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月二十八是什麼日子 農曆臘月二十八有什麼傳統習俗

2020-11-27 閩南網

  臘月廿八是中國農曆十二月(臘月)二十八的俗稱,中國春節傳統習俗之一。 臘月二十八的中國民謠有「臘月二十八,把面發」、「臘月二十八,打糕蒸饃貼花花」。中國民間風俗傳統到了農曆的臘月二十八無論是發麵還是做饃,各家各戶要開始準備主食過年。 各地風俗有所不同,如山東、河北、河南三省交界處的地區、安徽省宿松與太湖交界之處的地方有許多姓的人家是在臘月二十八過年。

  》》臘月二十三小年到 為什麼南方小年和北方時間不同

  》》二十四掃房子是什麼意思

  臘月二十六殺豬燉大肉,臘月二十七宰雞吃雞肉,臘月二十八吃什麼呢?臘月二十八作為中國春節傳統習俗之一,節日風俗是少不了的,你知道臘月二十八是什麼節日?臘月二十八的風俗有哪些嗎?今年的臘月二十八會不會來的晚一些,請隨小編一起去看看2018臘月二十八是幾號吧。

2018臘月二十八是幾號

  根據萬年曆對應農曆查詢,我們可以看到,2018臘月二十八是2018年2月13號

  2018臘月二十八

臘月二十八是什麼節日

  在中國春節傳統節日中,臘月二十八就是一個節日,這一天各家各戶準備發麵、貼年畫、貼春聯和貼窗花,做春節前的準備。在新曆日期中,2018臘月二十八是2月13日,2月13日是世界無線電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設立世界無線電日旨在宣傳無線電作為通信載體,在促進教育發展、信息傳播以及自然災害中重大信息發布等方面所發揮的重要作用。

臘月二十八有哪些風俗 臘月二十八吃什麼

臘月二十八的風俗

  臘月二十八這天,太原人要蒸好「糕兒饃饃兩笸籮」;河北人則是「蒸棗花」預備除夕祭禮祖宗作供品;河南人也是「二十八,蒸饃炸圪塔。」只有北京人慢半拍,在這天才「把面發」,等到二十九才「蒸饅頭」。

  臘月二十八把面發

  臘月二十八除了要發麵以外,還要「貼花花」也就是貼年畫、貼春聯和貼窗花。其中貼春聯的習俗源於古代的「桃符」。古人以桃木為闢邪之木,《典術》曰:「桃者,五木之精也,故壓伏邪氣者也。」到了五代時,後蜀君主孟昶雅好文學,他每年都命人題寫桃符,成為後世春聯之濫觴,而題寫於桃符上的「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便成為有記載的中國歷史上第一副「春聯」。後來,隨著造紙術的問世,才出現了以紅棗花紙代替桃木的張貼春聯的習俗貼花花。

臘月二十八吃什麼:蒸饅頭

  臘月二十八的中國民謠有「臘月二十八,把面發」、「臘月二十八,打糕蒸饃貼花花」。中國民間風俗傳統到了農曆的臘月二十八無論是發麵還是做饃,各家各戶要開始準備主食過年。

  結語:臘月二十八吃什麼?相信大家都知道是吃饃蒸饅頭了,吃多了肉類吃吃麵食也不錯哦!民諺「臘月二十八,打糕蒸饃貼花花」說的就是臘月二十八的風俗有哪些,現在我們已經知道2018臘月二十八是2月13號,讓我們拭目以待臘月二十八的到來吧。

