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沒有耐心,懶惰,父母之過,如何糾正這種不良習慣?

2021-01-10 可馨育兒說

文/可馨育兒

導讀:在現實生活中,有些家庭因為就孩子一個獨生子女,所以對孩子是呵護有加,什麼事情父母都一手包辦完成,慢慢的把孩子養成了懶惰的習慣。在家什麼事情都不做,連起床、穿衣、刷牙等最基本的事情,都需要父母催促。對於學習上的一些難題也是忽略過去,拖著不做,不願意去動腦筋。

孩子沒有耐心,懶惰,父母之過,如何糾正這種不良習慣?

對於孩子的成長而言,懶惰無疑是一個不良的習慣,也反映了孩子在生活和學習上的狀態,缺乏主動性,什麼都要別人催促完成。懶惰的孩子做事情,常常有拖延時間的想法,明知道該立刻去做,可就是不願意去動手,就算去做了也是無精打採、墨跡拖延。可馨育兒說,而且對於父母的依賴性特別嚴重,沒有自己的主見和獨立性,這樣性格的孩子在步入社會中是沒有競爭力的。

孩子也不是天生就性格懶惰的,主要還是因為父母教育方式的錯誤導致孩子養成了懶惰的習慣。

1、父母平時對孩子過分的溺愛。孩子小的時候探索欲和好奇心是非常強的,什麼都想要嘗試一番。但是父母怕孩子做不好或者怕有危險,常常不讓孩子去做事情,將孩子的事情大包大攬,遏制了孩子的好奇心和主觀能動性,養成了孩子懶惰的行為習慣。

2、就是很多父母對待孩子沒有耐心,卻又想教導孩子,教育孩子的時候要求的也不嚴格,造成了一些不斷重複的要求,慢慢的孩子對於父母的話,就不在乎了,也變得懶惰了。

3、就是父母在孩子提出問題的時候,對孩子的問題不感興趣,就開始制止孩子提問題,或者父母過於積極,一點也不讓孩子思考,就把答案給出來了。久而久之,孩子也就懶得思考。

孩子懶惰的原因還有很多,所有父母也要根據孩子不同的情況結合實際採用不同的糾正方法,改掉孩子懶惰的不良習慣。

一、 放手讓孩子獨立去做

父母可以選擇一些孩子能夠做的事情,最好是固定的、長期的。而且在做事情的時候要給出完成的標準和相應的時間,完成之後可以設置一些適當的獎勵。這樣孩子經過長期的堅持做這件事情,能夠慢慢的減輕懶惰的習慣。

如果孩子不願意去做,可以孩子深入溝通,了解孩子的內心想法,做出相應的調整。總之,要讓孩子通過獨立去做事情,鍛鍊自己的獨立自主力,減去孩子對父母的依賴性,培養孩子勤奮努力地性格。

二、 帶孩子多去參加集體活動

父母要多帶孩子去參加一些集體活動,讓孩子能夠跟其他小朋友玩耍觸,協同合作完成一些遊戲和事情。通過這些活動,鍛鍊孩子的協作能力和競爭意識,也讓孩子能夠從其他小朋友身上取長補短。這樣孩子不僅能夠認識外面的世界,也能交到一些朋友,更能通過這些活動慢慢去掉孩子懶散的念頭。

三、 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不要只盯著孩子的學習成績,要注重孩子的學習過程。如果父母只注重孩子的成績,不注重孩子其他方面的成就,每天就是讓孩子讀書做題,孩子就會對學習產生厭倦。只有孩子對學習感興趣,他才會積極主動地投入進去,不在懶散。所以父母要根據孩子的興趣合理的引導。

