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澤平:我們可能正站在流動性的拐點上

2021-01-20 騰訊網

文 任澤平 華炎雪 王孟嫫

一、經濟預測是哲學問題:未來唯一不變的是人性和周期

從事宏觀形勢分析20多年,看世事變遷,潮起潮落,唯一不變的就是人性和周期。在五年熊市後的2014年預測「5000點不是夢」,在2015年股災前預警「海拔已高風大慢走」,並預測「一線房價翻一倍」。

未來是否可以預測?這個迷一樣的問題長期充滿爭議,有時就好像我們在談論佔星術。但當我們開始探索經濟周期和人性本質的世界時,顯然有助於我們理解甚至掌握事物發展規律。

2018年中國經濟十分困難,被稱為過去十年最差,資本市場十分低迷。在社會上充滿「離場論」「洗洗睡」之際,在市場最為悲觀的時刻,我們在2018年底發出了對中長期中國經濟改革前景堅定樂觀的聲音,提出「最好的投資機會就在中國,新一輪改革開放將開啟新周期」「很多股票都很便宜」,2019年初提出「否極泰來」。

最黑暗的時候往往孕育著黎明,最光明的時候往往孕育著黑暗。物極必反,否極泰來,這就是周期,背後是人性的輪迴。

二、周期的輪迴:我們可能正站在流動性的周期性拐點上

2021年1季度前後,隨著經濟復甦的頂部區間正在到來,通脹預期抬頭,貨幣政策回歸正常化,信用政策結構性收緊,我們正在迎來廣義流動性的周期性拐點。

經濟周期是有自身運行規律的。2020年3月-2020年底,是典型的經濟復甦黃金階段,經濟持續恢復,通脹在低位,貨幣金融環境整體寬鬆,股市好於債市好於商品。

2020年底以來,由於供需缺口、全球復甦共振、全球低利率等,原油、銅、鐵礦石等價格上漲,通脹預期開始抬頭。2021年1季度之後經濟正在告別經濟復甦、通脹偏低、貨幣寬鬆的舒適區間,迎來經濟邊際放緩(可能韌性較強)、通脹預期抬頭(可能幅度不高)、貨幣政策正常化、信用政策結構性收緊的周期階段,屬於經濟周期的復甦到過熱和滯漲的過渡期,廣義流動性拐點正在到來。

事實上,2020年11月以來,社融增速開始回落。12月存量社融增速13.3%,環比超預期下降0.3個百分點,12月M2同比增速10.1%,環比大幅回落0.6個百分點。信用擴張進一步放緩,廣義流動性的拐點進一步確認。

從貨幣政策的逆周期操作看,2019年底-2020年5月,貨幣政策寬鬆,降息,通過降準、公開市場操作等投放基礎貨幣。2020年5月以來,貨幣政策開始回歸正常化,寬貨幣基本結束,上半年的寬貨幣傳導至寬信用。

2020年底以來,由於經濟持續復甦,通脹預期抬頭,局部熱點城市房價上漲,地方債務風險暴露,央行和金融監管部門從房地產融資、地方債、影子銀行等三大方向開始結構性收緊金融信用政策:1)加強房地產宏觀審慎管理,落實三條紅線、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制度。2)規範地方政府債務管理,防範化解地方政府融資平臺隱性債務風險。3)治理金融亂象,2021年資管新規過渡期正式結束,推動影子銀行健康規範發展。預計未來房地產融資、地方債融資、影子銀行融資面臨放緩,信用收緊帶來流動性拐點的強化。

三、「不急轉彎」:這輪流動性拐點的頂部不會太尖,斜率較緩中國貨幣當局表態「不急轉彎」,事實上經濟復甦的基礎也不支撐貨幣金融政策的明顯收緊,更多是貨幣政策正常化和結構性信用政策調整,即在收緊房地產融資、地方債融資和影子銀行融資的同時,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新基建、「三農」、科技創新、小微和民營企業等國民經濟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支持力。2021年,經濟環比韌性較強,但面臨全球疫情嚴重、小微企業困難、就業壓力大等挑戰。全球復甦共振,庫存回補,出口、消費、製造業投資和補庫存可能會部分對衝基建投資和房地產鏈條的下滑。通脹整體溫和。當前是豬周期下行疊加經濟周期上行,豬周期下行抑制CPI上漲,經濟周期上行推動PPI環比正增長。PPI恢復好於核心CPI,表明疫後中國經濟恢復的供給側好於需求側。預計2021年物價溫和上漲,經濟基本面和貨幣環境不足以支撐通脹大幅上漲。這是中國流動性的周期性拐點而不是全球的,中國經濟復甦領先於全球,美歐日由於深陷疫情,貨幣政策仍將保持寬鬆格局,導致中國和美歐日貨幣政策的分岔以及人民幣升值壓力。拜登上臺的財政刺激計劃和重回全球化,可能會推動美國經濟復甦以及美元扭轉頹勢。2020年中國貨幣政策表現值得肯定,精準把握了力度、節奏和結構,我國成為全球率先實現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也是少數實施正常貨幣政策的主要經濟體之一。2020年,相對於美聯儲快速降息至零利率、開啟無限量QE、向各部門直接注入流動性,無底線ALL IN,中國央行採取克制式、結構性寬鬆,根據疫情發展階段把握政策的重點、力度、節奏,適時向常態模式回歸,珍惜有限的常規貨幣政策空間,值得肯定。

