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全民在家裡直接用自來水清洗蔬菜。本報記者 郭詩夢攝
「政府給我們接通了自來水,不但解決了吃水用水問題,還讓我靠水發展了產業,從根子上擺脫了窮日子!」11月10日,記者來到洛南縣四皓街道黨溝村十三組村民丁全民家時,他興奮地向記者展示家裡接通的自來水。只見他打開水管,一股清澈的水流從與龍頭相接的管子裡流出,徑直流到丁全民家的菜地裡。
丁全民的老伴常年患病,因為給老伴治病家裡負債纍纍,2017年,他家被確定為建檔立卡貧困戶。
「我們這地方屬於旱塬,祖祖輩輩都沒有水吃。想吃水就要到梁後邊500多米的山溝溝擔,人多水少,去遲了就沒有啦。平時最怕雨雪天,擔水路難走。遇到天旱時,就得到4裡多外的盧村去擔水吃。」丁全民對記者說。由於地理位置特殊,黨溝村丁嶺塬上的群眾用水一直是個大難題。平日裡連吃水都困難,更別說發展產業了,老百姓只能靠種幾畝莊稼維持生計。部分頭腦靈活的群眾想種植烤菸,也苦於水源問題解決不了,最多只能種植三四畝,收入十分有限。
為有效緩解群眾用水難問題,2008年,洛南縣菸草公司為種植烤菸的群眾每戶投資2000餘元建設了旱窖。雖然是靠天吃水,但比起之前跑路擔水要方便多了。旱窖打起來了,群眾種植烤菸的規模逐漸擴大,收入也明顯提高。
2016年,隨著脫貧攻堅工作的深入開展,丁嶺塬上的群眾常年缺水的狀況引起了鎮村幹部的高度重視。他們結合當地實際,吸取過去由於水源地選址不當造成斷水問題的經驗教訓,邀請縣上的水利專家來村上幫助勘測位置,重新選取水源地,同時改良供水工藝,為家家戶戶接通自來水,並注重加強後期管理服務,最終徹底解決了丁嶺塬上200餘戶群眾的飲水難問題。
丁嶺塬上的用水問題解決了,群眾發展產業的信心也更足了。塬上群眾種植烤菸面積從原來每戶三四畝發展到現在七八畝甚至二三十畝,許多群眾靠發展烤菸致了富。如今,村上陸續發展起了53座大棚15萬袋食用菌、400畝櫻桃和黃桃、180餘畝辣椒等產業,村民的年收入也由原來的千餘元增加到現在的上萬元,村民們樂得合不攏嘴。丁全民感慨地說:「水通了,幸福的日子就到了!」
據了解,近年來,洛南縣千方百計解決群眾飲水問題,因地制宜採取配套、升級、改造等措施,全力推進集中規模化供水工程、家庭蓄水設施建設,提升安全飲水質量。截至目前,全縣累計建成農村飲水工程9394處,有效解決了39.38萬人的安全飲水問題,實現了農村飲水安全全覆蓋,農村飲用水保證率達到95%以上,自來水普及率達到90%。
記者手記
安全飲水工程須長遠考慮
郭詩夢
群眾利益無小事。農村飲水安全涉及千家萬戶的利益,事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社會和諧穩定,也是脫貧攻堅「兩不愁三保障」的重要內容。目前,全省較為偏遠的村都通上了自來水,安全飲水取得成效。
然而,通上自來水,只是「萬裡長徵第一步」。在農村飲水安全的推進工作中,工程管道長期管護、水源地水源遭汙染、水源枯竭、水價偏高農民不願用等各方面問題仍然存在。
因此,要全面實現安全飲水工程常態化良性運轉,須著眼長遠,不斷鞏固農村飲用水安全的基礎,建立健全安全飲水工程的管護制度和機制,持續完善應急供水等各項保障機制,健全相應的飲水安全管理體系,讓安全飲水成為一項長久利民惠民的大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