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歲孩子說想死!這幾種表現,說明孩子活得很壓抑

2020-12-01 騰訊網

在成人的觀念裡,孩子是最天真快樂的,不需要像大人那樣承擔生活壓力、情感糾葛。

然而,在大人看起來很小的事情,卻成為孩子心中的大石,讓孩子不堪重負。

最近,嘉嘉的媽媽很困惑,也很擔心,孩子才7歲,總是莫名奇妙的喊著不想活了,想死。

而且,孩子不是第一次這樣說了,只是最近喊得比較頻繁,問他,他只是哭,說是害怕作業太多。但媽媽覺得作業這麼小的事情,孩子也不至於為了這事就想死。

據了解,嘉嘉今年上二年級,屬於聰明但不努力的那類孩子,平時做作業總是拖拉,能從下午4點一直做到晚上九點多,甚至有時候更晚。媽媽很著急,卻也沒辦法,只好總是盯著他做,有時看他發呆也會訓斥幾句,督促他快點。

這孩子在其他方面也比較慢,拖拖拉拉,早上起床、刷牙、吃飯都很慢,總得媽媽在後面催。有時,媽媽太焦急,會忍不住罵他幾句,說他沒用。可孩子現在經常有不想活了的想法,讓媽媽擔心不已。

其實,七八歲的孩子確實開始思考關於「生與死」的事情,這時他已經不再像在幼兒園那樣相信人死了會在另一個地方存在,他們開始知道人死了就是從這個世界消失。

他們也開始思考自己為什麼要活著,生命的意義是什麼。如果一個孩子覺得活著是辛苦的,是壓抑的,未來是困難重重的,常常會感到壓抑、無助,有時也會想以死來獲得解脫。

認識到孩子生活中存在壓力,耐心地和他們一起分析解決這些問題,這對每位父母來說都是必要的。

當然,即是你是個成年人,你也不可能解決孩子們生活中的所有問題。但你可以為孩子提供情感的支持,提供處理問題的建議,幫他們成長為快樂的、有著良好適應能力的人。

當孩子感到壓力時,他們不一定會想死,也可能出現以下7種表現:

做噩夢

當孩子感覺焦慮、恐懼、無助,而又無法用語言表達自己內心的情感,夢便成了釋放情緒的一個比較安全的途徑。

在想像力豐富的學齡兒童腦子裡,壁櫥可能是妖魔鬼怪的藏身之所。如果說你的孩子出現反覆做惡夢,早晨不願意起床,整天無精打採,還會常常無故亂發脾氣,那一定是有什麼事情在困擾著他們。

好哭

孩子試著將所有見到的一切裝進心裡,試著理解這個世界,這對他來講有點不堪重負。哭泣是一種自然癒合機制,當孩子受到太強的刺激,不知如何放鬆時,他們就垮了下來,然後大聲啼哭。

隨著兒童年齡的增長,眼淚仍然是他們在情緒激動時釋放壓力的一種方式。所以不應該阻止孩子哭泣,也不要忽視他們的哭泣,應該充滿愛意,心平氣和地對待。

當孩子哭泣時,不要指責他,可以擁抱他來使其恢復平靜,耐心傾聽,相信他的感覺。先處理孩子的情緒,再針對具體事件進行處理。

過度憂慮

孩子看到新聞中災難的報導而害怕是情理之中的事。同樣,學生害怕臨近的考試也是正常的。

幫助孩子減輕恐懼和憂慮的方法就是正視他們。說「沒什麼好怕的」是毫無用處的,相反,應該讓孩子集中精力應付他們控制範圍內的事。

反覆生病

如果你的孩子叫嚷肚子疼或頭疼,但又沒有任何外在的症狀,那麼他可能就是精神緊張。

曾經有個孩子害怕去學校,每到早上就發燒,反反覆覆,但只要父母同意他不去學校,他就像個沒事的孩子一樣。

作為父母,即使你懷疑孩子在裝病,也應該帶他去看醫生。一旦診斷出疾病,應首先治療兒童的情緒和心理,而不是身體。

需要提醒的是,父母需要關心的是孩子,不僅僅是他的胃或頭疼。當孩子出現身體不適,父母最好給孩子多一些陪伴,和他一起度過這段時光,讓他感到你是值得信賴的,因為你可以解決那些給他的生活帶來壓力的難題。

