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媽都是杭州人,但娃完全不會說杭州話!為什麼講杭州話的孩子越來...

2021-01-09 瀟湘晨報

「現在的伢兒,都不會『窩』杭州話了。」「小辰光我帶的時候還會『窩』,現在讀書了反而不會『窩』了」……前段時間,小獅妹坐公交車,聽到幾個奶奶在聊天,說起孫輩不會說杭州話的事,很是感嘆。

的確,小獅妹看看周圍朋友的孩子,都是一口的普通話。真像這幾位奶奶說的一樣,孩子們都已經不會說杭州話了嗎?

小調查:一個班裡有多少孩子會說杭州話?前幾天,小獅妹在濱江實驗小學操場上,對正在上體育課的三年級一個班做了個小調查。這個班一共43名學生,問哪些孩子會說杭州話時,七個孩子舉起了小手。老師說,會說杭州話的來前面說一下「媽媽讓我回家吃飯」這句杭州話,孩子們一下子都膽怯了。

幾個稍微膽大點的孩子走上前來,一張口,說出來的卻是普通話,其他同學聽到後喊起來:「這哪裡是杭州話?」孩子們笑成一團。

老師再次讓會說杭州話的舉手,這次,好幾個孩子覺得自己不算會,不再舉了,這時,全班只有一個孩子舉手了。

這個孩子演示了下如何用杭州話從一數到十,小獅妹聽上去,還標準的。

因為學校位於濱江區,很多孩子的父母來自高新企業,大多是外地人,問孩子們的父母雙方有沒有都是杭州人的,只有一個孩子舉手,但他說自己完全不會說杭州話:「因為爸爸媽媽在家裡也不講杭州話的。」

父母一方是杭州人的有六七個,但孩子們說,家裡也沒有人講杭州話。有幾個孩子說,爺爺奶奶倒是會講,但他們聽不懂,更不會說。

位於老城區的學校情況好一點,比如勝利小學一年級的一個班,會說杭州話的有六七個孩子。位於西湖邊的杭州市青少年活動中心,文學班的老師調查過,班裡30個孩子,會說杭州話的有七八個,但也不能非常自如地用杭州話和人交談。

為什麼講杭州話的孩子越來越少了?為什麼孩子們都不會說杭州話了呢?小獅妹採訪了一對杭州本地夫妻。

他們的女兒在勝利小學上一年級,夫妻倆在家經常說杭州話。孩子沒上學時,也會跟著說上一句。可是上幼兒園以後,老師和小朋友很多是新杭州人,來自五湖四海,大家都說普通話。上了小學,老師和同學也都說普通話。於是,女兒小時候學會的那一兩句杭州話,因為長時間沒用,也漸漸忘掉了。

雖然家裡有說杭州話的環境,但孩子大多數時間待在學校,「語言的環境很重要,她不會說,我們也沒有辦法。」媽媽說。

學校老師其實有不少杭州本地人。比如濱江實驗小學的老師,有30%-40%是杭州人。錢塘新區幸福河小學去年新招的老師裡,有一位是濱江的,其他省內外的都有,學校的在職教師中,蕭山、餘杭、淳安、建德等地的都有,杭州本地教師佔教師總數的34.78%。

幾位杭州本地老師說,在學校教學要求說普通話,他們只有在家或者和朋友聚會時說杭州話。學生之間,因為大家都說普通話,所以即使兩個孩子都是杭州人,也不會用本地話交談。

一位老師說:「其實最理想的是在公共場合說普通話,在另外場合說家鄉話。可是這的確很難實現。」

親切感、到位、幽默杭州話的優點木佬佬如果沒有了鄉音,很多在外讀書的孩子都說,可能會漸漸失去對家鄉的親切感。

在北京上大學的小朱同學說,在外面聽到的都是普通話,每次從北京回到杭州,一下火車,聽到杭州話,那種「回到家」的感覺特別好。和杭州的高中同學聚會,大家也約定都不講普通話,嘰嘰喳喳的杭州話講起來,「秦棕綁」玩起來,仿佛又回到了高中時代。

小朱說,同學們都覺得不說杭州話,就沒有這種親切感。所以同學電話打過來如果說起了普通話,會被他們一頓數落,要求改成杭州話。

勝利小學一年級小丁同學的爸爸媽媽說,逢年過節,一家人團聚在一起,一大桌子菜擺起來,他們和老一輩互相用杭州話講著家長裡短,用杭州話說著祝福語:「新年工作落胃,生活安耽」,覺得這就是過節該有的氣氛:「如果不講杭州話,好像不像過節的樣子了。」

