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歲的李愛敏開了一家理髮店,已經有20多年了。近日,當記者來到位於龍門大道與伊洛路交叉口附近的這家理髮店採訪時,聽到顧客這樣評價李愛敏:「她認識的人多、熱心。」
47歲的李愛敏開了一家理髮店,已經有20多年了。近日,當記者來到位於龍門大道與伊洛路交叉口附近的這家理髮店採訪時,聽到顧客這樣評價李愛敏:「她認識的人多、熱心。」
這話從哪兒說起呢?大家一件一件地講了起來。
張家的閨女26歲,一直沒找到合適的對象。她媽媽在理髮時說起了這件事,李愛敏便上了心。有一次,附近小區一位老人說起自己的孫子還是單身,李愛敏便幫忙牽線搭橋。8個月後,兩個年輕人手牽著手來店裡給她送喜糖。
一位高齡老人行動不便,家人想請一名護工,李愛敏在上門義務理髮時聽說後,記住了。後來,一位從事家政服務工作的顧客進店理髮,經過李愛敏的聯繫,到高齡老人家裡工作。
20多年來,遇到殘疾人、孤寡老人等進店,她總會免費提供理髮服務。不過,最讓街坊們誇讚的,是李愛敏幫助素不相識的農民賣東西的事情。
李愛敏的理髮店面積不大,呈狹長狀。店裡的一個角落裡,堆著粉條、澱粉、紅薯等農副產品。「這些是伊川、汝陽的幾位農民兄弟放在這兒的,我幫他們售賣。」李愛敏笑著說。
原來,在3年前的冬天,一位伊川的農民開著裝有粉條、紅薯等農副產品的拖拉機,停在了李愛敏的店門口售賣,到晚上還沒賣完。天氣寒冷,李愛敏擔心他回家太晚,便主動提出把餘貨放在自己的店裡售賣。兩天後,當那位伊川的農民再次來到理髮店時,李愛敏把貨款交給了他。後來,她又通過這種方式幫助了其他幾位到市區賣貨的農民。
李愛敏說,臨近過年,農民兄弟家裡忙。每到這個時候,她就先買下對方的餘貨,再放在店裡按原價銷售,最多的一次曾墊資近千元。
粉條每公斤16元,紅薯澱粉每公斤10元,紅薯每公斤2元……樂於助人、為人熱情為李愛敏攢下的好口碑,總能讓她順利賣完這些農副產品。如果有老人前來購買,她還會幫忙送貨上門。「遇事搭把手,方便別人,自己也開心。」李愛敏笑著說,衝著大家的信任,她也要把這些好事繼續做下去。(記者 李嵐 通訊員 王樂德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