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咬指甲、眨眼睛,父母也別當是小事,背後「隱藏」著負面影響

2021-01-15 C媽學堂

文丨C媽學堂(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你再給我眨眼,看我不收拾你!」

文文非常生氣的對自家孩子說了這話,因為文文發現孩子每次一說話就眨眼。即使爸爸媽媽在說正事教育她,她還是會通過這種較為輕視的狀態去應對。一看到孩子眨眼,文文也是氣不打一處來,甚至有些時候控制不住還會給自家孩子一巴掌。

除了眨眼睛之外,她還發現孩子有一個壞毛病:咬指甲。明明每次指甲長長之後,就會給她剪掉,可是孩子還是像有強迫症一樣,無法控制自己的行為。

之前上學的時候,老師還說全班都在學習,就是問問家孩子在咬指甲。聽到這話,文文恨不得找個地方鑽進去,怪自己沒有教育好孩子。

相信上面所說的咬指甲,眨眼睛也是很多家長在生活中極其厭煩的行為,一看到自家孩子有這樣的表現,就會異常的憤怒控制不住情緒去訓斥孩子、打罵孩子。

可是這樣的方式真的對嗎?

任何一個人的行為都暗示著背後的動機。我們想要讓自家孩子減少眨眼睛、咬指甲的動作,必須要了解他們行為背後的原因。

僅僅是通過打罵的方式,甚至會形成應激反應讓孩子越來越叛逆。

01孩子咬指甲、眨眼睛是因為什麼?這些心理原因父母別忽視

孩子出現咬指甲、眨眼睛必然不是一個因為外界環境因素而表現出來的行為,通過心理學家研究分析,他們表現出來這種異常的行為主要和心理狀態有關。

1)內心缺乏安全感

我們可以想像一下自己在缺乏安全感的時候不自主的會有哪些行為?或許有一部分人啃咬手指,有一部分人眨眼睛,這其實就是大家通過細小的行為來表達自己內心的狀態。

對於孩子來說,因為嬰幼兒階段一直處於被父母的教育之下。

如果父母表現出來過分暴躁、暴力、冷漠的狀態,自然而然會讓孩子缺乏安全感,甚至擔心自己自己是不是不受父母喜歡,或者是自己的行為會讓爸爸媽媽不開心,長時間的擔憂也會讓他們內心缺乏安全感。

2)孩子被負面情緒籠罩

在孩子三歲以後他們的自我意識明顯,不像在三歲之前表現出來天真、純潔的狀態,而是開始思考自己周圍的環境,並且通過相應的分析表達內心想法。

一旦孩子有不滿情緒,自然而然就會開始通過細小行為表達,一部分心理學家也曾研究認為:當孩子啃咬手指時,一定是他們內心有負面情緒無法消解,無法發洩。

3)孩子內心壓力大

你一定要好好學習,現在爸爸媽媽將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你身上。你要是不好好學習,將來我們家可怎麼辦?

「這次給你報個培訓班,媽媽希望你下次能考全班第一。」「說了一天讓你好好學習,你怎麼就這麼笨。」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從來沒有想像過自家孩子的能力限度,甚至會設立超過他們本身能力的一些目標。

長時間如此,孩子其實是較為壓抑、敏感、痛苦的,他們甚至擔心自己行為不當會帶來影響。

加之父母的期待較為明顯,孩子處於這樣的狀況之下就越來越緊繃,當情緒無法消解時,自然就會形成一些壞習慣,比如啃咬手指、眨眼睛。

02孩子咬指甲、眨眼睛父母也別當是小事,這些負面影響很嚴重

作為父母,我們也可以感受到日常生活中,見到一個喜歡眨眼睛咬手指甲的孩子會非常的鄙視,甚至表現出來不滿的情緒。

如果自家孩子有這樣的行為,自然也會選擇較為暴躁的方式去應對。除此之外,一些父母因為過分溺愛孩子,也會認為這僅僅只是孩子現階段的行為,等他們慢慢長大後就有可能會減少。