四、如果要給這輪牛市起一個名字,我覺得是「改革牛」如果要給這輪牛市起一個名字,我覺得是「改革牛」,準確的說是由於註冊制改革、鼓勵創新、加大對外開放、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等落地攻堅帶來的改革紅利牛市,而2014-2015年的「改革牛」是改革預期帶來的。從更長期的視角來看,中國在抗疫、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三大攻堅戰、應對中美貿易摩擦等展現的強大體制優勢和經濟韌性,尤其在面對前幾年內憂外患的情況下,堅持更大力度更大勇氣推動新一輪改革開放,堅持了市場化的正確方向,把握住了歷史的航道,成功化危為機。我們維持「中國經濟正站在新周期的起點上,未來最好的投資機會就在中國」的長期判斷,這一判斷在近年引發了史詩級論戰。在中國經濟最低谷、市場流行「洗洗睡」「離場論」的悲觀言論之際,我們旗幟鮮明地發出最強音。現在,終于越來越多的人轉向對中國經濟改革轉型前景的長期樂觀,尤其是前幾年觀點悲觀的學者和投資人開始轉向。所謂的機構抱團龍頭,不過是我們在2017年就提出的「新周期」:隨著市場自發出清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疊加,行業集中度提升、剩者為王、強者恆強的時代正在到來。

五、全球貨幣超發:主要是資產通脹,而不是實體通脹與貨幣金融學和宏觀經濟學的傳統教條不同,過去幾十年,全球性貨幣超發、低利率,卻沒有引發普遍的嚴重通脹,主要導致了股市、房市等資產價格大漲,進而導致社會財富差距、收入分配差距拉大,進而導致民粹主義、逆全球化等思潮泛濫。過去幾十年全球範圍的「低利率、低通脹、高泡沫、高債務」不僅是經濟金融問題,更是深刻的社會治理和收入分配問題,「消費降級與消費升級並存」 「窮人通縮,富人通脹」。因此,調節收入分配、精準扶貧、加大教育投入、促進社會階層流動、徵收房產稅遺產稅等將變得越來越重要。以後分析通脹問題,除了經濟基本面和貨幣金融角度,必須增加結構性和收入分配視角。近幾十年貨幣超發,並未引發嚴重的實體通脹,主要是資產通脹,但本質都是貨幣現象,這一度導致了貨幣政策的誤判。近年開始強調金融穩定、雙支柱、宏觀審慎等等,就是把資產通脹納入貨幣金融政策的目標範圍。資產通脹比實體通脹的收入分配效應更強,這是更大的課題。美國1980-2014年,前1%的人口擁有的總收入從10.7%大幅上升到20.2%,擁有的總財富從22.5%大幅上升到38.6%。中國2000-2015年,個人財富排名前10%的人群佔社會財富的比重從47.75%迅速攀升至67.41%。

六、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大疫情,幸運的是,我們做好了準備

通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金融去槓桿,精準拆彈,力挽狂瀾,提前樹起了籬笆,保障了我國金融安全。這都展示了其專業素質和豐富經驗,以及在重壓下堅持信仰的意志。天下安注意相,天下亂注意將。中美貿易摩擦一戰打的也漂亮,順勢推動了久拖不決的改革開放,國有將相。

七、如果你幹正確的事,運氣就會在你這邊,以七大改革為突破口

本來中美貿易摩擦,美國開始遏制中國,新冷戰。但現在,美國一開始對疫情麻痺大意,現在大面積爆發,自顧不暇,懂王下野。美聯儲大放水,中國搞新基建,高下立判。

中國這次應對疫情是加分的,在抗擊疫情和恢復生產方面走在全球前面,中國的成功經驗為全球點亮了希望。而且2018-2019年中美貿易摩擦期間,面對美國大搞貿易保護主義,中國藉機推動了改革開放,維護全球化,在國際上也是加分的。

應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以七大改革為突破口,開啟新周期、新格局:

1、大力推進「新基建」,打造中國經濟新引擎,包括5G基建、大數據中心、人工智慧、新能源汽車、充電樁等科技領域的基礎設施,教育、醫療等民生領域的基礎設施,以及營商環境、服務業開放、多層次資本市場等制度領域的基礎設施。

