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專家」、「田秀才」將成人才「正規軍」 青島首次開評新型職業...

2020-11-24 中國山東網

中國山東網7月9日訊 近日,青島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會同市農業農村局聯合發布了《關於開展青島市新型職業農民職稱評審試點工作的通知》,正式啟動我市首次新型職業農民職稱評審試點工作。

隨著現代農業的興起,出現了一批新型職業農民群體,他們以農業為職業,依靠自身專業技能,從事一定規模的種植、養殖、加工、物流、農機等農業經營,逐漸成為推動現代經濟發展不可忽視的一支重要力量。但是一直以來,新型職業農民並未納入職稱評價體系當中。去年,根據山東省《推進鄉村人才振興若干措施》,省人社廳確定在我市開展新型職業農民職稱評審試點工作。評審主要是面向種養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業企業及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中從事農業專業技術工作的骨幹人員,評審範圍涵蓋了種植、養殖、農產品加工、農業機械及農技推廣、農村電商、農民專業合作服務等領域,共設置初級、中級兩個層級,農藝、畜牧、工程三個專業。

與以往的職稱評審不同,此次新型職業農民職稱評審對參評人員的學歷、論文等均不作要求,堅持能力、業績導向,重點考察技術水平、經濟社會效益和示範帶動作用。種植多少畝糧食、培育多少畝蘋果、飼養多少頭奶牛都可以作為評審的依據。「播厥百穀,既庭且碩」,農業生產歷來追求作物的產量和品質,通過把這些符合農業、農民特點的業績成果納入到評審標準中來,創新評價機制,確保評選出更多愛農業、懂技術、善經營的新型職業農民。

據了解,此次評審採取個人申報、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鎮(街)黨委政府(辦)推薦、區(市)農業農村局和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審核推薦、市農民職稱評審委員會評審的組織流程。評審委員會評審工作將在七月下旬開展,最終評審通過取得農民職稱的新型職業農民及其所在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將在平臺建設、人才獎勵評定、項目扶持、人才賦能項目設置等方面予以傾斜。

開展新型職業農民職稱評審工作,使掌握農業專業技術的職業農民正式納入人才評價範圍,是對人才評價工作的新探索、新嘗試。通過此次職稱評審工作,大批掌握專業技術的「田秀才」「土專家」獲評職稱,將極大提高職業農民的社會認可度,加速農村專業技術人才的培養聚集,加快現代農業技術的推廣和應用,對於實現農業產業化、打好鄉村振興攻勢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相關焦點