實際上,這種壞習慣確實需要父母糾正,畢竟他們會對孩子產生這些負面影響。

①孩子畏懼父母

就像我們上面所說的,孩子在和父母交流的過程之中,其實應該以一種平等的狀態,只是因為父母的壓制教育,使得孩子不得不去接受父母的安排。

長時間如此他們其實是較為不滿的,甚至會利用咬指甲、眨眼睛的方式來應對。

當孩子有這種負面情緒表現之時,就已經表達出來自己對於父母的畏懼。

在親子關係之中,當父母對於孩子的教育變成壓制,必然會影響到他們的成長,甚至讓孩子變得更加自卑。

②孩子有性格缺陷

對於現在很多父母來說,總是希望把自家孩子培養成一個完美的人,不管德智體各個方面都較為優秀。

只是我們也要承認自家孩子身上所存在的缺點,人無完人金無足赤,長時間的要求,孩子只會讓他們越來越壓抑。

處於這種咬手指,眨眼睛的情況之下,孩子的心理問題已經比較明顯,如果父母還是保持之前的狀態,自然而然也會讓孩子性格缺陷更加明顯。

他們平時不太願意和其他人進行交往,長期以一種孤僻獨立的姿態生活,這對於群居生活,以及團體合作較為不利,會對孩子的生活、工作、學習產生影響。

③孩子也變得較為暴躁甚至傷害自己的身體

咬指甲眨眼睛其實都是對於自己身體的一種傷害,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理解到,當孩子在做這些事情的時候,他們沒有考慮到自己身體的疼痛感,甚至以此為樂趣。

有一部分媽媽表示自家孩子把手指咬的血淋淋的,這都是可能出現的問題。

當孩子以傷害自己為方式,來緩解自己內心的壓抑,便會出現較為悲劇的情況,有一部分孩子現在出現抑鬱症,其實就是因為日常生活中較為壓抑。

所以,我們也要考慮這對於孩子本身性格的影響,避免他們沉迷於傷害自己的身體來緩解傷痛。

在孩子成長過程之中出現的各個習慣,都和他們背後的心理因素,以及周圍環境相關,父母也不應該將孩子表現出來的這些小習慣小行為,當做是一個可能會隨時間流逝的行為。

03父母的教育方式很關鍵,聰明家長面對孩子壞習慣都這樣做

上面分析了孩子咬手指甲,眨眼睛的危害,相信很多父母也會想要去解決孩子身上出現的這個問題。可是大家一定要記住暴力手段不可取,溫和教育才最正確。

當我們以一種嚴厲的姿態去批評孩子,只會讓他們越來越叛逆。

1.告訴孩子咬手指的危害

對於大部分的父母來說,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之中,會忽視自家孩子惹出來麻煩所產生的後果。就算是寶寶傷害到自己,寶媽認為只要給孩子清理好傷口就可以。

實際上讓孩子認識到咬手指甲的危害才最正確,在他們了解到這種後果,利用後果體驗法的方式,對孩子進行相應的震懾,他們也會嘗試去改正自己的行為,而不是一直以一種未知冒險的狀態去應對。

