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我是晚睡 晚睡 來自專輯情感實錄
· 點擊上方「晚睡」將我們設置為星標哦 ·
本文作者 | 晚睡
講述:
你好!想把我的故事講給你聽!
我的父母在大學裡工作,父親是個老學究,母親在學校後勤工作。兄弟姐妹四人,姐姐是老大,中間兩個哥哥,我排行老四。姐姐年長的多些,經常會帶著我們三個小的去上學,母親對兩個兒子關注的更多。
小時候的我比較沉默寡言,家裡來了客人我只會笑笑,這點很惹母親不快。在學校大院裡,大家都覺得我是姐姐,二哥是弟弟,因為我和二哥間的糾紛,總是以我被斥責而結束。我很倔強,每次母親的訓斥,我會流淚,但不會出聲。相比之下,二哥比我更像「小棉襖」。
我小時候對家人的認知,只限於知道他們是我的爸媽哥姐,情感間的流動在我的記憶中,幾乎不存在。初一有次在我的同學家,看到她摟著爸爸脖子撒嬌的時候,我才知道,原來家庭關係是可以這樣的。
我25歲到廣州工作,拼到一家集團公司董事會副秘書長職務的時候已30歲,32歲那年春節經人介紹認識了現在的老公,兩人通過網絡談了一年戀愛,33歲回到新疆結婚,34歲生下了兒子,目前兒子13歲。
老公比我大半歲,孩子一出生,就由婆婆照顧,夏天由婆婆帶到她居住的城市,冬天再接回我們家。所以許多會出現在其他新生兒家庭中的不和諧問題,在我家就平穩地過去了。我和老公像兩個單身一樣,無憂無慮地過著,直到孩子上幼兒園。
我們倆矛盾的開始,體現在生活態度、子女教育、家庭觀念及金錢觀等方面。
一、生活態度方面
我是一個追求生活品質的人,崇尚精緻,認為生活就應該奔跑著前進,從過程中體驗生命的價值,感受生命的力量,領悟生命的意義。我覺得無論結果如何,努力是最重要的。同時,我希望把這種理念傳遞給我的孩子,讓他長大後積極樂觀地面對生活。所以,我喜歡了解新事物,喜歡看一些思想領域的書籍。加之我從事HR工作的職業習慣,我已習慣於無時不刻不思考,並且樂此不疲。
他是個隨遇而安的人,他認為一切不可強求,平平淡淡才是真,對於什麼都不爭不搶,更不願開口請求別人的幫助,認為自己有多大能力就幹多大的事。他認為明知不可成,為什麼還要去費勁。所以他覺得我總是在「作」!
二、子女教育方面
我覺得孩子是什麼樣,完全取決了父母的教育。我會學習子女教育方面的知識,聽一些講座,請教有經驗的專家,幫助孩子健康成長。我覺得跟孩子的溝通很重要,尤其男孩,應該多跟爸爸接觸。
他認為孩子的天性是註定的,那些所謂的教育理念,都是空的,每家的孩子情況不一樣。他原本就不愛說話,有空的時候,也跟兒子溝通的少。讓他多看些教育男孩的書籍,他也沒有興趣。
三、家庭觀念方面
也許由於原生家庭的原因,我是個特別缺愛的人,因此,就特別渴望從他身上得到更多的愛!我對情感的要求高,希望他能從讀我的心,理解我的感受,能讓我感受到他對我的愛。
而他是個不懂表達愛的人。不僅對我,對他自己的媽媽,他也很少有愛的表達。
我認為家庭成員之間的情感流動,是非常重要的,家裡可以沒有多少錢,但不能沒有情感的互動。
而他認為生活是實實在在的,哪那麼多情呀愛呀的,那叫矯情!
四、金錢觀方面
我不是個唯錢論者,但我認為應該為更好的生活而努力掙錢,而他認為有多少花多少。
比如我想喝一杯奶茶,但我沒有買這杯奶茶的錢,那我會努力去掙錢,然後去買那杯奶茶。而他的觀念是,既然沒有買這杯媽茶的錢,就不要買奶茶了,買瓶礦泉水照常能喝!