責任編輯:柯金定

相關焦點

  • 臘月二十八有什麼傳統習俗 臘月二十八貼對聯有哪些講究?
    臘月廿八指中國農曆年十二月(又稱臘月)二十八的俗稱;中國春節傳統習俗之一。 臘月二十八的中國民謠有「臘月二十八,把面發」、「臘月二十八,打糕蒸饃貼花花」。中國民間風俗傳統到了農曆的臘月二十八無論是發麵還是做饃,各家各戶要開始準備主食過年。下面就來具體看看臘月二十八這天需要做些什麼吧。
  • 傳統年俗:臘月二十八貼對聯 二十八貼對聯有什麼講究?
    傳統習俗中臘月二十八這天要進行發麵、打年糕、貼窗花等活動,為迎接新年做準備,同時貼窗花也能顯示出新年的喜慶氣息,表達了大家對新一年的美好祝願。有些人說今年臘月三十是立春,臘月二十九是「絕日」,所以這兩天都不適合貼春聯,最適合的就是臘月二十八。
  • 傳統年俗:臘月二十八貼對聯 這些講究你需心中有數
    傳統年俗:臘月二十八貼對聯 這些講究你需心中有數時間:2019-02-02 16:15   來源:舜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傳統年俗:臘月二十八貼對聯 這些講究你需心中有數 傳統習俗中臘月二十八這天要進行發麵、打年糕、貼窗花等活動,為迎接新年做準備,同時貼窗花也能顯示出新年的喜慶氣息,
  • 臘月二十八貼對聯 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注意了:今年年前臘月二十八舊要貼對聯掛紅燈,這其中有講究    小編是一個專注於研究習俗之類的人,一直關心著社會中的大小事,關注最新的習俗類政策,為你呈現最新最全的社會類話題!本文由百家號「汽車王者百事通」原創,維權必究!
  • 2019年,必須臘月二十八貼對聯?
    核心提示:今年2019,卻有說法認為只能在臘月二十八貼對聯才好,接下來就由老黃曆為大家講解究竟為什麼。
  • 年味兒漸濃 臘月二十八 把面發
    央視網消息 :今天是農曆臘月二十八,在我國的民諺中有「臘月二十八,把面發」「臘月二十八,打糕蒸饃貼花花」的說法。到了這一天,家家戶戶要開始準備過年的主食了。參賽的18位村民分成兩人一組,分三批同時進行比賽,比誰打得快,打得好,既傳承了打餈粑迎春的傳統文化,又給春節增加了歡樂祥和的氣氛。
  • 臘月二十八貼對聯已闢謠 大年三十立春不能貼對聯?
    臘月二十八貼對聯已經闢謠了,都是無稽之談,過年貼春聯是喜慶的日子,自然而然追求的是高高興興的,貼春聯是沒有什麼禁忌的,對於一些流傳的臘月二十九是絕日不能貼,三十是立春不能貼的說法是無中生有,根本站不住腳的,什麼時候貼對聯呢?
  • 年前一周忙點兒啥|臘月二十八 把面發
    來源:中宏網春節習俗臘月二十八 打糕蒸饃貼花花年謠云:「臘月二十八,打糕蒸饃貼花花」。所謂貼花花,就是張貼年畫、春聯、窗花和各種神碼。其中貼春聯的習俗源於古代的「桃符」。到了五代時,後蜀君主孟昶雅好文學,他每年都命人題寫桃符,成為後世春聯之濫觴,而題寫於桃符上的「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便成為有記載的中國歷史上第一副「春聯」。後來,隨著造紙術的問世,才出現了以紅紙代替桃木的張貼春聯的習俗。
  • 臘月二十八貼對聯有什麼講究? 「絕日」不能張貼春聯
    傳統年俗,今天是發麵、蒸饅頭、貼窗花的日子。貼春聯可以說是家家戶戶都會貼的,畢竟這是中國的傳統習慣,要是如果一家人不貼春聯了,那就說明這家已經沒人了。如果有人卻不貼春聯,是會被人恥笑的,一般貼春聯都會在除夕之前貼,所以如果是年三十除夕的話,一般年二十九就是貼好了,只不過今年臘月二十九是絕日,有人就說貼春聯要在28貼,這是怎麼回事呢?
  • 「絕日」是什麼日子?為何這一天不讓貼春聯?
    提要:「絕日」是什麼日子?為何這一天不讓貼春聯? 春節的越來越近,現在年貨買的都差不多了,不少人家的春聯也都買好了,春聯要在哪一天粘貼呢?本人老家這邊的習俗是每年的臘月二十八這一天粘貼,你哪裡是哪一天呢?
  • 【新春走基層】兵媽媽的農曆臘月二十八 想跟兒子一起過個年
    很想與兒子一起過個團圓年的李媽媽,農曆臘月二十八這天願望終於實現了。 來看今天的新春走基層。  李峰霖是武警北京總隊的一名警衛戰士,他的哨位就在天安門前的金水橋上。  李峰霖的父母在山東萊州做生意,按照當地習俗,臘月二十八這天,周邊村鎮的人們都來這裡趕集。上貨、擺攤、售賣、這也是他們夫妻倆年前最忙碌的一天。