一些如今已為人父母的杭州人說,杭州話裡特有的幽默感,如果換成普通話也會失去。

小獅妹和一些杭州本地的同事聊了聊,大家說,在數落孩子時,有時還是杭州話到位。

有個同事說,有一次,他家兒子回家拖拖拉拉不寫作業,外面有人吵架,他卻趴到窗戶上看得興致勃勃。他當時一句「城隍山上看火燒」罵過去,就覺得特別精準,罵完特別爽,還帶著股幽默感。

女同事小王批評兒子時,兒子會東拉西扯找理由,她也會罵上一句:「別給我『抖來綁去』。」這個時候,都覺得杭州話特別能表達自己的意思,到位。

有同事孩子已經上了初中,有點叛逆了,每天掛著個耳機聽搖滾音樂,他說孩子是「人樣舞蹈」,吊兒郎當的。最近還沉迷網路遊戲,「真當是入魔窟了」。

《杭州歷2021》送的粘紙,上面的杭州話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說起用哪些杭州話數落孩子,大家笑聲一片,都覺得普通話沒有這種效果,杭州話是「親暱中帶著幽默感」。

青少年活動中心專門舉行比賽推廣杭州話杭州的一些學校為了讓杭州話能繼續傳承,曾開設過杭州話選修課,以及一些杭州話曲藝的社團。杭州市青少年活動中心為了推動杭州話在小學生群體中的傳承與發展,已經連續三年舉行小伢兒說杭州話四六級系列挑戰賽,分線上初賽和線下決賽。

每次線上初賽都有超過500人參賽,最後十多個孩子進入決賽。決賽時會有聽力題、選擇題、翻譯題等,很像英語四六級考試。

進入決賽的一些孩子一般年齡比較小,但說起杭州話很厲害。家長也會到現場給孩子加油。

今年獲得一等獎第一名的是賣魚橋小學六年級的一位女生張籽丘。她爸爸是杭州人,媽媽是外地人。因為爺爺奶奶帶得多,再加上爸爸爺爺奶奶都跟她說杭州話,她學習語言時,會區分普通話和杭州話,具體說什麼話,會看對象和場合。