我說他不求上進,他說我貪圖享受。
以上四個方面,只是暴露的比較突出的點。兒子12歲時說過一句讓我們吃驚的話:「爸,媽,你們完全是兩個不同世界的人,你們能走在一起組建家庭,簡直是奇蹟!」這些方面的矛盾因我自身的財務比較自由,我只漠然地當它不存在。
可突出其來的疫情,讓我不得不面對這些矛盾點。家庭的經濟收入受到較大的影響,房貸、保險費用的支出,讓我力不從心!
我今年已經四十六歲了!我還在職場中拼搏著!我如果不努力,他目前的收入,不足以平衡家裡的開支。我希望他能從舒適圈中走出來,可他依舊還是那個觀點:我不「作」地非要買什麼房,就不會把自己困在這裡!
這不是錢的是,是觀念!
這些年,我思考過是否該放棄這不相稱的婚姻,可我總停步於「我是一個有著完整家庭的女人」及「我的孩子有個完整的原生家庭」!
這近一個多月,那個曾經對生活充滿嚮往、每天著眼於讓自己更有魅力的我,已經不復存在!我對未來預期,更多的是絕望!
我問自己:我還要繼續跟一個與我人生態度差異那麼大的人僵持今後的三十年嗎?
可他沒有任何惡習,就普遍觀點,是個好人,對我也很忍讓,我沒有理由要離開他呀!
我一家三口,孩子懂事,成績也不錯,難道就因為有這些差異,就離開他嗎?
可我不想這樣耗著!
我想不明白。
這就是我的故事。我有時候感覺自己在這個世界是孤獨的! 我身邊的人都說我是強大的、有力量的,其實我自己知道,我最脆弱的時候,就像那個「賣火柴的小女孩」!
我希望自己能更加強大起來!但我不知道如果處理我目前的困境!
我知道自己在意識層面有黑洞,但我找不到黑洞的口!
故此,希望能得到你的指點!謝謝!
晚睡回覆:
人最可悲的是什麼?
是不了解自己。
太多人忙著生存、忙著尋找、忙著彌補自己的缺失,一路奔跑,卻始終逃避面對真正的自己,不知道自己是誰。
這樣的人生是盲目的。
冷了,只感受得到風在刮,不知道風從何處來。
病了,只看到症狀,看不到病因。
更可怕的是,自己以為是優點的東西,可能恰恰是一生的傷痛和弱點所在。
以上是我看了你的講述後,內心的第一個想法。
我不知道有人注意到沒有,你的故事通篇看下來,在講述前半程的生活時,語氣平和,敘述客觀,沒有強烈的個人情緒。
一旦說到了你和他的婚姻矛盾,你們之間的分歧,各種驚嘆號和帶有強烈個人感情色彩的用詞全都來了。
行文時使用太多感嘆號,往往意味著這個人感情豐富,性格自我,過於情緒化。但縱觀整體,你又並不是一個這樣的人,只是在面對婚姻問題時,出現了這樣的跡象。
這種現象,其實非常耐人尋味。
你認為自己人生的全部煩惱、最大的失敗都集中在婚姻上,你為此耗力費神,苦惱不已,一提到這個男人,你就會陷入到難以擺脫的煩躁中,表現出很情緒化的一面。
另外,在列舉你們之間的四點差異時,你雖然沒有明說,但分明表達出了「我是正確的,他是錯誤的」這種想法,你一點點向他妥協的意圖都沒有。
正因為秉持著這樣的信念,你才會那樣的痛苦——我這么正確,你為什麼不能聽從於我?
