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2歲不會喊「姨」是正常嗎?符合這幾條,孩子一般「沒問題」

2021-01-11 柏柏育兒漫畫

表妹家的小兒子已經2歲了,但前幾天我去探望時,卻發現孩子只會喊「爸爸、媽媽」,連「姨」都不會喊。

但是看孩子行動正常,別人說的話也都能聽懂,咋就是不願意開口說話呢?難道真的是「貴人語遲」?

想想我女兒,當時一歲就能輕鬆地用簡單的話跟我進行交流了,我把我的疑慮和表妹一說,表妹笑著說,她們也有這些擔心,擔心他有語言障礙什麼的,為此還特意去了醫院呢。看了好多專家,最後給出的結論是:孩子一切正常,就是「懶」。

表妹說當時專家們說,判斷孩子是「語遲」還是「有問題」,一般可以通過這幾個方面來考量:

1、能否聽懂別人的話

智力正常的孩子,在一歲左右開始,即便不說話,也能聽懂大人簡單的話。就像表妹家的小兒子,平時不愛說,但是家人說的意思他大體都明白,而且會根據大人的意思,用行動表達自己的想法。這樣的娃說白了就是有點「懶」,不願意張嘴說。

2、能否用行動表達自己的意願

有些寶寶雖然到了說話的年齡不張嘴,但是在行動上也會正確地表達自己的意願。如果是這樣的話,爸媽就不用擔心了。可能孩子只是單純地懶,說話是早晚的事。

3、眼神是否靈動有光

語遲但智力正常的娃,眼神大都是靈動有光的,而那些問題孩子在眼神上總是表現得「呆滯木訥」。

4、能否按照他人指令行動

有的孩子不愛說,卻能按照家人的指令去行動,比如爸爸說「寶寶,幫我拿一個蘋果」,孩子能正確地從果盤中找到蘋果,並遞到爸爸手中,這樣的娃說話只是時間問題,爸媽只要安心等待就好了。

其實孩子說話晚一些,也是一種正常的情況,一般來說時候到了,孩子的語言發展會出現「逆襲」,但若寶寶表現出明顯「異常」,如目光呆滯、不願和他人交往、經常無故哭鬧時,家人最好要帶寶寶去專業的機構檢查一下了,那麼在平時的陪伴中,家人應如何讓孩子早說話呢?

1、多進行語言刺激

父母沒事的時候多和孩子交流,即便孩子不會說、聽不懂,爸媽也要儘量的多向孩子表達自己的想法,這樣時間久了就會在寶寶的大腦裡留下更多的語言碎片,等到孩子八九個月開始學說話的時候,就會更為快捷了。

2、多讓孩子參與群體活動

有條件的家庭可以讓孩子去上早教課,讓寶寶融入同齡小寶寶的圈子,這對於孩子的智力和語言刺激都有很好的作用。即便不上此類課程,家人帶娃出去時也應多參與一些群體活動,讓寶寶多與比自己大的孩子相處,這對於孩子的語言感官,有非常好的刺激作用。

3、多進行音樂刺激

在每天的固定時間點,家人可以給寶寶聽一些輕柔的音樂,這不僅利於孩子音樂天賦的培養,對於孩子的語言發育也有較好的促進作用。

你家的娃從幾個月開始說話的呢?

