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農曆過除夕、端午、七夕,日本的節日日期為何「土洋結合」?

2021-01-08 國史拾遺

除夕,端午,七夕……大家都知道,這些是我們中國的傳統節日,而且由於古代中國在東亞地區的文化地位,所以周邊朝鮮半島、日本、越南等地區也過這些節日,既然是中國傳統節日,那自然是用中國傳統曆法——農曆來定日期的了。

但是呢?辛亥革命之後,為跟隨世界潮流,我國官方是改用公曆(格列高利歷)了的,所以這就導致我國現狀是兩種曆法通行,正式紀事的時候用公曆,而一些民俗等方面,用的則是農曆。

越南,朝鮮,韓國也是一樣,過春節啊,中秋節啊和咱們是一樣的用農曆,當然,它們用的也都是公曆。

但是東亞還出了另一個奇葩,這就是日本,日本做了什麼呢?日本現在用公曆,這很正常;日本官方廢除了農曆,這也沒什麼。但問題是,日本人仍然喜歡過一些傳統節日,比如除夕,端午,七夕什麼的,但是!他們是按照公曆過的!

什麼意思呢?比如七夕吧,傳統的七夕是農曆七月初七,但日本人現在改在公曆七月七日過,日本大使館在前幾年還不開眼的在七月七日這天發了啥「浪漫七夕,歡迎中國遊客去旅遊」的宣傳,結果被罵得狗血淋頭,在中國七月七日是紀念「七七事變」的。

日本人用「除夕」這種詞來指公曆的12月31日,總覺得怪怪的

日本人是怎麼搞出這麼個不倫不類的東西的呢?

其實根源還是明治維新,歷史上,日本一直使用華夏曆法,並隨中國中原朝廷改換曆書,曾先後使用劉宋之元嘉歷、大唐之麟德歷(在日本叫做儀鳳歷)、大衍曆、五紀曆及宣明歷。但在明朝滅亡之後,日本開始使用日本本土編寫的貞享歷、寶曆歷、寬政歷及天保曆。

註:《天地明察》,日本作家衝方丁的時代小說,後影視化,描寫江戶時代前期圍棋棋士、天文歷學者澀川春海熱愛數學和天文,不甘坐享富貴。在機緣巧合下,他擔負起創造日本第一部曆法的大任的故事。

但是呢?1872年,明治維新四年後,日本政府廢除天保曆,改為使用西方格里曆,這其實是很正常的,和先進文明接軌嘛,但是呢?日本人把把各傳統節日的官方日期也改為西曆日子!這就比較怪異了。可能日本人比較腦子比較軸,做事情比較極端,想把農曆廢徹底。

但是呢?即使是日本這種比較軸的國家,也不可能把傳統曆法的影響全部消除,民間佔卜、算命和春分上墳仍依照天保曆;同時,雖然明治維新後官方不再使用舊曆,但民間習俗上仍保留從中國傳入的幹支紀年,但是每一年的幹支紀年起始以西曆為準。

對了,這裡要說一個可能很多人都容易弄錯的地方,中國民間習慣把公曆叫「陽曆」;農曆叫「陰曆」,其實這不準,我國的農曆其實是「陰陽合曆」,日期按照陰曆算,但節氣是按照陽曆算的,這就是為什麼每年各個節氣日期幾乎都一樣的原因。

中國曆法中的「節氣」是陽曆

所以,節氣系統在日本曆法中仍然保留,不受影響。

那日本有沒有按照舊曆過的節日呢?也是有的,比如盂蘭盆節,這個節日大概就是中國的「中元」,傳統上,日本人在農曆七月十三至十六日進行,明治維新後,部分地區改為公曆7月13至16日,但也有些地區故意改為8月13至16日,接近舊曆的日子。