你把所有的精力、全部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他的身上,你認為自己的不幸福都是他造成的,都是你找到了一個不適合你不了解你的男人結婚才釀成了今天的不幸。
對他的否定、抱怨與指責,掩蓋了你對自身存在問題的關注,轉嫁了你生命中,尤其是在原生家庭中積累的很多無法被理順被消化的煩惱。
著名心理學家阿德勒曾經這樣解釋自卑感,「由於自卑感總是會造成緊張,所以爭取優越感的補償動作必然會同時出現,但是其目的卻不在於解決問題,爭取優越感的動作總是朝向生活中無用的一面,真正的問題卻被遮掩起來或避而不談。」
雖然你的表述看起來是很自戀的,對他也是各種否定,可我分明還是能夠看到,在這些背後,其實完全都是絕望的自我補償。
我之前在「《那個讓人敬佩的成功女人,抑鬱了十年》」這篇文章中,分析過被父母忽視的女兒,會把自身的價值建立在自己能做到什麼,而不是自己是個怎樣的人身上,為了贏得父母的認可,有的人會選擇變成一個「高成就者」。
這種高成就者會努力用自己的行為向父母證明自己的價值,希望得到父母的另眼相看,或者希望父母最終在他的成就面前承認錯誤,為自己曾經給予孩子的不公正待遇而道歉。
「所以這麼多年,你勤奮學習,兢兢業業,從不敢有一刻放鬆,一步步走向人生的更高點,努力用自己的行動來向母親和世界證明自己有多優秀。
但你無法接受自己的本性,你把自己的價值和自尊建立在事業的成功之上,你外表是強大的,內心卻並不因為自己的成就而感到滿意。」
那篇的女主人公因此而變得抑鬱,你比她好很多,你是始終繃著那股勁,努力向上,樂此不疲,你忘記了自己變得如此拼命的初衷是因為父母的疏忽和冷淡,你寄情於事業和工作來逃避內心的失落。
但你們的相同點是你們都無法在外界的成就中得到真正的滿足,在她是越來越疲勞,在你是越來越覺得男人配不上你。
你以為離婚就可以解決一切問題,其實不會的,到時候你會找到另外讓自己不痛快的事情。當自信是虛假的時候,人常常會自己和自己較勁。
徐靜蕾在微博上表白黃立行,「九年以來,我時常有病,你永遠有藥!」徐靜蕾的病是被壓抑得太狠,會為了叛逆而叛逆。
而黃立行讓她變得放鬆,得到了真正的自由——不是為了反抗誰,更不是為了害怕被人掌控,而是終於找到了自己最想走的方向,最想達到的目標。
「我有病,你有藥」真的是愛情最好的一種境界,更是最好的婚姻關係,兩個人互相治癒、溫暖、感動,像魚兒找到了海洋,像生病的人終於遇到了良藥。
他為什麼無法成為你的藥?因為你根本不知道自己病在哪裡。
你把病看作是自己行走在人世的鎧甲,你抱著自己的病不肯放手,把它變成了安身立命的根本,所以你看不到他的好,他的難得,你依舊痛苦於自己無法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一如當年的那個被忽視的小女孩。
你不承認有病,就沒人能夠治療你。
他身上的優點你一點都不賞識,也從來都沒有意識到他的自在、隨性、放鬆是你最缺乏的東西,也是治癒你內心缺失的良藥。
我相信你們最開始在一起,他一定很欣賞你身上的昂然鬥志,但你卻不懂得借用他的恬淡停一停腳步,如果你懂,你不會再奔波得那麼狠,追逐得那麼累。
你把自己逼得太狠了,終有一天你會變得疲倦,你沒有發現這一點,還只怪他跟不上你的腳步。
你的強大是一種虛弱的強大,你只顧著維護自己的正確和完美,卻不肯向他靠攏、學習,你認為自我改變意味著失敗。
什麼是真正的強大,就是承認自己的脆弱,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允許別人和自己不一樣。
比如你是目標系,他是過程系。
你的幸福在於獲得目標的一瞬間,之前全都是鋪墊,你習慣以結果論英雄,這種人看似堅強,世界上最容易被打敗,只要結果不如意,就失去了一切。
他的快樂在於行走的過程,無論結果如何,過程中他已經得到了最大滿足,這種人看似被動,其實是有大智慧的。
當然,你沒有全錯,他沒有全對,但你們需要彼此靠近,找到互補的那部分。
先從試著發現他的優點開始吧。
上文:離婚冷靜期通過了,你還想結婚嗎?
推薦:「我希望我的婆婆原地爆炸!」
- END -
本文文字原創,圖片來源網絡
作者介紹:晚睡,作家、情感諮詢師,一枚斜槓中年碼字工,喜好解讀複雜情感迷局,關注女性獨立與成長,已出版《晚睡談心》、《幫你看清已婚男人》、《你配得起更好》。
晚睡新書推薦
原標題:《最好的婚姻是:你有病,我有藥》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