END

相關焦點

  • 寶寶2歲還不會說話正常麼?孩子為什麼說話晚?家長該如何引導?
    寶寶一般1歲多就開始學說話了,到2歲已經能和家人簡單的交流溝通了。可是也有一些寶寶到了2歲多還遲遲不肯開口,寶寶說話晚正常嗎?如果不正常,問題又出在哪裡?要判斷寶寶是否說話晚,首先要知道寶寶語言發育的過程。
  • 孩子的視力到底多少算正常 怎麼判斷孩子是近視了?
    徐女士問:我女兒4歲了,平時總看手機、電視,最近我發現她看東西總是不自覺地往前湊,不知道是習慣還是近視了。前些天,幼兒園體檢,我看結果說孩子視力是0.6,但老師說這是正常的,我在網上查了也說可能是正常的。我想請問一下專家,孩子的視力到底多少算正常,怎麼判斷孩子是近視了?
  • 2歲半的孩子還不會說話,為此你焦慮過嗎?別做無謂的擔心
    文|秘籍君朋友家的兒子,2歲半時除了會喊爸爸媽媽,其他什麼也不會。朋友疑惑的是她每天堅持陪孩子讀繪本,各種閱讀,但是孩子2歲半還是不開口。朋友很焦慮,還特地帶孩子去看了自閉症。驚喜的是一個月之後,孩子突然開始說話了,而且是出口成章,外出看到下大雨,會說:烏雲密布,暴雨如注……以前讀過的古詩兒歌,全都能背出來。終於,朋友一顆焦慮的心才放了下來。穀雨老師分享這個故事,是想說現在有很多孩子,2歲半甚至3歲大了還沒有開口說話。對家長來說,面對孩子一直不開口,可以說不焦慮是不可能的。今天我們就談談孩子遲遲不說話的背後,家長需要怎麼做。
  • 孩子2歲還不會說話怎麼辦 警惕孩子有神經系統疾病
    原標題:孩子2歲還不會說話怎麼辦 警惕孩子有神經系統疾病   指導專家: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口腔科陳亦陽主任   很多新媽媽以為,小寶寶的成長軌跡會如同量表一樣,一點偏差都會焦慮不已。身高體重這些顯而易見的指標偏差已經很讓人抓狂了,而如果語言發育延遲,做媽媽的心理負荷會有多重?
  • 寶寶多大能喊「媽媽」?早於這個月份,證明孩子大腦發育好
    如果你家寶寶喊媽媽早於這個月份,那麼恭喜你,這證明孩子大腦發育好。寶媽:「救命啊,寶寶2歲還不會說話!」珊珊有一對雙胞胎兒子,兩個寶寶生的都特別可愛,不少人都特別羨慕她,但珊珊最近可是為孩子的事情「愁」壞了。
  • 孩子視力多少算正常?
    前些天,幼兒園體檢,我看結果說孩子視力是0.6,但老師說這是正常的,我在網上查了也說可能是正常的。我想請問一下專家,孩子的視力到底多少算正常,怎麼判斷孩子是近視了?武漢市中心醫院眼科博士鬱繼國解答:根據兒童視力發育特徵,4歲孩子的視力一般能達到0.8左右,正常不低於0.6。
  • 活潑開朗的孩子,就不會抑鬱嗎?
    不開心,代表不正常一個孩子告訴我,他的家裡,從來不會有不開心的場景,家人之間日常的相處方式就是相互開玩笑,聊其他親戚朋友的八卦。家人之間從來不說心裡話,偶爾有誰嘆口氣,或者抱怨幾句,其他人都會想辦法岔開話題,不讓沉重的氛圍在家庭中延續。這個家庭,不允許任何的負面情緒存在,仿佛它是瘟疫一般,只要稍微觸碰,便會染上,後果不堪設想。
  • 孩子一隻眼單一隻眼雙,這正常嗎?
    一隻眼是雙眼皮,另一隻眼是單眼皮,很多家長認為小孩子「鴛鴦眼」長大就好了,但其實這可能是一種很嚴重的兒童眼部疾病
  • 2歲還不會區分大小?16張圖片,教會孩子說反義詞!
    孩子在正常的家庭和社會環境中,語言能力逐步發展,每個年齡階段的孩子都有對應的語言發展表現: 2歲3個月的寶寶已經能認識大小; 2歲半左右的寶寶可以知道1和許多,明白了「多少」的概念; 2歲7個月左右的寶寶能區分裡和外;
  • 2歲多的孩子還不會說話,該怎麼辦?
    問:孩子已經2歲多了,還不會說話,怎麼辦?雖然大多數兒童1歲左右開始有意識地叫媽媽、爸爸, 2歲開始說一些簡單的電報句。但,也有不少孩子的言語發展相對持續時間長一些,晚一些,有的甚至要到3歲左右。 所以家長要先弄清楚孩子是不會說話還是不愛說話。如果孩子能聽懂大人的日常用語,孩子的語言發展中就沒有聽力的問題。
  • 孩子怕生怎麼辦?家長學會這五招,孩子再也不會怕生