還有中秋,日本人習慣把中秋節稱為「十五夜」,這個是明治維新改用格里曆之後,日本本土極少數仍然依照農曆日期的節日之一,原因可能是這個節日和農業關係緊密,傳統的中秋節時期正值各種作物的收穫季節,為了對自然的恩惠表示感謝,所以要舉行各種慶祝活動。因為農作物時節不怎麼變,所以慶祝日期也不便改為公曆。

而且,日本也有些傳統的大戶人家,仍然習慣用公曆。

註:日本動畫《冰菓》截圖,女主人公千反田愛瑠家(大戶人家)仍然是用傳統曆法過一些節日。

可是,日本這種情況,老百姓真的還知道農曆嗎?這個嘛,和中國不太一樣,中國現在大多數日曆會同時標註兩種日期,但是日本於1910年起停止在官曆內並記舊曆,所以是只用公曆的,但目前日本國立天文臺每年2月都會發報的「暦要項」官報中仍有節氣和朔弦望等資料可供自行計算農曆。

其實我國也有段時期幹過類似日本的事情,這就是辛亥革命初期,國民曾經準備廢除農曆,在控制嚴密的廣東甚至「嚴禁商民慶賀舊年」,但導致「民多怨之」,效果不好,所以後來袁世凱上臺後就規範化了。

1914年1月,北京政府內務部在致袁世凱的呈文中提出:「擬請定陰曆元旦為春節,端午為夏節,中秋為秋節,冬至為冬節。凡我國民均得休息,在公人員亦準給假一日。」袁世凱批准了該呈文。於是,我國就有了「元旦」和「春節」兩種新年,有些外國人一開始還覺得莫名其妙,但中國人嘛早就習慣了。

