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的損上益下和鬼谷子抵巇之法

2021-01-09 書劍武道

心有所感,治國之道――損上益下和抵巇之術。

《易》的損卦和益卦,令我突發感想:治國如種樹。老子說: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損不足而補有餘。當然,後者是愚昧無能短視的外在表現。

種一棵樹,首先你要保護好,不能讓其它動物把它啃食了、也不能讓別人把他偷走了。這裡就涉及到了軍事和政治兩個方面。精神層面和物質層面還要平衡。

損上益下是正確的:樹長到一定程度,上面的樹葉和果實會自然脫落,融入樹下的泥土,泥土也就有了充足的營養,自然而然的就把養分輸送給樹根,樹根繼續輸送給整棵樹,形成無限循環。這樣,這棵樹就會健康茁壯、充滿活力的成長、壯大,從而「基葉(業)長青」,因為符合了長治久安之道。

損下益上是錯誤的。這是愚昧、短視、無能的表現。濫用外力,用刀斧砍切樹根,無異於殺雞取卵。結果是整棵樹倒下來死掉,只有樹根尚可存活。(這裡整棵樹可以代表人類社會的三個階層:基層、中層、高層。樹根就是基層百姓)。最後只有樹根尚且存活,就像基層百姓的言論:誰當皇帝,咱就當誰的老百姓;平平安安、幸福無邊。但是中層和高層,可就沒這麼自在了。(基層、中層、高層是構成樹的三個主體,本為一體,絕無高低貴賤之分。很多人的認識是:高代表貴、低代表賤。這是舞文弄墨的書呆子們的迂腐之見。陽乘陰、陰承陽是萬事萬物的本質。如果下面的陰不肯承載上面的陽了,陽還能高高在上嗎?馬上就變成了垃圾、廢墟、灰燼。以類旁通,所有的人事都是同樣的道理。

做事情,對與錯拿什麼去定論?自然的法則,天道。順應天道的是正確的;違背了天道,即使暫時是正確的、成功的,最終會發現是錯誤的、衰敗的:天之道,生養成藏,叫做春生夏長秋收冬藏。人是自然之子,所以人道與天道共通,人道要順應天道。這個天人合一的道,也是人君治國之大綱,是重中之重。

話再說回來,社會狀況呈現出損下益上的局面也就違逆了天道,那麼就會產生社會矛盾。矛盾起初處於萌芽狀態時就要採取抵巇之術(政治措施)及時挽救;如果沒有及時補救、制止,矛盾即將愈演愈烈(天下紛錯,上無明主,公侯無道德,則小人讒賊;賢人不用,聖人竄匿,貪利詐偽者作;君臣相惑,土崩瓦解而相罰射;父子離散,乖亂反目),最終,導致政治措施無法彌補、挽救。這時候也就完全處於危險之中了,政權即將面臨被取代、被顛覆的宿命。

鬼谷子的抵巇就是採取政治措施補救。看到社會產生了矛盾,懂抵巇之術的人就開始有所作為了。也就是針對縫隙的大小程度,採取不同的抵巇之術來針對,做到對症下藥。

抵巇術的抵法有兩種:世可治,則抵而塞之;世不可治,則抵而得之。(1世界局勢出現縫隙、矛盾的時候,要及時採取措施進行治理、彌補、挽救。2世上的矛盾、縫隙已經發展到了無法彌補、挽救之時,那就徹底把它打破,重新創造一個新的世界秩序)。

總之,鬼谷子針對巇的三種狀況,針對性定製了三種應對態度:

世無可抵,深隱以待時;

世可抵,則抵而塞之;

世不可抵,則抵而得之。

鬼谷子又用歷史上五帝和三王的事實做了一番證明:五帝之政,抵而塞之;三王之事,抵而得之。當此之時,能抵為右。(當此之時就是鬼谷子所處的那個時代:春秋戰國。右,就是無人能出其右的右,也就是上。現在正是天下大亂之時,用抵巇術積極作為,才是上策)。鬼谷子還說了一句霸氣的話:「自天地合離終始,必有巇罅,不可不察。察之以捭闔,能用此道,聖人也」。由此看來,分分合合是所有事物的必然規律和法則。「分」就是「巇罅」,一旦有了「巇罅」就要抵之以法,對各種矛盾、隱患積極的採取針對措施。

