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石老師聊教育
我國「禮儀之邦」的名號名揚世界,尊老愛幼一直都是我國的傳統美德,父母們平時也會教育孩子尊重老人,尊重家中的長輩,希望孩子成為一個懂禮貌的好孩子。
不過因為各種原因的影響,現在每個家庭普遍都只有一兩個孩子。不管是父母還是家中的老人,都越來越寵愛孩子,對於一些孩子來說,長輩就是伺候他們的「僕人」。
孩子侮辱爺爺,媽媽嚴厲制止
花花是家中的獨生女,平時和父母以及爺爺奶奶五口人住在一起,爺爺奶奶平時很是寵愛孫女,幾乎是有求必應。而孩子的姥姥姥爺也三天兩頭的過來看望女兒和外孫女,每次來的時候,都會帶禮物,吃的穿的應有盡有。
媽媽覺得孩子被這麼嬌慣不大好,但是幾位老人都非常寵愛孩子,說孩子長大有的是吃苦的日子,現在要珍惜孩子還在身邊的時間,以後他們年紀大了也管不了了,就只能現在對孩子好。媽媽也不好浪費老人們的一片好心,就不好多說什麼。
這天花花一家人正在坐在沙發上看電視,爺爺正在地上幹活,在客廳之間來回走動,偶爾就會擋到花花。花花顯得非常著急,後來大喊了一句:「老東西!你快讓開!」
媽媽聽了直接一巴掌打在孩子的屁股上,大聲呵斥道:「怎麼跟爺爺說話呢?道歉!」花花被媽媽嚇到了,淚眼朦朧地向爺爺道了歉,從此花花再也沒有不尊重長輩。
孩子不尊重長輩的後果
1.不孝順
孩子小時候就不尊重長輩,對長輩沒大沒小,有的父母覺得孩子還小,不放在心上,也沒有及時糾正。但是孩子這種問題是很難自己改正的,如果父母不加以管教,孩子就可能會愈演愈烈。當孩子長大之後,就極有可能會不尊重父母,不孝順。
2.以自我為中心
孩子不尊重長輩基本上都是被嬌慣出來的,這種孩子習慣了長輩的維護,會慢慢變得以自我為中心,凡事只考慮自己的感受。孩子沒有同情心,共情能力差,不會換位思考,變得自私自利。孩子的這種性格還會影響到孩子的人際關係,甚至會讓孩子被集體疏遠孤立。
父母如何教育孩子尊重長輩?
1.成為孩子的榜樣
孩子最大的特點是模仿,而孩子模仿的頭號對象就是父母。父母並不需要過多的去教育孩子一些什麼,只要父母在日常生活之中尊重長輩,身體力行地做好孩子的榜樣,成為孩子模仿的對象。孩子耳濡目染,漸漸的在不知不覺之中就能夠學會尊重長輩。
2.把控孩子接觸到的信息
孩子不尊重老人不是沒有緣由的,很可能是因為孩子在生活中受到了什麼影響,比如動畫片或是書中有不尊重長輩的例子,或是身邊有不尊重長輩的人。這些都是孩子不尊重老人的誘因。孩子獲取信息的能力是比較有限的,父母可以通過把控孩子接觸信息的方式,儘可能地避免孩子接觸到這些不良信息。
避免不良信息的同時,父母還要給孩子找一些優秀的讀物或是動畫片,給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讓孩子向著好的方面去成長。
3.不要嬌慣孩子
不要過度的嬌慣孩子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孩子很多毛病都是父母親手慣出來的。父母要教會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要包辦孩子所有的事情,培養孩子的自立能力,並且適當地讓孩子承擔一部分的家務,鍛鍊孩子的能力。
今日話題:你的孩子尊重長輩嗎?在下方評論留言分享出你的故事。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