相關焦點

  • 同一個節日卻不是同一天?你所熟悉的節日在日本很不一樣!
    這次將要介紹新年、端午、七夕、中秋…等等我們中國人熟悉的節日在日本的變化與不同,來看看這些源自漢文化的節日在現代日本演變為何種節慶、又有哪些獨特的習俗與過節方式吧!中日節日大不同①正月初一:新年日本的新年稱作「正月」,據說是飛鳥時代的推古天皇從唐朝引進農曆之後仿效唐人過節的習俗所訂定的,原本和我們一樣是遵照農曆新年來慶祝,但在明治維新之後日本改用公曆,並將原來的農曆改稱為「舊曆」,新年日期也隨之改為公曆1月1日,所以日本的新年正月日期才會和過農曆年的我們不一樣。
  • 小語藝考|日語高考,日本的夏季傳統節日:七夕節
    日本作為中國一衣帶水的鄰國,自古以來就與中國交流頻繁。而中國的傳統節日,也隨著文化交流傳入到日本,逐漸成為具有日本當地特色的傳統佳節。據傳,早在奈良時代(710-794年),七夕節就傳到了日本。本來日本的七夕節和中國一樣是農曆的7月7日,但是在明治6年(1873年)改歷之後,大部分的地區把七夕變成了新曆的7月7日,只有仙臺,北海道等地會把節日推遲一個月,將8月6日到8日三天作為七夕節,大致和農曆接近。中國的七夕節,來源於牛郎和織女的故事。和中國相似,日本也流傳了很多七夕節的傳說。但是故事內容卻和中國大有不同。
  • 一些中國傳統的英文說法 之傳統節日
    臘八:Laba Festival(農曆臘月初八) 漢族傳統節日,是紀念民族英雄嶽飛的一種節日食俗。 除夕:New Year's Eve(農曆臘月最後一天) 農曆年的最後一天,年的最後一天叫「歲除」,那天晚上叫「除夕」。除夕人們往往通宵不眠,叫守歲。
  • 日本一年到頭都有哪些節日?
    大家對中國的節日都如數家珍,那麼是不是也有人好奇,日本人都過什麼節日?打開日本日曆數一數,幾乎每個月都有節假日,而且有的月份還不止一個!元旦一月一日——元旦(元旦)照日本的風俗,除夕前要大掃除,並在門口掛草繩,插上桔子(稱「注連繩」),門前擺松、竹、梅(稱「門松」,現已改用畫片代替),取意吉利。除夕晚上全家團聚吃過年面,半夜聽「除夕鐘聲」守歲。元旦早上吃年糕湯(稱「雜煮」)。
  • 2020端午的日期是幾月幾日 2020端午節吃什麼
    導語:走過了清明節,之後我們我們將迎來的傳統節日就是端午節了,端午節是我們吃粽子的節日,農曆時間在啊五月初五,那麼那麼2020端午的日期是幾月幾日你知道嗎?今天我們就來看看端午節的時間,還有關於2020端午節吃什麼的相關介紹。
  • 日本人也過「端午節」?有哪些你不知道的特色習俗?
    五月仲夏之時,國內迎來了五月初五端午節,在這裡小編先祝大家端午節安康!端午節是我們華人吃粽子、賽龍舟的傳統節日,進入農曆五月,人們會紛紛在門前掛上菖蒲、艾葉,以此來紀念偉大的詩人屈原。提到五月初五,很多人會想到,日本公曆五月五日也有一個節日,但有人會說這不是「端午節」,而是「兒童節」。今天小編就來為大家介紹一下,這兩個節日有什麼聯繫?
  • 乞巧節是幾月幾日農曆 七夕乞巧節過後的傳統節日是什麼
    乞巧,中國歲時風俗,農曆七月七日夜(或七月六日夜),穿著新衣的少女們在庭院向織女星乞求智巧,稱為「乞巧」。乞巧節的時間具體是幾月幾日呢?在中國乞巧節過後是哪個傳統節日呢?乞巧節是幾月幾日農曆  農曆七月初七  農曆七月七日夜婦女在庭院向織女星乞求智巧,故稱為「乞巧」。
  • 除夕是什麼日子節日?過年和除夕的寓意含義意思介紹
    除夕因常在夏曆臘月二十九或三十日,故又稱該日為大年三十,是中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民間最為重視。家家戶戶忙忙碌碌或清掃庭舍,迎祖宗回家過年,並以年糕、三牲奉祀。除夕到底是什麼節日呢?為什麼除夕這麼重要?除夕的寓意含義是什麼?
  • 過生日應該用農曆還是公曆?為何有的人說幾十年才能過一次?
    我國現在同時使用兩種曆法,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公曆和農曆,其中農曆又屬於陰陽曆;過生日並沒有統一的曆法,有的採用農曆,也有的採用公曆,各有各的特點,不過現在出生的人,身份證上的出生日期統一採用公曆日期。
  • 日本也有七夕:跟中國完全不同!-七夕,情人節,日本,天文,織女星...
