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無數的線把世間萬物聯繫在一起,只是有的人眼睛不能直接看見而已。厚德載物,一個人只要存善心不做壞事,再大的困境上天都會給他一線生機的。你愛惜萬物愛惜生靈,萬物就愛惜你。而你真正去愛護自然萬物,就會慢慢領悟,無我相,眾生皆是我,你的悲喜不再只關乎你個人,你便與這天地相連,你的命運也不再僅僅是你的命運。
2、頭頂三尺有神明,你的一言一行都有人記錄著呢。
為什麼有些修行的人最後按他的八字越來越算不準了,就是因為他的內心改變了,他不被命運束縛了。
行善伴隨著思維的改觀和投射,天天行善就能改變自身思維、氣場等看不見的東西,狐朋狗友遠離,一切好的事物逐漸靠近。
行善積德,心情舒暢。
積德行善,在行善的時候,福報就已經來了。比如內心的平和、對自己滿意度高、無愧於他人的坦然、收穫感謝的成就感和自尊、自信的累積……這些看似「浮雲",實際上都是實實在在的福報。
3、金木水火土,相生相剋。積德行善,相當於生助他人,原始反終,達到一定力量的積聚最終回到你身上。
反之亦然。
行善,幫你聚集正能量場。
4、福報不同於福氣,福氣是在世間上得到一點福力而已,而福報包含世間福和出世間的福。它來自於修行的功德力,必須具備優良的前因,才會結下誘人的福果。
5、這個世界上的點點滴滴、所有一切,都在因緣果報中,依此道理慢慢去觀察,會發現任何事情都是如此。
通俗點說,你人生道路上該遇到的誘惑和欲望,你通過行善積德拒絕了它,那麼你的人生走勢就會發生好的變化,經受過了考驗,上天自然不會虧待你。
6、那麼行善到底是怎麼回事呢?他的本質是神與能量,簡單解釋一下。舉個例子:你去幫助了一個人,這個人對你很感激,你覺得很高興,很輕鬆。他沒給你錢,但是還是很開心,對方開心,我也開心。這就是神的作用,這個神屬於元神的部分。其實是獲得了一種陽性的能量。他的作用是消除我們的陰性的(不好的)能量,這種陽性的能量逐漸積累會改變我們的元神,進而改變我們的能量場。久而久之這個人感覺很陽光,積極。做起事情有動力,進而改變我們的思維,開啟智慧。這樣做起事情會越來越順利。這就是行善改變命運的原理。
呂祖說:做三千件善事不用修煉就可以成仙,就是這個。這是善。
什麼是德呢?不是倫理道德的意思。這個解釋起來相當費勁。在這裡可以簡單理解為陰數。這個陰有隱藏的意思,不是鬼神啥的。陰符經的陰就是這個意思。所以道家講善的第二個條件就是隱藏。只有我自己知道,甚至我自己都不知道。一旦別人知道了,就變成了名聲、財富這些外在的東西了。
這個數有用,它能改變很多隱藏的東西,例如運氣。有很多災禍,德都能在暗中給化解了,這就是道家說的無為無不為。德不配位必有栽秧,就是說這個人做的官越大,責任越大,明的暗的事情也越多,但是德不夠,很多事情化不開,就完蛋了。所以修道的人很少去做官,因為修行者都摳,捨不得用數。他們還要用這個數來修行。
我信因果輪迴的,所以有些手段我會但不用。做人還是要有底線的,你以為自己得到了,卻不知所有命運的饋贈,早已暗中標好了價格。
行善積德會讓你接近天道的頻率,與天道相近了,還會有什麼煩惱可言呢。 大多是前世修行犯了錯而遭懲罰,再修行之人,一生總要受些身心之苦,再哪方面犯的錯,就受那方面的苦。
7、行善改運,要想生效,需有三步:發心---善行---回向。下面解釋原理,發心形成「心陽」,善行後他人感激,形成「陽氣」,由於同類相互感應,由「心陽」招攝來「陽氣」,再通過回向,具體落實到身心生活。以上就是行善改運基本原理。
有陽必有陰,陰陽協調才叫做「治」。獨陽不長,孤陰不生。如果只是理解為陽氣是有欠缺的。地藏王菩薩敢說:地獄不空誓不成佛。善行並非只在陽處有用,積德更多在於積累陰德。所謂陰德,是不為認知的,只有天地知,鬼神知曉。所謂鬼神也不是指有型的鬼怪。變化無常為鬼,高深莫測為神。善字,本來的意思是「通天」,象形文字,結構是在一個鼎中放入羊頭以祭天。所以行善就是通達天意而已。
很簡單的道理:同聲相應,同氣相求。從外在方面看,當你善事做多了,德行得以積累,自然容易感召好的事情。內在方面,做這些事的時候同時也是在滋養自己的心神,心氣好了自然也是吸引吉氣的。當然,行善最好的是無相之善,積德最好是上德不德。 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一直謹記這句話,想做就去做,別存在目的性。
8、物理學裡有個最基礎的定律:牛頓第三運動定律,又稱相互作用力定律,即一個物體對另一物體施加一個力,那這個物體同時也會受到來自另一個物體方向相反、大小相同的力。同樣地,我們個人在這個宇宙中,你給這個宇宙施加一個善力,那這個宇宙也會給你一個相同大小的善力,反之則相互作用惡力。無論這個宇宙運行多麼複雜,這個規律一定是確定真實的,所以假若自己做了一件善事,不需受恩者特意報恩,這個宇宙自然會把相同性質的力傳導回你那裡,無論善惡,也無所謂善惡。而且這個傳導是「即時的」,也是「永恆的」,行善者同時也在受到善的滋潤,善的行為將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記。類似地,牛頓第一運動定律,也是慣性定律,說任何不受力的物體總保持勻速直線運動或禁止狀態。即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這也是說我們的業力、習氣支配著我們每天不自覺地起心動念,做善作惡。同樣都是在街上,好色者不自覺地看異性起色心,慳吝者看優惠商品想佔便宜,驕橫者自顧自地得意、生氣。如果我們不長久地、有意識地強迫自己改正自己的思想和行為,我們將一直生活在原有的生活命運中,這也就是個人改命的原理。
牛頓第二運動定律說的是物體受力時,將怎樣改變運動狀態…………
9、如果從力學的角度,你用力打桌子,桌子一定會反彈一個力,
那麼,你去謀害一個人,這個人一定至少在心理上討厭你。
討厭是不是力? 是,因為很多時候我們會覺察到,有人想你了,你可能會打噴嚏或有感應。
再說得微弱一點。你腦袋裡面有意思,於是產生電流,於是這種電流形成波,波震蕩出去,看不見,但是物理確實學過。
因此,至少,你做壞事,別人討厭你。
只要這條勝利,
那麼因果報應就是成立,
只要因果成立,那麼行善積德就是成立。
能量守恆,沒付出就沒回報。
10、當然,行善積德,首先是先保護好自己,自己開心、發自真心、出自本心、自然流露、自然而然的善行,才是真的積德行善。
到最後一切都是平衡,上天、天道、會把一切算的清清楚楚,分毫不差,你所有應得的獎勵都會水到渠成的擁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