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構抱團股次年表現如何?

2021-01-09 東方財富網

近年來,伴隨資本市場一系列頂層制度設計、市場微觀結構的演變,以及宏觀經濟環境與上市公司不同板塊間企業盈利強弱對比的變化,機構持股的一致性日益提升,從而導致機構抱團現象顯著。我們構建了一個指標,用于衡量機構抱團程度,即對各個主動管理權益型公募基金每期財報披露的重倉股取併集,然後用當時全部A股的數量去除以取併集後的機構重倉股數量,該指標值越高,說明公募基金重倉持有的個股重合度越高,從而一定程度可以說明機構抱團程度越高。

可以發現,自2017年以來,機構抱團度呈現逐步抬升的趨勢,2020年3季度末,該指標值為2.43,其含義為機構重倉個股的數量佔當時全部A股的約41%(即對2.43求倒數),而最高時,佔比曾超過65%(2016年3季度末)。

為什麼當下會呈現較強的機構抱團現象?這可能跟當下的海內外宏觀經濟環境有關,確定性溢價的提升,導致機構投資者紛紛持有盈利前景明確、政策明朗的板塊,同時註冊制推動資本市場的擴容,小盤殼價值下降,大量個股被邊緣化,也間接導致機構抱團程度的提升。

歲末年初,是機構布局來年行情的重要時點。此時,投資者往往對機構抱團類個股格外關注。因為機構抱團股往往是上一年度的熱點板塊,人氣爆棚,行情漲幅較大,恐高心理下,投資者難免會擔心機構可能對熱門股進行倉位調整,從而引發下一年度這類個股的跑輸大盤。那麼真實的歷史情況如何?機構抱團股來年是否一定走弱?本期我們對此進行研究。

我們基於公募基金季報重倉股數據,首先對機構抱團個股進行定義。一是要求參與的基金數量不能過少,我們設定為5隻以上;二是要求最近1個年度有顯著的資金湧入,因為有些大市值類個股,機構出於控制行業偏離需求,可能一直會有很多家機構持有,但並見得說明機構對這類個股十分看好,如銀行板塊,而機構抱團的行為,實際上體現出的是機構集中對某類個股看好的主觀意圖,故我們要求過去一年(四期)機構持倉在個股中的佔比均值超過之前兩年(八期)佔比均值的50%,且當前機構對該股的持倉市值佔比要在5%以上,也即,既要求當前持倉佔比高,同時佔比相對於過去有所提升。

我們於每年末進行統計,重點考察機構抱團個股,和非機構抱團個股來年的收益差異,我們通過這兩類個股中,各自跑贏下一年wind全A指數的個股佔比(簡稱勝率)來進行比較。

從統計結果來看,大部分年份機構抱團個股相對於萬得全A勝率均高於非機構抱團個股,平均勝率為42%,而剩餘個股歷年平均勝率僅為25%,也即多數年份下,次年機構抱團個股並沒有出現明顯的反轉現象,反而具有一定的延續性。但也有例外,典型如2014年,年內行情發生劇烈的大小盤風格切換,導致2013年末機構抱團個股該年表現不佳。

根據2020年的機構持倉情況,機構抱團持股主要分布在商用車、其他軍工Ⅱ、半導體、生物醫藥Ⅱ板塊等板塊。展望2021年,市場對宏觀經濟及流動性的預期較為一致,只要年內市場風格不出現十分劇烈的切換,我們認為機構抱團類個股的行情演繹,可能仍將延續,機構抱團龍頭股仍然具有一定的關注價值。

相關報導:

富達國際2021年最新研判:「抱團品種」風險較大 看好順周期

國盛證券:春季躁動有望繼續進行 但需警惕抱團鬆動給市場帶來衝擊

中原證券:A股結構性行情的特徵依然較為顯著 機構抱團取暖仍在繼續演繹

(文章來源:華寶證券)