拒絕吃飯

很多專家提醒家長注意孩子的飲食。如果出現厭食或其它表示不滿的肢體語言,家長應認真對待。如果對此忽視,就有可能發展成飲食紊亂症。

一些挑食的孩子胃口小,沒有食慾。另一些明確表示不喜歡某些飯菜,但最終他們會吃掉喜歡的飯菜;而對於可能患有飲食紊亂的孩子,他們就乾脆不去想自己餓不餓。

談到飲食,簡單地把食物分成「好的」和「壞的」或過量運動以「燃燒脂肪」,可能意味著你的孩子正在試圖通過一種不健康的方法控制自己的身體,從而達到控制壓力的目的。

當孩子不願意吃飯時,不要強迫你的孩子吃飯,而是應該經常改變飯菜的種類;鼓勵孩子幫你做飯,幫你準備他們愛吃的飯菜。

如果他在吃飯時的不良傾向持續很長時間或體重減輕很多,最好找兒童心理諮詢尋求幫助。

攻擊性行為

語言能力有限的兒童減輕壓力的唯一方式就是咬、激怒或欺負他的玩伴。

造成這種行為的原因雖然可能和成長環境、家庭教育有關,但孩子的憤怒更可能源於心情壓抑。

作為父母,有時需要減少對孩子的控制,應該儘量少地告訴他做什麼以及如何做,否則只能增加他的壓力。孩子需要無憂無慮地玩耍,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說謊和欺騙

