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成交「10破」萬億、二八分化 機構抱團如何演繹?

2021-01-20 經濟觀察報

經濟觀察報 記者 張斌2021年的首個交易周(1月4日-8日),白酒、新能源、光伏等大市值個股引領股指上漲。而接下來的一周(1月11日-15日),市場主線在白酒、軍工、券商、半導體之間不斷切換,前期抱團個股有鬆動跡象,股指震蕩也隨之加劇。

開年以來10個交易日(1月4日-15日),上證指數漲幅為2.69%,深證成指漲幅為3.88%,創業板指漲幅為4.17%。滬深兩市成交額連續10個交易日突破萬億元,累計成交額達到11.64萬億元。市場仍然保持著熱度。

開年以來,北向資金延續淨流入態勢。Wind數據顯示,1月4日-14日,北向資金合計淨流入362.85億元,其中滬股通過淨流入153.63億元,深股通淨流入209.22億元。

從行業板塊來看,28個申萬一級行業中,1月4日-14日,17個行業實現上漲,其中電子、建築材料、鋼鐵、機械設備行業領漲,9個交易日累計漲幅分別為 8.51%、5.42%、4.63%、2.83%;紡織服裝、綜合、商業貿易領跌,9個交易日累計跌幅分別為6.33%、4.73%、3.94%。

在連續的萬億元成交額背後,A股「二八分化」的特徵在年初的行情中展現得淋漓盡致。個股方面漲少跌多,市場對抱團股的走勢和流動性存在分歧。

約1/4個股上漲

Wind數據顯示,剔除掉2020年四季度以來上市的新股,2021年開年以來,截至1月14日,在三大指數上漲的背景下,共有2980隻個股下跌,佔比73.78%;有1035隻個股上漲,佔比25.63%。

年內以來漲幅處於10%至20%之間的個股有205隻,佔實現上漲個股總數的比重為19.81%;漲幅處於20%至30%之間的個股有51隻,佔實現上漲個股總數的比重為4.93%;漲幅超過30%的個股有29隻,佔實現上漲個股總數的比重為2.80%。

上述年內累計漲幅超過30%的29隻個股中,宜賓紙業(600793.SH)漲幅最高,近乎翻倍。航天工程(603698.SH)、英科醫療(300677.SZ)、賽輪輪胎(601058.SH)緊隨其後,年內累計漲幅分別為48.07%、45.95%、45.36%。

在上述29隻股票中,也不乏大市值股票的身影。比如總市值約為2000億元的「中字頭」的中國中車(601766.SH)年內累計漲幅為43.69%;總市值約為1800億元的藍思科技(300433.SZ)年內累計漲幅為30.94%。此外,還有天齊鋰業(002466.SZ)、東方盛虹(000301.SZ)、酒鬼酒(000799.SZ)等4隻市值在600億-900億元的個股。

Wind數據顯示,開年以來短短的9個交易日,就有5隻個股的股價已經腰斬;累計下跌幅度超過30%的個股有20隻,其中ST股佔一半;累計下跌幅度在20%-30%的個股有157隻,佔下跌個股總數的比重為5.27%;累計下跌幅度在10%-20%的個股有1093隻,佔下跌個股總數的比重為36.68%。

上述年內累計跌幅超過30%的20隻個股中,除了凱撒旅業(000796.SZ)之外,其餘19隻個股均為市值低於50億元的小市值股。截至1月14日,市值最低的退市剛泰(600687.SH)和*ST富控(600634.SH)的市值已不足5億元。

逾7成千億市值股上漲

自去年12月以來,A股「以大為美」的風格演繹明顯加速。

Wind數據顯示,剔除掉2020年四季度以來上市的新股,截至1月14日,市值超過千億元的個股共有138隻。其中,市值超萬億元的個股有7隻;市值在5000億-萬億元之間的個股有11隻;市值在3000億-5000億元之間的個股有24隻;市值在1000億-3000億元之間的個股有96隻。

這138隻千億市值股中,年內以來共有102隻實現上漲,佔比73.91%。其中年內累計漲幅超過15%的個股有28隻,佔實現上漲個股總數的比重為27.45%;漲幅處於5%至15%之間的個股有40隻,佔實現上漲個股總數的比重為39.22%。

上述年內累計漲幅超過15%的28隻個股中,約三分之一屬於電子行業。除了上述提及的中國中車、藍思科技年內累計漲幅居千億市值股前兩位,萬泰生物(603392.SH)、TCL科技(000100.SZ)、三安光電(600703.SH)分列千億市值股漲幅榜第三、第四、第五位,漲幅分別為29.01%、28.53%、27.73%。