2.和孩子進行良好的溝通較為重要

父母在和孩子相處之時,他們表現出來的親密狀態是任何人都無法比擬的,父母應該發揮自己的作用,彌補孩子內心的空白,讓孩子懂得依靠依賴父母。

在孩子嬰幼兒階段他們會對父母形成依戀關係,長時間的相處,孩子確實也會更加相信父母。

而上面表現出來的咬手指眨眼睛,也是他們在生活之中遇到困難無法發洩的行為。

所以,只有我們和孩子親密的相處,才能以一種朋友般的狀態去和他們交談,及早的了解孩子心裡的問題,及早進行解決。

3.讓孩子變得更為樂觀積極

生活之中的苦難確實越來越多,可是為什麼有一部分人,每天好像都是生活在快樂之中,這是因為他們懂得去調節自己的心理。

明白自己要做什麼,才會讓生活變得更加豐富多彩、樂觀、愉悅,這其實就是一種人生觀的灌輸。

父母在孩子成長過程之中發揮的作用巨大,大家也不要忽視自己。當孩子出現咬手指甲眨眼睛的行為,父母也要從這種小細節看到本質問題。

當孩子心理問題越來越明顯之時,父母的教育引導極為關鍵,希望每一位家長能夠提前發現孩子身上的小毛病,進行相應的糾正,促使他們之後變得更加優秀。#寶寶成長那些事#

相關焦點

  • 孩子愛眨眼睛,咬指甲,可能藏著父母不知的心理黑洞,家長別大意
    很多家長都苦惱於養一個孩子太難了,父母需要時刻關注著孩子的身體健康,學習成績,心理狀況,還得注意到一些不尋常的習慣。也許父母的一次粗心大意就會對孩子的成長有很大的影響。就比如現在的一些孩子愛眨眼睛,或者咬手指。可能家長第一次見了不以為然,但若孩子經常出現這種行為,那麼父母需要引起注意了。小孩子經常咬指甲,愛眨眼睛,這些行為在公眾場合會顯得非常沒有禮貌。
  • 孩子咬指甲眨眼睛,是缺營養還是習慣不好?家長了解下心理黑洞
    但事實上,這些動作的背後,往往有著其他原因。孩子咬指甲眨眼睛,是缺營養還是習慣不好?家長了解下心理黑洞其實孩子咬指甲經常眨眼的原因有很多,所以家長們也要根據孩子的具體行為,進行原因的辨別。因為咬指甲這個行為,雖然比較簡單,但是其背後所包含的寓意,卻有很多。
  • 孩子經常「咬指甲」不是小事情,家長別忽視,可能是心理壓力過大
    孩子經常「咬指甲」不是小事情,家長別忽視,可能是心理壓力過大 周末>「啃手指」在兒童中出現的概率大約為10%,頻繁「咬指甲」多出現於孩子3歲以後,嚴重的會延續到長大成年,影響身體健康,指甲也不美觀。
  • 孩子經常咬指甲,家長屢教不改?別著急,看看兒童心理師的分析
    比如說愛擠眼睛或者是愛抖動肩頭,還有的小朋友可能就愛啃指甲,一旦孩子有了這些毛病,家長們可能就非常惱火,甚至去粗暴地制止他們,但是這種教育方式大家會發現收效甚微,甚至還會造成一些相反的效果。表妹佳佳最近發現自家孩子經常的咬指甲,指甲多麼髒呀,老放到嘴裡那太不衛生了。
  • 【心理課堂】咬指甲的心理分析
    造成咬指甲的原因主要是指人在緊張的時候,不知道要怎樣緩解緊張情緒,就會咬指甲來緩解緊張情緒。主要出現在生活節奏改變過程中的孩子。比如孩子入託、入學時孩子特別容易出現緊張,在生病時也容易誘發此症,部分小兒由於模仿他人而形成。具有內向、敏感、焦慮素質等性格特點的小兒容易患此症。
  • 7歲孩子頻繁做鬼臉、眨眼睛、清嗓子,知道真相後媽媽痛悔不已……
    哪知心理醫生在跟孩子相處幾分鐘後,就笑著告訴夫妻倆:孩子沒什麼大問題,要想孩子的症狀得到改善,大人得先治療。原來孩子得了一種叫做「抽動症」的病。不是孩子故意搗蛋。不管做鬼臉、眨眼睛還是清嗓子,對孩子而言都是不可控的。
  • 7歲孩子頻繁做鬼臉、眨眼睛、清嗓子,知道真相後媽媽痛悔不已
    一個7歲的男孩,半年前突然開始動不動做鬼臉、眨眼睛、清嗓子。孩子爸爸發現了不對勁,批評孩子:「不要總是這副鬼樣子,難看死了!」發現自己的警告沒用,爸爸開始上手。他認為孩子純粹是故意做出那副古怪模樣的。他受不了孩子的「鬼樣子」。一開始他還口頭警告孩子「克制自己」。
  • 孩子總喜歡「摳鼻子」,這多半是一種「病」,父母千萬別忽視!
    但是許多小孩子還有一個習慣,做父母千萬別忽視,那就是喜歡摳鼻孔。生活中小孩子摳鼻子的這個「壞毛病」,做父母的千萬別覺得無關緊要,如果「放縱」這個壞毛病的繼續,有時候會產生嚴重的後果,嚴重者會影響孩子的一生。朋友阿傑是一個對小孩子特別關注的人,他的孩子一旦有什麼風吹草動,他都能及時地發現。