  • 臘月最全習俗,過年進入倒計時啦!
    這些傳統年俗,你知道多少呢? 、掃塵、吃灶糖的日子。 「年肉」講究要吃紅燒肉,肉本身就代表著富裕的意思,紅燒肉則更能表示來年的日子紅紅火火、富裕十足,一碗熱氣騰騰泛著肉香的紅燒肉是很多人在這一天期盼的。
  • 臘月二十七是什麼日子 農曆臘月二十七有什麼習俗風俗
    臘月二十七是什麼日子  農曆十二月【臘月】二十七過年的前夕的俗稱。是漢族春節傳統習俗,漢族民諺稱「臘月二十七,宰雞趕大集」。這一天,家家戶戶要宰殺自家的家禽,還要趕集、採購。  》》臘月二十三小年到 為什麼南方小年和北方時間不同  》》二十四掃房子是什麼意思臘月二十七有什麼習俗  洗浴  漢族傳統民俗中在這兩天要集中地洗澡、洗衣,除去一年的晦氣,準備迎接來年的新春,京城有"二十七洗疚疾,二十八洗邋遢"的諺語。臘月二十七洗浴為「洗福祿」。
  • 春節的習俗風俗有哪些 過年春節的傳統民俗簡單介紹
    每每節日降臨,全國各地甚至海外華人區總會踐行一些春節習俗來傳遞過年的紅火意味與熱鬧氛圍。這些年俗,大多傳統且歷久彌新,在今日仍被廣泛使用。那麼春節有什麼風俗習俗呢?傳戒的傳統民俗介紹。春節的習俗春節的習俗風俗有哪些  1、貼年畫  春節掛貼年畫在城鄉也很普遍,濃黑重彩的年畫給千家萬戶平添了許多興旺歡樂的喜慶氣氛
  • 冷知識:為什麼農曆十二月又稱為臘月,是傳統還是迷信?
    今天是咱們中國農曆的臘月二十三,俗稱小年,也是祭灶王、掃塵土、剪窗花、貼春聯、洗浴、婚假的日子。同樣表示離咱們的除夕夜還有一個星期。但是為何農曆的十二月稱為臘月呢?難道是因為臘月比十二月叫得更順口嗎?「臘」同「蠟」,「臘月」也稱「蜡月」,因為是年末歲尾,進行祭拜的日子,「臘」又是古代祭祀祖先和百神的「祭」名,早在周代就有「歲終之祭」。而在冬天,古代人民無法進行長時間勞動,亦有「冬閒」之說,人們除了祭祀,也降低了生活節奏,開始為年做準備。開始祭灶爺,打掃屋子的準備。臘月的習俗:1、臘月二十三,俗稱「小年」,也是「灶爺上天」告知民間百事之日,因此要祭灶爺。
  • 大年三十立春,今年貼對聯是臘月二十八,還是大年三十最吉利?
    立春節氣作為一年中第一個節氣,在古代很長一段時間都是以立春作為新年的開始,到了現代才漸漸以農曆正月初一作為春節,可以說立春節氣從古到今都是我國最重要的節氣。再有3天就到今年的立春節氣了,而這也只是陽曆和農曆的一個巧合罷了,也正是這個巧合才使得豬年全年沒有立春節氣,因此2019年也是百年難遇的「無春年」,有些老人說「無春年」不適合結婚,其實這些本身並沒有多大意義,也沒有什麼科學依據。
  • 農曆三月三是什麼節日? 農曆三月三的傳統習俗你了解多少?
    農曆三月三是什麼節日? 農曆三月三的傳統習俗你了解多少?時間:2019-04-07 12:56   來源: 中原文化家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農曆三月三是什麼節日? 農曆三月三的傳統習俗你了解多少? 三月三相傳為上巳節,有三月三拜祖先、三月三拜軒轅說法。
  • 2019安徽春晚定檔臘月二十八!「實力派+藝術家」燃情開年【組圖】
    2019安徽春晚定檔臘月二十八!實力唱將張杰、張韶涵、李榮浩、騰格爾、汪蘇瀧現場獻唱,知名喜劇演員郭冬臨、邵峰等領銜語言類節目,獻上開年樂果;勵志女子團體SNH48清新來襲,在舞臺上颳起青春旋風;黃梅戲表演藝術家韓再芬與京劇演員王珮瑜跨界合璧,驚豔反串打造梨園大戲;更有特別獻禮環節縱情放歌致敬改革開放40周年和新中國成立70周年。整臺晚會可謂高潮迭起、精彩絕倫。
  • 進了臘月都是年,臘月之後的習俗,你了解多少。值得收藏哦
    漢服文化那麼進入臘月後到底都有哪些習俗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下。在北方,很多地方的習俗基本都一樣,流傳的有一首關於臘月的歌謠,裡面對臘月習俗的描述很詳細。漢代之後,確定了從冬至過後的第三個戍日為「臘日」,不過在當時這一天並不喝臘八粥,只是作為祭奉諸神的日子。直到南北朝時期,才最終將農曆十二月初八固定為「臘八節」。臘八,是我國北方的一個重要日子,習俗就是當天「喝臘八粥」,又叫「七寶五味粥」、「佛粥」、「大家飯」等。在很多佛教寺院就會在這天進行施粥,當地人為圖吉利,都會一早去搶喝臘八粥。臘八粥,是一種由多樣食材熬製而成的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