四五歲的學齡前兒童有時會撒謊,但他們通常並不知道他們行為的後果。他們只是在區分什麼是真實的,什麼是虛假的。

大一點的孩子在已經能夠分清真假的情況下也會撒謊,這大多數是因為他們受到很多的壓力。

8歲左右的孩子更關注自己在學校的一切。

10歲的時候他們會有諸如「別人喜歡我嗎?」

這樣的社交考慮,歸根結底,他們是想取悅於父母,擔心會辜負他們的期望。如果承認自己辜負了父母的期望,他們會感到羞愧。

因此,他們就編造一些父母喜歡聽的話,或讓他們高興,或喜歡講故事時自己受到關注和讚賞。

如果你發現孩子在說謊或欺騙你,請記住他們更多是為了取悅父母或免於父母生氣。若說謊已經成了他的一種習慣,最好帶他看兒童心理諮詢了。

相關焦點

  • 孩子有這幾種行為,不少媽媽會「嫌煩」,實際是孩子愛你的表現!
    孩子有這幾種行為,不少媽媽會「嫌煩」,實際是孩子愛你的表現!1:不停地問媽媽問題媽媽們第一頭疼的就是孩子在剛學會說話的時候,就開始纏著媽媽問各種各樣的問題了,諸如「小花為什麼不吃飯呀,她不會餓嗎?」等等問題,千奇百怪,層出不窮,從小貓小狗再到宇宙星空,孩子的想像力遠比大人想像的要大得多,而媽媽們就算再淵博、再有耐心,也很容易被孩子問到「煩」。
  • 親子教育:如果孩子有這幾種表現,暗示著高智商哦!
    我們作為媽媽的當聽到別人誇自家孩子聰明,心裡真的是樂開了花。說道聰明一詞,就不免讓很多人想到了孩子的智商問題。對於寶寶的智商到底是怎樣的,我們其實也拿不準。但是,如果你家寶寶擁有這幾種表現,那麼該恭喜你了,寶寶的智商往往會比同齡人智商更高。一起來看看吧!
  • 孩子在家中有這幾種表現,說明學習的心理壓力過大,家長趕快調整
    #親子情商課#專注孩子情商培養,每天一堂親子情商課與其說孩子學習壓力的產生是因為考試成績差,不如說是心理素質偏低、壓力過大導致了對學習的厭煩,從而考試成績差。最近因為客觀形勢的需要,教育部通知延期開學。孩子們對這一消息也是幾家歡樂幾家愁。家長從他們對這則消息的態度上,就很容易看出孩子在學習上的心理壓力怎麼樣。
  • 長大後沒出息的孩子,吃飯時都有這幾種表現,家長要及時糾正
    而她曾在一次講座中,特意提到過孩子的餐桌禮儀,並表示:情商低的孩子,吃飯時有這幾種表現,家長要及時糾正!表現一:孩子吃飯時大聲叫嚷情商低的孩子在吃飯的過程中往往不會體諒周圍的人,又吵又鬧,還經常上躥下跳,影響周圍的人吃飯。
  • 孩子5歲前有這4種表現,說明娃腦袋發育得快又好,智商一般不低
    因為在5歲前,孩子的大腦處於一個發育黃金期。一般來說,有這4種表現的孩子,說明他們腦瓜發育得又好又快,智商一般都不低,下面一起來看看這其中有沒有你家娃吧。 第一種表現,擁有高專注力。5歲左右的孩子正處於比較調皮的時候,很多孩子對於新奇的事物都非常好奇,當然這個時候,孩子也開始有了自己感興趣的事情,比如說玩玩具、畫畫、積木、樂高等等。
  • 孩子從幼兒園回來有這幾種表現,說明受了委屈,家長要引起重視
    其實就算孩子回來不說,有幾個表現也能表現出來他們的委屈,家長看到就要及時去安慰和了解到底發生了什麼。1、說各種理由不去幼兒園大部分孩子剛入園時,因為環境的不適,周圍孩子的陌生,他們會抗拒去幼兒園,但隨著逐漸的深入了解,孩子們會很快的調整狀態,不再排斥幼兒園的生活。
  • 孩子有這3種表現,說明已經開始嫌棄父母了,不糾正會養出白眼狼
    老話常說:「生孩子難,養孩子更難」,相比之下,我覺得教育孩子才是最考驗家長的問題,在育兒的過程中,家長不能打、不能罵,而且孩子還會在不經意間養成很多不好的性格和習慣。
  • 孩子講話時有這3種表現,多半智商低不了,父母要好好培養
    家長們越來越重視孩子的智力發展,要知道孩子的智力和他們以後的成績在一定情況下是成正比的。而且,智力水平越高的孩子,將來的成就可能也會越高。那麼,聰明的孩子小時候到底會有怎樣的表現呢?其實,如果你的孩子十歲前講話時有這3種表現,就說明你的孩子將來智商低不了。
  • 雙子座很孩子氣的幾種表現
    所謂孩子氣,說的是一種純真的性格,或者一種很傻很天真的態度。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有孩子氣的時候,只是有些人長大之後越來越成熟,有些人長大之後依然保留了孩子氣的一面。在十二星座之中,每個星座都有表達天真的方式,讓我們看看雙子座很孩子氣的幾種表現吧!
  • 孩子出現這7種行為,說明從骨子裡就自卑,父母要及時察覺並糾正
    心理學研究成果:孩子有這7種表現,說明你在養出一個自卑的娃 心理學家肖恩庫珀5年研究:孩子有這7個跡象,表明有自卑的傾向 1.
  • 孩子有這3種表現,說明大腦很發達,好好培養將來很可能成為學霸