懶散的行為習慣不是一天兩天養成的,也不是一天兩天能夠糾正的,所以在糾正孩子懶惰的行為習慣這件事上,父母要有恆心和毅力。

相關焦點

  • 孩子對長輩不敬,父母不糾正,孩子以後很可能不孝,別不當回事
    花花被媽媽嚇到了,淚眼朦朧地向爺爺道了歉,從此花花再也沒有不尊重長輩。 孩子不尊重長輩的後果 1.不孝順 孩子小時候就不尊重長輩,對長輩沒大沒小,有的父母覺得孩子還小,不放在心上,也沒有及時糾正。
  • 孩子視力差,父母別再錯怪電子產品了,了解原因正確糾正很重要
    我們也可以發現孩子長期處於近視的情況之下他們的面部也會較為容易衰老,特別是眼睛,凹進去會讓孩子身體狀態顯得較為疲憊。 當我們在看外界事物的時候,都已經表現出來困難的狀態,又如何去做其他的事情呢?還有一部分孩子很有可能表現出來比較懶惰的狀態,在看一個東西之時,只用一隻眼睛。長時間如此,也會出現一雙眼睛視力差異大的情況。
  • 睿智燈塔-孩子做事沒有耐心怎麼辦,如何提高孩子的專注力
    孩子做事沒有耐心怎麼辦?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最常見的一個現象就是,不管孩子幹什麼都是三分鐘熱度,一會看看這個一會擺弄擺弄那個,總之不能很好地完成一件事,這讓許多家長十分擔心。那麼,如何提高孩子的專注力呢?苗苗今年5歲半,每次媽媽把新書拿回家,剛一開始苗苗很喜歡,可是,翻兩下就不看了,很多書都是看了兩三遍就丟在一邊了。
  • 基督徒父母培養孩子成長時不可缺少的三點
    這兩天筆者在和一些弟兄姐妹討論教導孩子的問題時,就聽到了他們各自的問題,有的說自己的孩子都十一二歲了還不會洗衣服,也有的說自己的孩子吃飯從來沒有刷過碗,甚至連進廚房端碗都不去,其實造成這種問題的根源是在於家庭標準的問題。
  • 到底是給孩子過「陽曆」還是「陰曆」生日?父母別一意孤行
    沒想到,兩家人為了孩子生日的日期問題吵了起來,甜甜媽媽甚至憤怒地說:「我家孩子,當然我說了算,就用陽曆。」本是讓人開心的事,然而兩家人因為過生日是陰曆還是陽曆,最後連奶奶都沒有參加孩子的生日聚會,所以很不開心。作為新時代的新手家長,應該如何給孩子過生日?現在很多新手父母的育兒思想都很前衛,很多舊觀念早就被拋棄了。他們認為簡簡單單是最好的養孩子方式。
  • 專家:不必刻意糾正孩子左撇子 可雙腦開發
    愛人覺得左撇子並不影響孩子的生活學習,但萬曉茹卻覺得左撇子會給孩子帶來太多的阻礙。在網上查閱了相關資料後,萬曉茹更堅定了要糾正孩子的左利手,「首先寫字就不方便,現在他小還不用寫字,可過兩年上了小學,書寫就是第一個問題,小孩子又用鉛筆,用左手寫過去都被蹭掉了。」除此之外,萬曉茹還表示,汽車的擋位、滑鼠的左右鍵、相機的按鈕等都不方便左撇子的使用。
  • 孩子心術不正,多與父母脫不了干係,暴露這4個特徵,要儘早糾正
    孩子心術不正,多與父母脫不了干係,暴露這4個特徵,要儘早糾正!1. 自私自利:因為父母平時格外寵愛,所以也就養成了自私自利的這種性格,不管走到哪裡,都習慣性地以自我為中心。而這種孩子,很可能會為了自己喜歡的東西而不擇手段,在這種孩子看來,只有他想要的,沒有他得不到的。他們長大後,只會成為一個「心術不正」的人,所以,家長要儘量在孩子12歲之前,糾正孩子的毛病。
  • 孩子懶惰怎麼辦?家長學會這3招,輕鬆還你一個自律的孩子
    文/曉梅媽媽聊育兒 孩子的懶惰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通過從小的行為習慣養成,和家庭環境的原因造成的,究其根本就是與父母有很大的關係,有的時候父母都是很乾淨立正的人,也很勤勞,但是自己的孩子卻是懶惰不堪。
  • 孩子有這3種表現,說明已經開始嫌棄父母了,不糾正會養出白眼狼
    老話常說:「生孩子難,養孩子更難」,相比之下,我覺得教育孩子才是最考驗家長的問題,在育兒的過程中,家長不能打、不能罵,而且孩子還會在不經意間養成很多不好的性格和習慣。
  • 為何孩子出門總是要抱抱?這些原因父母要知曉,並不是孩子懶惰
    文 | 有趣育兒堂(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導語相信有孩子的父母都體會過這樣的一件事,那便是有些時候帶著孩子出門玩耍、逛街時,孩子經常會哭鬧著要父母抱抱。有時候父母就會感到很疑惑,明明出門一直都抱著的,這才剛放下走了兩步,怎麼就鬧情緒了,是不是孩子太懶了?為何孩子出門總是要抱抱?父母們會有這樣的疑惑是非常正常的,因為許多父母都會發現,明明孩子在家裡的時候鬧騰的很,跑來跑去,一天都不見得累,怎麼一出門就哭著鬧著要抱抱?其實這都是有原因的。為什麼孩子出門總是要抱抱?這些原因父母要知曉,並不是孩子懶惰。
