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網山東1月7日電鄉村振興,人才是基石。日前,記者從山東省人力和資源保障廳獲悉,山東省印發《關於做好新型職業農民職稱工作有關問題的通知》,在前期試點工作的基礎上,面向全省全面推開新型職業農民職稱評定製度。
據了解,新型職業農民職稱分為初級職稱、中級職稱、高級職稱(分為副高級和正高級),初級、中級、副高級和正高級職稱名稱依次為農民助理農藝師、農民農藝師、農民高級農藝師、農民正高級農藝師。新型職業農民職稱是技術水平和專業能力的標誌,不與崗位和聘用等硬性掛鈎。
新型職業農民職稱評審範圍主要為種養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農業企業及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中從事專業技術工作的骨幹人員,各地也可結合本地傳統優勢和特色農業產業,進一步確定範圍,愛農業、懂技術、善經營的紮根農村、服務農村的專業技術人員均可納入評審範圍,事業單位人員不納入評審範圍。
山東將新型職業農民正高級和副高級職稱評審權限全面下放至設區的市,由各市組建相應評審委員會。並要求各市健全針對職業農民特點的職稱評價標準,重點考察其業績貢獻、經濟社會效益和示範帶動作用。探索建立新型職業農民高級職稱評審「綠色通道」,對業績顯著、貢獻突出的新型職業農民,可「一步到位」直評高級職稱。
在前期試點中,臨沂市為有突出能力和業績貢獻的人才提供了越級申報農民職稱的「綠色通道」,符合相關條件的可不受學歷資歷等條件限制直接申報農民高級農藝師。程守彥創辦的莒南縣老子峪茶業有限公司,現有茶園基地500餘畝,帶動周邊發展優質茶園1.2萬畝,增加農民收入5800餘萬元。程守彥本人也榮獲沂蒙鄉村之星、齊魯鄉村之星,依據這些「硬實力」,程守彥直接評上高級職稱。東營市將職稱類別「圈定」在種植、養殖、農產品加工等傳統優勢和潛力較大的特色農業產業上,重點對作物蔬菜、水產養殖等農業專業技術人員進行職稱評定,有效提升了現代農業重點領域、高附加值產業的支持。
自2018年起,山東率先在全國試點新型職業農民職稱評定工作,打破學歷、論文、科研成果等條框限制,堅持能力業績導向,評選出一批「田秀才」「土專家」「帶頭人」。截至到目前,全省新型職業農民已評出高中初級職稱2224人,其中高級41人,中級626人,初級1557人,為鄉村振興提供了人才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