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後,人們用手機或電腦就能足不出戶地在線評估自己的心理健康狀況,同時還可通過音、視頻等形式,輕鬆獲得通俗易懂的壓力管理與情緒調節方法。今天(18日)在北京市科委在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定醫院召開了「居民心理健康測評工具及促進技術研究」重大項目成果推廣新聞發布會,北京市居民心理健康綜合平臺(http://www.bjjmxljk.com/)正式上線供百姓使用。
隨著經濟、社會的迅猛發展,人們物質和文化生活發生了巨大變化,也給人們帶來越來越大的壓力。近年來,各類與心理相關的社會問題頻發。抑鬱症、焦慮症、睡眠障礙等精神心理疾病的患病率逐年升高,而過去自我心理健康維護方法已無法滿足當下人們的需求,獲得新的知識、提升更強的心理健康維護能力已成為人民群眾迫切需求和心理學專業人員亟待解決的問題。
於是,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於2015年啟動了聯合攻關的心理學重點項目《北京市居民心理健康測評工具及促進技術研究》。該項目北京安定醫院馬辛教授領銜北京安定醫院、北京大學、中科院心理所、清華大學等單位共同承擔,旨在研發構建體系化自我心理健康管理技術,並通過網絡的形式將研究成果直接惠及百姓。
歷時4年研究,該項目創造性地研發形成了一個量表、三項技術和一個平臺的研究成果。
今天正式上線北京市居民心理健康綜合平臺,正是承載該項目研究成果的網絡平臺。該平臺共包括包括網際網路版和手機版,可想公眾提供心理健康測評、相應提升技術及後期複測的全程心理健康管理服務。
北京安定醫院相關專家介紹,居民登陸網站進行心理健康測評後,不僅會得到測評整體和分緯度的分數和解釋,還會得到自己需要提升的相關技能學習資料,如音視頻和科普文章等。居民在進行一段時間練習後,可以再次進行心理健康測評,客觀了解自己的改變,從而協助其有的放矢地提升自我心理健康水平。
此外,「一個量表」,是指研發一個本土化的心理健康自評量表。該量表在臨床實證階段已顯現出較高的有效性和敏感性,為百姓提供真實有效的心理健康評價。
而「三項技術」則包括有自尊提升心理健康促進技術、壓力管理與情緒調節心理健康促進技術和人際和諧心理健康促進技術研究。
記者了解到,居民從心理健康綜合平臺獲取的視頻、音頻、科普文章正是源自這三項技術,考慮到不同人群特點和需求等因素,其中涵蓋了大量生動活潑、簡單易行的自我心理健康促進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