相關焦點

  • 目前機構抱團到什麼程度了?一圖看懂機構抱團股次年表現
    近年來,機構持股的一致性日益提升,從而導致機構抱團現象顯著。  目前機構抱團到什麼程度了?為此華寶證券構建了一個指標,用于衡量機構抱團程度,即對各個主動管理權益型公募基金每期財報披露的重倉股取併集,然後用當時全部A股的數量去除以取併集後的機構重倉股數量,該指標值越高,說明公募基金重倉持有的個股重合度越高,從而一定程度可以說明機構抱團程度越高。
  • 蜀黍說市|固態電池嚇倒一大片 機構抱團股要歇氣了嗎?
    1月11日,多氟多、恩捷股份、天賜材料、雄韜股份、寒銳鈷業、華友鈷業等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的個股跌成一片,寧德時代也跌了3.58%,新能源汽車概念股可是機構高度抱團的股票,隆基股份和通威股份兩隻光伏行業的龍頭股今天跌幅也都在3%以上。今天市場最典型的特徵,就是機構抱團股紛紛倒下,有色板塊裡的神火股份、錫業股份、雲鋁股份、洛陽鉬業這些以前蹭蹭蹭往上漲的股票,今天全崩了!
  • 市場策略:龍頭抱團股大跌,是市場風格轉換還是牛市中的調整?
    就在大家還在熱烈討論抱團股是否要漲到春節時,今日指數開盤後,近日連續大漲的板塊和龍頭股開始大幅調整,而長時間調整的科技小票開始企穩反彈,白酒、新能源、軍工等熱門板塊抱團股都大幅下跌,雖然各自影響的因素都不同,有人說今天的走勢是市場風格開始轉換,也有人說抱團股都是機構持有,不會輕易離場,只是牛市中的調整,勸大家不要和趨勢做對,那麼今天的調整到底是市場風格轉換的預警還是牛市中的調整了?
  • 抱團股集體回調,倒車接人還是崩盤先兆?
    點評:抱團股終於有了鬆動的現象,當然這或許只是一次假摔,後續應該還會假摔好幾次,當大家都認為還是假摔時,崩盤才會真的到來。中信建投武超則:龍頭可能會變,但龍頭泡沫化不會變中信建投研究所所長武超則表示,從2018年到現在整個市場的機構行為越來越明顯,散戶市場逐步在向機構化演變,導致重倉的白馬股被不斷推高。
  • 一則大消息來襲,機構要散夥了?
    機構抱團短期難以瓦解對於抱團現象能否持續,周末的券商策略觀點出現了劇烈分歧。一方面,部分機構認為抱團是機構化的必然趨勢,「龍頭可能會變,龍頭的泡沫化是不會變的」。另一方面,也有機構表示,市場隱現結構性泡沫,面臨從「抱團」到「散夥」的風險。面對抱團會否瓦解這一問題。
  • 白酒股終於跌了,是抱團股要崩,還是為了之後飛得更高?
    抱團股經過了近一段時間的大漲,今天終於開始回調了,尤其是白酒、食品板塊,能有這麼大的跌幅倒真是讓人不習慣。那麼問題來了,抱團股的下跌是短暫的回調倒車接人還是開始估值回歸了呢?
  • 盤後機構策略:市場向下空間有限回調即是機會 關注高確定性超跌品種
    來源:證券時報網和信投顧指出,整體看,市場風格切換尚未成功,雖然部分資金高低位切換明顯,但題材的持續性較差,且機構抱團行情有回暖跡象,市場處於混沌期,技術層面看,滬指盤中跌破10天線,尾盤拉升收復,最終收十字星,短期來看,多空雙方達到平衡,但滬指的60分鐘的背離結構尚未改善,且隨著
  • A股成交「10破」萬億、二八分化 機構抱團如何演繹?
    個股方面漲少跌多,市場對抱團股的走勢和流動性存在分歧。約1/4個股上漲Wind數據顯示,剔除掉2020年四季度以來上市的新股,2021年開年以來,截至1月14日,在三大指數上漲的背景下,共有2980隻個股下跌,佔比73.78%;有1035隻個股上漲,佔比25.63%。
  • 樂思輿情監測:新東方多家培訓機構被通報 教育機構如何應對負面
    近日,根據樂思網絡輿情監測發現,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通報幾起校外培訓機構違規開展培訓查處情況。其中新東方涉及的通報負面主要是因為教師在在數學一對一課堂上,播放與培訓內容無關的電視劇約30分鐘。針對一些機構違反國家法律法規和政策開展培訓的問題,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要求各地要高度重視,採取有力措施嚴肅查處,著力完善長效機制,切實鞏固治理成果。對於教育機構而言,在當下時代,如何更好的運營,為此更多的學生資源已不易,面對網絡輿情負面,如何更好的避免網絡負面也是長遠經營必不可少的條件。
  • 培訓機構惡性競爭的表現及其危害之種種
    惡性競爭是一種不正當的市場競爭,主要表現形式為企業之間在市場營銷方面的價格戰、廣告戰,如果處理不好,容易兩敗俱傷,導致得不償失。 教培行業近年來發展迅猛,培訓機構的數量也隨之不斷增多,利益關係紛爭導致行業競爭加劇,一旦出現惡性競爭,其負面影響不容忽視。
  • 高校技術轉移機構如何化身「牧羊人」
    近日,科技部、教育部發布《關於進一步推進高等學校專業化技術轉移機構建設發展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針對高校技術轉移機構的設立、高質量建設、專業化發展等,提出了具體實施意見。  高校技術轉移機構應該如何建設發展?帶著這個問題,記者採訪了技術轉移領域的專業人士。
  • 東莞信託榮膺「2020年度卓越社會責任表現金融機構」
    東莞信託作為為數不多受邀信託金融機構,參加了論壇,並榮膺金帆獎「2020年度卓越社會責任表現金融機構」。現場有來自監管層的領導、專家學者、全球主要交易所、指數公司等國際機構嘉賓、上市公司董事長、金融機構掌舵人、資本市場大咖等200多位國內資管行業重要嘉賓出席論壇。為表彰引領行業思考、創新與未來趨勢,並以此積極推動行業發展的企業。
  • 三峰環境:主力機構活躍度動向解讀
    在近段交易中,走勢較弱,根據AI大數據檢測,2020年12月09日該股的機構活躍度數值為0.69,從全市場而言,機構活躍度強弱分界線為3.00,因而該股在今日的機構表現數值跌破了生命線,日內機構表現非常清淡。
  • 南昌星火教育:暑期補習機構良莠不齊 家長如何選擇
    原標題:南昌星火教育:暑期補習機構良莠不齊 家長如何選擇俗話說:「不怕同桌是學霸,就怕同桌過暑假。」在很多家長眼中,作為一年裡最長的假期,暑假已經成為孩子搶佔學習先機,快速超越競爭對手的最好時期。對於備戰小升初和中高考的學生來說,這更是查漏補缺、提高成績的「黃金時期」。為此,不少家長都會選擇給孩子報讀暑期補習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