2、加快推進以城市群都市圈為主導的新型城市化,人地掛鈎,要素流動。

3、儘快全面放開生育,中國少子化老齡化問題已日趨嚴峻,實在不行先放開三胎。

4、打通資本市場與科技創新的「雙循環」,加強科技自立自強,用資本市場的錢支持科技創新的大國重器和「卡脖子」技術攻堅。

5、大規模減稅降費,從碎片化、特惠式減稅轉向一攬子、普惠式減稅,全面降低企業所得稅、製造業增值稅、個人所得稅稅率,提高企業和居民的獲得感。

6、以中美貿易摩擦為契機,大力推進對內對外開放。

7、確立新的長期立國戰略——新戰略,中國當前亟需解決的關鍵問題是新的立國戰略(「新戰略」),即在看清未來幾十年世界政治經濟形勢趨勢的基礎上,爭取一種對我長遠有利的策略,類似1978年後中國的韜光養晦,二戰前英國的大陸均勢,美國成為世界霸主前的孤立主義。

相關焦點

  • 「網紅」任澤平:我不是算命的
    4月23日,任澤平在廣州參加「中國資本市場投資策略暨經傳多贏中小投資者教育巡講廣州站」間隙,接受時代周報記者採訪時笑稱「我不是算命的」。確實,全然預測正確股市走向幾乎無可能,巴菲特曾說,不要去預測短期股市的點位和走勢,否則就要等著打臉。不過,任澤平仍堅定地表示,A股正面臨著震蕩築底階段,目前流動性充裕,而A股已非常接近底部。
  • 2019年真正的拐點,是年輕人懶得結婚
    2019年真正的拐點,不是貿易戰,不是各種鬧,而是年輕人懶得結婚。以上這句被置頂的評論就代表著新時代的婚戀觀。結婚率創11年來新低,7700萬成年人獨居!人們寧願選擇單身,也不搭幫過日子。近年來女性想結婚的意願確實呈逐步走低的趨勢。
  • 任澤平:過去幾年富人通脹窮人通縮,三大因素告訴我們一個現實
    最近,任澤平團隊的報告提出:過去幾十年全球範圍的「低利率、低通脹、高泡沫、高債務」不僅是經濟金融問題,更是深刻的社會治理和收入分配問題,「消費降級與消費升級並存」「底層通縮,高層通脹」「窮人通縮,富人通脹」。並被簡單地理解為是指「富人通脹、窮人通縮」。
  • 「疫情拐點」到底是什麼意思?如何讓「拐點」儘快到來?
    在最近這段時間裡,各大新聞媒體頻頻提到了「疫情拐點」一詞,例如「我們期盼的疫情拐點將要出現」、「一個月內疫情拐點或將到來」、「正月十五前疫情可能出現拐點」等等。 這些報導吸引了網民的極大關注,同時也留下了一些疑惑:疫情拐點到底是什麼?拐點何時能到來?拐點的到來時間是確切的嗎?在本文中,我們將圍繞著拐點這一概念進行解讀。 1 什麼是拐點?
  • 股災啟示錄:央行對流動性、一般均衡與金融穩定「不可能三角」的...
    由此,人們的關注重點發生了革命性轉變—從原來「只要每一個金融機構在財務上都是安全且可持續的,那麼整個金融體系就是穩健的」轉向「我們承認單個機構健康運行是重要的,但是在一個預期多變的時空,更重要的是確保全系統的安全性」,避免「覆巢之下,豈有完卵」的全局性悲劇的出現。  這是一次理念的革命。
  • 唐涯:拯救股市的流動性螺旋
    我們有一個研究小組,許建國是國發院的教授,後面的都是光華的博士生,我們自己在聊天的時候,大約在6月中旬股市開始下降的時候,開始大家沒有什麼感覺,大概到了6月20多號,市場對兩融沒有反映的時候,我們就提出了一個觀點,我說完蛋了,因為我們前期一直在看學術文章,美國2008年的時候發生過流動性螺旋的問題,我說可能流動性螺旋已經形成了,但是那個時候還抱著一點希望,如果那時候救市得力的話可能不會導致更大的後果
  • 1月流動性月報|1月靜態流動性缺口規模約3.87萬億。
    我們依照往期月報中慣用的分析思路,首先盤點1月份流動性缺口狀況,其次判斷央行可能操作規模及對應的超儲率和資金面的狀態,最後對春節前流動性和降準可能性進行討論。故在央行不再訴求逆周期調控時,若降準來補充流動性缺口,則操作釋放的政策信號會與貨幣政策方向相悖,可能帶來預期的混亂。最後,節前流動性安排是央行例行性操作,操作工具的選擇空間具有靈活性,「降準」與否都可以。