小姑娘對杭州話和相聲特別感興趣,一家人聚在一起時經常用杭州話交流,媽媽也會努力學習,雖然說的杭州話不地道,但一直很積極參與聊天。

為了參加比賽,她寫了一段杭州話的相聲,寫未來的杭州,邀請爸爸助演。

老師也特別支持張籽丘的這個愛好。音樂老師在她參賽前,還特地抽時間幫她排練。學校的藝術節活動,還讓她把這個參賽節目表演一下。

爸爸覺得,他們在家裡一直跟孩子說杭州話,是為了讓孩子保留一份鄉音,將來走到哪裡,也不會忘記故鄉。

【來源:都市快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杭州話裡的「62」是怎麼來的,你知道嗎?
    「滿七個『七』即四十九天時叫『斷七』,過了『斷七』喪事才了,這與佛教六道輪迴之說有關。」  不過,「頭七在親人去世後的第六天做,第六天一早,拿水果點香燭祭奠。這時杭州人習慣叫『做頭六兒』。」後來,掐去一個「頭」,統稱弄不清事的人為「六兒」。  接下來的說法,更加神乎其神。
  • 杭州的松鼠是赤腹松鼠 六公園有松鼠聽得懂杭州話
    浙江自然博物館的獸類專家陸禕瑋說:「很少有人會專門研究松鼠,不過我可以結合館藏資料,介紹一下。」  松鼠的分類:松鼠屬於齧齒目松鼠科,包括了51屬278種,現在中國有16屬43種。松鼠的體型從小到大都有,小的和鼠類差不多,大的也有和狗那麼大的。但主要可以分成三種類型:飛松鼠、樹松鼠和地松鼠。
  • 孩子身上「3大疑團」,醫生通常不會明說,但爸媽最好提前知曉
    新手爸媽照顧娃,總會遇到各種大小問題,不知道去問誰?問「度娘」吧,總覺得不太好。但要是每次都去問長輩,又覺得有點麻煩人家了。更何況,婆婆、丈母娘、七大姑八大姨,每個人的說法又都不一樣,很難次次都得到百分百精準的答案。更何況,有些老人還有封建思想,解讀出的答案也未必夠正確。
  • 孩子寫作業太慢,爸媽著急上火都不管用,到底該怎麼辦?
    一年級孩子/二年級孩子/三年級孩子……初中孩子寫作業太慢咋辦?說到孩子學習,無比多爸爸媽媽都會馬上想到寫作業,想到寫作業,又有無比多爸媽遭遇一個共同的煩惱:孩子寫作業太慢。孩子寫作業為什麼會慢?到底該怎麼改善?
  • 「上班式帶娃」逐漸流行,老人和兒女互不打擾,孩子也有人照看
    導語:許多年輕夫妻都會選擇趁著年輕生娃,但是生娃後又需要大量的金錢去維持家庭的正常運轉,所以現在社會上普遍存在著「雙職工家庭」,也就是孩子的爸媽都外出工作賺錢。但是,賺錢帶娃難兼顧,孩子由誰來照看,就成了一個普遍的問題。
  • 爸媽給娃起名太「隨意」 網友:隔著屏幕都能笑到窒息
    「  不僅被人叫錯,最痛苦的還莫過於在考試時,別人都開始答題了,自己名字還沒寫完。    孩子為什麼要叫這個名字?「李鎖鐺然!」    這些讓人看得啼笑皆非的名字,有些可能只是出於寶爸媽們覺得有趣、新穎,有些可能是寶爸媽們為了避開重名,標新立異。  但如果只是一味追求奇特,太過奇異的名字會給孩子造成很大困擾甚至傷害。
  • 孩子做作業不愛動腦筋怎麼辦?這件事,爸媽是不是誤解了什麼?
    01 孩子的「動腦筋」,爸媽的「傷腦筋」給養娃傷腦筋的的事兒排個序,「孩子不愛動腦筋」恐怕穩穩地名列前茅。很多事,都會被爸媽自動歸為孩子不愛動腦筋。大人想破頭也想不明白,明明長著那麼聰明的腦袋瓜,為什麼就不愛用、不想用、不願用呢?我想,這裡邊可能藏著一個大大的誤解,它會誤導爸爸媽媽的努力方向,同時也嚴重地委屈了孩子。02 是不愛動腦筋,還是不會動腦筋?很多孩子,其實不是像爸爸媽媽理解的那樣,是「不愛」動腦筋,而是「不會」動腦筋。
  • 都是帶娃,為什麼有的寶媽帶娃時尚辣媽,而有的寶媽邋裡邋遢?
    文丨木棉媽媽生娃前誰還不是個精緻的豬豬女孩兒,可什麼生娃後寶媽們的表現就兩極分化了呢?中午跟同事聊天,說起來當媽媽以後的轉變,我跟同事都有一段時間的全職帶娃經歷,一直把孩子帶到兩歲才開始出來工作上班。同事說:我前段時間找工作,我連庫管類的工作都投了,我可是正經大學畢業人力資源專業啊!
  • 馬大哈爸媽火了,生娃像卸貨夫妻開空車走了,評論區同款父母真多
    人是一個習慣的生物,比如說習慣每天早上吃早餐,哪一天不吃,你就餓得飢腸轆轆,走路都沒力氣。前兩天有個新郎結婚喜酒,竟然自己一個人去伴郎的房間睡覺了,把新娘一個人落在酒店一整天。看來也是因為習慣單身了。四川宜賓有一對新手爸媽衝上了熱搜,之所以火了,並不是他們的孩子長得多漂亮或者多奇怪,而是因為這對新手爸媽太馬大哈了。
  • 孩子上小學後,為何有家長說這兩月份出生的娃更吃虧?原因很現實