  • 山東省全面推開新型職業農民職稱評定製度
    新型職業農民職稱評審範圍主要為種養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農業企業及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中從事專業技術工作的骨幹人員,各地也可結合本地傳統優勢和特色農業產業,進一步確定範圍,愛農業、懂技術、善經營的紮根農村、服務農村的專業技術人員均可納入評審範圍,事業單位人員不納入評審範圍。  山東將新型職業農民正高級和副高級職稱評審權限全面下放至設區的市,由各市組建相應評審委員會。
  • 山東省全面推開新型職業農民職稱評定製度
    中宏網山東1月7日電鄉村振興,人才是基石。日前,記者從山東省人力和資源保障廳獲悉,山東省印發《關於做好新型職業農民職稱工作有關問題的通知》,在前期試點工作的基礎上,面向全省全面推開新型職業農民職稱評定製度。
  • 職稱「門檻」不再絆倒「土專家」 浙江四位職業農民獲評正高級職稱
    光明日報杭州8月1日電(記者陸健、嚴紅楓)職稱「門檻」不再絆倒「土專家」。由浙江省農業農村廳主持的農業正高職稱評審會結果近日出爐,在全省109名新晉農業正高職稱人員中,4位職業農民榜上有名,此舉在浙江省尚屬首次。  據浙江省農業農村廳人事處處長吳新民介紹,獲評的4位職業農民均是深耕各自領域多年的佼佼者。
  • ...之五:鴻雁冷相滿種蒜有一套 「土專家」發明「三點水」年年受表彰
    「一顆小蒜頭 譽滿全地球」之五:鴻雁冷相滿種蒜有一套 「土專家」發明「三點水」年年受表彰  29日下午,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經過題有「天下第一蒜」五個大字的牌坊,南行一公裡就是神山鎮青竹西山村,村裡有個村民冷相滿,是遠近聞名的「土專家」、「田秀才」。  站在蒜地裡的冷相滿,一臉淳樸的笑容下是常年勞作積攢的皺紋,挺著圓圓的肚子說著樸實的蘭陵方言:「你們看俺種的大蒜,個頭有多大!一虎好幾呢!」
  • 合江荔江鎮:「菜鳥」變身「土專家」 職業培訓讓農民身價水漲船高
    為何現在參加新型職業農民培訓如此踴躍?記者在荔江鎮找到了答案。何雲珍靠養山羊賺到第一桶金從幹啥都賠的「倒黴蛋」 修煉成養羊的「土專家」在荔江鎮團灣村17社,羅汝兵和妻子何雲珍剛餵完家裡的4頭豬和幾十隻雞鵝,又將羊圈裡的70多隻山羊趕到山上放養。
  • 【地評線】金羊網評:打造基層人才「聚寶盆」,決勝脫貧攻堅「下...
    3月30日,中央組織部在京召開電視電話會議強調,要深入推進抓黨建促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推動急需人才向貧困地區基層一線集結。千秋基業,人才為本,打造好基層人才的「聚寶盆」,匯聚起基層人才脫貧攻堅的磅礴力量,方能決戰決勝脫貧攻堅「主戰場」。栽種人才「梧桐樹」,引高端人才服務脫貧產業。
  • 2020新型職業農民培訓補貼政策
    為了解決這一現實難題,助力新農村建設發展,國家出臺了《「十三五」全國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發展規劃》,其目的就在於培育優秀的農業人才,發展與壯大農業主體。根據目前的形勢來看,新型職業農業勢必將成為未來農業的主力軍,而為了進一步提升他們個人素質,各省市也是積極落實技能培訓,以提升農業工作者的文化水平和技能水平。而農民不光可參加培訓還有補貼拿,那麼補貼該怎麼申請?針對這些疑惑,下面我們就來具體了解下。
  • 我市新型職業農民參加2020年江門市職業技能競賽茶藝師項目創佳績
    12月24日, 2020年江門市職業技能競賽閉幕式暨「敬業江門」技能人才啟程「十四五」儀式在江門市演藝中心僑都大劇院舉行。活動為今年江門市職業技能競賽市一類競賽項目、江門市職業技能競賽總決賽項目區域總成績獎進行頒獎。同時,對技能等級認定評價機構、高技能人才、技能大師工作室頒獎授牌。
  • 三年長成青島人才「聚寶盆」青島國際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獲評山東...
    原標題:三年長成青島人才「聚寶盆」來源:青島日報□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餘瑞新 通訊員 肖國芳本報1月11日訊 記者自市北區獲悉
  • 青島將全面爆發,青島人的好日子就要來了!
    隨著11號線的開通,青島主城區與即墨公共運輸將實現無縫銜接,即墨正式進入青島1小時交通圈,群眾出行將更加方便快捷。煙臺到青島的時間將縮短為兩小時,龍口去青島的時間由原來的3小時縮短為1.5小時。青島市區到萊西市區有了直達高速公路,屆時車程只需要不到一小時。
  • 甘谷:新型職業農民成農村發展「領頭雁」
    以合作社為依託,建立起「四統一」運行辦法,一方面將農戶的土地代為管理、種植,盤活土地資源,擴大種植範圍;另一方面與縣農業農村局積極協商,主動邀請農技專家對農戶進行多種類技術培訓,培養提升素質的同時也增加了收入。「自改革以來,我們探索構建起以縣農廣校為主體,以啟航培訓學校、世揚職業培訓學校等民辦機構為補充的『一主多元』培訓模式。
  • 青島大學生比賽職業規劃 報名可享免費職業測評
    信網5月4日訊 4月29日,第三屆青島市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大賽動員大會暨指導教師培訓班開班儀式在青島科技大學嶗山校區第一報告廳隆重舉行,本屆大賽以「夢舞藍圖,志贏職場」為主題,旨在引導大學生儘早樹立職業規劃理念,樹立正確的成才觀和就業觀,提高就業技能與實踐能力。
  • 青島新型農村社區建設歷程 後年70萬農民變市民
    核心提示  從小城鎮建設到農村 「三化」;從舊村改造,再到如今的新型農村社區建設……在新農村建設的道路上,青島從未停下自己的步伐。今年年初,在青島市第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上,「加快實施全域統籌戰略,推進城鄉一體化發展再上新水平」的提出,更是給這場農村變革豎起了風向標:年內新建百個新型農村社區、「十二五」期間全市城鎮化率達到75%、後年70萬農民變「市民」……  從嶗山的華麗轉身,到城陽的「完美蝶變」,再到膠州膠南的小城鎮新生,以至平度萊西的蓄勢待發……在這篇「城」長記裡,青島的腳步一路向北!
  • 「昨日」上合選擇青島 「今日」青島交互世界
    原標題:「昨日」上合選擇青島 「今日」青島交互世界   2001年6月14日,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首次會議在上海舉行;2018年6月9日,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會議在青島舉行
  • 首次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順利進行
    《法制日報》記者從司法部獲悉,截至22日20時,全部試題數據成功回收,首次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客觀題考試安全順利,創下了幾個首次:客觀題考試首次全面推行計算機化考試;首次實現對全國各考區網上視頻巡考的全覆蓋;司法部派出多個巡考組,首次對全國31個省(區、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和港澳考區巡考工作的全覆蓋;首次全面推行考務安全管理系統,利用身份核驗嚴防替考等違紀作弊行為的發生;首次全面使用視頻監控手段和防窺技術
  • 青島這33位青年科研「骨幹」擬獲傑青、優青基金...
    6人擬入選「國家隊」,最高獲資助400萬元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支持在基礎研究方面已取得突出成績的青年學者自主選擇研究方向開展創新研究,促進青年科學技術人才的成長,吸引海外人才,培養和造就一批進入世界科技前沿的優秀學術帶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