  • 離岸人民幣站上6.95 為去年12月13日以來首次
    來源:東方財富網離岸人民幣站上6.95,日內漲近200點,為去年12月13日以來首次。相關報導>>>新年外匯市場的「不尋常」:美元意外走弱人民幣籃子調整有何深意?綜合兩種因素對於美元指數的影響以及債匯聯動方面的區別,從當前時點出發,我們認為本次美元貶值主要是由於流動性因素造成。元旦前後流動性變化較大可能是美元貶值的直接誘因,而背後深層次的原因或在於美聯儲的擴表舉措。
  • 陸磊:流動性、一般均衡與金融穩定的「不可能三角」
    就此,習近平總書記著重指出:「現行監管框架存在著不適應我國金融業發展的體制性矛盾,也再次提醒我們必須通過改革保障金融安全,有效防範系統性風險」。從中央銀行的角度觀察,建立宏觀審慎管理制度既是其完善金融穩定機制、更好履行法定金融穩定職能的重要保障,也對其從政策目標到政策工具各層面更好協調貨幣政策和宏觀審慎的關係提出了挑戰。
  • 金牛座一周運勢,愛情新拐點,讓我們期待覆合黃金期
    10.23:寶劍四 正位——周五金牛座對生活抱有期望,但是可能有些不和諧的聲音出現,如果你們沒有時間精力處理,那就讓自己再努力學習,不要硬剛,不然會受到損傷。10.24:聖杯八 逆位——周六金牛座可能會回歸家鄉,對於金牛座來說可能意味著喜事降臨,而且好事接連不斷。單身的金牛座會有桃花運,而失戀的金牛座則擁有了複合的機會,讓自己再努力點,也許成功在望。
  • 金牛座周運【10.19-10.25】:愛情新拐點,讓我們期待覆合黃金期
    10.23:寶劍四 正位——周五金牛座對生活抱有期望,但是可能有些不和諧的聲音出現,如果你們沒有時間精力處理,那就讓自己再努力學習,不要硬剛,不然會受到損傷。 10.24:聖杯八 逆位——周六金牛座可能會回歸家鄉,對於金牛座來說可能意味著喜事降臨,而且好事接連不斷。
  • 疫情拐點將在今年六七月,前提是……
    張文宏判斷疫情拐點:2021年六七月份目前,被視為「解決之道」的疫苗已出現。縱觀世界疫情發展,我們的防控常態化還要堅持多久?近日,在接受人民日報大江東工作室採訪時,張文宏表示,如果有一半的人接種,疫情就會在2021年六七月份出現拐點,到年底可能會發揮作用,世界就有機會互通。
  • 石齊平丨美國運勢的下一個拐點會在哪兒?
    1840年無疑是中國國運的轉折點,一個由盛轉衰的關鍵,中國綜合國力從一貫以來的全球之首開始急劇下行;1895年的甲午之戰、1900年的八國聯軍又是兩個拐點,下行速度更快,一直到1945年二戰結束取得抗日戰爭勝利,才初步穩住局勢。1945年因此是另一個轉折點,由此轉運,振衰起敝。
  • 最全中美疫情時間線對比圖 全球拐點在何時?
    我們曾說過:當鬥地主已經出了4個2和王炸後,對手後面所有的牌都當王炸打,那就叫賴皮。先是美聯儲在非議息會議窗口緊急降息,又到將利息降到零,同時啟動7000億美元的QE,再到直接下場買商業票據,最後乾脆宣布提供無限量流動性。財政政策、貨幣政策齊上,基本上把上圖經濟刺激工具箱全倒出來了。
  • 拜登致辭「跪殺事件」死者葬禮:「美國歷史上最大的拐點之一」
    最近關於美國弗洛伊德慘死的事情,在美國引起了很大規模的遊行和暴亂,拜登在弗洛伊德葬禮上致辭,家人痛哭成一片,一起來看看吧!另據新京報,拜登在弗洛伊德葬禮上致辭:將以他的名義讓世界變更好。他表示理解弗洛伊德親友的痛苦,將以弗洛伊德之名,讓世界變得更美好。拜登也呼籲人們不要再次忽視種族主義問題。
  • A股沸騰了:茅臺站上2000元 「奶茅」「水茅」「豬茅」「車茅」全炸了
    剛剛,茅臺站上2000元!「奶茅」「水茅」「豬茅」「車茅」全炸了,巴菲特卻輸給了中國首富!紐交所不摘牌,外交部回應!今天,A股V型反彈,三大指數全都收漲續創多年新高。領漲的熱點板塊均與吃、喝概念相關,對此,股民笑稱這是「年貨行情」。而這其中,相關行業的龍頭股漲的最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