相關焦點

  • 鬼谷子與易經的太一
    易經者三易始一(非《周易》),玄黃洪荒、星河時空、日月辰宿、地理山河、鬼神草木,無所不包,旁及萬物。盡涵樂律、兵法、神佛、諸子百家。後世舉為群經之首、大道之源、三玄之冠。然,世間易理道道全,何曾知曉一中經。一、三玄之冠,易經之謎易經不是周易之經,具體說就是:不是大家現在看到的易經。周氏本無易,文王未作經。
  • 鬼谷子謀略:男人想成大事,記住四句話,才能少走彎路!記得收藏
    千古奇才鬼谷子,堪稱戰國時代謀略水平最高的人,古往今來,崇拜鬼谷子的粉絲很多,研究學習他學問的人也不少,經典的東西一定經得住時間的考驗和打磨,既然鬼谷子的思想流傳至今,絕對不是偶然。第一句話,物有自然,事有合離。有近而不可見,而得知。
  • 《鬼谷子》相面:真正的高手都是雌雄同體!
    一人怒而天下懼,一人息而天下安——《孟子》古往今來,鬼谷子一直被認為是一位非常「神秘」的人物。他本名王詡,戰國時期道家、兵家、法家、縱橫家和陰陽五行家的祖師爺,蘇秦、張儀、孫臏、龐涓都是他的徒弟,因為隱居在青溪鬼谷,所以被人稱為鬼谷子。
  • 鬼谷子為何被後世尊為佔卜算命的祖師爺?
    所以古代先王就用筮草和龜甲佔卜的方法來輔助決定一些重大事項。說明在春秋戰國時代之前,用筮草和龜甲佔卜的方法是帝王決策的重要手段之一。第二、明朝大文學家馮夢龍在《東周列國志》中說鬼谷子懂得星象佔卜之術。稱鬼谷子有「數學,日星象緯,在其掌中,佔往察來,言無不驗」。他還舉了鬼谷子為弟子龐涓、孫臏下山前的佔卜。龐涓準備下山到魏國為將時,向鬼谷子辭行,先生曰:「汝往摘山花一枝,吾為汝佔之。」
  • 鬼谷子相法:看你是不是有貴相
    這也是與現代人最大的不同之處,現代最喜歡講的一句話,就是「這是我個人的意見」,說真的你個人的意見算什麼,你個人的意見只會招來更多人的攻擊,你個人的意見很快就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鬼谷子相法,相傳為鬼谷子的著作,也有人認為是偽書。但是我不認為是這樣子,為什麼?首先要知道什麼是偽,偽就是人為的意思。在人文主義的世界中有什麼不是人為的。
  • 易經佔筮之法,簡單易懂,自學必備(上)
    易經卜筮之法常見的也就兩種「龜卜」「佔筮」古代卜用龜甲,筮用蓍草。龜殼加銅錢即龜筮,用蓍草即為佔筮,說其任何一種為卜筮也沒錯,接下來小編要說的是比較古老而傳統的「揲蓍法」又稱「大衍筮法」民間又叫蓍草法。
  • 鬼谷子:大富大貴之人,身上定有這三個特徵,來看看你佔了幾個
    鬼谷子是戰國時期著名的人物,縱橫家的鼻祖,毫不誇張的講,鬼谷子足智多謀,洞悉人性,後世尊稱其為謀聖,值得一提的是,鬼谷子精通識人術,他通過細微的觀察一個人,便可判斷出此人到底是怎樣的性格與品質,可以說是相當的厲害。鬼谷子認為大富大貴之人,身上必定有這三個特徵,而能做到這三點的人,前途不可限量,而在今天,筆者就跟大家來分享一下,來看看你佔了幾個。
  • 法天象地,開物成務,易經入門之如何認識易經
    但熟悉這個詞不代表就對其有準確的認識,不少人都會將易經與命理、算卦混為一談,這說明人們對於易經的認識是普遍存在偏差的,因此僅從減少被忽悠的概率這個角度來說,對易經做個簡單的了解也是有必要的。一、易經的產生易經的歷史極為悠久,所謂人更三聖,世歷三古,有著一個長期形成和完善的過程,也是中華民族集體智慧的結晶。
  • 益卦的啟示:損上益下適宜做大事
    《序卦》說:「損而不已必益,故受之以益。」一直減損下去,接著一定要有所增益。益卦卦辭:利有攸往,利涉大川。【白話】適宜有所前往,適宜渡過大河。《雜卦》說:「損益,盛衰之始也。」損卦損下益上,有如損民利君,為衰退之始;益卦損上利下,則為興盛之始,因此,不但「利有攸往」,並且「利涉大川」。
  • 鬼谷子說的到底是什麼,五行之氣又是什麼?
    鬼谷子到底在說什麼,很多人問到這個問題。對於學習鬼谷子的人來說,如果僅僅從鬼谷子內容上來回答這個問題,一下子很難回答,因為鬼谷子殘篇十一篇,確實有點雜,從捭闔到揣摩,權謀,等篇章,分別在論述不同的內容,有道也有術。
  • 《鬼谷子》三大智謀,審時度勢,權衡輕重,靈活變通
    一、審時度勢 《鬼谷子》有《抵戲》一篇,「抵」是指接觸,這裡引申為利用。「戲」是指裂縫。抵戲就是針對各種矛盾和問題所採取不同的處理方法。 《抵戲》:「世無可抵,則深隱而待時;時有可抵,則為之謀。」