方正證券表示,當前A股「以大為美」的現象從2016年已經開始持續演繹,也是經濟逐步顯現出韌性、供給側改革和增量資金屬性變化三者合力的結果。短期「以大為美」的風格明顯加速,估值溢價擴大,但距離極限值還有一定距離。當前「以大為美」的趨勢還會延續,短期關注流動性的變化,中期需要關注基本面變化的性質,長期來看這一趨勢將延續。

仍有不少的千億市值股開年以來遭到市場拋棄,且主要集中在食品飲料、非銀金融、醫藥生物板塊,這跟近期的板塊急速輪動,前期抱團個股有鬆動跡象不無關係。

Wind數據顯示,年內累計跌幅超過10%的千億市值股共有5隻,分別為康泰生物(300601.SZ)、廣汽集團(601238.SH)、中泰證券(600918.SH)、古井貢酒(000596.SZ)和洋河股份(002304.SZ)。

山西證券策略分析師麻文宇表示,近期板塊快速輪動行情持續,不建議投資者追漲操作,主線板塊內優質標或可有輪動上漲機會。

如何看待抱團?

近期,機構抱團成為市場熱議的焦點,該怎樣定義抱團?如何看待抱團取暖?

按照招商證券策略團隊的定義,抱團的意思是所有參與者不斷加倉某一個板塊,到後來集中持有某一個板塊,不輕易進行調倉換倉。以主動偏股公募基金作為代表描述,以持續加倉某一個板塊至接近或超過30%,並持續持有超過兩個季度以上,稱為「抱團」。由於機構分散投資的要求,持有一個板塊超過30%算是比較高的集中度。

根據中金公司測算,2003年底各類機構持股佔A股流通市值比例約為4.6%,而截至2018年底,該數字上升至47.5%。2014年滬港通開通後,A股市場機構化更有提速跡象。其中,公募基金及外資作為較為重要的機構投資者近年來持股市值持續提升,2016年末公募基金持有A股市值為1.59萬億元,於2020年二季度,公募持股市值上升至3.18萬億元。以QFII及陸股通為代表的外資機構,持股市值更是由2016年的0.26萬億元上升至2020年二季度的1.87萬億元。從佔A股總流通市值角度,截至2020年上半年,公募基金及外資佔流通市值比例相加已達18.36%。

中金公司分析了2010年-2020年二季度數據後指出,A股主動公募在近十年間持股佔比雖有下降,但是行業內個股更加集中。其指出,行業內,主動公募持股佔比更加向頭部公司集中,2010年二季度各行業內主動公募持股佔比超過均值的比例約為30%左右,而截至2020年二季度,該數字則下降至30%。以偏度衡量整體分布,可以發現2020年二季度各行業偏度較2010年二季度有明顯下降。

分析「抱團龍頭股」概念的Wind「茅指數」可以看到,該指數的35隻成分股數量不足A股總數量的1%,但其於2020全年的合計成交額佔A股總成交額約13.6%。高關注度和高成交額帶來了「茅指數」的結構性行情,其2020全年至2021年1月14日收盤的指數漲幅約為123%,這也助推其所佔權重較高的上證50指數、滬深300指數估值處於歷史高位。

如何看待抱團?開源證券認為,抱團行情背後的深層邏輯是主流投資者投資框架與評判標準在過去2年逐步形成共識,資產選擇的趨同只是一個結果,抱團並不是超額收益的根本原因。投資者應該平和看待抱團,更應該理解這個共識下並不應只有當前的核心資產一種答案,未來宏觀環境正在發生改變,疫情後世界理應進行更多價值發現,尋找未來市場「新共識」:答案就在全球復甦的供需錯配和中國製造業中。

平安證券認為,當前A股市場仍在波動上行的趨勢中,年末的系列利好將陸續進入實施階段;市場結構性行情的趨勢也將持續,但不單單僅局限在頭部,更多在核心創新資產當中,也會有越來越多的中小創新標的從中受益。

山西證券認為,展望後市,機構抱團或出現鬆動但不會輕易瓦解。部分超跌板塊業績轉暖,短期存在反彈機會。資金將在抱團板塊和超跌板塊中反覆切換,直至市場走出新主線。從基本面來看,抱團板塊的估值過高已是公認,投資者也認同需要以時間換空間的方式來消化估值。

