是感性的話,那麼學生的研究就是理性的,從這個角度來看,探討的主題就是理性與感性,如何看待兩種思維模式。感性代表純真,熱烈,浪漫,想像,詩意,美……理性代表科學,嚴謹,節制,客觀,現實,二者各有特色。
童話故事代表著想像,科學研究代表現實,從這個角度來看,要多給生活一些想像的空間,不必任何事情都要刻板嚴謹。童話故事與物理研究的「職責和目的」不同,童話這種作品主要是通過豐富的想像、幻想和誇張來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對兒童進行思想教育;物理研究則是通過精準的數據來研究物質運動最一般的規律和物質基本結構,探索分析大自然所發生的現象,以了解其規律。我們沒必要將生活過得像物理學一樣精密,否則就會少了很多樂趣。多給生活一點感性、幻想和期待。灰姑娘的水晶鞋是對美好童話意境的加持,好比我們現在很多時候說「穿上灰姑娘的水晶鞋」,其實表達出的是一種對美好生活的期待,具有象徵意義和童話色彩。用科學手段來證明水晶鞋的有關特性本也無可厚非,二者的角度與目的不同,大可不必把「水晶鞋」妖魔化,呼籲大眾尊重「感性思維」,進一步到發揚「感性情感」「人文精神」。
立意參考如下:
理性與感性
生活需要理性,也需要感性
想像讓生活豐富多彩
理性(科學)思維與感性(藝術)思維的辯證關係
不能以理性(科學思維)解讀感性(藝術作品)
不要用理性禁錮想像力
【學生範文】
夢想不應放棄
駱宇帆
愛爾蘭詩人葉芝說「奈何一個人隨著年齡增長,夢想便不復輕盈;他開始用雙手掂量生活,更看重果實而非花朵。」——果實象徵著生活,花朵象徵著夢想。那麼在現實而沉重的生活中,我們真的應當放棄自己的夢想與憧憬嗎?
答案當然是不能的。童話裡人們自由飛行翱翔天際的場景一直都使萊特兄弟心神嚮往,他們很早便夢想著能有朝一日能如鳥一般飛翔。「不可能的,無論如何人都是不可能克服重力飛上天的。」雖然現實的殘酷與專家們一致的否定讓他們只得暫時放下自己的夢想,但他們卻一直保持著這份對飛行的淳樸的渴望。終於一次機會,他們得到別人半途而廢的飛行研究筆記並加以利用,再加上自己的深研造出了人類的第一架飛機。他們對理想的堅持並未因現實的打擊而消失或遺忘,相反他們用科學實現了人們千年以來對天空的憧憬。現實與科學固然重要,但唯有夢想與憧憬不可以被人辜負。
有人說:「在電影神壇上頭,上帝的下面,坐著斯坦利。」斯坦利是美國乃至世界電影史的傳奇。小時候他便懷有攝影的夢想,長大後雖然只成為一名普通的社報記者,但他的心從未平凡下來。他利用閒暇時間抓拍生活中的美好,利用工作機會了解並熟悉社會各個層次一切黑暗與腐敗。他為了讓人對此有所反省,隻身一人投入電影事業並在電影中實現了自己最初的夢想。他的每部電影都包含著對生活中黑暗的暗喻與批判,以及對人未來的擔憂與期待。他未因現實放棄夢想,相反他用科學和自己的藝術來警醒人們,讓他們去改變現實,讓現實變得更加美好。現實固然艱辛重要,但夢想與憧憬更加不該被丟掉。
每個人從小都對自己的未來充滿著夢想與憧憬,每個小男孩都想做拯救世界的大超人,每個小女生都想做永遠穿上水晶鞋過上美好生活的灰姑娘;阿拉伯人民多年編著的美妙童話《一千零一夜》都架構在現實之上,表達的都是人民對未來生活的美好願望,他們無法用當時的科學技術和自己的雙手去實現它們,因此他們用藝術來表達它們,希望我們這些後人可以用未來先進的科學來實現它們,而不是加以研究,以更殘酷,更現實的理論來否定它們。
人們憧憬飛翔,如今有了飛機讓人越飛越高;人們嚮往海底,如今有了蛟龍號來探尋其中的奧秘。那些美好的憧憬都是人類將來進步與發展的風向標。倘若人人都怕踩碎那雙美麗的高跟鞋,而無法見到王子,獲得其歡心,誰還願意去創造與發明,生活與科學的進步又從何談起?人需要美好的夢想,它們不可以被人丟棄,果實與生活固然比花朵和夢想來的實在,但花朵更加促進人們的進步與努力。如果那雙水晶鞋真有那麼脆弱,為什麼一定要用科學去否定它,放棄它,而不是選擇進步,用科學創造一雙比水晶鞋更美麗,更加堅固,更加美好的鞋呢?