  • 法天象地,開物成務,易經入門之如何認識易經 #純乾貨#
    一、易經的產生易經的歷史極為悠久,所謂人更三聖,世歷三古,有著一個長期形成和完善的過程,也是中華民族集體智慧的結晶。《周禮》上說「太卜掌三易之法、一曰連山,二曰歸藏, 三曰周易,其經卦皆八,別皆六十有四。
  • 稱骨算命:鬼谷子稱骨算命法男命 命運如何
    接下來就跟著小編去了解一下鬼谷子稱骨算命法男命,命運如何吧!  鬼谷子稱骨算命法男命命運如何  二兩一,此乃衣食奔波求乞之命;二兩二,此乃孤苦無福清泰之命;二兩三,此乃事事求人餬口之命;二兩四,此乃心胸多智外遊之命;二兩五,此乃身閒不閒藝人之命;二兩六,此乃運輸飄蕩暢樂之命;二兩七,此乃聰明自誤剛毅之命;二兩八,此乃離祖發跡近貴之命;二兩九,此乃多智應變工商之命。
  • 何為縱橫家的捭闔之術?鬼谷子這樣告訴你
    也正是在這樣一個時代背景下,誕生了被稱為縱橫家的鼻祖——鬼谷子。「縱橫捭闔」是鬼谷子的主張,「捭闔之術」是世間萬物的根本道理,也是解決一切矛盾的鑰匙。「捭」意為開啟,「闔」意為閉藏。在鬼谷子的思想體系中,「捭闔」是一對極為重要的哲學概念,既是萬事萬物發展變化的規律,也是縱橫加遊說活動的根本方法。通過遊說中的應對、較量,最後達到「乃可以縱,乃可以橫」,而無敵於天下。
  • 鬼谷子:具備這三個特徵的人,往往非富即貴!
    這個人就是謀聖「鬼谷子」。鬼谷子可以說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是一個非常厲害並且非常有智慧的人,他對人性理解的是十分的透徹。鬼谷子的智慧放在兩千年後的今天,也有很多值得我們借鑑的地方,鬼谷子曾經說過「非富即貴」的人身上會有三個特徵,一起來看看是那三個吧!
  • 鬼谷子不僅是縱橫家的鼻祖,更是易經猛人,曾發明八字中年命五行
    納音五行實際是對五行之氣和五行之質的融合後的一種細分,是用來描述天地萬物的一種象法五行。不同於我們平時所說的金木水火土的五行。河圖五行順生土天幹地支其實是五行之氣分陰陽和五行之形分陰陽的結果,那麼天幹地支組合到一起就形成了六十花甲子,比如甲子乙丑丙寅丁卯等等,幹支之間組合到一起就會產生氣與形之間的碰撞
  • 經典巨作《易經》,對人生的幾個指導原則(一)
    經典巨作《易經》,對人生的幾個指導原則(一)如果有人問,最早揭秘宇宙人生奧秘的是那本經書?相信大家會毫不猶豫地回答:《易經》(一)《道德經》中,老子認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在《周易》文化中,是將天、地、人是統一看待的,認為天、地、人「三才同德」。人們常講「萬物皆備於我」。
  • 一代奇人鬼谷子│92
    之所以稱鬼谷子為一代奇人,是因為後世的演義、小說中多有描寫此公,說他有通天徹地之能,包藏宇宙之機,一身本領天下無雙,並且包羅萬象,無所不能。屬於陸地神仙一流的人物。先生姓王,名詡,亦居於清溪山中,蘇秦、張儀從之學縱橫之術……在人間數百歲,後不知所之。」道教中,將鬼谷子傳為得道真仙,尊稱其為玄微真人,自號玄微子。在道教中,只有得道成仙的人才可以尊稱為真人,或者真仙。相傳鬼谷子隱居鬼谷,是為了超度幾個有緣人成仙,所以才暫時居於凡世間。相傳鬼谷子有隱形藏體之法,超脫生死,歷數代而不老。
  • 謀略巨著《鬼谷子》教你縱橫捭闔
    秋戰國之際,中國歷史上出現了第一個思想家輩出的繁榮時期,儒、墨、道、法等主要的學術思想都在這一時期產生,大思想家層出不窮,如孔子、老子、墨子、莊子、荀子、韓非子等,他們紛紛著書立說,成一家之言,後世將這些思想家統稱為"先秦諸子"。
  • 鬼谷子識人術:一個人太單純,殊不知這5法,一生只會被人算計
    鬼谷子,春秋戰國時期的人,被後世尊稱為謀聖,鬼谷子是著名的謀略家,兵家和縱橫家的鼻祖,鬼谷子很厲害,能從一個人的細微表情中看出一個人的品行,他精通識人術和謀略,但是也沒有因為能看透人而害人,曾經謀聖鬼谷子不被世人看好,去了深山隱居,不僅沒有墮落,而是專心研究自己的學術,還教導了很多弟子,張儀,蘇秦,龐涓,孫臏都是春秋戰國時期的佼佼者。有的人很好奇鬼谷子核心思想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