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命運的黃金法則:修福積德造命

2020-09-05 閒雲公子

天下聰明人比比皆是,只所以有時運不濟,事業不發達的,都是因為不修道德、因循苟且、貪圖安逸而耽誤了自己的一生。下面的「修福積德造命法」,是能夠真正幫助您的至理名言,應該牢記,並堅持照做,就會扭轉惡運,吉祥如意。

一、 諸惡莫作:

1、為人莫作虧心事,舉頭三尺有神明;善惡到頭終有報,只爭來早與來遲。

2、善念剛起,福雖未至,禍已遠離;惡念剛生,禍雖未至,福已遠去。

3、不做違背良心和大眾利益的事,完善自己的人格,規範自己的行為,眾善奉行,諸惡莫作,就是改造自我命運的根本。

二、謙受益,滿招損:

《易經》上說:「上天對於驕傲自滿的萬事萬物,總是虧損他,以幫助謙虛的事物。」山高處的水,總要往下流,以添補低陷的地方。鬼神對於驕傲自滿的人總要折損他,而庇護謙虛之人。人心也一樣,驕傲自滿者,必為人所憎恨,惟有謙虛之人,才受人敬重。

三、眾善奉行:修心向善,廣積福德命運自然會改變

1、造命在天,立命在人,本立而後道生。力行善事,廣積陰德,則人生就會逐漸向好的方面轉變了。

2、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

3、善不積,不足以成名;惡不積,不足以滅身。

4、堅 持去做這十 種 善 事必 有 善 報:

(一)愛惜物命。(二)與人為善。 (三)護持正法。 (四)勸人向善。(五)救人危急。

(六)公益濟世。(七)仁義誠信。(八)成人之美。 (九)敬重尊長。(十)懲惡揚善。

四、印經說法有五種福

講經說法和印經送人,這種法施可以得到下列五種福報:

(一)長壽——因為人們聽經和讀經以後,不造殺業,所以施者將來能感應到長壽的果報;

(二)大富——因為人們聽經和讀經以後,不去偷盜,所以施者將來能感應到大富的果報;

(三)端正——因為人們聽經和讀經以後,心平氣和,所以施者將來能感應到長相端莊的果報;

(四)尊貴——因為人們聽經和讀經以後,會信仰佛法,歸依三寶,所以施者將來能感應到尊貴和有名望的果報;