  • 陳發展:讀懂孩子不良行為背後的心理意義
    欣繪:可能有些父母會覺得孩子七八歲了,不會自己吃飯,大人餵就好了,沒覺得說特別痛苦啊!陳發展:這聽起來可能父母願意為之代勞。七八歲的孩子餵飯,短期內看雖然對孩子的影響倒不大,但是背後的意義是非常值得我們深思的。因為在這個年齡階段,孩子有要為自己負責的一個最基本需要,或者是為將來更好的成長奠定基礎。
  • 孩子總在眨眼睛,是怎麼回事?
    有時候,實在分不清孩子是在故意氣你,還是真的不舒服!不少家長可能都會發現,家裡的小朋友喜歡眨眼睛。有時候,他們可能是當著你的面擠眉弄眼,調皮搞怪。有時候,卻看他們自己玩耍,也會不自覺地皺眉眨眼,又搓又揉,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兒?
  • 別給孩子「亂扣帽子」,父母不分青紅皂白,影響孩子性格發展
    平常串門親戚說一句「這孩子怎麼這樣,看著不機靈,沒有靈氣」等,雖然父母也不會多想,但孩子就會多了一重煩惱,有時候孩子會比大人想像的更加敏感,在別人指出自己問題的時候,家長沒有及時給孩子心理疏導,孩子就會認為爸爸媽媽也默認了對方對自己的負面評價。「扣帽子」會讓人產生強烈的自我否定,孩子可能會因為一個鼓勵而更加積極向上,但也會因為一句負面評價而自暴自棄。
  • 新生兒指甲不能剪?別聽信迷信,寶寶臉劃傷了,可能會留疤
    我小外甥沒到滿月的時候,我姐有天發現孩子臉上有劃痕,這才注意到寶寶的指甲,於是也不顧婆婆的阻止,讓姐夫買了孩子專用的指甲剪,給孩子的手腳都剪了指甲。但是婆婆一直在旁邊嘮叨,孩子太小不能剪。那指甲到底該在孩子多大剪呢?其實沒有時間限制,只有根據指甲長度,才能判斷該不該剪。
  • 別再剪圓形指甲了,小心患甲溝炎!嚴重時可能拔甲!
    有些人是本身有灰指甲,灰指甲的腳趾甲長得很奇怪,容易鑽進肉裡面,有的人本身指甲是健康的正常的,但是剪指甲的時候,剪得過於短了,而且剪指甲的方法也不對。所以可見,學會正確的剪指甲極其重要。
  • 孩子愛「擠眉弄眼」,家長千萬別忽視,可能是得了「妥瑞症」!
    但是除了孩子調皮淘氣,孩子愛「擠眉弄眼」可能是患有結膜炎、鼻炎、抽動障礙、癲癇等疾病引起的,這需要醫生進行檢查和診斷。千萬別給孩子亂貼「標籤」。最近,小明的父母就發現他經常不自覺地出現聳肩、扭脖子的行為,甚至還經常眨眼睛,起初,小明的父母還以為他是眼睛裡有什麼東西,帶他去醫院檢查,發現眼睛是沒有問題的。
  • 耳朵癢的背後隱藏著這幾個問題,別不當回事!
    日常生活中,相信大家都經過耳朵癢的問題,當我們面對這個問題時,第一時間就是拿起挖耳勺掏一掏;也有些人會用小拇指的指甲來掏一掏,掏完耳朵之後不癢了,也就不了了之了。但是在耳朵癢的背後卻隱藏著這幾個問題,別不當回事。■耳朵癢的背後隱藏著這幾個問題,別不當回事!
  • 指甲是手指「鎧甲」,給寶寶亂剪後果嚴重,剪指甲正確攻略看這裡
    有一天,同事發現自家娃的指甲有些長,於是就拿出指甲刀給寶寶特別隨意地剪了指甲。結果沒多久,寶寶的指甲邊緣就發炎了,特別嚴重,流膿了都!小珂都傻眼了,連忙請假帶著娃去了醫院。醫生做了處理後,告訴同事,正是因為給寶寶剪指甲的方式不對,才造成嚴重的後果。別看給孩子剪指甲是件小事,但裡面還是有很多講究和門道的哦,剪錯可是會讓寶寶很受傷!
  • 小孩子頻繁眨眼睛怎麼回事?原來真相是……
    小孩子總是眨眼睛怎麼回事?前天小米熊兒童醫院門診來了一位8歲的小男孩,家長一臉焦慮,說孩子最近總是眨眼睛、歪脖子,說他也不停,控制不住。這些症狀前幾年也有過,覺得是一個壞毛病,沒太理會,過一陣兒自己就好了。但是今年症狀嚴重些了,有時候眨眼睛幾秒內連續眨,所以就趕緊帶來看看是什麼問題。
  • 父母對錢的態度,影響孩子的一生
    在家庭教育當中,金錢教育是一個會貫穿孩子一生的問題。大到追求志向,小到生活習慣,都有著深遠的影響。父母是直接影響孩子金錢觀形成的第一人。但是在中國家庭,金錢教育和死亡教育一樣,是十分匱乏的。很多家長可能並沒有這樣的意識。他們要麼單純地認為「男孩要窮養,女孩要富養」,要麼就壓根不會在孩子面前提起錢。