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井字的甲骨文

2020-11-27 騰訊網

井的甲骨文,由4個七組成。

七的甲骨文,即現在的十字,是神氣交正的意思。所謂神氣交正,就是自然變化的周期,《黃帝內經》講,女子以七,男子以八,即女子變化周期為七年,男子變化周期為八年。七是個神奇數字,是人天交正的定數,變化至七,則物備成熟,一個小周期完成,準備進入下一周期。

而井,則是四七。四時交正,變化之極,意味著一個自然大周期的完成。相當於自然經歷了春夏秋冬四季,形成了一個完整的自然大周期。可見,井代表自然變化的結果和規律。

成語云:井井有條,井井有序,井井有理,井井有法,井井有方,無不在表明,井是條理,是秩序,是法理。

古星象學中,南方朱雀七宿,井宿八星為之首。井星明而亮,則國泰民安,天下太平。井星搖晃,則山川變色,大事不好。

《周易》中,井卦,為水風井。

有地才有井,佛雲:風在空中,水在風上,地在水裡。世人觀井,只見井水,不見大地。

卦曰:改邑不改井,無喪無得。往來井井。象曰:木上有水,君子以勞民勸相。

所謂改邑不改井,就是講地方可以變化,但規律和法度是一樣的,不會因為地方變了,增加一點,減少一點,不增不減!就像陽光雨露之於生命,是必須的。

《靈樞》曰:經脈十二,絡脈十五,凡二十七氣,以上下。所出為井,所溜為滎,所注為腧,所行為經,所入為合。二十七氣所行,皆在五腧也。《黃帝內經》把人體精氣的出發點,叫做井穴,證明井實乃天地正氣的發源地。

《山海經》雲:海內崑崙之虛,在西北,帝之下都。崑崙之虛,方八百裡,高萬仞。上有木禾,長五尋,大五圍,而有九井,以玉為檻,面有九門,門有開明獸守之,百神之所在。在人隅之巖,赤水之際,非仁羿莫能上岡之巖。崑崙上王母所居之地,有九井,百神之所在,更加證明了井與法理,秩序有關。

井,其實也代表了自然的法則。

《穆天子傳》雲:

是日也,天子北入於邴,與井公博,三日而決。周穆王是個通神的人物,曾上崑崙拜會過西王母,井公想必亦是神人,所謂陰陽相通者,丙者,內化也,井公居邴,都是內部完成變化的意思,意指自然內在的規律。

周穆王與井公博,即人與自然相較量,三日決出勝負,誰輸誰贏,沒有講。

但我們中國人,對沒有見識和追求,整天庸庸碌碌的,臣服於自然的人,稱之為市井小人,是不太看得起的,以井底之蛙來比喻。中國知識分子的最高理想是: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實在不行,也要參贊天地之化育!要做大人,不能做市井小人。

這一思想,少年毛澤東1906年在他的詩《井》中,表現的淋漓盡致。

天井四四方,周圍是高牆

清清見卵石,小魚囿中央

只喝井裡水,永遠養不長。

而對蛙卻大加讚賞,他在《七律。詠蛙》寫到:

獨坐池塘如虎踞,綠蔭樹下養精神。

春來我不先開口,哪個蟲兒敢作聲!

可見,大羅金仙,改天換地,是不管啥井的。

綜上所敘,井由四七相成,代表自然內在的規律和法則,條理,是天地精氣之所在。然而,井底望天,應知自然的規律,亦是人類的束縛。要擺脫束縛,參贊天地之化育,彌補天地不足,從而超越,需要大智慧,從中國人對井的態度,可知中國人的抱負和追求,不僅是順應自然,更是要超越自然,炎黃子孫,龍的傳人,果然不同凡響。