相關焦點

  • A股「逆天」5連陽,連續3天破萬億!一組反常數據
    前言:A股已經是逆天5連陽,交易量也是連續3天破萬億水平!逆天5連陽下,A股能否還能上漲?指數上漲之下,漲跌比卻達到了將近1:3。哪裡才會是漲勢的結束?漲跌比方面,將近1:3的比例,但指數依然能上漲,證明資金還是在大市值個股上進行抱團。市場出現極端情況,小盤股沒有賺錢效應,但踏空者又面對大市值個股比較擔憂。因此,只要市場還能維持萬億成交,市場就沒有太大風險。一組反常數據:指數繼續上漲,但漲停個股相比上個交易日減少了37隻,從上個交易日的98隻下降到今日的61隻。
  • A股暴漲1.6萬億:7月火熱一幕重現?三大信號引關注
    A股暴漲1.6萬億,哪來的大水?外資機構透露重磅信息,7月火熱一幕重現?三大信號引關注昨天還在ICU,今天似乎又要去嗨場了!本周一,A股全線殺跌,跌停個股超過漲停個股,市場賺錢效應極差。在經歷了一個全球都在調整的晚上之後,今天A股市場突然就火了。兩市股指早盤溫和反彈,午後券商板塊崛起,中信證券一度漲停,上證指數自2015年12月以來首次站上3600點。
  • 目前機構抱團到什麼程度了?一圖看懂機構抱團股次年表現
    近年來,機構持股的一致性日益提升,從而導致機構抱團現象顯著。  目前機構抱團到什麼程度了?為此華寶證券構建了一個指標,用于衡量機構抱團程度,即對各個主動管理權益型公募基金每期財報披露的重倉股取併集,然後用當時全部A股的數量去除以取併集後的機構重倉股數量,該指標值越高,說明公募基金重倉持有的個股重合度越高,從而一定程度可以說明機構抱團程度越高。
  • 巨豐訪談:大盤連續5日成交破萬億大關 二八分化下有何策略?
    2021年的第一個交易周市場情緒再次激活,滬深兩市成交量熱火,連續5日成交量突破萬億元大關。萬億,這是牛市的象徵。只不過,這次成交量巨額放大之下,市場卻出現二八分化行情,白馬股報團取暖,再創歷史新高。賺錢效應並不如預期那麼容易,本周想必投資者還有許多問題。巨豐財經向資深投顧進行了採訪。
  • 3600點,市場聚焦三大分歧 抱團股何時無以為繼?
    A股時隔五年,再次站上3600點第二天,滬深兩市成交金額達1.234萬億元,已連續8日超萬億元,且較上日明顯放量。中國央行發布2020年12月金融數據,其中新增人民幣信貸1.26萬億元,基本符合市場預期,社融增速則超預期下滑至13.3%。社融數據方面,12月新增社融1.72萬億元,同比少增3830億元。
  • 基金收益喜人,機構抱團是主因,然而抱團瓦解的日子越來越近了
    Wind數據顯示,市面上7367隻基金中,1月4日開市以來,僅僅三天時間,就有8隻基金漲幅超過10%。1、指數的爆紅與投資者們的心情卻呈現出冰火兩重天的局面。2、新年首周A股行情延續2020年的行情特徵,且將其演繹到了極致。2020年,A股市盈率低於10倍的股票平均跌幅為7.4%!
  • 機構抱團股次年表現如何?
    我們構建了一個指標,用于衡量機構抱團程度,即對各個主動管理權益型公募基金每期財報披露的重倉股取併集,然後用當時全部A股的數量去除以取併集後的機構重倉股數量,該指標值越高,說明公募基金重倉持有的個股重合度越高,從而一定程度可以說明機構抱團程度越高。
  • 新年開市還是抱團行情:唱高研報紛擾 春季躁動大概率重演?
    來源:財聯社原標題:新年開市還是「抱團行情」,唱高研報紛擾,機構稱「春季躁動」大概率重演財聯社(北京,記者 黎旅嘉)訊,1月4日,2021年A股迎來開門紅,創業板指大漲3.77%,上證指數、深證成指也分別上漲0.86%、2.47%。隨著市場人氣恢復以及「賺錢效應」提升,滬深兩市共振之下的「春季躁動」行情也格外受到市場的期待。
  • A股11月新增投資者超152萬 連續9個月破百萬!什麼信號?
    A股11月新增投資者超152萬 連續9個月破百萬!什麼信號? 來源:券商中國11月份投資者再度跑步入場!中國結算21日公布的數據顯示,11月份,市場新增投資者152.71萬,同比增長84.76%,環比增幅超過36%。A股的市場表現也沒有讓投資者失望,11月份,上證指數、深證成指均收漲,兩市月成交額環比大增約為50%。
  • 央行:去年全年人民幣貸款增加19.63萬億元 同比多增2.82萬億
    一、廣義貨幣增長10.1%,狹義貨幣增長8.6%12月末,廣義貨幣(M2)餘額218.68萬億元,同比增長10.1%,增速比上月末低0.6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高1.4個百分點;狹義貨幣(M1)餘額62.56萬億元,同比增長8.6%,增速比上月末低1.4個百分點
  • 6月A股開門紅,擺地攤也能財源滾滾!後續行情如何演繹?機構投資策略...
