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一輩人常說:"禍從口出!",就是一個人在生活中,通常會因為自己的言語不當或是表達問題而招致禍患。在為人處世中,最重要的就是避免言多必失,一旦出現無心的冒犯,就變成了話不投機半句多,甚至老死不相往來。所以,要做到謹言慎行,對於一個人立身處事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說話是能力,會說是智慧
從前有一個人宴請大家到家裡做客,宴席非常豐盛,擺滿了雞鴨魚肉、山珍海味。
客人已經來了不少,但還有幾位沒有到,於是主人就很著急,自言自語道:"該來的怎麼還不來呢?"
客人們聽了之後很不開心:"什麼叫該來的還沒來,我們是不該來的嗎?"
於是,一半的客人生氣走了。主人一看,更著急了,說:"哎呀!不該走的倒是走了"
剩下的客人一聽,更生氣了"不該走的走了,原來該走的是我們啊",於是又有三分之二的客人走了。
最後,主人急著解釋:"這!這!我說的不是他們啊!"
最後的幾個賓客聽到也坐不住了:"說的不是他們,那就是我們了!"
結果,賓客全都走光了,只剩下主人一個人站在那兒干著急。
言多必失,沉默是金;說話是能力,會說是智慧。我們花了兩年學會說話,卻要用一輩子學會閉嘴。因此,說話是一生的修行。
從《易經》當中學說話
在國學經典《易經》當中有一卦是兌卦,這一卦與說話有關,共有六爻:和兌、孚兌、商兌、引兌、來兌和孚於剝。
01.兌卦初爻:和兌,吉。
意思是:能以平和喜悅的態度待人,獲得吉祥。
從卦象上看,初九以陽爻居剛位,得位守正,並有動向。它在下卦兌中,兌為口,為悅。上卦也是兌卦,形成上下互唱的局面。象徵著初九和顏悅色地主動去和上面溝通,上面也和顏悅色地應和,所以很吉利。
02.兌卦二爻:孚兌,吉,悔亡。
意思是:說真話,不虛偽,吉祥,沒有麻煩。不精不誠,不能動人。真話才有力量,真話才能打動人。
季羨林說:"假話全不講,真話不全講,就是不一定把所有的話都說出來,但說出來的話一定是真話。"
03.兌卦三爻:來兌,兇。
意思是:說話口無遮攔,這樣很容易得罪人,非常不好。
有時候一句話能成事情,而有時候一句話也能壞事情。所以說話的時候,我們不能太過於直接,不能將"我這個人說話直"當成傷害別人的藉口。
04.兌卦四爻:商兌,未寧,介疾有喜。
意思是:反覆思量與人關係過密的危害,心緒不寧,須排除兇險疾惡才會有喜慶的結果。
以商量的口氣與人交談,是對別人的尊重;頤指氣使,以命令的口氣對人說話,別人就算嘴裡不說,心裡也是反感透頂。
05.兌卦五爻:孚於剝,有厲
意思是:沉迷於小人的巧言令色之中,誠實守信被剝除,必有危。
撒謊是有成本的,永遠要用下一個謊言去彌補上一個謊言,漏洞越多,付出的代價越大。嘴裡沒有實話,信口開河之人一定要敬而遠之。
06.兌卦六爻:引兌。
意思是:謹言慎行,不說廢話,不亂說話。
即言必有據,言必有中。古人云:"吉人之辭寡,躁人之辭多"。在古人看來,隨便說話的人沒福,而不輕易說話,但是一說話就能切中要害的人是貴人。
除此之外,《易經》中還說:上六:鹹其輔頰舌
意思就是說:上六,傷及腮幫、臉頰、舌頭,感應發生在上層的腮幫、臉頰、舌頭上。有的人天生喜歡為自己辯解,善於撥弄是非,但是把能耐表現在三寸不爛之舌上,是很不明智的一個行動。
舌頭就是一塊爛肉,語言是我們人類獨有的一個功能,但是很多人卻因為語言給自己惹致禍端,這都是不懂得管理自己的舌頭而導致的。
所以心裡有桿秤,什麼話該說,什麼話不該說,三思而後言,這才是成熟。
不得不說,《易經》裡面的智慧,實在是太多了
孔子晚年喜讀《周易》,以致韋編三絕。孔子:加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蘇東坡:撫視《易》、《書》、《論語》三書,即覺此生不虛過。虞世南:不讀《易》,不可為將相。
很多人覺得《周易》這本書晦澀難懂,上面都是文言文,不知道從哪裡下手開始閱讀。
今天就給大家推薦這本《圖解周易》,他使用圖文結合的方法,把難懂的古文用白話告訴你,把深奧的原理一一圖解給你看,從起卦到講解,結合生活中具體的例子,讓你即使讀不懂文言文,也能了解易經所說的知識。
從五行、天幹、地支、太極和八卦的講解,再到《易經》中的象、數、理的介紹,最後引入到《周易》,以圖解文的形式,全面系統地為您講授學習《周易》所需要的基礎知識。
恰逢新年大促。這本圖解易經,僅需55元錢,也就是一兩頓飯的價錢,卻能讓你受益匪淺。
感興趣的朋友點擊下面的連結,就能直接購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