本文轉自頭條號:玫瑰家途,作者陳老師

相關焦點

  • 井字梁梁高一般是多少 井字梁最大跨度可以做到多少
    房屋建造師離不開梁的,房梁在房屋中起到承重的作用,如果房梁的位置選得不好不對的話,就會大大的降低房屋的質量,可見房梁在房屋建造中是重要的,那麼到底井字梁是什麼意思,井字梁梁高一般是多少,井字梁最大跨度可以做到多少?就由小編帶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
  • 井字棋「是像「井「字那樣排列嗎?
    「井字棋」和五子棋有些類似,是一種在3x3格子上進行的連珠遊戲,和五子棋比較類似,由於棋盤一般不畫邊框,格線排成井字故得名。遊戲中分別用0和X代表雙方,遊戲者輪流在格子裡畫標記,會玩這中棋的人不難發現,如果兩個玩家都作出最好的選擇,這個遊戲是一定會平局的。
  • 農村俗語:「家住井字房,有理說不清」,什麼是「井字房」呢?
    因此在蓋房子的時候,村裡人都會找人來看看,有句農村俗語叫做:「家住井字房,有理說不清」,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以前村裡有一家人,經常與鄰居發生爭吵,不是與人爭基地就是爭財產,甚至連廁所都要爭,幾乎每年都要上法院打官司,後來一位老人說他家的房子是「井字房」,只要把房背後的胡同堵上就沒事了,於是他就堵上了房子背後的小胡同,果然就平安無事了。到底什麼是「井字房」呢?
  • 甲骨文發現34個新字和新字形 有字代表割耳朵等刑罰
    專家認為,這一成果是自中國甲骨文發現110多年來的一次重大突破,不僅為中國殷商史研究提供了重要史料,而且對甲骨文和甲骨學發展將起到重要推動作用。新字的破解和新史料的發現也將成為澄清殷商歷史疑點,揭開歷史謎團的新鑰匙。
  • 甲骨文發現120周年|原來你是這樣的甲骨文
    甲骨文發現120周年|原來你是這樣的甲骨文 央視新聞11月2日消息,昨天(1日),紀念甲骨文發現120周年座談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召開,中國甲骨文發現和研究進入第120個年頭。
  • 有趣的甲骨文,談談華夏的龍圖騰
    龍的傳人中國的歷史文明源遠流長,最早可以追溯到三皇五帝的上古時代,距今超過5000年,但是遺憾的是,那個時代並沒有明確的文字流傳,我們只能從上古神話傳奇中追憶那些關於炎帝、蚩尤、皇帝等遠祖的傳說。甲骨文中的「牛」字
  • 最簡單的井字構圖法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最簡單、最基礎、最安全的構圖方法,就是井字構圖法首先大家要將照片畫面想像成有一個井字,如下圖(部分相機取景框是有這個輔助線的)而我們要做就就是將你要在照片上呈現的重點放在4個交叉點,基本就完成了構圖,之後就按下你的快門吧。
  • 毛筆字加分,甲骨文保送?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國家畫院一級美術師李延聲表示,現在的孩子們對電腦的依賴性過強,很多都是提筆忘字,更別提書寫正規的書法了。
  • 甲骨文至今還沒有被識破?此人憑藉一個「蠢」字,獲10萬懸賞金
    1899年,晚清的官員,也是金石學家王懿榮在出土於河南安陽的甲骨上,發現了甲骨文,這普遍被認為是第一次發現甲骨文。據學者統計,甲骨文一共出土了154600多片,除去中國所收藏的,還有將近三萬片甲骨文流失海外,這給我國破譯甲骨文造成了很大的影響。眾所周知,甲骨文是一種象形文字,有稱為表意文字,單個字是很難破譯的。
  • 甲骨文的自然趣事!
    「日」字,純粹是古人照著原物,把太陽刻畫成一個圓圈,而中間加一短橫(點),主要是為了區分「口」字而為之,應該不是古人已觀察到太陽黑子。當然也可以認為圓點是太陽,圓圈是太陽發出的光環。 而「月」字,因有圓缺,用一半圓圈裡加一短豎,表示發光的半圓形天體。
  • 「福」字有什麼含義?甲骨文中的福字代表什麼意思?
    「福」字是一個吉祥的字,大家對這個字自然很熟悉,每當喜慶之時,貼福字自然是少不了的,比如結婚時,福字是不可少的,當然,過年的時候,福字也同樣是家中不可少的一個字。那「福」字有什麼含義呢?「福」,從示從畐,順天垂示,腹滿之義。就是「祐」的意思。祐是保佑,賜福的意思。