(五)聰明——因為人們聽經和讀經以後,領悟力會增長,而且容易明白微妙的道理,所以施者將來能感應得聰明的果報。

相關焦點

  • 修福積德改命運 不難!
    修因一定得果報,因緣果報,絲毫不爽(圖片來源:鳳凰網華人佛教攝影:寇浩東)俗話常說:「一飲一啄,莫非前定。」人有命運,富貴窮通,乃至於生死,都有定數。凡夫很難逃得過定數,然而定數可不可以逃脫?可以,那要在乎你自己「修福積德」。我們世間人,大家心目當中所求的都是一樣的,求財富!
  • 為什麼積德行善會改變人的運氣、命運?
    而你真正去愛護自然萬物,就會慢慢領悟,無我相,眾生皆是我,你的悲喜不再只關乎你個人,你便與這天地相連,你的命運也不再僅僅是你的命運。2、頭頂三尺有神明,你的一言一行都有人記錄著呢。為什麼有些修行的人最後按他的八字越來越算不準了,就是因為他的內心改變了,他不被命運束縛了。
  • 佛說--日行一善,一年365善,行善積德,改變命運
    要想幸福,唯有改變。改變別人很難,不如先做自我改變。首先改變心胸,讓心胸寬廣,包容萬物。佛家勸告世人有善心,多行善事,行善積德。行善確實可以改變心態,甚至能改變人的形態和容貌。一個人做了善事,幫助了別人。滿足感,成就感,幸福感,由內而發。內心不求回報,卻得到了最好的福報,這種福報是金錢和物慾無法比擬的福報。
  • 古人講行善積德可改變命運,最推崇這幾種方法
    古人告訴我們行善積德改變命運最有力的方法,簡單列舉一下,供大家參考。第一,不殺生,放生。愛護各種生命。平時生活中不要殺害生命,哪怕最微小的生命都值得敬畏!如果別人要殺生,盡力巧妙勸解他放下屠刀。平時要有意識地愛護生命。不要熱水燙螞蟻!害死的數量很恐怖。
  • 造命在天,立命在己
    你相信命運能改變嗎?如果你認為命運是註定的,不能改變的,那麼你一定要看《了凡四訓》這本書。過去受命理學影響,我也以為人這輩子命運是註定的,很多大師看八字就能說出你的一生,你經歷了什麼、這輩子會遇見誰、大運在哪一年、跟誰結婚、甚至另一半怎樣的都能給你算出來。不可否認它能成為一門學科,它的確是合理的有意義的,它的深奧不是我能參透的。
  • 修心,可以改變面相,改變命運
    申箕源說:「天生的命運叫宿命,以窮人出生的人是不會成為富翁的,薄福的人怎麼會得到福報呢?」努力奮鬥能不能改變命運?他回答:「不信就試試看,窮人能成為富翁嗎?根本沒有反駁的餘地,天生不是美男子的人能成為美男子嗎?
  • 「佛說」福報「由天也由人」,你要做的事情,不僅僅是行善積德
    福報是很多人嚮往的東西,但是也是很多人求而不得的因果,明明自己已經很努力地在行善積德了,但是好像一切的福緣都沒有站在自己這一邊。在修佛的人看來,從來都沒有註定的「福報」,正所謂「緣來天註定,緣去人自奪,種如是因,收如是果,一切唯心造」,我們的福報,得來是天定的,留下是自己修的,一切的美好都有因果。
  • 快速改變命運的方法
    有的人一出生就在全球首富家裡,有的人一出生就在貧困交加的家庭,每個人與生俱來的福報不同,所以每個人杯子的容量也不同,有的杯子很大,很深,能裝很多很多水,有的杯子很小,很淺,裝不了什麼水。杯子雖然不同,但有一點是相同的,就是每個杯子下面都會有漏洞。
  • 福報隱藏的秘密,改變命運的良方
    2每個人的命運和福報不同,就是因為杯子的大小不同,水的多少不同。有的人做了很多的壞事,還活得很好。是因為他的杯子非常大,而且水又多,做壞事是在往外漏水,雖然漏了很多水,由於他水很多,還沒有漏完,所以你看他還是活得很好。等他繼續行惡,杯子的水漏完了,惡報就現前了。
  • 人類圖|智慧|行善積德能夠改變命運嗎?
    積德不一定能改變自己的命運,搞不好會對自己造成心理、能量甚至身體層面的傷害。真正改變你的方式只有從內在接納自己。了解自己的設計,接納自己、成為自己。我覺得這個問題問得非常好,也非常深刻,我想結合人類圖解釋一下。首先我們要明白,「命」和「運」是兩個不同的東西。「命」,按照人類圖的說法,就是我們先天的設計,我們的出廠設計。
  • 積德改命,福澤子孫(改變命運的千古秘密,看完深受啟發)
    我們經常會聽到有人說:「某人能升官發財,那是他祖上積德了」;「哪家子孫這麼出息,真是祖宗有德」。看來是他有德於人,人也報答於他。今日之所以能夠顯貴,原因就在這裡。」鄭興兒聽後,不覺失聲道:「您真是神人啊!」隨即將還銀之事的前後述說了一遍,大家都恍然大悟,原來鄭興兒的命運發生如此大的變化,全是因他拒私不貪,還人銀子積下陰德的福報啊!鄭興兒後來做到遊擊將軍,子孫也受到蔭澤,這真是「善有善報」。
  • 道教勸人行善積德,確實可以改變命運的
    想要改變自己的命運,首先是要行善積德,這不是危言聳聽的。
  • 為什麼修心能夠改變你的相貌、你的健康、你的命運?
    ,但是積德修行會令面相變好。」申箕源說:「天生的命運叫宿命,以窮人出生的人是不會成為富翁的,薄福的人怎麼會得到福報呢?」努力奮鬥能不能改變命運?他回答:「不信就試試看,窮人能成為富翁嗎?根本沒有反駁的餘地,天生不是美男子的人能成為美男子嗎?這是很顯然的事實,天生的醜女能改變成美女嗎?」
  • 明朝一老頭,通過行善積德改變命運,一生經歷凝聚成《命我自立》
    你是否常嘆命運不公,為何上天厚此薄彼?或是人生暫時陷於困境,苦於無路可走,茫然不知所措?是不是真有「上天註定」這一說?如果有,能不能改變既定的命運呢?這些問題或許在每個人的不同階段都出現過,無論是考學失敗,還是職場碰壁,有的人熬過去了成功了,隨後就能步步高升,而有的人往往是一個坎過不去,就被打回了原形,回到小城市繼續發展。
  • 人的命運又如何改變呢?
    其秘訣就在於範家子孫不忘「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和「積德行善」的祖訓。福運是修來的,只有積德行善才能改變命運。如果我們想為自己和家人開創美好的將來,那就做一個為別人著想、有善心的人吧!中國古代的傳說,每年過小年的這一天,灶神要上天,而除夕這天是灶神從天上回來的日子,因此民間都要祭灶神。灶神上天所要做的,是向天帝報告這戶人家的善惡功過。
  • 俗語:有福之人不必忙,無福之人跑斷腸,老祖宗的話飽含深意
    關於福,古人對其的解釋是「佑也」為保佑之意。我國先賢古籍還曾給出不同的解釋,例如戰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韓非子曾認為「全壽富貴謂之福」。在古籍《禮·祭統》中記載:「福者,備也。」等等。古人常說的五福更是包含了長壽、富裕、康寧、修好品德、考終命盡享天命這五大方面。
  • 一生行善積德,福報滿滿的3大星座,晚年福澤深厚
    一生行善積德,福報滿滿的3大星座,晚年福澤深厚在我們的生活中,每個人的命運都是不大相同的,一些人的星座不相同,他們的性格也會有很大的不同點,在12星座中,有些星座她們溫柔善良,總是喜歡在別人背後默默的幫助他們一生的福報滿滿
  • 40歲修佛的富豪:人生悲哀不是沒錢,而是沒福報
    一位40歲修佛的富豪:人生悲哀不是沒錢,而是沒福報。佛經中有這樣一句話:「福應常修造,無福遭苦厄,若有修福者,現受當安樂」,意思是說對於一個平時注意修福報的人,身體也會無病無災,以後也會過得很安樂,人生最大的悲哀不是沒錢,而是沒有福報。
  • 學誠法師:念佛持咒是否能夠改變命運?
    學誠法師:念佛持咒是否能夠改變命運?文章根據學誠法師相關開示整理,歡迎分享,自利利他!所有的經咒都是為了幫助我們調伏煩惱的,重點在於懂得誦經持咒的意義,用佛法來指導自己的念頭、行為,如此則能漸漸淨化心靈。
  • 一生多做善事,廣積陰德,福報大
    日行一善,積善成德,善滿三千,天必降之福。諸位朋友大家好,這裡是《妙音聞聲》傳統文化平臺。此刻,讓我們放下煩惱,淨化身心,一起學習傳統文化智慧,一念花開,一念花落,一念放下,萬般自在。老人常說:為人在世,一定要積陰德。為何老人這樣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