    左上方是牛郎星(河鼓二),右上方是天津四,底部是織女星在中國古代,農曆七月七日,也就是七夕,被稱為「乞巧」節,是女孩子向上天祈禱能夠心靈手巧的日子。而在日本,每年「第七個月份的第七天」,也被稱為七夕(Tanabata)。這是一個重要的夏季節日。在日本傳說中, 織女不但能賜予女孩子一雙巧手,還能夠滿足各種願望。
  • 中國的傳統節日與習俗
    中國的傳統農曆節日主要有:(1)農曆正月初一:春節;(2)正月十五:元宵節;(3)二月初二:龍抬頭;(4)清明前一天:寒食節;(5)清明節;(6)三月初三:上巳節;(7)五月初五:端午節;(8)七月初七:七夕節;(9)七月十五:中元節;(10)八月十五:中秋節;(11)九月初九重陽節;(12)
  • 2020節日表(下半年)
    端午之後,半年時光已過,或轉變或潛行或直往,都已成為片片記憶,讓我們期待下半年的自己如何走完剩下的2020,(如你如我)請加油!1、春節:農曆正月初一,又叫陰曆年,俗稱「過年」。我國民間最隆重、最熱鬧的一個傳統節日。
  • 節日大全:日本成人節是幾月幾日?
    月份 節日名稱和日期 日本成人節[1月第二個星期一] 中國110宣傳日[01/10] 國際麻風節[1月最後一個星期日]
  • 古代節日何其多 你知道的有幾個?
    如今我們仍在過就不再贅述。社日、社日是古代農民祭祀土地神的節日。漢以前只有春社,漢以後開始有秋社。花朝節,二月二十為花期,又名花神節,《紅樓夢》中偶有提到這個日子。這個要陞隆重介紹一下,因為它是古代的情人節。你說了不是七夕嗎?對啦,不是七夕而是這一天三月三上巳節。這天,人們人們結伴去水邊沐浴,年輕男女也可趁著機會尋找意中人。
  • 8月將至:2018年8月節日有哪些
    節日的到來,出遊、散心或者是在家休息都是不錯的選擇。8月份就要到了,2018年8月的節日有哪些呢?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看看。2018年8月份還有一周左右的時間就要到了。這個月份裡有:建軍節、節氣立秋、七夕節、處暑和中元節。其中:2018年8月1日星期三是一年一度的建軍節(六月二十戊戌年【狗年】己未月乙丑日)。節氣立秋是在2018年8月7號的時候。具體幾點呢?
  • 其他亞洲國家如何過新年?日本人已經不過農曆新年了,改公曆了!
    過年咯,過年咯,除了我們自己的新年春節之外,世界其他地方的人是怎麼過新年的呢?首先是越南,該國是世界少數幾個依然使用「農曆」的國家之一,也是少數幾個全國過新年的國家之一。每年農曆十二月中旬,就是家家戶戶置辦年貨的時候了,其的風俗和我國毗鄰的廣西、雲南類似,掛春聯、放鞭炮、吃年粽。
  • 五月五過端午, 原來記憶中的端午是這樣的來的
    端午節又稱重午節、端陽節、浴蘭節等,是夏季裡最重要的節日。端午節最初的時令是午月午日,有時還突出它的正時是在午時,所以也叫重午節:午月為鬥柄指午之月,即農曆五月;午日即農曆五月十二支紀日的第一個午日。大約魏晉以後,由於用幹支表示的節日不便記憶,形成代之以數字日期的趨勢,端午被定在五月初五。端午節在許多地方又稱為端陽節。端陽者,陽氣之端點也。
  • 《新大話西遊2》2016年福星送禮日期一覽|新大話西遊2|大話2|2016...
    ,並在不同的節日有不同的特色禮物相送。涉及「福星送禮」的節日如下 :農曆日期公曆節日名福星特殊禮品福星在線禮盒玩家生日生日蛋糕小糖果臘月初八1月17日臘八節臘八粥臘月廿三2月1日過小年(送灶神)臘月二十九2月7日除夕除夕變身卡正月初一2月8日春節小糖果2月14日情人節正月十五
  • 科普:同為農曆傳統四大節日為何只有清明的陽曆時間最固定?
    中國傳統四大節日:春節、清明、端午、中秋。其中清明節的陽曆(公曆)時間最為固定,為每年的4月4-6日。而春節、端午、中秋的陽曆時間卻變化較大,以春節為例有時是公曆的1月份,有時是2月份,端午、中秋也是類似,為什麼?要弄明白這個問題,首先我們得搞清楚什麼是陰曆、陽曆、 農曆、公曆。
  • 十二個傳統節日,二十四首詩詞:原來這些節日都藏在詩詞裡!
    端午(農曆五月初五)端午,五月初五,是我國傳承了兩千多年的節日之一。最初源於先秦古人的「五月初五是惡日惡月」的觀念,流傳至今已發展成為紀念屈原這位憂國憂民的偉大詩人的日子。《嶽州觀競渡》唐·張說畫作飛鳧艇,雙雙競拂流。低裝山色變,急棹水華浮。土尚三閭俗,江傳二女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