  • 關於包公與「井」可愛暖心的小故事
    今天我們就介紹關於一口井的故事,主人公是包公——包大人。在安徽池州一直有一則這樣的傳說: 公元前1055年,包公由於「坐失保任事」從刑部郎中官位降為兵部員外郎,並被發往現今的安徽省池州市做知州。而我們今天說的這口「井」就位於池州境內孝肅街東街,這以前是城關的糧食站的院子裡,但早已在新時代的建築群中。
  • 卡牌對戰,井字棋在Steam上還可以這麼玩?
    80、90後關於五子棋的記憶大多是如此。 而作為精簡版的井字棋可能接觸過的就比較少了,但玩過這個遊戲的人大都會發現,如果兩個玩家都作出最好的選擇,這個遊戲是一定會平局的。
  • 通過看手掌井字紋看一個人是否富貴
    手掌井字紋看富貴命很多人相信,我們可以看到每個人的命運掌握在我們的手中。有些人早年運勢好,中年衰弱;而有些人早年清貧,中年開始發家,晚年幸福。因此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命運,現在我們一起跟丁亦鑫老師通過手掌井字紋看一個是否富貴。
  • 漢字演變:父母子女這4個字,用甲骨文怎麼寫,你知道嗎?
    用甲骨文,怎麼寫父、母、子、女這4個字,你知道嗎?我們今天就來說說這4個字。1、父。「父」的甲骨文簡潔明白:一隻手,拿著一件器物。拿的是什麼?一般認為是石斧。來看一下它的字形演變:「父」字的意思變動比較大,甲骨文中的「父」像人手持石斧,它的本字就是「斧」,即一個手裡拿著石斧的人。這個意義後來歸到了「斧」字上。而手持石斧從事勞作的男子是力量的象徵,即被稱為「父」。《說文》中解釋為「矩也,家長率教者。」古漢語中「父」還有一個意思就是對男子的美稱。如王安石《遊褒禪山記》中的「弟安國平父,安上純父。」
  • 風光攝影中,三分法與井字構圖怎麼運用?
    如果在網上搜索與「構圖」兩個字有關的圖像,出現機率最高的一定是黃金比例與井字構圖。此處所謂的黃金比例是1:1.618。  我們拍照的時候,先把眼前的景物通過取景器取景,再按下快門由感光元件記錄下影像。取景器與感光元件的長寬比例剛好就是2:3,近似於黃金比例1:1.618,因此黃金比例與攝影有了不解之緣。構圖決定一切?
  • 雙峰縣井字衛生院新醫技綜合樓正式啟用
    (新建綜合樓內)婁底新聞網訊(通訊員 彭燦波)沒有彩門,沒有鮮花,沒有鞭炮……7月28日,雙峰縣衛生計生局局長向建新、井字鎮鎮長曾濤、縣衛生計生局黨委委員朱廣文、井字衛生院院長彭書龍等領導一起掀下了井字衛生院醫技綜合樓的
  • 極為有趣四字銘文灰陶井
    □老妖文(藏品圖片由河南省陶瓷文化研究會提供)    年代:東漢規格:高18cm長23cm    許昌金雨古陶瓷博物館所藏的漢代陶井是一件極為有趣,又值得研究的漢陶。此陶井圍欄四周模印人物,動物圖案,井欄上有亭蓋、滑輪及陶質水罐,保存十分完整,特別是其中一面,中間畫面兩邊,分別印有「東井」和「滅火」四字銘文,汲水滑輪上也模印有篆字。陶井,在古代冥器中並不少見,但陶製冥器帶字的卻不多。一般來說,凡帶有這四字的陶井在習慣上被稱為「東井滅火」陶井,屬於模型類中著名的一個品種,國內多家博物館都有類似收藏,是國家一級文物。
  • 井字鎮:傳承紅色基因 凝聚奮進力量
    與往常的在會議室、教室上黨課不同,井字鎮把黨課「搬」到了群山環繞的光甲堂。當日,在重溫入黨誓詞、參觀故居後,大夥將十幾條板凳圍成一圈。沒有主席臺,沒有講話稿,近40名鎮幹部圍坐一堂,以「板凳會」方式聆聽了蔡和森光輝一家的初心故事,原汁原味地接受了紅色革命教育。 「作為中國共產黨早期創始人蔡和森和偉大的婦女運動先驅蔡暢的故鄉,紅色基因一直是井字鎮快速發展的內動力。
  • 甲骨文源於古埃及象形文字?這一發現可以證明,甲骨文是獨立起源
    甲骨文最早出現於古代商朝都城—殷。殷,原稱「北蒙」,中國商朝後期都城遺址,位於今河南安陽市。殷是商朝第二十位君主盤庚所建和壯大,此後殷一直是商朝的政治、經濟、文化,軍事中心。殷在古代商朝是很有名,但在近代出名還是因為20世紀初,出土的甲骨文而聞名於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