    每年高考結束,最令大家關心的就是哪哪哪又出了幾個學霸,看著這些學霸每一個家長都會心生嚮往,想著要是自己家孩子也是其中之一,那該有多好。,因此有一個學霸孩子可以說是上輩子拯救了宇宙。
  • 這幾種面相,是老人們常說的「福相」,看看你家孩子符合幾個
    相由心生,一個人的面相,可以看出福氣和運氣,這並不是一句空話。編輯:邱寫寫人們常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一方面是因為孩子在七歲前,大腦的發育就已經接近成人水平,另一方面,從面相上也可以看出孩子是否「有福」。過去人們喜歡胖乎乎的孩子,認為微胖是福相,這是因為過去物資匱乏,能吃飽發胖的人,自然是有福的。
  • 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孩子有這3種「難帶」表現,家長就偷著樂吧
    有帶孩子經驗的家長都會有這樣的認識,那就是孩子在2~3歲的時候會忽然變得「難帶」起來,原先對家長的話言聽計從,對爸爸媽媽非常依戀的小傢伙,在短短的時間內,一下子就變成了家長打又打不得,管又管不通的「小惡魔」,這種和家長完全對著幹的操作,讓很多家長在教育的孩子的時候,都要口中默念「親生的、親生的」來壓抑怒火。
  • 孩子智力低下,有這幾種表現,家長不要大意!
    像這的擔憂,很多家長都存在,當寶寶出現異常現象,而家長因為對病症的不了解,會出現焦慮,急躁,那麼,孩子智力低下的表現有哪些,作為孩子家長了解多少呢?1.餵養困難:雖然孩子剛出生時,除了吃就是睡,很難看出來寶寶有異常現象,但是如果智力低下的孩子家長,仔細觀察,也能看出來,智力低下的孩子,一般吃奶時會很困難,這些寶寶不會本能的去吮吸乳汁,在家長引導下也學不會,,另外還有的經常吐奶,流口水,這可能是大腦的神經系統受到了損傷。
  • 老人常說的幾種「福氣臉」,確實有一定道理,看你家孩子符合幾個
    都說相由心生,從一個人的外表,是可以窺測一個人內心想法的。正如有的人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一個孩子的面相,可以看出未來的福氣值。那麼什麼樣的面相是有福氣的呢?過去認為「天庭飽滿,地閣方圓」是福氣的象徵,其實不管是從過去看,還是現在來看,都認為相貌較好可以代表有福氣。
  • 如何給孩子選擇「合適」的幼兒園,我看了這幾個家長的抉擇說明...
    如何給孩子選擇「合適」的幼兒園,我看了這幾個家長的抉擇說明,心裡有數了 現在的不管是城裡的孩子還是農村的孩子都要去上幼兒園,那麼很多家長在選擇幼兒園的時候就很難抉擇,這裡就有一些家長選擇幼兒園的方法,僅供參考:
  • 孩子有恐懼感,或是攻擊性被壓抑
    文|吳在天有位媽媽來諮詢,三歲大的孩子很害怕洗衣機,尤其是脫水的聲音,而且孩子還很怕黑,但之前,孩子挺活潑好動的,也不怕天黑,還能夠單獨玩。這種情況該如何理解?隨著孩子的成長,他們會體驗到更複雜的情感。比如,更強的秩序感,或更想表達自己獨立的意願,想要離開媽媽,又害怕離開後的不確定。他們越發想要獨立,但這種獨立令他們對父母做出攻擊性的行為。
  • 李玫瑾:孩子睡覺有3種表現,表示智力正在快速發育
    孩子出生後,家長就會把所有精力都放在養育孩子身上,家長們都希望自家孩子智商高、學習好。因為自古以來就我們平民來講學習還是相比之下最簡單、最好走的一條路。他是一塊敲門磚這是鐵的規律。影響孩子智商的因素我前面曾經跟大家分享過,影響寶寶智商高低有幾個重要的因素1.遺傳因素:一般說父母智商高,孩子的智商也不會低。
  • 有這6種表現的孩子,說明他的右腦發達,長大後可能會成為學霸
    父母認為只有學習好的孩子才是很聰明的,唯一看重的就是兒童的羅輯思維能力。卻忽視了去開發他們的右腦,並不認為右腦的發育能夠幫助到孩子成長,甚至還不贊同去培養他們的右腦。孩子很小的時候就會有右腦發達的表現,但是家長對右腦發達的表現存在不同的看法,經常將孩子的天分給扼殺掉。右腦發達的表現雖然跟普通人的不一樣,但是這並不是缺點,所以不需要家長糾正過來。
  • 寶寶這4種「累人」的表現,暗示大腦發育好,你家孩子屬於哪種?
    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家的孩子聰明伶俐,未來能夠出人頭地,但孩子的智商高低跟父母的遺傳和家庭教育有著很大關係,我們常說「三歲看大」,意思就是從孩子小時候的行為習慣,就能夠看出他長大是什麼樣的人,這句話是有一定道理,寶寶這4種「累人」的表現,暗示大腦發育好,你家孩子屬於哪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