【點評】文章緊扣「現實(生活)」與「夢想」的關係展開議論,萊特兄弟衝破現實的束縛夢想終得實現,斯坦利則通過夢想改變現實,作者則呼籲運用現實科技促成美妙夢想實現。文章以「水晶鞋」引出話題,又以「水晶鞋」結束話題,前後照應,結構圓合。
文學不能「直著」來
田曉宇
對於這幾位精研物理的「耿直boy」勇於探索和鑽研的精神,作為一名理科生我十分欽佩。但若從文學的角度來講,我認為有些東西是被忽略了的,因為文學與科學不同,文學不能「直」著來。
誠然這幾位同學對問題一探究竟的精神值得讚揚。但試想,如果他們在看了手稿之後,便將研究成果告訴了安徒生,安徒生可能就會因此放棄對灰姑娘這一故事的創作。當然他可能會靠情節上的改動來滿足邏輯上的嚴密,但像這樣灰姑娘丟失水晶鞋後又重新被發現並脫離厄運的精彩情節,以及這樣一篇流傳深遠膾炙人口的童話佳作,我們是肯定無緣再見的。
而水晶鞋的存在是否合理呢?拋開物理因素不談,就文學角度而言,我認為水晶鞋的存在是非常合理的。首先為了體現出灰姑娘在變身後的驚豔華麗,絢爛奪目的水晶鞋可以說完美得顯出了她的高貴和冷豔。而情節上,水晶鞋的遺失對於後續故事的發展以及試鞋情節的推進都是非常巧妙的鋪墊。更重要的是,水晶鞋十分形象的象徵著貧苦民眾對美好對希望對純潔高貴的精神追求,這也使得整個作品的主旨得以淋漓盡致的展現和表達。可以說,水晶鞋是這篇童話非常點睛的一筆,甚至可以說是其得以名滿天下的主要因素。而這一切文學上的巧妙之處,很顯然都是科學所忽略的。如果僅因其物理性質上的缺憾便將其捨棄,那該是世界文學多麼大的遺憾的啊!
科學和文學所得出的結果之所以會有如此大的差別,是因為其主張的目的的不同。俗話說「理貴直,文貴曲」,對於科學耿直的計算的問題,可能在文學上便需考慮到更婉曲的想像問題。因為文學對於想像的美和曲折離奇的美,是科學所不曾考慮和無法觸及的,甚至是其應該排斥和捨棄的。試想,你在聽聞李白吟道:「閒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時,你會跑去跟他說:「在日邊乘木舟是很難的,應當準備熔點更高的船。」嗎?文學中的美,是需要你通過一定的想像詩意地去感受的,而不是像科學那樣靠計算直來直往的,你需要更多的手段和方法,才能最終特定地去感受到作者不同方面不同角度的思想,隨著作者的思路在文學的海洋中任意蕩漾,在想像的平原上肆意馳騁,這才是文學真正的魅力所在。
文學的美,是狂放不羈的美,是驚心動魄的美,是絢爛奪目的美,是濃鬱深沉的美——是你要用心詩意地去感受的美。所以,感受文學真的不能「直」著來。
【點評】「理貴直,文貴曲」一句統領全篇,此句既揭示了科學與文學「主張的目的的不同」,也為文章論述提供了思路。文章論述的重點在於「文貴曲」,從文學的角度來看「水晶鞋」的存在是合理和巧妙的,前後兩次從反面假設,有力地論證了以科學理性去理解文學的荒謬可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