    滬指、深證成指、創業板指近5日走勢圖片來源:東方財富截圖A股在6月會怎麼演繹?專業的機構投資者又是怎麼看的呢?《每日經濟新聞》為您搜羅了他們的6月投資策略。地攤經濟股爆紅你可能想不到,有一天擺地攤也能財源滾滾。這兩天「90後女子業餘擺地攤買了奧迪」的消息走紅網絡。
  • 盤後機構策略:市場向下空間有限回調即是機會 關注高確定性超跌品種
    來源:證券時報網和信投顧指出,整體看,市場風格切換尚未成功,雖然部分資金高低位切換明顯,但題材的持續性較差,且機構抱團行情有回暖跡象,市場處於混沌期,技術層面看,滬指盤中跌破10天線,尾盤拉升收復,最終收十字星,短期來看,多空雙方達到平衡,但滬指的60分鐘的背離結構尚未改善,且隨著
  • 機構開年大手筆調倉,追漲軍工、光伏,而晶片ETF竟已被...
    近一段時間以來,機構資金的抱團現象愈演愈烈,強者恆強特徵十分顯著,加劇個股的內部分化,絕大多數個股未能跑贏指數。"撕裂"的牛市致使2021年交易第一周,場內資金就開始大幅調倉,紛紛湧入當前熱點板塊,行業ETF表現尤為明顯,讓我們來盤點本周ETF的市場機會。39億資金高拋指數基金滬深兩市本周成交5.94萬億元,其中滬市本周成交2.66萬億元。
  • 央行:11月廣義貨幣(M2)同比增長10.7% 新增人民幣貸款1.43萬億
    一、廣義貨幣增長10.7%,狹義貨幣增長10%11月末,廣義貨幣(M2)餘額217.2萬億元,同比增長10.7%,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2個和2.5個百分點;狹義貨幣(M1)餘額61.86萬億元,同比增長10%,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9個和6.5個百分點;流通中貨幣(M0)餘額8.16萬億元,同比增長10.3%。當月淨投放現金557億元。
  • 千指一算A股人均賺10.5萬元,背後有多少忽悠的成分
    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A股最新總市值為77.53萬億元,較2019年末的59.2萬億元,增加18.36萬億元。據中國結算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11月末,已開立A股帳戶的自然人投資者達1.75億。按此計算的話,年內A股投資者人均盈利10.49萬元。平均收益率達到31%。
  • 1月11日(午評):抱團引發的血案何時破?
    近期的行情用一句話來概括——「抱團」引發的慘案,賺指數不賺錢!市場怎樣,相信絕大多數的人很清楚,指數做了表面工作,而80%左右的個股並沒有跟隨大盤上漲,很多反而出現了下跌。有人說上證指數失真,我對於失真一說不敢苟同。萬物都有自己的漲跌規律,你不能說自己手裡的票不漲,單指數漲了就說指數失真。
  • A股大幅震蕩三大指數階段新高 兩市放量突破成交額再超萬億
    午後,隨著金融股企穩回升,及科技股再度走強,指數持續拉升,深成指漲逾2%,滬指、創業板指漲超0.5%,兩市成交量再度放大,總成交額再破萬億。整體而言,A股三大股指低開高走集體收漲,深成指漲超2%,個股跌多漲少,近百股漲停,跌停30餘家,市場整體賺錢效應較好。截止收盤,滬指漲0.73%報3528.68點,深成指漲2.16%報15147.57點,創業板指漲0.65%報3097.98點。
  • 三大指數集體收跌 機構稱從景氣角度出發建議緊扣順周期主線|思維...
    收盤時,上證綜指報收於3531.50點,下跌38.61點,跌幅1.08%,成交5268億;深證成指報收於15115.38點,下跌203.91點,跌幅1.33%,成交6848億。滬市上漲家數為334家,平盤25家,下跌1478家;深市上漲家數為457家,平盤38家,下跌1896家。兩市漲停板家數為44家,跌停板家數為40家。
  • 杜坤維:千指一算A股人均賺10.5萬元 背後有多少忽悠的成分
    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A股最新總市值為77.53萬億元,較2019年末的59.2萬億元,增加18.36萬億元。據中國結算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11月末,已開立A股帳戶的自然人投資者達1.75億。按此計算的話,年內A股投資者人均盈利10.49萬元。平均收益率達到31%。
  • 萬字長文復盤A股著名的4次抱團!9點啟示耐人尋味 真正瓦解前都有1...
    來源:金融界網2021年剛開年,A股抱團行情就演繹到了極致,儘管指數和大市值龍頭漲勢如虹,但絕大多數個股慘不忍睹,以致於坊間戲稱「股災牛」。 在連續分化多日後,今日終於有所改觀,A股三大指數也暫停了上攻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