    沒想到,老婆成了孕婦,這都快生產了,他卻狠心打了老婆兩個耳光。老婆一邊捂著肚子,一邊崩潰大哭,大罵老公「不是個東西」。原來,老婆聽說,孩子在8月31日之前出生,可以早一年上學。孩子9月1日後出生,年齡小了一歲,可能就無法及時上學了。七八月份生,倒是可以在6周歲當年就上小學一年級了。於是,孕媽就非要趕在固定開學的日期之前,想要剖腹產。
  • 孩子2歲不會喊「姨」是正常嗎?符合這幾條,孩子一般「沒問題」
    表妹家的小兒子已經2歲了,但前幾天我去探望時,卻發現孩子只會喊「爸爸、媽媽」,連「姨」都不會喊。但是看孩子行動正常,別人說的話也都能聽懂,咋就是不願意開口說話呢?難道真的是「貴人語遲」?表妹說當時專家們說,判斷孩子是「語遲」還是「有問題」,一般可以通過這幾個方面來考量:1、能否聽懂別人的話智力正常的孩子,在一歲左右開始,即便不說話,也能聽懂大人簡單的話。就像表妹家的小兒子,平時不愛說,但是家人說的意思他大體都明白,而且會根據大人的意思,用行動表達自己的想法。這樣的娃說白了就是有點「懶」,不願意張嘴說。
  • 「旺夫」的女人是不會對老公說這3句話的,「敗家」的卻常說
    女人們聚在一起不容易,丈夫、孩子便是大家話題的中心:「我家那位天天襪子都不洗,下班回家只知道玩手機、玩遊戲,孩子管都不管。他上班我也上班啊,誰不累啊。」「有時候真的覺得經營這個家太累了,結婚才5年,完全沒有了當時談戀愛的激情。天天柴米油鹽,應付公婆,還有和老公生氣,感覺完全沒有自我了。再熬幾年真的就成了黃臉婆了,想想也挺沒意思的。」
  • 母乳餵養14個月的雙胞胎媽媽,卻胖過了孕期,產後瘦身講方法
    原標題:母乳餵養14個月的雙胞胎媽媽,卻胖過了孕期,產後瘦身講方法 都說母乳餵養能瘦身,為何我卻只增不減?如何做到月減10斤? 我是一位3歲雙胞胎媽媽,孩子2歲時才瘦下來。1歲2個月斷的奶。母乳確實可以瘦身,只是不能速成。
  • 為什麼明星家的娃口齒伶俐?媽媽的做法影響孩子一生
    看完別人家的娃不到三歲就能自我介紹,口齒伶俐,然而好友卻鬱悶了。為什麼人家說話如此厲害,而我家娃也3歲了還不能清楚的喊出「爸爸、媽媽」,為什麼差距這麼大?難道人家有錢有顏天賦還極好?其實她忽略了孩子語言發展關鍵期的重要性。0-6歲是孩子學習言語的關鍵期,要想孩子學會語言表達,我們不能忽略這個階段的適時引導。
  • 想讓娃長大後臉型更好看,媽媽應該讓孩子這樣睡
    孩子出生後,寶媽對寶寶照顧的是無微不至。但是有時候,我們走在大街上,會看到有的寶寶的頭偏向一側,臉似乎也一邊大一邊小,這樣就感覺不是很好看。畢竟,人的五官還是要講究對稱美的。媽媽們也許會覺得這是遺傳?因為娃他爸就是這樣的頭型和臉型。
  • 杭州人評價說,成都遊客悠閒,福建人闊綽,東北人豪爽
    隨著中國城市之間旅遊交流的不斷發展,各城市的地域特色和人物形象被人們牢牢記住,無論是美食之美還是當地人,都能給遊客留下深刻的印象,實現了城市文化宣傳的目的,浙江杭州是一個美麗的江南城市,是典型的水鄉代表,今天分享杭州人的評價,成都的遊客很悠閒。
  • 牛寶寶的準爸媽:給娃起名不用愁!五行缺啥有啥~
    給寶寶取名字是一件大事,好多新晉爸媽在孩子出生前,就查字典查詞庫給孩子取名字。還有的父母,會在孩子出生後根據生辰八字,按照五行給娃取名。不過還有很多家長會跟時髦,別人取啥我用啥。煊、瑄、軒、璇一個班就十幾個;子怡、子軒、嘉怡、可欣等等。還有的父母給娃取四個字的名字,甚至名字的字是那種生僻字,考個試,娃光寫名字就半天!
  • 孩子換牙期是什麼時候?兒童換牙的詳細時間表,爸媽需要知道
    我們這些開始掉牙的90後們,孩子都已經開始換牙了。寶寶應該什麼時間開始換牙?換牙又有哪些順序和規律呢?新手爸媽們看完就懂了。兒童換牙的詳細時間表,爸媽需要知道孩子換牙的時間,一般都是統一的,寶寶們在發育節奏這件事上,幾乎都是大同小異的。
  • 爸媽只需做到這三個字,孩子更幸福
    我爸:「你是前世的,這是給我老婆的……」(知乎某網友)好吧,如果說我對愛情抱有熱忱,那是因為,爸媽的狗糧餵得深沉。網友凱倫羅曬出了父母家中日常「虐」自己的生活點滴:擁有兩個超級萌娃的鄒市明和冉瑩穎夫妻倆,日常秀恩愛「虐」起娃來也是毫不手軟。
  • 孩子眼睛裡的眼白有「黑點」?爸媽不用驚慌,這3原因惹得「禍」
    文/育兒全明白很多孕媽在懷孕期間會吃很多葡萄,以此希望孩子的眼睛變得「水汪汪」「黑又亮」,可是偏偏有娃生下來後,眼睛是「水汪汪」的,但是在孩子眼睛裡的眼白處,卻有一個「小黑點」,這讓很多寶媽驚慌失措。這時的爸媽大可放心,不用太過緊張,其實啊,孩子眼睛裡眼白有「黑點」,多半是這3原因惹得「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