  • 「心術不正」的孩子,多半有這3個特徵,12歲前父母務必要糾正
    12歲是孩子性格養成的分水嶺。孩子在小時候有一些不好的思想或者習慣,在12之前是比較好改正過來的,但如果父母沒有及時改正甚至沒有發現的話,那以後再想改就會非常困難。小強的父母只有他一個孩子,所以父母對他特別寵愛,只要小強開心,父母會盡最大的努力滿足小強提的要求。慢慢的小強就養成了自私自利的壞習慣,也不知道為別人考慮。
  • 孩子懶惰不上進?棍棒教育是傷害,了解「馬蠅效應」培養自律娃
    家長看到這種情況不免要大發雷霆,呵責孩子趕緊去寫作業。結果孩子常常是表面上應和身子卻不動。直到家長過來把他揍一頓,拎起來丟到書桌旁,他才一把鼻涕一把淚地開始寫作業。相信很多家長都不免會遇到這種情況。那麼,孩子懶惰不上進怎麼辦呢?其實棍棒教育是種傷害,不妨了解一下「馬蠅效應」,巧用科學方法,培養孩子變自律。為什麼孩子懶散不上進?
  • 孩子做事沒耐心、沒有堅持的動力,父母該怎樣培養孩子的專注力?
    孩子的專注力培養是一種細緻的過程,家長很多不起眼的行為都會破壞他們的專注力。執筆:張大貓編輯:張大貓定稿:歐陽比文很多家長在帶娃的過程中都會有這樣困惑,為啥自己的孩子坐不住呢?而有的孩子卻能專注的看繪本或者玩玩玩具,上幼兒園之後這種差別更明顯,有的孩子在教室裡根本就坐不住。造成這種差距的原因是啥呢?
  • 「心術不正」的孩子小時候就有徵兆,12歲前父母要及時糾正
    過於自我 不少的父母會認為孩子佔有欲強是很正常的事情,問題在於不少的父母無法正確地區分佔有欲和自私。佔有欲強確實是孩子一時的心態,通過慢慢的引導甚至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孩子就能改變這種狀態,但是自私卻是一種錯誤的思想觀念。自私的小朋友有東西不會想到分享給別人,甚至還會從別人手中搶奪東西。這樣的性格需要及時的糾正,一不小心可能就會讓孩子造成大禍。
  • 心理學家:孩子喜歡「這種顏色」,多半沒有安全感,父母要多陪伴
    不知道各位家長有沒有發現,有時候給孩子買東西,或者給他們穿衣服的時候,他們都有自己非常喜歡的顏色。 很多家長不知道,其實孩子喜歡的顏色,與他們的性格也有一定聯繫,曾有心理學家就指出,喜歡紫色的孩子更沒有安全感,可能需要父母多加關注。
  • 孩子玻璃心都是父母養的,長大後多半沒本事,及時糾正很關鍵
    而她的這種玻璃心,不僅讓自己整日惶恐,就連身邊的人都很累,怕說出什麼話讓她想不開。孩子生來就是一張白紙,沒有人天生就是玻璃心,多半還是後天環境,也就是父母影響出來的。玻璃心的孩子沒有未來,長大後也多半沒出息,當父母的要及時糾正,把玻璃心變成不鏽鋼心。玻璃心的孩子有這些特徵過分在乎別人對自己的評價。
  • 如何培養一個口齒伶俐的孩子,八個小技巧從來沒失手過
    孩子們是模仿者,無論你說什麼他們都會模仿——所以儘早灌輸好的說話習慣。同時父母也要注意摒棄不良語言習慣。3、注意糾正發音錯誤和口語節奏如果你的孩子念錯了一個單詞或使用了一個不正確的代詞,孩子很容易學會,特別是父母情緒激動時,很多發音異常,孩子聽到印象會更深刻,你會發現糾正一個錯誤的發音,需要重複好多次,而學會它孩子只需要幾秒。
  • 如何培養孩子的耐心?這些方法可能有效
    耐心是一種良好的品質,有耐心的人做起事來有始有終,相對認真細膩。與之相比,沒耐心的人做起事來常常半途而廢、馬虎了事。對於孩子來說,他們的耐心需要後天來加強培養,父母需要用到一些好的方法。1、言傳不如身教孩子的成長是一個漸進的過程。但在現實生活中,很多父母卻急於求成,對孩子的成長過於急切,甚至會做出許多不利於孩子健康成長的舉動。
  • 巧用「馬蠅效應」,改變孩子懶惰不上進的狀況,幫助孩子學會自律
    每個父母都曾遇到過孩子懶惰的時刻嗎?沒有想到要起床,沒有想到要寫作業,沒有想到要上學,喜歡懶洋洋地趴在床上,癱倒在沙發上,連吃飯都要三催四請。特別是寒假的暑假,早晨不起夜不睡,這可讓一些家長心煩意亂。小孩懶惰不上進怎麼辦?媽媽覺得,父母可以巧用「馬蠅效應」,幫助孩子變得自律。
  • 叛逆的孩子,從小牴觸父母這3種行為,長大容易學壞,現在糾正來得及
    在教育問題上,父母也經常會遇到這種情況。明明對孩子用心良苦,孩子偏偏就不領情,不聽話、愛跟父母唱反調。為什麼會這樣?跟父母這3種無知的行為有關,會給孩子造成很大的心理傷害。叛逆的孩子是學壞的根源,父母要重視,早糾正早好!一、總是命令和訓斥孩子大部分的家庭延續了中國幾千年長幼尊卑的理念,覺得孩子應該聽家長的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