    在日常生活中,一般我們帶孩子經常會遇到這幾種情況:第一種情況:就是當我們帶孩子出去聚會、遇到熟人時,作為家長我們都希望孩子懂禮貌、嘴巴甜,能夠主動地跟叔叔、阿姨打個招呼……」,但有時候這些小傢伙卻偏偏不願打招呼,不管你怎麼催他、教他,他就是不打招呼、有的還往家長身後躲。第二種情況:就是家裡來客人了,有些客人出於對孩子的喜愛,就會主動靠近孩子,去摸他的頭、拍他的臉。
  • 【保身家】孩子耳朵長得「奇形怪狀」,需要開刀治療嗎
    美的耳朵包含幾個基本要素:一是雙側對稱,即大小、高低、角度對稱;二是圓潤流暢,即耳輪、對耳輪及耳垂的弧線圓潤流暢;三是每個亞結構形態正常,即正常耳朵所包含的十餘個細節結構均符合標準化特徵。 耳朵如果長得「奇形怪狀」,必然會引來異樣的目光,這對孩子而言,會嚴重影響他們的自信和心理健康。那麼如果孩子耳畸形該怎麼辦?新生兒耳畸形需要治療嗎?
  • 兩歲娃不會說話!孩子語言發育階段,當爹媽的心不要太大了
    2兩歲娃還不會說話,無論是出於什麼原因,都屬於不正常的語言發育規律。一般情況下:2-3歲的孩子就具備比較好的語言表達方式。4歲時能基本掌握一種本土口語。5歲以後能較清楚複述聽過故事大意、看圖說話或自己編簡單的故事。
  • 孩子的視力達到多少才正常 ?
    孩子的視力達到多少才正常? 在正常情況下,孩子1歲時的視力為0.2; 2-3歲時,視力大約達到0.5-0.6; 4-5歲時,視力大約為1.0;此時各種眼部生理反射已形成並趨於穩固。
  • 眼睛視力多少算正常?
    有學生說:我要看書、看黑板,我希望的我的視力在0.8以上; 想參軍的小哥哥:保持裸眼視力在0.6以上就OK行 ; 老人:都退休了,沒那麼高要求,只要不影響正常起居生活,視力稍差一點兒沒問題……
  • 給孩子買了平衡車後,我後悔了,揠苗助長不知不覺損害孩子的身心
    頂不住壓力的我還是給她入手了,車子本身質量沒問題,就是萱寶太小了,根本掌握不了,而且現在的車子都是「動力拐彎」,就是說重力在那邊,車子往哪拐,呃、有點像騎馬的感覺吧。對於1歲10個月的萱寶,身體稍微失去平衡孩子就害怕。一、有些揠苗助長,可能是無意識的正如該不該讓孩子早認識字的爭議一樣。
  • 近視報告| 3歲孩子視力僅0.4?別擔心,這可能只是「遠視儲備」
    正常情況下,這個過程一般在10歲左右(也就是四年級左右)完成。那醫生一般把孩子從嬰兒時期到10歲前正常存在的遠視狀態存量,稱為「遠視儲備」。比如5歲的暖暖,5*0.2=1.0,那麼暖暖的正常視力就應該是1.0,如果孩子視力低於這個標準,那就建議到專業眼科醫院進行詳細檢查了。  當然了,這是官方給出的關於遠視儲備的參考值。但實際上,真的能夠達到上述標準的孩子,特別是在大城市,是少之又少的。  於剛教授說,他們近些年,在門診上查到的情況遠沒有這麼樂觀。
  • 7歲孩子說想死!這幾種表現,說明孩子活得很壓抑
    在成人的觀念裡,孩子是最天真快樂的,不需要像大人那樣承擔生活壓力、情感糾葛。然而,在大人看起來很小的事情,卻成為孩子心中的大石,讓孩子不堪重負。最近,嘉嘉的媽媽很困惑,也很擔心,孩子才7歲,總是莫名奇妙的喊著不想活了,想死。而且,孩子不是第一次這樣說了,只是最近喊得比較頻繁,問他,他只是哭,說是害怕作業太多。
  • 孩子不會交朋友?用好內向孩子的交友指南,幫孩子跨出第一步
    家有內向孩子,家長要更加注重孩子的心理教育,好好的引導孩子的心理發展,做好以下這幾條:1、不要用憤怒冷酷的態度對待內向性格的孩子看到大人的臉色不對就會感到害怕,感覺是要受到批評。如果這個時候再用憤怒的語氣對待,他們就不會說話,把自己封閉起來。2、對於內向性格的孩子多表揚孩子都喜歡自己的行為得到他人的肯定和讚揚,性格內向的孩子尤其需要。
  • 5歲孩子每天11點多才睡覺,晚睡會影響孩子智力發育嗎?
    有時候爺爺會讓孩子睡到下午6點,然後再帶著孩子出去玩。閨蜜說:「我知道孩子的睡眠和智力有關,不知道每天晚睡會不會影響孩子的智商。」晚睡會影響孩子的智力發育據英國《每日電訊報》報導,倫敦大學學院的研究表明:如果孩子晚上不能在十點前進入深度睡眠會導致他的智商測驗中得分偏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