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浴節藏語叫"嘎瑪日吉"(洗澡),是藏族人民特有的節日,在西藏至少有七八百年的歷史 。每年藏曆七月上旬,在西藏,在拉薩河畔,從城市到鄉村,從牧區到農區,都有一個群眾性的洗澡活動。
這種一年一度的洗澡活動,要集中進行一個星期,所以,這是藏族獨有的沐浴節。在這七天中,從娃娃到老人,都要下河洗澡,這已成為藏族群眾傳統的風俗習慣。
沐浴節的概述:
1、別稱
沐浴周。
2、節日時間
每年藏曆七月六日到十二日。
3、地域分布
西藏。
4、民族
藏族。
5、節日活動
男女共浴七日。
沐浴節的由來:
關於節日的來歷,最流行的一種傳說,一是說每逢藏曆七月六日至十一日這七天,山鼠星(又叫「棄山星」)蒞臨西藏上空,因而受到星光照耀的河湖水質最清潔衛生,用它洗澡最具健身抗病的作用。藏民為了除病療疾,將此日定為沐浴節。另一個說法是,有一·年秋天,瘟疫流行,人們紛紛向觀音菩薩祈禱求助,請求她為民眾消災免禍。觀音感於百姓的虔誠,就派了七位仙女從玉池取了匕瓶神水,遍灑青藏高原大小江河湖泊。同時,觀音還讓所有的藏民在夜裡都夢到一個姑娘,她在拉薩河裡沐浴之後,不僅祛除了纏身的痼疾,而且變得容貌美麗、光彩照人。於是,藏族人民得到了觀音的扁示,都競相下河洗澡,果然遏制住瘟疫的蔓延。此後,相沿成習,就形成了今天的沐浴節俗。
沐浴節的傳說故事:
相傳在古遠的歲月,人間並沒有醫生。所有的醫生都是天神旺波傑青派下來的。他們背著藥囊,沿著七色彩虹搭起的長橋,一步步跨向人間,給被貧窮和疾病折磨得困苦不堪的人們行醫治病、送鬼驅邪。
有一位神醫特別得到人們的擁戴,被大家尊為「門拉」,也就是藥神。當他回到天上述職不久,一場無比兇殘的瘟疫,席捲了雅魯藏布江兩岸的廣大地區。草原上到處橫陳著黧黑的屍體,帳篷裡時時聽到奄奄待斃的患者的呻吟。
人們高高舉起雙手,向著天空苦苦哀告:「藥神啊!門拉啊!請睜開慧眼,看看我們的悲慘境況吧!請重返人間,救度被瘟疫和惡疾殘害的生靈吧!」這些聲音是如此之高、如此之慘烈,一直傳到正在天國樂園中靜養的藥神耳中。
他痛苦萬狀,心急如焚,趕忙到天神之王旺波傑青那裡,陳述人間苦狀,請求重返雪域。神王旺波傑青說:「人有人的法律,神有神的規矩,你已去過一次人間,理應不能再去。姑念你心誠意堅,而且醫術高妙,限你7天7夜時間,解救人們,掃除瘟疫,如果超越期限,那天上的神罰是無情的。」
藥神門拉苦苦思索,要用7天7夜時間,深入人間並走遍雅魯藏布江南北,為千千萬萬患者治病是絕對不可能的。他又不敢違背神王的意旨,因為這樣帶來的後果更加不堪設想。於是他便把自己化成一顆星辰,讓自己的醫術、藥物以及一顆愛民之心,統統化作光芒射向人間雪域。
也就在這個夜晚,拉薩有位病得快死了的姑娘,做了一個奇怪的夢,夢見藥神門拉正站在城東南的寶瓶山之巔,將藥物撒向人間。藥物撒在山上,山上長滿藥草;藥物撒向江河,河水變成藥水。
於是她掙扎著爬到河邊,將全身浸泡在拉薩河裡。很快,奇蹟出現了,那使她痛苦不堪的疾病,一下子跑得無影無蹤;那疲軟不堪的身軀,一下子變得精神抖擻;那黧黑乾癟的皮膚,一下子變得白皙光潔;那暗淡無光的眼睛,一下子變得炯炯有神。
正是在這位姑娘的暗示下,所有的病人都奔向附近的江河湖渠,奮力洗濯自己的身軀。果然瘟疫退去,痛苦消除。得到解脫的人們,爭相向藥神門拉歡呼膜拜,懇求他年年光照人寰,醫治眾生身體的疾病和心靈的創傷。
從此,這顆藥神化成的「嘎瑪堆巴」星,年年初秋出現在寶瓶山巔的天空,7天後才戀戀不捨地消隱。
就這樣,藏族人民在金星出現至隱沒這七天裡洗澡就成了習慣,並漸漸演變成了節日。
沐浴節的習俗:
沐浴節,在藏曆七月六日至十二日舉行,歷時7天。藏族人民按佛教說法,青藏高原的水具有八大優點,即一甘、二涼、三軟、四輕、五清、六不臭,七飲不損喉,八喝不傷腹。因此七月份被人們稱為沐浴的最佳時間。時值夏末秋初,萬裡高原風和日麗,天高雲淡。無論是城市、農村還是牧區,男女老少全家出動,來到河邊溪畔歡度一年一度的沐浴節。沐浴節這七天中,人們不僅天天來到河邊沐浴,還要把家裡所有的被褥統統清洗乾淨,所以沐浴節既是藏族人民所喜愛的傳統節日,又是一年一度最徹底的、群眾性的衛生活動。
沐浴節的節日意義:
這一節日開始,不管是陽光明媚還是陰天,也不管是城鎮、鄉村、牧區的男女老少都要到河邊遊泳,盡情地在水中嬉玩,洗淨身上的汙垢,並攜家中所需清洗的如:氆氌、地毯、卡墊等東西,時之迎接這一年吉祥如意,祈求水神給予再生或健康,更好地面對美好的生活。
"沐浴節",在西藏至少有七八百年的歷史,藏語稱為"嘎瑪日吉"(棄山星,即金星)。據藏文曆書記載:棄山星半年晝出,半年夜出。在拉薩地區藏曆7月至8月初肉眼能看見此星,傳說經此星光照射之水均成藥水,所以棄山星出現之時,洗澡活動便進入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